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杨氏之子完美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6张PPT)
21 杨氏之子
初步感知
liáng guó

yuē
梁国 诣 曰
cōng huì
nǎi
qín
聪惠 乃 禽
初步感知
桥梁 栋梁
造诣
禽兽 家禽
初读课文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初步感知
yìng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wèi
为 设果,果有杨梅。
(儿) (孔)
再读课文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儿父) 不在,乃呼儿出。(儿为) (孔设) 果,果(中有)
(杨梅)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杨氏之子
观点
刘义庆 〔南北朝〕
例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惠
聪: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
语言训练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黄君平 李君平 姜君平 柳君平 ……
甚聪惠
①惠,同“慧”,智慧。 ②惠,仁爱也。
情商高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惠
甚,表示程度,很、极之义。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ppt课件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ppt课件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 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 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 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 计划。
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 吗?” 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 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懂了吗
按原文填空,再说说所填的字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君平诣( )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 以示儿曰:“( )是( )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家禽。”
想一想
再读课文,说说 九岁孩子的回答 妙在什么地方?
设想:孔君平听 了孩子的话会是 什么反应?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动一动脑,为我们 的校园,为你们的家设计一些 温馨的提示。
美丽的语言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俄国·契诃夫
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 课时的习题.
人生格言:
梁国
甚聪惠 诣其父
乃 为设果 应声答曰 禽
梁国
甚聪惠 诣其父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ppt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ppt课件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 其:(

(2)为设果
设:(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指以示儿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孔君平说杨梅是“君家果”的原因是(
)。
四、我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 )的人。
镂空背诵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
( ),(
)。为设果,( )。孔指
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道旁苦李①
王戎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看道 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③走④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 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课堂小结
快来说说这节 课你有什么收 获?
教学模板PPT
语文S版 二
每个人对于学习,都有年级着上不同的
方法。有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 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在学习中不断运用才能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
……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 平诣(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qín)。”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现代:指人工养的鸟类动物,如鸡、鸭、鹅。
古代:家里养的鸟。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子精品课件2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子精品课件2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结构梳理
Hale Waihona Puke 杨氏孔君 杨梅——

杨家果
甚 聪
之子

杨氏 孔雀——

孔家禽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拓展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 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 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 一句谎话。”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没有。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古时候对男子的敬 称,这里指孔君平 。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我 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杨氏子的回答很巧妙,妙在何处呢?这个回答反映出杨 氏子怎样的特点?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译文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 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 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 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 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孩子很有礼貌 ,很会招待客 人。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 水果,其中有杨梅。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杨氏之子》PPT—人教部编版杨氏之 子精品 课件2

【部编教材】杨氏之子完美版1

【部编教材】杨氏之子完美版1

02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 来读懂文言文呢?
(一)理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句意: “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
非常聪明。”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通假字:
“惠”通“慧”,智慧。
什么是“通假字”?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 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 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 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 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 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7. 学习了这篇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了沈 从文从 小如何 “读社 会这本 大书” ,感受 到他青 春期的 悲欢得 失。由 于传主 生活经 历的太 多苦难 ,加上 作者在 回忆中 不时融 入淳厚 的情感 ,让我 们读来 有某种 沉重与 辛酸, 也让我 们学生 受到启 发:对 于强者 ,生活 中的风 霜雨雪 也和阳 光雨露 一样, 都从不 同侧面 或者以 不同的 方式滋 润着我 们的生 命,现 实中的 曲折、 坎坷、 苦难可 能拓展 人的精 神空间 ,让人 能更加 以阔大 的心胸 与坚强 的意志 ,去感 受生命 ,理解 生活的 意义。
中有杨梅。”
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 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 么接待客人的呢?
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 中有杨梅。
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 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 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这是待客之道。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 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 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 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 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联系上下文。

杨氏之子文言文《杨氏之子》(优秀11篇)

杨氏之子文言文《杨氏之子》(优秀11篇)

杨氏之子文言文《杨氏之子》(优秀11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11篇杨氏之子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主题《杨氏之子》心得体会篇一各位专家和领导,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十课,课题是《杨氏之子》。

本课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

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而杨氏子却以没听说孔雀是你们孔家的鸟予以回敬。

中心句便是甚聪惠。

而小杨修聪惠之表现主要有四:1、能听出言外之意。

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杨修能明白这是孔君平拿他的姓和杨梅同为杨字开玩笑。

2、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小杨修也以孔君平的姓做文章,来回敬他。

3、反应敏捷。

儿应声答曰,应声即为接着人家的话,不需耽搁地做出回应,可见小杨修的反应之敏捷。

4、措辞委婉,懂礼数。

未闻二字使语气委婉,避免了对长辈的冒犯,做到有礼有节。

另外从为设果、夫子等处也可见小杨修深谙礼数。

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一篇古文。

像这样短小、浅显的古文,小学阶段一共有两三篇,主要的编入目的我想应该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建立一个初步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吧。

当然还为了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

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词学习的基础在,但毕竟是一次接触,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困难。

本文又被安排在第十册的第三组一篇。

本组的主题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因此本课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读懂本文,还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人物特别是杨氏子的语言的精妙。

在此过程中还要指导学习方法,体会文言文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13:30—14:10
第一节《晏子使楚》
新疆
范永强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14:30—15:10
第二节《刷子李》
贵州
赵 飞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15:30—16:10
第三节《记金华的双龙洞》
江西
甘 密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6:30—17:10
第四节《雷雨》
重庆
余晓娟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11月15日上午
08:10—08:50
20
福品堂土楼小吃
闽菜
出校门往东北方向直走160米,往西北方向的将军祠路走70米。
21
灵川美食排挡
闽菜
出校门往东北方向直走160米,往西北方向的将军祠路走80米。
22
老客家食府
客家
出校门往东北方向直走160米,往西北方向的将军祠路走80米。
23
新发大排挡
闽菜
出校门往东北方向直走160米,往西北方向的将军祠路走90米。
11月14日上午
09:10—9:50
第一节《圆明园的毁灭》
北京
贾 宁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10:10—10:50
第二节《桃花心木》
湖北
何先成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11:10:11:50
第三节《生命 生命》
山西
王瑞瑞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1月14日下午
13:30—14:10
第一节《会走路的树》
山东
张臻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二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河南
窦明琦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10:00—11:00
评课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伍新春

最新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精品课件
内集:家庭聚会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
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相比 王凝之妻也。
课 后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作 业 2. 搜集并阅读《世说新语》中更多的
我也会说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石 榴
柳树
龙 眼

镂空背诵 梁国____________,甚___。孔君平________, 父_______ ,乃________。为设果,果_______ 。 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如《谢太傅篇》、《徐孺子
篇》等。
本课反思
1.请你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本课学习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课后交流
你能参加这次教研活动,非常感 谢。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不同看法。
再见!感 谢 您 的 参 与。
【致读者】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你能阅读到此文章,希望此能对您有 所帮助。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资料,同时促进你我共同成长, 希望你在阅读此文章后,如果觉得好,请您点赞;如果文档有改进之 处,请您留言告诉我,我将改进不足之处,对文档进行不断完善。
21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同“慧”,智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10《杨氏之子》课文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10《杨氏之子》课文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10《杨氏之子》课文解析素材新人教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曰:说。

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解析】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课件

为设果,果有杨梅。 摆放,摆设
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 (儿 )为( 孔 )设果,果有杨梅。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
给……看 说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没有
家中的鸟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杨氏之子
liáng
yì 梁 国 杨 氏 子 九 岁 , 甚 聪 惠 。 孔 君 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
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
是 君 家 果 。q”ín 儿 应 声 答 曰 : “ 未 闻 孔 雀是夫子家禽。”
与“旨区别开”
liáng

qín
梁诣禽
后鼻音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
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提问回顾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讲述了孔君平 和杨氏之子逗趣,孩子 巧妙应答的故事。
孔君平是怎么逗孩子的?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 就故意逗孩子,话里表达的意思是:“你 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杨梅 风趣幽默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前鼻音
梁 liánɡ
结构:上下 部首:木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相对紧凑,下半部分
比较疏朗。右上部分是“刅”, 不要错写成“刃”。
禽 qín
结构:上下 部首:人 书写指导:“人字头”占比较小,撇、捺要张
开,盖住下面的“离”。最后两笔 是撇折、点,不要错写成“人”。
二、再读感知,理解文意
杨氏 之 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世说新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杨氏之子》课文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赏析:
《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篇短文,主要描述了梁国一个九岁的杨姓孩子的聪明才智。

文章开篇便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人物和其特点。

接着,故事以孔君平拜访杨氏子的父亲为引子,父亲不在,杨氏子被唤出接待客人,展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

在招待孔君平的过程中,杨氏子为他设果,其中有一种水果是杨梅。

孔君平借此机会,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

”这是一句巧妙的双关语,既指杨梅是杨家的果实,又暗示杨氏子与杨梅有某种联系。

而杨氏子的回答更是机智绝伦,他立即回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也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回答了孔君平的话,表示自己并未听说孔雀是孔家的家禽,另一方面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反驳了孔君平的玩笑。

整个故事通过一次简单的对话,展示了杨氏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敏反应,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古代儿童教育中的智慧和幽默元素。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部编版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词129首

部编版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词129首

统编版“必背古诗文129篇〞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 "画"唐· 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ié)。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一年级下册新增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21课 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第21课 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 (共21张PPT)

五年级下 册语文 精品课 件-第21 课 杨 氏之子 人教部 编版 ( 共21张 PPT)
课堂作业
一、给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有名望的;④用鼻 子嗅;⑤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啊!(① )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③ ) 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②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④)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⑤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 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 聪明。)
五年级下 册语文 精品课 件-第21 课 杨 氏之子 人教部 编版 ( 共21张 PPT)
了解内容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 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五年级下 册语文 精品课 件-第21 课 杨 氏之子 人教部 编版 ( 共21张 PPT)
五年级下 册语文 精品课 件-第21 课 杨 氏之子 人教部 编版 ( 共21张 PPT)
课堂作业
二、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 1.(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2.(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5.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 ,爱戴 和悼念 ,而我 敢大胆 地说: 他可能 有过许 多敌人 ,但未 必有一 个私敌 6.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因其在 生活中 更多地 体现为 一种既 厚重绵 长的家 国浓情 而成为 一种美 学情怀 。 7.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杜 甫“安 得广厦 千万间 ,大庇 天下寒 士俱欢 颜”就 彰显了 这种美 学精神 。 8.当代文艺工作者要有家国情怀,要 抓住前 所未有 的历史 机遇, 为实现 中华民 族伟大 复兴中 国梦砥 砺奋斗 。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优质课件

课后作业: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 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 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 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写下来。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再见
同学们真棒,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配合。
教学研讨:
说课与反思
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 为设果,果有杨梅。
摆放,摆设。 ( 儿 )为( 孔 )设果,果有杨梅。
待客热情、有礼貌、家教好!
给……看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 答曰:“未闻________。”
李 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 答曰:“未闻________。”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 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 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 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
21 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 庆主编的古代小说,主要记 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 逸事。全书共有一千多则小 故事,《杨氏之子》是其中 第43个小故事。
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 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 文。
1.上课教师说课。 2.上课教师做教学反思。
教学研讨
感谢你的参与 期待下次再见

孔雀
周恩来总理外交故事 ——一支派克钢笔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 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 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 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 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 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 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杨氏之子》阅读理解课内

《杨氏之子》阅读理解课内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杨氏之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惠: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 示: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照样子,写一写。

杨氏杨梅杨家水果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惠:通“慧”,智慧诣:拜访乃:于是,就示:给……看
2.孔氏孔雀孔家家禽
3.总领全文
4. (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
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幽默地回答了客人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甚聪惠。孔君于是平/诣/其父,他的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给… …看
/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说/是君

没有 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先生
一、朗读
二、理解
1、词语意思
2、文章意思 三、背诵
梁国:此指汉高祖以来所封的梁国,在今 河南商丘一带;
杨氏子: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孔君平: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第26代后子孙,学识渊博; 其父:他的父亲; 乃:就,于是; 为设果:为他摆出水果; 应声:马上、立即; 君:您; 以示儿:指给小儿看; 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
孔君平为什么 要这样说?孔君 平说这话的目的 是什么?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是 夫子家/禽。”
↘有文化的成
年男性。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 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小孩称孔君平为“夫子” ,说明什么?
“应声答曰”又说明什么?
想一想
再读课文,说说 九岁孩子的回答 妙在什么地方?
设想:孔君平听 了孩子的话会是 什么反应?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
\君君家果。”
儿\应声 答曰:“未未闻闻\孔 雀\是夫子家\禽 。”
君:古时对男子的称呼。 夫子: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孔\指以示儿\曰:“此 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东汉末年浙
江绍兴人。孔坦,孔子 第26代后人,晋朝人, 字君平,是当时的庭尉 (掌管刑法),相当于 现在的法庭庭长, 所 以也称孔廷尉。
拜见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
↘于是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 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 来。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
谁 为

说明孩子很有礼貌,
设 果
很会招待客人
?
为 设 果 , 果 有 杨


为/设果,果/有杨梅。
小男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 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孔\指以给示示…儿…看\曰曰。 :“此此是
\君家果。” 说

古时对男子的称呼。
我明白啦!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 对杨家小儿说: “这是你家的水 果。”
尊称; 家禽:家里的鸟。
(1)课文讲了杨氏之子与孔君平 之间 的故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读懂课文内容
• 1、看看你读懂了哪一句
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 旁边做个记号。 • 2、小组交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惠=慧 “惠” 通“慧”,智慧的 意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字。
1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小提示: 1.读准字音、2.分清句读、 3.读出语气和语势、4.读出重音、 5.读出感情、节奏。
1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李子 柳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 闻/
孔柳雀树/是夫子家/禽树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 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祖国语 文字宝库中的一 笔巨大的财富。
“文言文”, 也叫“古 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姓;杨氏 是姓杨的
10、杨氏之子
“之”是助词, 相当于“的”。
10、杨氏之子
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 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 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10、杨氏之子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

很,非常,十分。
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 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 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乃\呼儿出。

诣:拜见。
“诣” 在古时候,指下级拜见上级, 晚辈拜见长辈,拜见自己尊敬的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小提示: 1.看注释、2.联系上下文、 3.查找工具书或资料书、 4.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 5.做批注。
同“慧”,

智慧的意思
拜见。
梁国/杨氏子/九岁,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 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 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 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 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 子很熟。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设。
( 谁 )为(谁 )设果?
你从这里体会到这 是一个什么样的小 孩?

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是
孩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
答曰这:是“故未事闻中的孔重雀点是部分夫。子孔家君禽平看。到”杨梅,联想
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 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 :“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 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 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 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 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 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 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 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 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自读要求: 字字正确、句句通顺。
• 温馨提示:
• 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是 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 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 上去的,所以,要想读好古 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 顿读出节奏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