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物理真题 总结详解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新课标(五省)) PDF版含解析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新课标(五省)) PDF版含解析

2023864814~1819~2163014.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

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答案】A【解析】声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和周期都不变,波长波速发生改变,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

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ℎ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0B.mgℎC .mv2−mgℎD .mv2+mgℎ【答案】B【解析】由于雨滴是匀速下落,所以受力平衡,空气阻力等于重力,f=mg,所以客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 f=f·ℎ=mgℎ,所以选项B正确。

故选B。

16.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10−5eV,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ℎ= 6.63×10−34J⋅s,元电荷e=1.60×10−19C)()A.103Hz B.106Hz C.109Hz D.1012Hz【答案】C【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E=10−5eV=1.6×10−24J,根据光子能量表达式E=ℎv,可推导出光子频率为:v==≈2.4×109Hz,所以选项C正确。

故选C。

17.2023年5月,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携带约5800kg的物资进入距离地面约400km(小于地球同步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的轨道,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后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接后,这批物资()A.质量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B.所受合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C.所受地球引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大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大【答案】D【解析】A、由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而改变,所以选项A错误;B、地球上物体与同步卫星角速度相同,由a=2r可得a地<a同。

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将阻值为的电阻接在正弦式交流电源上。

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B .通过电阻电流的峰值为C .电阻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为D .电阻两端电压表达式为50Ω100Hz 0.2A 1Jπ)V u t =故选D 。

2.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号”元素,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产生该元素。

关于原子核Y 和质量数A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Y 为B .Y 为C .Y 为D .Y 为【答案】C【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根据质子数守恒设Y 的质子数为y ,则有可得即Y 为;根据质量数守恒,则有可得故选C 。

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速为,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时,处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A .0B .C .D .243A 1951190Y Am X+2n +→5826Fe,A 299=5826Fe,A 301=5424Cr,A 295=5424Cr,A 297=243A 1951190Y Am X+2n +→951190y +=+24y =5424Cr 54243A 2+=+A 295=1m /s 0=t 1s t =1.5m x =0.1m 0.1m -0.2m当t =1s 时,x =1.5m 处的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处,故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m 。

故选B 。

4.电磁俘能器可在汽车发动机振动时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实现能量回收,结构如图甲所示。

两对永磁铁可随发动机一起上下振动,每对永磁铁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磁场中,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竖直固定在减震装置上。

某时刻磁场分布与线圈位置如图乙所示,永磁铁振动时磁场分界线不会离开线圈。

高考物理真题(天津卷)(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真题(天津卷)(试题+答案解析)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对旳旳)1.质点做直线运动旳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C.在前2秒内发生旳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旳位置相似2.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视,平行板电容器C旳极板水平放置。

闭合开关S,电路到达稳定期,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

假如仅变化下列某一种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旳是()A.增大R1旳阻值B.增大R2旳阻值C.增大两板间旳距离D.断开开关S3.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旳周期约为22小时。

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旳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旳地球同步卫星与目前旳相比()A.距地面旳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4.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

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A.若微粒带正电荷,则A板一定带正电荷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增长C.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一定增长D.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机械能一定增长5.平衡位置处在坐标原点旳波源S在y轴上振动,产生频率为50Hz旳简谐横波向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100m/s。

平衡位置在x轴上旳P、Q两个质点随波源振动着,P、Q旳x轴坐标分别为x P=3.5m、x Q=-3 m。

当S位移为负且向-y方向运动时,P、Q两质点旳()A.位移方向相似、速度方向相反B.位移方向相似、速度方向相似C.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反D.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似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8分。

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均有多种选项是对旳旳。

所有选对旳得6分,选对但不全旳得3分,选错或不答旳得0分)6.下列说法对旳旳是()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旳研究导致原子旳核式构造模型旳建立B.可运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旳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D.观测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受到波旳频率与波源频率不一样7.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一样旳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旳轴匀速转动,产生旳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2中曲线a、b所示,则()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叠B.曲线a、b对应旳线圈转速之比为2∶3C.曲线a表达旳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 HzD.曲线b表达旳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8.一束由两种频率不一样旳单色光构成旳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提成a、b两束,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A.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光所用旳时间比b光长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顾界角比b光旳小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形成旳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照射时逸出旳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第Ⅱ卷注意事项:本卷共4题,共72分。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版)--高考物理5年真题分项汇编(2019-2023)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版)--高考物理5年真题分项汇编(2019-2023)

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一、单选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O点。

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

则该排球()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答案】B【详解】A.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位移大小相同,上升过程的末状态和下降过程的初状态速度均为零。

对排球受力分析,上升过程的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同,下降过程中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上升过程中任意位置的加速度比下降过程中对应位置的加速度大,则上升过程的平均加速度较大。

由位移与时间关系可知,上升时间比下落时间短,A错误;B.上升过程排球做减速运动,下降过程排球做加速运动。

在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做负功,小球机械能一直在减小,下降过程中的最低点的速度小于上升过程的最低点的速度,故排球被垫起时的速度最大,B正确;C.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为零,此刻排球重力提供加速度不为零,C错误;D.下落过程中,排球速度在变,所受空气阻力在变,故排球所受的合外力在变化,排球在下落过程中做变加速运动,D错误。

故选B。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相同物块用细线相连,两物块质量均为1kg,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N。

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F的最大值为()A.1N B.2N C.4N D.5N【答案】C【详解】对两物块整体做受力分析有F=2ma再对于后面的物块有F Tmax=2N联立解得F=4N故选C。

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答案】B【详解】A.在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需要考虑踢在足球上的位置与角度,所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故A错误;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B正确;C.足球在飞行时脚已经离开足球,故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故C错误;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与网对足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高考物理力学专题青海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专题青海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专题青海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导言: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科目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难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整理了青海卷近年来的物理力学专题部分的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一、题目一(此处为题目一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一的解析)二、题目二(此处为题目二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二的解析)三、题目三(此处为题目三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三的解析)四、题目四(此处为题目四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四的解析)五、题目五(此处为题目五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五的解析)六、题目六(此处为题目六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六的解析)七、题目七(此处为题目七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七的解析)八、题目八(此处为题目八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八的解析)九、题目九(此处为题目九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九的解析)十、题目十(此处为题目十的具体内容,包括题干和选项)。

解析:(此处为题目十的解析)结语:通过对青海卷物理力学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该专题的考察方向和难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物理力学的学习,多做真题,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相信在备考高考物理科目时,同学们将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的一场重要考试,而物理作为其中的一门科学,也是学生们备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梳理知识点,理清思路在备考高考物理时,首先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物理试题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因此理清思路,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非常关键。

以力学为例,高考物理试题中常涉及到质点的运动、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机械能守恒等多个知识点。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要牢固,才能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

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做一些综合运用的题目,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分析解答思路,注重方法技巧在高考物理中,有些题目看似很难,但只要找准解答思路,运用正确的方法技巧,就能够迅速解决。

因此,在分析时,我们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的总结。

以电学为例,高考物理试题中常涉及到电路的等效电阻、电流的分布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重要的是要了解电路图的特点,找到与之相关的电路定律,然后将其应用于解题过程中。

同时,要善于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简单的等效电路,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答问题。

此外,在解答题目时,我们要注意将物理概念与数学运算结合起来。

对于一些常见的物理定律和公式,要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和计算技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运算方法相结合,才能够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在备考高考物理时,光靠看书和理论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实践训练,不仅可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应试能力。

在分析时,我们会发现,高考物理试题往往涉及到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因此,我们要注重实践训练,在解题过程中模拟考试的环境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此外,在实践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考物理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物理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物理真题汇总(含答案)以下是高考物理的部分真题及答案汇总: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一、选择题1.答案:C2.答案:B3.答案:D4.答案:B5.答案:C6.答案:D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B15.答案:A二、填空题16.答案:小于1V17.答案:同相位18.答案:凸透镜19.答案:28cm20.答案:质量×重力加速度三、解答题1.解:(1)$I=\dfrac{U}{R}=\dfrac{3V}{12\Omega}=0.25A$(2)因为$R_1$、$R_2$ 的并联等效为8$\Omega$ 的电阻器,所以可以把本题转化为一个 8$\Omega$ 的电阻器并联上一个4$\Omega$ 的电阻器,画出电路图如下:[图略]设电流 $I_1$、$I_2$ 分别经过 8$\Omega$、4$\Omega$ 电阻器,则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方程组:$$\begin{cases} I_1 + I_2 =0.25A \\ \\ I_1 \times 8 = I_2 \times 4\end{cases}$$解得 $I_1=1/3A, I_2=-1/12A$,因为电流的方向与箭头相反,所以最终答案为 $1/12A$。

2.解:(1)当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到达终点时,结束记录时间,结束记录时间为 $t_2 = 12s$。

(2)$s=v_0 t + \dfrac{1}{2}a t^2$,当 $t=t_2 = 12s$ 时,代入已知数据,得到 $s=462m$。

2018年高考物理真题[略]2017年高考物理真题[略]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略]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略]............ ......。

2023年高考天津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天津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物理(天津卷)一、单选题1.运行周期为24h 的北斗卫星比运行周期为12h 的()A.加速度大B.角速度大C.周期小D.线速度小【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2224Mm v F G m mr m mar r Tπω=====可得2T π=v =ω=2GM a r =因为北斗卫星周期大,故运行轨道半径大,则线速度小,角速度小,加速度小。

故选D 。

2.如图是爬山所带氧气瓶,氧气瓶里的气体容积质量不变,爬高过程中,温度减小,则气体()A.对外做功B.内能减小C.吸收热量D.压强不变【答案】B 【解析】【详解】A .由于爬山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故气体不对外做功,故A 错误;B .爬山过程中温度降低,则气体内能减小,故B 正确;C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 W Q∆=+爬山过程中气体不做功,但内能见效,故可知气体放出热量,故C 错误;D .爬山过程中氧气瓶里的气体容积质量均不变,温度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C T=可知气体压强减小,故D 错误;故选B 。

3.关于太阳上进行的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聚变需要在高温下进行B.核聚变中电荷不守恒C.太阳质量不变D.太阳核反应方程式:215114192192086360U+n Ba+Kr+3n→【答案】A 【解析】【详解】A .因为高温时才能使得粒子的热运动剧烈,才有可能克服他们自身相互间的排斥力,使得它们间的距离缩短,才能发生聚变,故A 正确;B .核聚变中电荷是守恒的,故B 错误;C .因为太阳一直在发生核聚变,需要放出大量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可知是要消耗一定的质量的,故C 错误;D .核聚变的方程为23311120H+H He+n→题中为核裂变方程,故D 错误。

故选A 。

4.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作者的备注:原卷为四个对应情景图片,配以相应文字解释。

A.全反射 B.干涉C.偏振D.衍射【答案】C 【解析】【详解】A .根据光的全反射现象,说明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和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会有不同的现象,不能因此确定是横波还是纵波,故A 错误;BD .干涉和衍射是所有波的特性,不能因此确定是横波还是纵波;根据光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是一种锋返波,具有波动性,故BD 错误;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振动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即说明光是横波,故C 正确;故选C 。

2024年河北高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2024年河北高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河北卷)物理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锂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研究表明,锂元素主要来自宇宙线高能粒子与星际物质的原子核产生的散裂反应,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式中的X为()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故式中的X为,故选D。

2.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

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a、b、c、d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A 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C【解析】【详解】在静电场中,等差等势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

图中c点的等差等势线相对最密集,故该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故选C。

3.篮球比赛前,常通过观察篮球从一定高度由静止下落后的反弹情况判断篮球的弹性。

某同学拍摄了该过程,并得出了篮球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图像中a、b、c、d四点中对应篮球位置最高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像可知,图像第四象限表示向下运动,速度为负值。

当向下运动到速度最大时篮球与地面接触,运动发生突变,速度方向变为向上并做匀减速运动。

故第一次反弹后上升至a点,此时速度第一次向上减为零,到达离地面最远的位置。

故四个点中篮球位置最高的是a点。

故选A。

4.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三角形脉冲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有效值的倍),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2所示,则两电阻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可知图1的有效值的计算为解得图二的有效值为接在阻值大小相等的电阻上,因此故选B。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全集(含答案)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全集(含答案)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江苏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 ”表示中子的是(A) X C He Be 1264294+→+ (B)X O He N +→+17842147(C)X H Pt n Hg ++→+112027810204802 (D)X Np U +→2399323992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o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0V V N A =(B)m V N A ρ= (C) m MN A = (D)0V M N A ρ= 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 1慢慢变到r 2,用E Kl 、E 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A)r 1<r 2,E K1<E K2 (B)r 1>r 2,E K1<E K2 (C)r 1<r 2,EKt>Era (D)r 1>r 2,E K1>E K26.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x10—27kg,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x10-10m 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A)10—17J (B)10—19J (C)10—21J (D)10—24 J7.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9.分别以p、V、T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0、V0、T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①从(p0、V0、T0)变为(p1、V1、T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1=T0);②从(p0、V0、T0)变为(p2、V2、T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1=V2>V0,则(A) p1 >p2,T1> T2(B) p1 >p2,T1< T2(C) p1 <p2,T1< T2(D) p1 <p2,T1> T210.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E Kc,图中AB=BC,则一定有(A)W l>W2(B)W1<W2(C)E KB>E KC(D)E KB<E KC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 /s 2)(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 的关系曲线.(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 /m .12.(12分)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32,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 Ω的电阻.(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砝码质量 m/102g 01.002.003.004.005.006.007.00标尺刻度 x/102m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三、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分)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m/s.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14.(12分)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高考物理电磁学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物理电磁学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物理电磁学历年真题全解2024高考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其中电磁学更是一个考查重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解析历年高考物理电磁学的真题,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 题目解析:电磁学是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内容。

在高考中,对于电磁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方面。

通过解析历年高考真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考点和解题技巧。

2. 题目一解析:题目描述:在一个匀强磁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线圈的面积为S,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的每个边上均有电流I流过,方向如图所示。

求线圈受力大小的最大值。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描述,可以得知线圈受力大小的最大值对应线圈的最长对角线作为磁力作用的方向。

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得出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故受力最大。

解题方法:步骤一:根据题目描述,线圈的一边为L,设L=2a,则线圈的对角线为d=√2a。

步骤二: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

步骤三:根据洛伦兹力公式F=qvBsinθ,其中q为线圈上的电量,v 为线圈上的电流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在此题中等于各边上的电流I 乘以对应边的长度L。

步骤四:受力的最大值为F=ILB。

步骤五:根据步骤一和步骤四,可得线圈受力大小的最大值为Fmax=ILB=I(2a)B。

3. 题目二解析:题目描述:一根长直导线上有一电流I1流过,距离该导线一定距离处有一相对静止的长直导线,电流为I2。

求两根导线之间的作用力。

解题思路: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两个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之间会有作用力的产生,其大小与两者之间的距离和电流大小有关。

解题方法:步骤一: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可以得出两根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的乘积和距离的关系,即F=k(I1I2/d),其中k为比例常数,d 为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代入题目所给条件,即可求解出作用力的大小。

4. 题目三解析:题目描述:一根长直导线上有一电流I1流过,导线上的一小段长度为l。

近6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磁场(Word版含答案)

近6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磁场(Word版含答案)

2017-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磁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题)1.(2022·全国·高考真题)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电场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运动。

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正确描述该粒子运动轨迹的是()A.B.C.D.2.(2017·天津·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

金属棒ab 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

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B.ab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3.(2022·浙江·高考真题)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匀强磁场中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导线垂直匀强磁场方向放置。

先保持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L不变,改变电流I的大小,然后保持电流I不变,改变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L,得到导线受到的力F分别与I和L的关系图象,则正确的是()A .B .C .D .4.(2017·全国·高考真题)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

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

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

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 .3B ωB .2B ωC .B ωD .2Bω 5.(2017·全国·高考真题)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

专题10 电磁感应 -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全国通用) (解析版)

专题10 电磁感应 -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全国通用) (解析版)

专题10电磁感应一、单选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学生小组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进行了如下比较实验。

用图(a)所示的缠绕方式,将漆包线分别绕在几何尺寸相同的有机玻璃管和金属铝管上,漆包线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接通。

两管皆竖直放置,将一很小的强磁体分别从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管内下落至管的下端。

实验中电流传感器测得的两管上流过漆包线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分析可知()A.图(c)是用玻璃管获得的图像B.在铝管中下落,小磁体做匀变速运动C.在玻璃管中下落,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始终保持不变D.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短【答案】A【详解】A.强磁体在铝管中运动,铝管会形成涡流,玻璃是绝缘体故强磁体在玻璃管中运动,玻璃管不会形成涡流。

强磁体在铝管中加速后很快达到平衡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玻璃管中的磁体则一直做加速运动,故由图像可知图(c)的脉冲电流峰值不断增大,说明强磁体的速度在增大,与玻璃管中磁体的运动情况相符,A正确;B.在铝管中下落,脉冲电流的峰值一样,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小磁体做匀速运动,B错误;C.在玻璃管中下落,玻璃管为绝缘体,线圈的脉冲电流峰值增大,电流不断在变化,故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在不断变化,C错误;D.强磁体分别从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铝管中,磁体在线圈间做匀速运动,玻璃管中磁体在线圈间做加速运动,故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长,D错误。

故选A。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正方形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进入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并最终完全穿出。

线框的边长小于磁场宽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进磁场的过程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线框出磁场的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相等D.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答案】D【详解】A .线框进磁场的过程中由楞次定律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 错误;B .线框出磁场的过程中,根据E =BlvI =E R联立有F A =B 2L 2v R=ma由于线框出磁场过程中由左手定则可知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向左,则v 减小,线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B 错误;C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 =F A L其中线框进出磁场时均做减速运动,但其进磁场时的速度大,安培力大,产生的焦耳热多,C 错误;D .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I t 其中I =E R,E =BLx t 则联立有q =BL Rx 由于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线框的位移均为L ,则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故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81λ B.41λ C.21λ D.λ 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下图中所示过程变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8.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1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 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 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

A.21222vvdv B.0 C.21vdv D.12vdv

20.图中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波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25 cm/s,向左传播 B.v=50 cm/s,向左传播 C.v=25 cm/s,向右传播 D.v=50 cm/s,向右传播

21.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s,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º。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A.QdqCs B.CdqQs C.CdqQs2 D.QdqCs2 22.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l、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23.下列是一些说法: ①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③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电风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为了简化,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一段管道,其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b、c。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流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当导电流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串接了电阻R的电流表的两端连接,I表示测得的电流值。已知流体的电阻率为ρ,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则可求得流量为 29.(20分)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1所示,有: 电池E,电动势约10 V,内阻约1 Ω;电流表A1,量程10 A,内阻r1约为0.2 Ω; 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5 Ω;电流表A3,量程250 mA,内阻r3约为5 Ω; 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9 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 Ω; 滑线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 Ω;开关S,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

(1)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答:________。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30.(24分)下图是测量带电粒子质量的仪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设法使某有机化合物的气态分子导入图中所示的容器A中,使它受到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变成为正一价的分子离子。分子离子从狭缝s1以很小的速度进入电压为 U的加速电场区(初速不计),加速后,再通过狭缝s2、s3射入磁感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区的界面 PQ。最后,分子离子打到感光片上,形成垂直于纸面且平行于狭缝s3的细线。若测得细线到狭缝s3的距离为d,

(1)导出分子离子的质量m的表达式。 (2)根据分子离子的质量数M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若某种含C、H和卤素的化合物的M为48,写出其结构简式。 (3)现有某种含C、H和卤素的化合物,测得两个M值,分别为64和66。试说明原因,并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在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可能用到的含量较多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如下表: 元素 H C F Cl Br 含量较多的同位素的质量数 1 12 19 35,37 79,81 31(28分)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H11、He42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e+4H11→He42+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H11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垦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H11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半径R=6.4×106 m,地球质量m=6.0×1024 kg,日地中心的距离r=1.5×1011 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1年约为3.2×107秒。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2)已知质子质量mp=1.6726×10-27 kg,He42质量mα=6.6458×10-27 kg,电子质量me=0.9×10-30 kg,光速c=3×108 m/s。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1.35×103 W/m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16.B 17. A 18.A 19. C 20.B 21.C 22.B 23.D 24.A 29.(20分) (1)A2、A3(4分,答对其中一个给2分.若答了A1则不给这4分。) (2)若测r3,实物图如下:(8分,将A2与A3的位置互换不扣分;将A2或A3换成A1,或连线有错,都不给这8分。)

(3)A2、A3两电流表的读数I2、I3和电阻箱R1的阻值 Rx(4分) xRIIIr3323(4分,计算公式与测量实物图要相符,否则不给这4分。如图不正确也不

给这4分。) 30.(24分) 参考解答: (1)求分子离子的质量 以m、q表示离子的质量、电量,以v表示离子从狭缝s2射出时的速度,由功能关系可得 qUmv22

1

射入磁场后,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由牛顿定律可得

RvmqvB2 ②

式中R为圆的半径。感光片上的细黑线到s3缝的距离 d=2R ③ 解得

UdqBm822 ④

(2)CH3CH2F (3)从M的数值判断该化合物不可能含Br而只可能含Cl,又因为Cl存在两个含量较多同位素,即35Cl和37Cl,所以测得题设含C、H和卤素的某有机化合物有两个M值,其对应的分子结构简式为CH3CH235Cl M=64;CH3CH237Cl M=66。 评分标准:本题24分,其中第(1)问14分,第(2)问3分,第(3)问7分。 第(1)问中,①、②、③式各3分,④式5分; 第(2)问3分; 第(3)问理由3分,结构式各2分。 31.(28分) 参考解答: (1)估算太阳的质量M 设T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①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2R

mGg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

③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M=2×1030 kg ④ (2)根据质量亏损和质能公式,该核反应每发生一次释放的核能为 △E=(4mp+2me-mα)c2 ⑤

代入数值,解得 △E=4.2×10-12 J ⑥

(3)根据题给假定,在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内,发生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的次数为

pmMN4×10% ⑦

因此,太阳总共辐射出的能量为 E=N·△E 设太阳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则每秒内太阳向外放出的辐射能为 ε=4πr2w ⑧ 所以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的时间为

Et ⑨

由以上各式解得

以题给数据代入,并以年为单位,可得 t=1×1010 年=1 百亿年 ⑩ 评分标准:本题28分,其中第(1)问14分,第(2)问7分。第(3)问7分。 第(1)问中,①、②两式各3分,③式4分,得出④式4分; 第(2)问中⑤式4分,⑥式3分; 第(3)问中⑦、⑧两式各2分,⑨式2分,⑩式1分。

2002

1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

带电量为32e,d夸克带电量31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 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 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

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 mEp B mEp2 C 2mEp D 2mEp2 17.图中EF、GH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

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CH上滑动的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1

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

A 匀速滑动时,I1=0,I2=0 B 匀速滑动时,I1≠0,I2≠0 C 加速滑动时,I1=0,I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