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教学程序一般为:讲解背景——出示主题——欣赏内容——分析曲式——听主题与对比主题——理解其思想含义。教学中老师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简单的动用听觉器官的个体,学生大多是昏昏欲睡或坐立不安,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人声鼎沸。这种传统的欣赏教学往往比较关注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是夸大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注重了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教育而忽视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导致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新教材本着“人文”原则,呼唤着一种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活动,探究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它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特点与基本素质,认真研读新课标与新教材,重新建构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欣赏课呢?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高认识,不但要适应改革,而且要推动改革的步伐,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做到高屋建瓴。
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在原有大纲所要求的唱歌,唱游,乐器,欣赏,识谱,视唱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到“感受与鉴赏”,要感受就离不开听音乐,只有听多了,才有感受,感受到了之后才能去鉴赏,去领会,去提高,去融会贯通,才能在潜意识里变为自身素质。因此,当我们按照新课标来实施音乐教学时,音乐欣赏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我们按照新课标实施欣赏教学时,我们就应该立足教师是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是他们现有的音乐知识和老师的知识相互碰撞,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说,新课标是教师上课的指南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启明星。只有认真读了新课标,你才能转换角色,你才能高屋建瓴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着教育新导向,把握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把改革落到实处,才能在这场改革中做一个旗手和开拓者。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构建欣赏课教学新模式。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内容,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和自身的特点,采用了如下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校园网的建立,远程教育的实施,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这些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便捷,也为孩子们搜集或获取资源提供了方便和途径。音乐教材中的欣赏内容,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绝大部分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难以耳闻目染的,是以他们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相远离的,但是这些信息和资料却可以在网上轻易搜集得到。因此我在上欣赏课前,一般有三个过程:一是要求孩子们上网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各种资料,学生自己选择多角度,多方向,多内容;二是要求他们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三是要求学习组长把搜集到的东西整理并归类,在上课时展现给大家。如在上六年级第四单元《黄河之滨》时,有四个欣赏内容:两首民歌《看秧歌》、《沂蒙山小调》,两首乐曲《小放驴》和《大起板》,内容看似多而杂。同学们所搜集到网上资料却有趣而丰富,有介绍传统拉弦乐器,传统吹管乐器,传统打击乐器的类别、奏法以及形状的;有介绍黄河的发源地以及它对沿岸的文化影响的,有介绍山西,河北地区的小调和民歌的,甚至有介绍和模仿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风格和山西,河北民歌的对比的等等,交流时课堂热闹而有序,评价或自我评价时同学们发言有理有据,这种课的模式一般是搜集处理信息——学习主体内容——展现或拓展——评价或自我评价。另外,利用电脑制作成课件,也是现代教育常用的、高效、快捷、直观、形象的欣赏课教学形式。如我曾经看过一个课例《银屏之歌》,教者便是把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制成课件,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西游记》中的《敢问路在何方》、《红楼梦》中的《枉凝眉》、《三国演义》中的《好汉歌》等等。孩子们在这堂课里既加深了对经典歌曲的印象,又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什么离我们都不遥远了,我们就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性,不但让他们的知识更丰富,而且能引导他们健康的上网和怎样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情景教学激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虽然是写做人的道理,但它也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有专家指出: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
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针对儿童的感知能力敏感的特点,我在上欣赏的前夕,尤其是低段教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动员部分学生布置教室,如我在上三年级第一单元《春天》时,由于季节原因,春天还没到,我在上这一课时,挪到春暖花开的三月上,孩子们采集了柳枝,树叶,小草等各种春天花卉布置教室,让孩子们首先置身与大自然的意境中,从而在欣赏时,能随着悠扬的乐曲在教室里就能找着春天,就能体味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春的气息。情景教学还可以利用墙报,板报的形式,既美化了环境,又宣传了音乐文化。还可以制作道具,进行情景音乐剧的创编表演。
3、故事教学导趣
故事教学是低段欣赏教学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高段教学时,我的方法常常改为用与之有关的碟片或图片导入,在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知后事的欲望下,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编段小故事,并且能够随着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讲故事。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游戏教学
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现在的孩子游戏的方式多而且有意义,比如他们在《看了闲人马大姐》这部电视剧后,学会了游戏“你拍一,我拍一,小孩少打游戏机;你拍二,我拍二,垃圾装进塑料袋;你拍三,我拍三……”在看了《白蛇传》后又编词“千年蛇妖白素贞,修炼成仙来报恩,路上遇见法海师,把她关进雷峰塔……”等等,利用他们好动,好奇的性格特征,我常常把一些歌曲的欣赏编成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编词来说、来唱,他们自娱自乐,其乐无穷,孩子们从中获得许多乐趣。
5、律动,表演教学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生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的“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律动,表演是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因此,拍手,跺脚,捻指,摆头等简单的律动,是每个孩子都能做,也乐做的动作,采用这种方法,改变了欣赏课坐着听,趴着想的单纯依靠听觉在感受音乐的教学。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创造环境,创设条件,激发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创作欲望,用舞蹈、声乐演唱,乐器演奏,甚至是小品,音乐剧等律动,表演活动,来唤起孩子们学习兴趣,创作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愉悦声心,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