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的误区及对策

合集下载

思品中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思品中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思品中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中考思想品德复习阶段,是查漏补缺的阶段,知识成网的阶段,能力强化的阶段,总结反思的阶段,综合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质量直接决定着中考的成败。

然而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加上长期被冠以“副课”之名,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

一、存在的问题1.在答材料题的时候,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

其实,中考很多题并非考智商而是看哪些同学仔细、认真。

一般情况下审题一定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材料主要交待了什么信息,二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核心句是什么,三是材料与课文的结合点是什么。

但绝大多数同学拿过来一道题提笔就做,不分三七二十一,根本就不看题或者随便一看,没有仔细斟酌这道题的关键字问的是什么,导致失分现象严重。

2.归纳概括的能力差,盲目抄书。

很多同学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书和找资料,随便打开书找到一自然段与题意相近的提笔就写,其实这是错误的,开卷更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对于民考汉的同学这种现象相对少些,但是在民考民当中尽管老师多次强调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

看过题后在书上或资料上觉得与题意差不多的,长篇大论一顿抄,最后批卷子时候发现一个要点都没有,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3.在答题卡上作答时,私自对调答题卡序号或涂改方式不正确。

因为审题不清,没有仔细推敲再下笔,过后检查时意识到写到答题卡上的答案是错误的,不知道怎么修改了,在原题上划好多条横线,或把答案写纸上在粘贴到卷子上,导致卷面不整洁。

再就是顺序颠倒,私自用箭头或对调题序号,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4.答题卡的涂法不正确。

选择题应2B铅笔涂满,但是很多同学没有涂满画圈圈,也应避免。

5.阅读理解能力太差,不清楚题意,无从下笔。

6.时间安排不合理,政史考试出现答不完卷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1.熟悉《考纲》,明确考试范围与要求复习思想品德课,必须紧扣《考纲》,明白有多少考点,近几年各个考点是否有删减,考点的问法是否发生变化,对每一个考点,还要弄清楚怎么考,从什么角度考,要达到什么目标。

初中政治备考中常见的误区

初中政治备考中常见的误区

初中政治备考中常见的误区在初中政治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掉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如同看不见的陷阱,容易使他们在复习的道路上走偏。

这些误区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在无形中影响备考效果,妨碍最终的学业成就。

首先,许多学生认为只需死记硬背教材内容就能取得好成绩。

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忽视了政治科目的本质。

政治学科不仅要求记忆,更需要理解和运用。

学生们常常忽视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以为只要把教材上的内容背下来,就能应对考试。

然而,考试题目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如果只是机械记忆,面对新题型时就可能无从下手。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过于依赖参考书和模拟题。

参考书和模拟题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如果过分依赖,会导致学生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

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将课本内容掌握扎实,并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模拟题和参考书只能帮助巩固知识点,不能代替基础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有些学生在备考时忽略了对错题的总结和反思。

他们可能在做题时出现错误,却没有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这样的做法会使同样的错误不断重复,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

正确的做法是每次做题后,认真分析错误的根源,总结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考试水平。

还有一种误区是没有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有些学生备考时随意安排时间,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步骤,容易导致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复习,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在复习过程中走弯路。

最后,一些学生在备考时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复习效率,还可能对考试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应学会调节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适当的放松和休息,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心理上的放松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提升复习效果。

通过对这些常见误区的了解,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避免在复习过程中走弯路。

初一政治备考中的误区与对策

初一政治备考中的误区与对策

初一政治备考中的误区与对策在初一政治备考的道路上,学生们常常会面临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能影响考试成绩。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识别这些误区,并提供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顺利备考。

首先,许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陷入“只看书本”的误区。

他们认为,只要把教科书上的内容读熟背透,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然而,政治学科不仅仅是记忆问题,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

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他们可能无法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需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

建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知识的应用训练,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其次,时间管理不善也是备考中的常见误区。

很多学生在备考初期往往过于急功近利,盲目地增加学习时间,却忽视了学习方法和效率的提升。

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不仅容易导致疲劳,还可能使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事倍功半。

因此,合理的时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学生们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将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小块,合理安排每一部分的学习时间。

此外,还应当注意适时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提升备考效果。

第三,缺乏综合复习也是备考中的一个重要误区。

很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专注于单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政治学科的知识是系统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内在的联系。

学生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综合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做综合性的习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有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忽视考试技巧的训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误区分析1. 教育理念误区部分学校和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过分强调理性知识教育,忽视感性情感培养。

他们认为只有传授大量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学生才能变得“懂法守法”。

这种教育理念的误区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枯燥化,使学生产生排斥情感的心理,难以真正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内涵。

2. 教学内容误区一些学校在教授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案例教学和生活实践的重要性。

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法律条文和道德规范,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这种教学内容的误区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陷入了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3. 师生互动误区在一些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导致了学生的 passiveness 和教学效果的下降。

一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对策建议在面对以上的教育误区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策建议:教师和学校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中。

不仅要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感性情感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法律观念。

教师们应当通过案例教学和真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规范在实际中的作用和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证思考。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中考思想品德课复习需防止四个误区

中考思想品德课复习需防止四个误区

中考思想道德课复习需防备四个误区目前正处于中考复习的重点期间 , 思想道德学科综合性、实践性较强 , 又推行的是开卷考试 ,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时会走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 : 重能力 , 轻知识。

思品学科固然推行的是开卷考试 , 但并无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 , 对考生坚固掌握知识、娴熟运用知识状况的观察还是重中之重。

比方 : 中考资料剖析题中 , 常有“请运用教材知识 , 对上述资料进行剖析”这样的设问。

而要回答好这种设问 , 除了要具备剖析资料、归纳看法的能力外 , 还要坚固掌握与资料有关的教材知识 , 这样才能析之有据、言之有物。

所以 , 我们在复习时必定要对教材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 并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误区二 : 重做题 , 轻方法。

复习好思品学科 , 必定的习题训练必不行少 , 但不可以搞“题海战术”。

习题训练 , 重在掌握常有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 最后实现贯通融会、贯通融会。

比方 : 做选择题 , 需要掌握“一审题干 , 二审题干和题肢的关系 , 再审题肢 , 后定答案”的方法 , 并能依据单项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不一样要求灵巧变通。

误区三 : 重时势 , 轻联合。

时势观察在中考试卷中向来据有必定的比重 ,同学们对此都比较重视。

但以重要时势特别是热门问题为载体的综合性试题也愈来愈多 , 答好此类试题不单需要记着一些时势 , 还一定与教材知识点相联合 , 或用教材知识剖析、解读热门问题 , 或用热门问题充分、印证教材知识。

这启迪我们 , 时势复习要在认识、记忆时势知识的基础上 , 联合教材知识对一些重要热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综合性的复习。

误区四 : 重实践 , 轻讲堂。

新的思品课很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培育 , 要学好思想道德课 , 一定走出讲堂、走向课外。

但我们也不可以走向极端 , 事实上 , 思想道德课越重视实践活动、越着重素质培育 , 就越需要我们有较强的知识迁徙能力和重组能力 , 而讲堂正是培育这些能力的主阵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尽管这些教育在普及的同时产生了一些误区,但我们应该对这些误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对策,努力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全面、深入、有效。

误区一:道德教育就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对策:道德教育应该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道德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实施团队合作、讨论纷争解决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具体实践,加深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对策:法治教育应该是知法、守法、运用法的过程。

学校应该通过模拟法庭、编写法制故事、举行法制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和法律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掌握法律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误区三: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分开进行。

对策: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的。

在实践中,很多道德问题具有法律争议性,而很多法律问题涉及到道德伦理。

学校应该在教育中强调法律的道德基础,注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法律意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良性互动。

误区四:道德与法治教育只属于师生关系。

对策: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社会共同体的事情。

除了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和社会组织等都应该参与到教育中来,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教育问题,营造全社会共同呵护下的健康成长环境。

总之,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中应该坚持知行合一、知法守法、法德并举、全社会共建的原则,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有效。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和中考命题的全方位改革,安徽省思想品德中考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现就自己在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复习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在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⒈不良的学习心态有许多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拿着书本、资料抄答案就行了;还有的则认为开卷考试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平时根本不用花时间,有些学生干脆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就在下面做数理化题目。

2.不良的考试习惯考试时不思考,答题时不认真审题,甚至扫一眼题目就开始忙于翻书和资料;有的学生组织答案条理不清晰,注重自我表述,缺乏政治术语的运用,不能体现教材中的观点。

二、复习策略1.钻研考纲,夯实基础中考复习阶段,教师要仔细、认真地钻研考纲,根据考纲上的要求按照七、八、九年级书本知识或者“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三个专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但也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样,学生若在后期复习牢固地掌握了书本的基础知识,就能在中考中节省很多不必要的翻书时间,提高答题的实效。

2.关注时政热点,掌握相关热点专题中考思想品德课非常注重时事政治内容。

一般情况下是第一年四月份左右到第二年五月份左右之间的时事政治热点。

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特别是安徽本省地方时政热点,注意它们与课本知识、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答相应的题目。

例如,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就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师复习时切不可轻视。

3.掌握相关题型特别是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众所周知,安徽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有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大的题型,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漫画题、情境设置类试题、分析说明题和探究实践题等类型。

单项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可以采用排除法、直选法,但要注意材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非选择题分值比较大,要注意审题全面准确,弄清题意,用思想品德专业术语从多角度答题,答题一定要规范,并注意书写工整。

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误区及应对方法共5页

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误区及应对方法共5页

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误区及应对方法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许多地区中考政治实现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的目的显而易见,为了提高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把热爱国家和热爱家乡结合起来,最终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引导广大考生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四个新一代”。

但是对于开卷考试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在提高未成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也使很大一部分学生陷入了误区而不能自拔。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情境设置更丰富多彩了,设问方式也更灵活多变了,命题也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行开卷考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潜在智能的发挥,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它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考查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学科特色;凸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理念;学生也逐渐适应开卷考试,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目前在开卷考试存在的误区1、对开卷考试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影响考试效果。

虽然任课教师多次强调开卷考试的特点,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和家长甚至其他学科的老师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有了教材可以从中找答案,平时学习不认真,应付了事,考试时把所有教材带入考场,凭自己的印象逐题逐题在教材中找,找到了就照抄下来,有时也没思考是否符合题意就写;找不到答案或者空白或者随便写一个答案,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还保证不了质量。

开放性试题虽然有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但开的是教材,而在时间、空间、规则、答案的逻辑结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

如果连教材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根据题意解答相关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尤其理解不透有关问题时,所作答案必然或者大相径庭、或者模凌两可、或者文不对题、或者张冠李戴,这都是对开卷考试认识不足,所持轻视态度造成的,是开卷考试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考复习课存在的主要问题1.师质素养的局限,影响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复习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

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师达不到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要求。

主要在四个方面:(1)对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

(2)对学科知识的零散堆砌。

(3)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4)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

因此,形成了复习课的低效课堂。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材,第六课“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一节,有两种不同的学案设计。

学案一:(1)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是什么?这种方式是怎样形成的?(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及职权是怎样的?学案二:(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及职权是什么?它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如何?(3)请你归纳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根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各是什么?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学案一的教学设计更符合新授课的目标要求。

学案二的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及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课作为课型的一种,是依据记忆规律,通过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已构建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扩展的课型,是新课程下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

中考复习课教学方法单一性主要表现在“满堂问”、“满堂灌”、“满堂练”。

例如:教师把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一对一回答,呆板的死记硬背;有的教师讲的口干舌燥,但下面没有呼应,教师视而不见,照讲不误,不做适时的教学调控;有的教师整节课以机械做题为主,仅用少量的时间对答案。

这种忽略教学情境、教学艺术的复习课,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复习课的低效课堂。

3.教学理念的偏差,影响了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在复习课上,仅把学生当成被灌输知识的容器,是教育理念的偏差。

例如在探究活动中常常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稍有迟疑,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二是学生还未进入角色,未及深入思考,教师的结论就已经出来了;三是分组交流时,一些同学游离讨论,成了局外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包括刻板印象式教育和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注重个性化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等对策。

通过对这些问题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可以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分析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误区、对策、个性化教育、实践教育、教育观念、重要性、教育模式。

1. 引言1.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初中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意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容易受到各种外部不良影响,比如网络、同龄人等,因此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防止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法律问题时能够正确处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风险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内容单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以讲解条文、概念为主,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对道德法治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是教育方式呆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呈现,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抗拒和厌倦,影响教育效果。

初三年级政治考试复习常见误区

初三年级政治考试复习常见误区

初三年级政治考试复习常见误区初三年级政治考试复习常见误区在初三年级的政治复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表现和学习效果。

了解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政治考试,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忽视政治学科的实际应用。

政治不是单纯的理论科目,它涉及到国家政策、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在复习时,常常只注重记忆课本中的概念和定义,却忽视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了解社会现象时,应该学会将政治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学生们在复习时应该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其背后的政治因素,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

其次,另一个常见误区是过度依赖死记硬背。

虽然政治考试中确实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但单纯的死记硬背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许多学生在考试前夕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试图通过快速记忆大量信息来应对考试,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有效的复习应该注重理解和内化,通过多做练习题、参加讨论、与老师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应试能力。

再者,复习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对考试大纲的忽视。

有些学生在复习时没有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导致复习的内容与考试要求不符。

考试大纲通常会明确指出考试的重点和范围,学生们在复习时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确保复习的内容符合考试的标准。

忽视考试大纲的结果可能是复习的重点与考试内容不符,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另外,复习时的时间管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时间安排,可能会出现盲目复习某些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内容的情况。

时间管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复习效果差,还可能造成心理压力增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按照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各个部分都得到充分的复习时间。

还有一个误区是过于依赖参考书。

参考书虽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练习,但如果没有结合课堂教学和教材进行复习,可能会产生偏差。

初中政治学习常见误区及对策

初中政治学习常见误区及对策

初中政治学习常见误区及对策在初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影响了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成绩,需要针对这些误区提出有效的对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习误区及其对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许多学生将政治学科视为“文科”的一部分,认为只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这样一来,虽然考试中能暂时拿到高分,但长远来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整体理解会非常浅薄。

对策是:学生应该在记忆知识点的同时,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学习“民主”这一概念时,不仅要记住民主的定义,还要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如选举制度、公民参与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对政治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另一个常见误区是过度依赖课本内容,忽视了时事新闻和实际案例的学习。

许多学生认为政治学科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中,实际生活中的新闻事件与学习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然而,政治学科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时事新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

例如,学习“社会公德”时,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还有一些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习惯于机械地背诵课本中的定义和公式,而没有将这些知识点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学习方式虽然短期内能够帮助记忆,但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应该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通过撰写与政治相关的短文或参与讨论,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有些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

他们在课堂上容易走神,课后也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样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应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

比如,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块,逐步完成,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定时休息,以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初三政治复习中的易错点分析

初三政治复习中的易错点分析

初三政治复习中的易错点分析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复习旅程中,初三的学生们像是踏上了一条崎岖的山路,每一步都需要谨慎而坚定。

而在这条路上,政治科目往往成为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高峰。

复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屡屡失误,这不仅让他们感到困惑,也使得复习的进程变得愈发艰难。

首先,价值观与心理素质的理解常常是学生们的“绊脚石”。

他们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容易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规范混淆。

像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学生们在思考“什么是对的”时,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社会公认的标准。

这时,老师如同一位引导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

其次,历史事件与其影响的联系也是一个易错点。

学生们在复习时期,常常会出现时间线混乱和因果关系模糊的情况。

例如,在讲解某个重大事件时,他们可能会记住事件的发生时间,却未能深入理解该事件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这时,教师的角色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知识体系,使他们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再者,法律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也是一道难题。

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学生们常常会对抽象的法律条款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法律的力量。

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款,还能增强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此外,判断与分析能力的缺乏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面对复杂的政治问题时,他们常常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进行深入的分析。

此时,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鼓励每位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辩论和讨论,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还能在交流中吸收他人的观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时事热点的关注度也时常成为学生的短板。

在政治学习中,时事热点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重要桥梁。

备考初三政治的常见误区与纠正

备考初三政治的常见误区与纠正

备考初三政治的常见误区与纠正在初三的备考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会对政治科目产生一些误解和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学习效果,还可能在考试中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因此,有必要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这些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首先,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只是背诵知识点。

他们总是埋头于课本,反复记忆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和事件,却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的备考方式容易造成对知识的片面理解,无法灵活运用。

在考试中,当遇到与课本内容稍有不同的题目时,他们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

因此,纠正这一误区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通过思维导图、知识总结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其次,许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缺乏思考和分析能力。

他们往往倾向于死记硬背,而不去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比如,在学习社会热点议题时,学生可能只关注事件的表象,而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本知识,也能提高他们在考试中应对开放性问题的能力。

再者,学生常常低估了政治科目的重要性,认为它只是辅科,不值得花费过多精力。

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在复习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教育者应当强调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其与生活、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通过引入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等,让学生看到政治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学生在备考时常常忽视了心理状态的调整。

他们往往因为压力大、焦虑而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在考试中出现失常表现。

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备考压力,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放松训练以及适度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让他们明白,备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理素质的提升。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强他们应对考试的信心和能力。

思想品德中考答题的几个误区

思想品德中考答题的几个误区

思想品德中考答题的几个误区中考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后,试题更加开放和灵活了,学生在答题时应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注重摘抄资料,忽视答题技能的训练中考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考核,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核,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要求。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是很难对一些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开”的是教材或一定的资料,而在时间、空间、规则、答案逻辑结构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

即使有一些题目不拘泥于教材,根据题意相关内容解答,在有限的时间中如果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回答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当理解不透有关问题时,有的学生要么在教材或资料中大段大段的抄写,要么胡乱写几句话,结果与答题内容无关,更耽误了考试的宝贵时间。

有时受所学内容不熟和考试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对于非常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也答不出。

在所有的复习资料中也很难有题目和中考的题目完全相同,即便有点相似,所给设问方式和参考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学生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技能较弱,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此,学生尤其要加强答题技能的训练,要针对不同的题型,掌握不同的答题技巧;要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设问的关键点,锁定答题方向,善于分析和综合,找准教材知识点,学会有效组织答案,力求准确全面,不断提高答题能力。

误区二:注重自我表述,忽视所学教材的观点中考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现在中考中的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及时事政治内容,只要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析,选择一个答案即可,不需要用语言进行表述。

非选择题考查的则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运用语言进行表述作答。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言组织能力欠佳,心里所想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导致该答的内容往往没有答到,有的则看似答的内容多,但观点不鲜明,要点不明确,语言不顺畅,得分不高。

初三学生解答政治试题的误区及对策

初三学生解答政治试题的误区及对策

初三学生解答政治试题的误区及对策开卷考试中如何学好政治,如何答好政治试题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用书误区1、从书中找题目。

有的学生把开卷考试看得很容易、很简单,“开卷啦,可以抄,书中自有答案!”的错误认识较为普遍。

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出于侥幸心理,把老师上课时的例题或平时做过的习目和答案不厌其烦、密密麻麻的抄在书本的空白处。

临考时,凭着自己的印象,在书中一题一题地找,要么照搬照抄,要么断“题”取“点”,最后写出来的答案与题目要求相差甚远,答题的准确率可想而知!2、每题都翻书。

有的学生认为开卷可抄,认为开卷考试无非是考试时翻翻书而已。

因此平时学习很放松,但真到考试时,若要每题都翻书,注定没时间做完!有些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更是怕做错失分,考试做答时将主要精力用在翻书上,导致思考书写时间不够而意外失分。

例如一些简单直接的问题,一般通过阅卷,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都可以作答的了。

但每题都去翻书的话,本来只需很少时间即可作答的“容易题”,却浪费了很多考试时间,严重影响后面主观题的作答,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3、审题不仔细,盲目抄书。

有的学生在答题时,不是先认真审题,而是忙于翻书、抄书,看书中哪段内容与该题最为接近就抄哪一段。

由于审题时缺乏对题目灵活性的整体理解,也就难以“对症下药”,往往是东抄一段,西抄一点,不得要领,或者偏离题目要求,答案不完整甚至文不对题,盲目抄书。

4、只看“有字书”,忽视“无字书”。

开卷考试不只是把书本熟记就好了,其实还应重视“无字书”。

所谓“无字书”,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

随着开卷考试形式的出现,许多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自己实际回答问题。

这类试题往往很难在书本中直接抄得到答案。

如果学生不能将知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那就根本无法满足这类试题的要求。

同时,新课标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得实践能力,所以,学生们必须在全面掌握“有字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中考复习政治科目误区

中考复习政治科目误区

中考复习政治科目误区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使之“竖成线”、“横成片”,到达提纲挈领的目的。

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穿,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为此,根据七、八、九三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特点,我个人认为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景复习法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安康、人际交往和道德教育等问题。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应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我国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不同的法律来分析不同的案例,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应以材料复习法为主,根据历年中考的,材料题是中考必考题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根本国情以及方针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其实,既然是复习课,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是有所了解,有所印象,我们何不把这一复习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即先由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演练与反应,教师从中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样,既让学生动了起来,也让教师轻松了许多。

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更强了。

有的学生很不喜欢上复习课,因为复习课要么就是教师讲,要么就是学生练,要么就是讲练结合。

单一的复习方法学生没趣,教师没趣。

为了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复习课也可以借鉴新授课的一些教学方法,比方,我们教师仍然可以一些音乐、图片、录像等资料,制作出容量较大的课件;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争论;对于复习题的题型选择上,可选择一些充满幽默感的漫画题、辨析题、情景剧题等,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总之,新课标形势下,中考备考的复习方法,有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去探究、把握适合自己的最正确复习方法,开展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的复习工作,从而才能提高中考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八:考点的独立性与综合性方面,重视考 点本身,忽视联系与综合;忽视知识的系统 性。
建议:帮助学生构建考点知识体系,注重联系 与综合。(系统化的知识更有价值)
谢谢大家
问题四:在训练方面存在“在游泳中学会游 泳”――做题即训练,训练即培养;训练组 织管理混乱等现象
建议:加强对“训练”的研究与管理,减数增 效。(训练的系统性、系列化,训练题的数 量与质量,训练后的讲评)
问题五:在能力培养方面,缺少培养的意识、 有效方法――说得多,做得少,收效低;自 身研究不够,中考所需能力构成不清楚;训 练替代培养;分层、分步意识弱;
问题三:对中考方案的认识存在重变轻稳 的现象。
建议:关注不变,研究不变。(中考改革是渐 进的、是稳中有变,重视对不变的研究价值 大于对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不变的是: 强调学科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关注学 生现实生活)
问题四: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存在依赖与 重视竞争缺失积极合作的现象。
建议:建立有效的研究团队。(区级与校本研 究团队的建设是整体提升质量的关键,构建 基于问题解决,致力于创新共享的研究模式 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基本策略)
建议:一切从实际出发,目标应切合实际,合 适的才是最好的。
问题二:对能力考核要求的研究上存在,基于 经验,忽视研究;不能把研究成果有效转化 为教学行为。
建议:加强集体研究,探索有效行为,积极贯 彻落实。
问题三:在师生分工与协作方面,存在教师包 办太多,学生缺少自主复习的机会和方法
建议:相信和依靠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学 生真正成为主人;教师要教给方法,加强指 导和帮助。
建议:1、根据“典型题例”,帮助学生掌握 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依据基本题型进行适度变式训练和指导。
3、防止简单模式化倾向。
问题三:关于考试范围的相关问题(考点之外 的内容考不考、能级要求如何解读、时政如 何考核)
建议:1、命题会严格依据考纲,考点之外的 内容,复习工作中应予以淡化。
2、考点复习应严格依据能级要求,考点复习 要到位,并防止越位和缺位。
建议:积极探索和构建能力立意的复习课教学。
问题六:在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和热情方面, 忽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无味
建议: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提高复习 课的活力。
问题七:在执行考纲方面,面面俱到,平均用 力;能级要求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存在 缺位与越位。
建议:认真研读考纲,严格依据考纲要求,到 位不越位。
2、学生实际的多样性和能力的可塑性,教师 应提供切合不同学生实际指导与帮助,让不 同状况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
3、学生学习力与学习效率成正比,侧重学生 学习力的培养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二:对复习的认识存在笼统与泛化的现象
建议:基于“四性”设计工作。(复习是帮助 学生,基于自身学习基础上的提升与再造 ――突出系统性与综合性;复习是应试的必 要准备――突出针对性与实战性)
3、时政复习要严格依据09中考指导P7页的 时政考核原则,防止泛化和淡化。
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与建议
对学生的认识 对“复习”的认识 对中考方案的认识 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 对各类信息的认识
问题一:对学生的认识存在重教轻学的现 象
建议:1、确立以学论教的思想。学生是工作 成败的关键,学生和教师是相互依存、不可 分割的命运议
问题一:政史合卷导致的一系列不便 建议:1、积极面对现实
2、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树立一盘 棋思想,防止顾此失彼。
3、加强方法指导和过程训练 4、与历史老师和谐合作
问题二:中考主观题题型、题量的相关问(09 年中考主观题有哪些题型,题量多少……)
说明:主观题题型经过多年探索,已取得很多 成果,09年的基本思路应是在继承的基础 上,适度创新;题型与难度无必然联系。
问题五:对各类信息的认识存在轻信与盲 从的现象。
建议:相信主渠道,基于理性的反思。
三、复习操作中的问题与建议
中考目标的设定 对能力考核要求的研究 师生分工与协作方面 训练方面 能力培养方面 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和热情方面 执行考纲方面 考点的独立性与综合性 关注现实生活方面
问题一:中考目标的设定上,存在理想超越实 际的现象,导致工作中的埋怨、失望、急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