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淋巴瘤(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52b86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5.png)
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姚钰;陈建熙;游志新
【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3(023)004
【摘要】对2例乳腺恶性淋巴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下见淋巴瘤细胞大,圆形、卵圆形,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弥漫分布;免疫组化标记LCA和CD20(+),CD45RO、CD30和CK均为(-).认为免疫组化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经综合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
【总页数】2页(P471-472)
【作者】姚钰;陈建熙;游志新
【作者单位】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温州,325000;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温州,325000;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温州,3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以肝炎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浸润肝脏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梁建芳;郑绘霞;肖虹;杨琴
2.双侧附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武春燕
3.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王春玲;安尼娃
4.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邓王记;常吉庆;段晓玲;董俊青;常
丽珍
5.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曾智;张怡;杨越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肉瘤2例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开题报告
![乳腺癌肉瘤2例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74b0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7.png)
乳腺癌肉瘤2例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开题报告题目:乳腺癌肉瘤2例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乳腺癌治疗中,术前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很多患者中已经得到应用。
然而,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出现了乳腺癌肉瘤的情况,但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并不明确。
乳腺癌肉瘤是乳腺癌中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为1%-5%,但由于其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强烈的恶性生长趋势,在临床上对其治疗极具挑战性。
因此,探究乳腺癌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例患有乳腺癌肉瘤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探讨乳腺癌肉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回顾2例患有乳腺癌肉瘤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进行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疗效随访等方面的分析。
(2)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探讨乳腺癌肉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内容,了解目前乳腺癌肉瘤的最新研究进展。
2. 研究方法(1)病例分析法:对2例患有乳腺癌肉瘤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等方面的资料。
(2)文献回顾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包括乳腺癌肉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对该疾病进行综合分析。
四、预期结果(1)探究乳腺癌肉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内容,深入了解该疾病目前的研究现状;(2)分析2例患有乳腺癌肉瘤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内容;(3)总结乳腺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针。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3ae0a1b6c175f0e7cd13728.png)
1 4・ 73
M0DERN 0NC0L 0GY . p 201 VOI 8, Se . 0, .1 NO. 9 0
双侧 原发 性 乳 腺癌 3例 报 告 并 文献 复 习
仲 雷 , 宝良 , 郭 赵 洁 , 禹铭 邵
【 关键词】 双侧 ; 原发性乳腺癌 ; 病例报告 【 中图分类号 】 779 R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2— 9 2一( 00 0 17 4 9 2 1 ) 9—13 7 4—0 2
节影 , 边缘 可见明显 毛刺征 , 肿块 内针尖样 颗粒钙化 数枚 , 左
腋 下 见 I枚 肿 大 淋 巴结 影 ; 乳 内侧 见 0 5 m × . c 结 节 右 .c 0 8m
润性癌 , 在全麻下 行双乳 癌 改 良根 治术 。术后病 理诊 断 : 右 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Ⅱ( 评分 2+I ) 右侧腋 窝淋 巴结 0 +2 , /
I5 m X .c 大 小 包 块 一 个 , 地 偏 硬 , 界 尚清 , 动 度 . c 2O m 质 边 活
一
般, 与皮 肤 关 系 不 密 切 。 双 侧 腋 窝 未 触及 明 显 肿 大 淋 巴
结 。双乳 钼靶 x线示 : 双乳呈 退化 型腺 体 , 右乳晕 上 方见 毛
刺 形 肿 块 18 mX2 2m 大 小 , 头 方 向可 见 大 导 管 , 斗 征 . c .c 乳 漏 (+)乳 头 内 陷 ; 乳 E 15 m × .c 不 规 则 结 节 影 , , 左 方 . c 2 Om 边
图 1 双 乳 X 线
丰 富 , 方 回声 衰 减 ; 乳 上 方 I 后 左 3点 钟 位 , 乳 头 约 4 0 m 距 .c
例 2女 性 ,2 , 乳 肿 块 2个月 人 院 。查 体 : 乳 外 上 4岁 左 左 距 乳 头 约 3 5m 处 可 触 及 一 大 小 约 3 0 m X3 5m 肿 块 , .c . c . c 质
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
![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b6285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a.png)
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
王连军;翁亚菡;陈冬;高冬玲;蒲明秋;赵庆夏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1(028)005
【摘要】@@ 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现将我们所遇三例介绍如下.rn1病例报告rn例1、患者女,40岁.以"右乳肿块四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肿块位于右侧乳晕下,大小约2cm×2cm×2cm.质地较硬,不活动.表面可触及多个结节,局部皮肤无改变,同侧腋窝触及肿大淋巴结,约3cm×2cm×1cm,质中等.临床诊断为右乳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乳晕下,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质硬,不活动.术中取部分组织送验,快速冰冻切片诊断报告为慢性乳腺炎,未见癌.
【总页数】1页(P63)
【作者】王连军;翁亚菡;陈冬;高冬玲;蒲明秋;赵庆夏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许昌,461000;458000,鹤壁市肿瘤医
院;450052,河南医科大学;450052,河南医科大学;450052,河南医科大学;450052,河南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双侧乳腺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J], 王涛
2.乳腺恶性淋巴瘤(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王博;陈焕伟;吕学文
3.乳腺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J], 何贵林;门传武;杨化云
4.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J], 朱振庆;李学伟
5.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 [J], 张英豪;金峰;蒋宗刚;任仪;王梅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c5bb6e3b8f67c1cfad6b8b9.png)
L 6 CY0 、 C L ( D 5 O) K 入及 C A 1 A 3 抗 体 标 2 ( I ) U H 1 C 4R 、 、 2 K( E / E ) 记, 抗体 及试剂 盒 购 自 D k ao公 司 。用 s P法加 做 C 5 C I D 、 DO 和 ccn 1 yh D 抗体标 记 , 体及试 剂盒购 自福州迈 新公 司。 抗
阿 瑚 r l n n mI舢 ao eb es: e o t f ymai a t g , l f h ratarp r t o4
Z a g Hap  ̄ ,Y n  ̄ n ,C a eqo g h n i ig a g Me g i h r P iin t De a t n fP t oo y rs Mu iia 8 ,Xime 6 0 3 pr me to ah lg ,F it nc p lH0 p a n3 10
【 e rs B a ; r a m hm ; li pt ly Ky Wo 】 r s Pi r l po a C n o h o d e t m yy ic a o g
乳 腺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 o — o gi ’ m h m , n nH dkn sl p o a y
4例乳腺 原发性 恶性 淋 巴瘤 全部 为 B细胞来源 , 其发病 与黏 膜相关 淋巴组织 有关 , 早期诊 断对预 后的关 系重大 。
【 关键词 】 乳 腺 ; 原发性 淋巴瘤 ; l床 病理 临 【 中图分 类号 】 R 3. 779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0 —89(020 — 27 0 1 7 O620 )5 06 — 2 0
研究乳 腺原发性 恶性淋 巴瘤 的病理 特 点 、 诊断 标准 及临 床意 义 。方 法 采用 H E染 色和 免疫 组化
晚期乳腺癌病例分享
![晚期乳腺癌病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e75954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6.png)
2018 04 06
影像学资料
年 月 日 我 院
CT
病理及免疫组化
• 2013-05-11市第五人医院病理:(组织学分类不详)原
切口及周边未见癌细胞残留,左腋下淋巴结6/18枚见癌转 移,ER+,PR-,HER-2++,E-cad+,Ki67(+10%)。
• 放疗后予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绝经前)
• 2016年01月20日市人民医院CT平扫+增强“1.结合病史考虑左侧乳腺 Ca改变;2.两肺多发转移;3.肝内散在结节影,考虑转移”
• 2016年01月22日按DX方案(多西他赛 75mg/m2 d1+卡培他滨片 3# bid d1-14 q21d)化疗6周期,化疗后骨髓抑制III度,化疗后评价情况 不详
• FISH检测报告单:HER-2基因扩增情况:阳性。
• 患者拒绝靶向治疗,继续予卡培他滨治疗(间断口服,未规律评价)
2018年
• 2018年04月06日CT:右侧顶枕部片状低密度影,左侧乳腺Ca术后改 变,左侧前、侧胸壁皮肤增厚,皮下见多发结节灶;左侧胸腔大量积 液,伴左肺大部实变不张;两肺多发小结节灶,考虑转移瘤”,评价 PD
• 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治疗经过
2017年
• 自行停药后疾病进展
• 2017年5月外院改予来曲唑内分泌治疗(绝经后)
• 2017年10月出现左侧胸部皮肤破溃,局部渗出,左腋窝及胸壁可触及 多个淋巴结,考虑PD
• 2017年11月至我院行皮肤肿物活检术
• 术后省肿瘤医院病理远程会诊:左侧胸壁皮下活检组织:低分化鳞癌。 免疫组化:TTF-1(-),p40(-),ER(-),PR(-),CK5/6(-),Syn(-), HER2(++),CgA(-),Ki-67(+60%),GCDFP-15(+),ALK(普通组化+)。
乳腺恶性淋巴瘤—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乳腺恶性淋巴瘤—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b0b583883c4bb4cf7ecd1b4.png)
1 张 革 化 贤 , 庚 . 栅 许 等 内窥 镜 鼻 窦 手 术 保 留 中鼻 甲 的可 能 性 及 临床 意 义 .中华 耳 鼻 咽喉 科 杂 志 . 9 9 3 3 1 9 4,2 2 张 鲥 .鼻 内窥 镜 鼻 窦 手术 中 鼻 甲 的 处理 中华 耳 鼻 咽 喉 科 杂 志 .
例 发 生粘 连 , 经处 理 及 时 解 除 。
1 3 结果 .
一期愈合 3 7例 . 5. , 占 44 延期愈合 2 例 t 1 占
3. . 1 3 延期炎症 L 0例 , 1 . , 占 4 7 一期 愈合 加延期 愈合为
临床 治愈 率 5 8例 . 愈率 为 8 . , 治 5 7 临床 好 转 率 9 。 术 8 手 后 鼻 塞 、 痛 、 昏 消 失 达 9 , 涕 消 失 或 基 本 消 失 者 头 头 5 脓
的重 要环节 . 中中鼻 甲的处理 问题 , 术 主要对多发性 鼻窦炎、 多发性鼻 息肉 , 鼻粘膜整体水肿 、 中甲本 身病变一部分 . 肉 息 与粘膜无界 限 , 作中鼻 甲部分 的切除 , 应 ’ 以改善窦 口鼻道 0 复合体的弓 流和通气 。韩藩 民认为 t f 鼻腔 鼻窦粘膜具有很强 的修复 能力 . 中鼻 甲在维持 鼻腔 生理 功能方 面 具有重 要作 用, 一但缺失 . 围组织可迅 速增生肥厚 以维持基本 功能 , 周 容 易再 生 内芽 、 息肉 、 结痂 、 粘连 。 术后随访 和综合 治疗 问题 , 须建立随访村 度 , 必 在患者 出院之前应详 细讲 明来院随访换药 的必要性 . 由有经验 的 应
十 月死 亡 。
例 2女 , 9 。右侧乳房肿物 L . 5岁 十月来院 . 该病 人 曾于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及文献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991c853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9.png)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及文献回顾刘文英;窦方媛【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09(015)014【摘要】@@ 1 病例介绍 rn病例 1 患者女性,58岁,2007年1月以"发现左乳内侧肿物1周"入院,该肿物质硬、无痛、活动度差、与皮肤组织无粘连,无乳头内陷及溢液.患者无既往肿瘤病史及家族史,血象、骨髓涂片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包括CEA、CA153等癌性标记物均无异常.超声检查:左乳内上低回声实性占位,大小约4.0cm×2. 2cm×3.1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边呈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轻度增强,CDFI肿块内可见丰富高阻动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不除外乳腺癌.穿刺活检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型,免疫组化CD20(+)、LCA(+)、CD3、CD43、CD45RO及CD7均小细胞(+)、CD79a(+)、Vim(+)、PAX-5(+)、CK(-)、Syn(-)、CgA(-)、CD30(-)、CD56(-)、TdT(-)(图1~5).其他影像学检查全身淋巴结及其他组织器官未发现肿瘤浸润.【总页数】2页(P97-98)【作者】刘文英;窦方媛【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100142,北京;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100142,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龚新雷;秦叔逵;陈映霞;钱军;梅静峰2.3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易基群;林桐榆;何友兼;黄慧强;夏忠军;夏云飞;徐瑞华;郭颖;管忠震3.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J], 李贝贝;郭宁;郭璐璐;蒋长青;张华玲;王蓁4.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J], 张海萍;杨萌霓;陈培琼5.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并文献复习 [J], 陈莉;姜军;杨新华;郭美琴;钟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并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乳腺癌并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a78524bd64783e09122b17.png)
乳腺 癌 并恶 性 淋 巴瘤 1 例 报告
王文浩 , 李贵 新 , 黄 琰 , 刘 锦 ( 1潍坊 医学 院 , 山东潍坊 2 6 1 0 5 3; 2潍 坊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3 9 . 0 4 3
患者女 , 7 2 岁 。于 2 0 1 0年 6月发现右乳下方 约 1
院 曾就淋 巴瘤与 多原 发 肿瘤 的关 系做 过 研 究 , 结果
c m x 2 e m结节 , 质硬 , 与皮肤无粘连 , 局部无压痛 , 乳头
无溢液 。因肿块增大明显 , 于2 0 1 0年 7月 1 2日在潍坊
a t u r e a n d a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t u d y [ J ] .A M J C a n c e r , 1 9 3 2 , ( 1 6 ) : 1 3 5 8 - 1 4 1 4 .
E M A (一) 、 C D 9 9 ( 一) 、 S I O 0 ( 一) 、 E R( 一) 、 P R( 一) 。术
合放 疗 , 目前患者 状况 良好 , 在 化疗 和随访 中 。
参 考文献 :
[ 1 ]Wa r r e n S , G a t e 0 . M u l t i p l e p i r m a r y m a l i g n a n t t l l m O r s , . a s u r v e y o f l i t e 受累野放疗 ; 进展期患者无不 良预 后 因素 , 给予 6~ 8周期 R . C H O P方 案 化疗 , 适
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4df50b02020740be1e9b7f.png)
565乳腺恶性淋巴瘤例临床病理分析刘晓丽1马礼鸿2(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贵州遵义563000;2.遵义医院整形外科,贵州遵义563000)[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
方法分析3例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 (200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
结果3例患者平均年龄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包块,生长较快,伴有发热、触痛。
3例均诊断为弥漫性大B 细胞性淋巴瘤,其组织学特点是瘤细胞弥漫性分布,细胞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厚,可见核仁。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20、CD79a 弥漫阳性,CD45、CK 均阴性。
结论乳腺恶性淋巴瘤十分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
该病需要和浸润性小叶癌、小细胞癌、淋巴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假淋巴瘤等鉴别。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免疫组化;诊断;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15(2010)06-0565-03Breast malignant lymphoma: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3cases(Department of Pathology ,Zunyi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Zunyi,5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diffe 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malignant lymphoma.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immunophenotype of breast malignant lymphoma were analyzed in thr ee cases.The diagnosis and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were refer red to the criteria of the W orld Hea 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for tumours of the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01).Results The mean age of the 3patients was 55years old.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br east mass and rapidly growth ,with f ever and pain.Thre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Tumor cells showed a diffuse growth pattern.The large nuclei were round or oval shape with thick nuclear membrane and clear nucleoli.The tumor cells expressed CD20,CD79a,while CD45,CK were negative.Conclusions Brea st lymphoma is uncommon.The diagnosis depends on the hist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and i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small cell carcinoma ,plasma cell mastitis 、pesudolymphoma of the breast.[Key words ]Breast;Lymphoma;Immunohistochemistry;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乳腺恶性淋巴瘤十分少见,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和所有乳腺肉瘤的10%。
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果及文献复习
![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果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0e2f5195fbfc77da269b1ef.png)
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果及文献复习摘要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治疗及预后因素值得探讨,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一并复习。
关键词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文献原发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其诊断应符合以下两点:①过去无淋巴瘤病史,以乳腺为首发部位,腋下淋巴结的累及出现于乳腺病变之后或同时,并且全身其他部位无类似的病变;②经病理证实,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于乳腺小叶与导管之间,乳腺上皮组织无恶性病变的证据。
患者,女,62岁,2001年2月因左乳外上象限肿块1个月就诊,门诊针吸病理示炎性细胞,在我院外科予局部肿瘤切除,术后病理:(右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CD20(+++)。
按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对患者进行5个预后不良指标的评估,包括:①年龄大于60岁;②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③一般状况评分在2~4分;④Ann Arbor分期为Ⅱ/Ⅳ期;⑤有1个以上结外淋巴侵犯。
以上每项1分,通常低度危险组0~15分,中度危险组2~3分,高度危险组4~5分,此患者为中度危险组。
治疗:患者术后予辅助化疗方案CHOP(CTX VCR ADM PDN)共6周期,因病人个人原因未接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治疗。
随访:截至2006年2月28日随访时间为5年,复查乳腺及肺、纵隔CT均未见异常,乳酸脱氢酶正常。
文献复习原发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占结外淋巴瘤的1.7%~2.2%,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惡性淋巴瘤的0.38%~0.7%。
据文献报道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在50~69岁,青少年和老年人均可发病。
而亚洲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9~51岁,提示亚洲国家较欧美国家患者的发病年龄可能偏低。
本病特点常表现为乳房质硬肿块,活动无粘连,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和疼痛。
双乳弥漫性受累的患者恶性程度较高。
文献报道同期双乳受累的几率为13%,而非同期双乳受累者,对侧乳腺患病率约为7%,且发病的相距时间最长达10年,极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播散,因此,分期时除参照通常标准外也应重视对侧乳房的评估。
原发乳腺淋巴瘤4例并文献复习
![原发乳腺淋巴瘤4例并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c9440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1.png)
原发乳腺淋巴瘤4例并文献复习原发乳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乳腺内的淋巴组织,通常与女性有关,但世界范围内的文献数据表明,男性也有较低的发病率。
本文报道了四例原发乳腺淋巴瘤的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
病例一:一名62岁女性患者于2015年就诊,因乳房肿块和红肿等症状。
经活检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行化疗和手术治疗仍然处于随访阶段。
病例二:一名40岁女性于2016年就诊,因乳腺肿块、乳头出血和剧烈疼痛等症状。
乳腺活检证实为沙门氏体阳性的结节性浆细胞淋巴瘤(MCL),后治疗为化疗和手术治疗,现患者无症状,处于随访中。
病例三:一名28岁女性于2017年就诊,因右侧乳腺肿块经过彩超和核磁共振断层扫描确认肿瘤,行乳房部分切除,经病理活检证实为Burkitt淋巴瘤(BL),患者接受了6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现无症状,她正在随访。
病例四:一名50岁女性于2018年就诊,因左侧乳房肿块和附近淋巴结增大就诊。
乳腺活检表明为结节性混合瘤(NHL),采用化疗和放射治疗手段治疗,患者现在没有症状,正在随访。
这些病例表明,原发乳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复杂,需要综合实施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从大样本研究中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行深入的探索。
在文献复习中,我们发现原发乳腺淋巴瘤通常难以诊断,因为它们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乳腺疾病非常相似,特别是与乳腺癌相似。
此外,乳腺淋巴瘤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的方式进行扩散,而不是像乳腺癌一样直接蔓延。
这也使得它们难以检测和诊断。
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和骨髓移植。
在治疗方案中,应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治疗史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此外,亟需对该疾病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较好的预后。
总之,原发乳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和预后与乳腺癌有所不同。
乳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表现(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乳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表现(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ccd7859f01dc281e53af018.png)
边 缘 欠 清 。诊 断 为 双 乳 多 发 结 节 影 , 合 病 史 考 虑 转 移 癌 可 结 能 性 大 。 同 日, 者行 左 乳 包 块 及 左 腋 窝包 块 针 吸 细 胞 学 检 患 查 , 断为“ 移性黑色素瘤 ” 诊 转 。该 患者 行 3次 化 疗 后 复 查 双
[ 图 分 类号 】 R 3 . ; 8 4 1 中 7 79 R 1 . 4 [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 1 0 - 0 2 2 1 ) 8 0 7 — 3 0 8 16 (0 10 - 50 0
乳 腺 转 移 性 肿 瘤 临床 少 见 ,其 影 像 学 表 现 更 少 见 报 道 。
11 临床 资 料 .
大 小 不 等结 节 影 . 度 均 匀 , 缘 清 晰 , 乳 头 后方 约 3m 处 密 边 右 c
另 见 一 小 结节 影 。左 S # 上 象 限见 一 大 小 约 1 c x . m 肿 Lb . m 1c 5 O 物 , 度均 匀 , 缘 清晰 , 前下方另见 一不规则形 结节影 , 密 边 其
陈腊梅 , 明俊 , 廖 张代伦 , 志 勇 胡
( 湖北 省 天 门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 , 湖北 天 门
CH EN — La mei ,L1 0 i A M ,
4 10 ) 37 0
l , ZHANG Da — u l , n i l n,H U i y g Zh — on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c198faf90f76c661371a18.png)
2 结 果
根据淋 巴瘤 A nA br n ro 临床 分期 : I 期局 限 于乳
腺 ;1期局 限于乳腺 及 同侧腋 窝淋 巴结 ;Ⅲ期 累及乳 腺 I 及横膈两侧淋 巴结 ;1期 乳腺及 淋 巴结外 与淋 巴结相 关 V
1 2 影 像 学 检 查 . 所 有 病 例 术 前 均 进 行 了乳 腺 彩 超 及 钼 靶 检 查 , 现 表
恶 性 淋 巴瘤 的 0 3 % 一 . 0 【2。B ML的 病 因 尚 不 明 .8 07 % 1] P -
确 , 临床 表现和像 学检查 均没有 特异性 , 易造成 误 且 容 诊 。本文 回顾性分析 了 8例 B ML的临床资料 、 P 检查结 果 13 细胞学 、 . 病理学及 免疫组织 化学 检查
或非相关组织 中均 有肿 瘤 存在 。本组 I期 6例 , Ⅱ期 2 例。本组 5例患者行 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 , 3例患 者行单 纯
乳腺 内密度增高肿块 影 , 6例边界 清楚 , 2例边 界不 清楚 ,
D I 1 . 8 7 c . .sn 1 7 — 8 7 2 1 . 4 0 6 O :0 3 7 / ma j i . 6 4 0 0 . 0 2 0 . 1 s
! 笙 旦 第 6卷第 4期 C i rat i( lc oi E io ) A g s2 1 . 0 6 N hnJBes Ds Eet nc dtn , uut 0 2 V 1 . n4 r i .
・
57 ・
・
经 验 交 流 ・
乳 腺 原 发 性 巴瘤 8例 分 析 恶 淋
及 胸肌无粘连 , 无乳 头凹陷及皮肤溃疡 、 无橘皮样改变 , 其
中 2例伴有 患侧腋窝淋 巴结肿大 ( 1 。 表 ) 表 1 本组 8例患者 的一 般资料
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一例及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27a79f3fab069dc50220118.png)
P T2 3 1 L D 5 / 行 P TC L 9 × 0/ ,L H 4 2U L, E —T检 查 发 现 患 者
4 、 x 一 、 7 8 + 一1 一 2 + r、 ma 、 m r / 6 一 、 1 + 、q 、 4、 2 、 ma + r + a 5『 2 3 4I
颈部多 发小淋 巴结 。随诊观察 , 自行抗炎治疗后淋巴结缩 小, 未予重视 。2 1 0 1年 5月淋 巴结再 次增 大 , 于腋 下 、 并 腹股 沟区均 发现 肿大包 块 。行 颈胸 部 C T发现 颈部 多发 肿 大 淋 巴结 , 隔 淋 巴结 肿 大 融 合 。查 WB 27 x0/ , 纵 C 1.3 19L
于 21 0 1年 7月5 E行骨髓 细胞学 形态 学检查 免疫 分 型 : l 骨髓增生活跃 , 异常淋 巴样组织 细胞 占 5 %, 胞体 大小 0 其 较一致 , 胞质量 少 , 呈蓝 色 , 见空 泡 ; 核可 见扭 曲 , 可 胞 折 叠, 核质较粗 , 核仁 不甚清楚。粒系增生 低下 占 3%, 0 呈成 熟延迟。考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23 。免疫分型 :2占 图 、) R
现左颈部包块 , 医院复查 , 体 患侧胸壁 及腋窝 未触 . 1 ) C 1 5 8 % ) C 3 D 4( .1 、 D 1 0 8% 、 D 3( .9 、 D 3
( . 6 ) C 1 ( . 0 ) C 3 ( . 6 ) C 7 2 6 % ) 50 % 、 D 4 18% 、D 3 5 0 % 、 D ( .5 、
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诊断(附3例报告)
![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RI诊断(附3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bdfff5941ea76e58fa0454.png)
C h i n J Ma g n R e s o n I ma g i n g , 2 0 1 3 , V o l 4 , No 2
乳 头溢 液 。肿 瘤 边 界 多 较 清 ,常 呈分 叶状 ,体 积 改 变 较 为 常 见 ,MRI 信 号 较 均 匀 ,T1 wI 为低 信 较 大 , 多不 侵 及 皮 肤 ,但 肿 瘤 巨大 时 可致 皮 肤 菲 号 ,T 2 WI 呈 稍 高信 号 ,增 强 扫描 肿 块血 供丰 富 , 薄 、血 管显 露 ,皮 温 可 升 高 。多 无 乳 头 内陷及 皮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大 部 分 病 灶 在 时 间一 信 号 强 度 曲线 I 型 或I I I 强化 l 6 ] ,腋 窝 淋 巴结 转 移 多见 。( 2 ) 肤 桔 皮 样 变 。MF H恶 性 程 度 高 ,切 除 后 极 易局 部 上 呈 I 复 发 ,但 较 少 见腋 窝 淋 巴结 转 移 [ 2 ] 。乳 腺MF H可 恶 性 淋 巴瘤 肿 块 边 缘 多 清 楚 , 周 围浸 润 少 ,无 毛 靠 的 治疗 方 法 是 在 广 泛 切 除 病灶 基 础 上 联 合 放 、 化 疗 。但 术后 复发 率较 高 ,应追 踪 复查 。 刺 、 钙化 及 皮 肤 凹 陷等 典 型 乳 腺癌 的征 象 。病 变 在M R 平 扫 T1 wI 常 表 现 为 低 信 号 ,T 2 WI 表 现 为 较 高 信 号 , 因 内部 较 少 出现 退 变坏 死 ,信 号 较 均 MF H术 前 诊 断 较 为 困难 ,主 要 依 靠 组织 学 诊 j 。MF H是 软 断 。 组织 学 上 主 要 由成 纤 维 细 胞和 组 织 细 胞 样 细 匀 ,增 强 后病 变 呈 中等 或 明显 强 化 胞 构成 ,肿 瘤 间质 主 要 为 富 血 管 的胶 原 纤维 ,部 组 织 肉瘤 中最 为常 见 的类 型 , 与其 他 类 型 肉瘤 鉴 分 可 见 黏液 变 性 区及 类 似 炎 性 肉芽 组 织 区 ,根 据 别 在 MRI 检 查 中不 具 有特 异 性 ,确 诊 还 是 有 赖 于 J 。 瘤组 织 的 主要 形态 特 征 ,可将 其 分 为5 型 :多 形性 组织 学及 免疫 组 化 综 上所 述 ,MRI 对 乳 腺MF H具有 一 定 的诊 断 型 、 黏 液样 型 、黄 色 瘤 型 或 炎 症 型 、 巨 细胞 型及 血 管瘤 样 型 。大 部分 肿 瘤对 波 形 蛋 白( V i m) 、肌 动 价 值 ,能 提 高术 前 诊 断正 确 率 , 但 因其 组 织 学 多 表 现 亦 多 变 ,但 出现 以下 几 点时 要 首 先 蛋 白f A c t i n ) 、C D 一 6 8 、抗 胰 蛋 白酶( A一 1 一 A T ) 、抗胰 样 ,MRI 糜 蛋 白酶( A一 1 一 AC T ) 呈 阳性 , 少 部分对 结 蛋  ̄( D e s m 考 虑 本 病 :( 1 ) 中老 年 乳 腺 无 痛 性 包 块 ,肿 块 较 i n ) 、 角 蛋 白( Ke r a t i n ) 、S 一 1 0 0 蛋 白等 呈 灶 性 阳 大 ,短 期 内增 长 快 ,无 腋 窝 淋 巴结肿 大 。( 2 ) MR I 性 】 ,MF H确 诊 主 要 依 赖 组 织 学和 免 疫 组织 化 学 信 号 混杂 ,T 2 WI 上 出现 低 信 号分 隔 样结 构 , 出现 囊 变 、 坏 死信 号 ,增 强扫 描 肿 块 实质 部 分 明显 强 影 像 诊 断 作 为 一 种 重 要 的 辅 助 手 段 , 尤 其 化 。虽然 乳腺 MF H最 终依 赖 组织 学确 诊 , 结合 病 I 特 点 ,可提 高MF H的术 前诊 断率 。 MRI 在 乳 腺 疾 病 检 查 中具 有 重 要 作 用 ,MRI 为 无 史及 以上MR
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6bc4fcbcd126fff6050bc7.png)
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患者,女,48岁。
患者以右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2年,右乳晕下肿物1个月而入院。
该患于2年前以右乳外上相限无意中发现4cm×3.5cm大小肿物就诊,在某医院行保留乳腺的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右乳腺浸润导管癌,无淋巴结转移。
术后给予“CAF”化疗5周期及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服用2年。
1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乳晕下肿物,故入我院治疗。
查体: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肝、脊柱、四肢未见异常。
左乳无红肿、乳头凹陷及橘皮样变,右乳外上象限至腋下可见长约12cm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乳晕下扪及4.0cm×3.5cm肿物,质中度硬,界线欠清楚,无粘连和压痛,左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Hb128g/L,PLT168×109/L,无异常血细胞,肝肾功能正常。
腹部超声肝、肾、脾、胰未见异常。
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腺改良根治术,术中冰冻检查示考虑乳腺髓样癌,予右乳腺胸大肌筋膜切除、腋窝及胸大肌胸小肌间淋巴结脂肪清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
术后病理报告:右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恶性度B细胞型),腋窝淋巴结未见累及(0/13)。
本例系Ⅱa期,CD20(+)、CD79a(+)、CD3(-)、CD45RO、KI67(-)60%。
术后连续给予3个疗程“COP”方案的化疗,并辅以放疗,随访1年多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讨论乳腺恶性淋巴瘤占全部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2%[1]。
根据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种类与分化程度将全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两大类。
按免疫功能分类:①U细胞型;②T细胞型;③B细胞型;④组织细胞型;⑤未分类型。
临床表现为迅速增大肿块,有时可占椐整个乳房,肿快成巨快或结节状,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坚。
乳腺恶性淋巴瘤特点:①发病年龄多在18~60岁,好发于50~60岁;②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为转移性;③肿瘤发生单侧者多,右乳较左乳多见,双侧同期出现也见报道;④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早期病变局限,均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发热、衰弱、贫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局部压迫等症状,缺乏影像学特异征像,容易误诊,当出现症状后往往已属晚期,治疗效果很差;⑤明确诊断常依靠针吸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⑥病理检查几乎均为大细胞为主、弥漫、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恶性度)。
乳腺恶性淋巴瘤10例病理分析
![乳腺恶性淋巴瘤10例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df7ce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9.png)
乳腺恶性淋巴瘤10例病理分析
蔡凯华;赵保华;胡永伟;王仁绪
【期刊名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0(11)1
【摘要】本文报告10例乳腺恶性淋巴瘤,原发性7例,继发性3例。
根据1985年成都会议修订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类标准,5例为核裂- 无核裂细胞性;1 例核裂细胞性;2 例无核裂细胞性;2 例淋巴浆细胞性。
其中两例作过单克隆B细胞标记,结果1例κ阳性,κ阴性,另1例两者皆阴性。
本组10例皆起源于B细胞。
根据文献报道及本组病例无1例为乳腺何杰金氏淋巴瘤。
讨论了乳腺髓样癌与无核裂性淋巴瘤鉴别;乳腺未分化癌与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裂细胞性淋巴瘤鉴别及乳腺恶性淋巴瘤与乳腺假性淋巴瘤鉴别。
认为术后和放疗后行多疗程联合治疗对其预后存活率有明显提高。
【总页数】3页(P46-48)
【关键词】乳腺;恶性淋巴瘤;病理
【作者】蔡凯华;赵保华;胡永伟;王仁绪
【作者单位】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市纺职二院病理科;上海市新华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02
【相关文献】
1.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 [J], 郭庆;沈勤;王少华;马恒辉;陆珍凤;余波;石群立
2.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J], 刘晓丽;马礼鸿
3.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附19例分析 [J], 左怀全;夏冬;权毅;付华;董虹亮;吴斌;王元正
4.11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薛小青
5.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J], 薛林;何健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恶性淋巴瘤(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认识。
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3例原发性和继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理证实,1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存活3年多,1例综合治疗目前仍健在。
结论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是治疗乳腺恶性淋巴瘤最好的方法。
标签:恶性淋巴瘤;乳腺;综合治疗
结外恶性淋巴瘤最常见于胃肠道、肺、皮肤和鼻咽等部位,乳腺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oma of the breast)临床上分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和继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两种类型,均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998~2005年收治疗3例患者,原发、继发共3例。
并复习文献对此病的发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例1,女46岁。
左乳腺肿物逐渐增大半年,于97年12月26日入院,体查发现左乳房无肿物,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肿物大小约5.05.05.0,质硬,边缘清,压痛(-),活动尚可,表面光滑,表淋巴结未触及,胸片、腹部B超未见肿大淋巴结,骨髓象未见异常,于97年12月29日行右乳腺肿物改良根治术,肿块送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报告:右乳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B细胞型,免疫组化:LCA(+),L26(+),VCHL(-),病理号254467。
术后用CHOP方案化疗2个周期,未行放疗。
术后3个月死亡。
例2,女,59岁。
右侧乳房肿物1个月来院,于92年发现右大腿卵园窝处有一个无痛性肿物,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大细胞有核裂型),确诊后用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98年2月复查时发现右乳腺有一个肿物,逐渐增大,乳腺X片提示右乳腺纤维瘤,未除外乳腺癌。
于98年10月9日行右乳腺肿物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病理号38865。
术后经放疗及用CHOP方案化疗6周期,生存期4年3个月。
例3,女,53岁。
左侧乳房肿物5个月来院,进行性增大,于2005年3月考虑为左乳腺癌,3月11日在本院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左乳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术后伤口愈合不佳,1w用CHOP方案化疗二周期,因副反应较大,改用COP方案化疗二周期,停化疗后现双颈出现肿大淋巴结,病情进展。
2 讨论
2.1发病情况关于乳腺淋巴瘤是否存在,目前认为乳腺小叶内有淋巴小结存在,小叶内有淋巴细胞浸袭,恶性淋巴瘤便在此基础上发生,并多属于B细胞源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由于正常乳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很少,故乳腺恶性淋
巴瘤较为罕见。
据文献报告[1],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其发病率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2%,占乳腺肉瘤的10%,刘氏报告占同期恶性肿瘤的0.28%。
而继发性的乳腺恶性淋巴瘤亦较罕见,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所统计,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7%(2/2115),李志宏也曾报告2例[2]。
由于免疫组化等因素,近来报告有增多的趋势,复习近年文献原发性有33例报告,继发性有3例[3]。
2.2诊断临床表现与乳腺癌或乳腺纤维瘤很难鉴别,继发性可结合其病史,原发性的易误诊。
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是唯一的确诊方法。
临床上乳腺恶性淋巴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另一种是仅乳腺的病变,无其它部位的病变,称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
诊断标准较多沿用1972年Wiseman 和Liao提出的标准:①病理检查材料必须严格符合技术要求;②乳腺内淋巴瘤必须与乳腺组织紧密相连;③乳腺肿瘤发生前无其它部位恶性淋巴瘤存在;④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临床唯一或最初的原发病变。
根据这诊断标准本文例1、3符合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例2则为继发性的。
本病多见于女性,男性罕见,病理学上大多数为弥漫性,B细胞来源,大多数属中、高度恶性。
刘氏报告14例原发性的均为弥漫性,90%属B细胞。
2.3治疗传统治疗方案以综合治疗为主。
首先将肿物切除或根治术,再行化、放疗,化疗大多用CHOP方案。
一般认为其预后与病理、分期、治疗方式有关,但有的认为无必要行根治术或乳腺切除,主要原因:①对生存期无明显提高,②损伤大,影响放、化疗,对预后不利。
治疗上应该及时、足量的放、化疗,这对预后影响甚大,建议放疗剂量DT45~50Gy。
由于病例少,合理治疗方式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左文述,徐忠法,刘奇,等.现代乳腺肿瘤学[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523-525.
[2]李志宏,王颖,徐素明,等.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浸润2例[J].癌症,1998,17(6):434.
[3]吴小红,胡夕春.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J].癌症,1998,18(3):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