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炼字一字传神

炼字(活用动词)关键词-----化静为动、有动态动感形象、写活了、生动、形象、传神、突出描

绘出事物的某某特征(景象)

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作者某某情感

化动为静、写出了事物的某某情景、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①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意也深沉了本句描写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诏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②苏轼《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破”字不仅写出嫩桑初绽的动态情状,还让人感到嫩芽萌发时的速度和力度。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

2、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3、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4、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三)语言风格

绚丽飘丽沉郁顿挫雄浑悲凉用语平易平实质朴自然清新淡雅雄健高昂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悲壮苍凉缠绵悱恻

这种题型,不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妙处,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解题: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的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点、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题型及解答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解答分析: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

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3、解体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05年重庆卷《从军行七首》其二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工笔细描(细节描写)粗线勾勒;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远近结合高低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视听触觉结合(描写角度)……

例:上海卷“挂”全国卷3 《鸟鸣涧》以动衬静《旅夜书怀》远近结合△抒情: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先有情、即景抒情先有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

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反复、排比、反语、、互文、通感等

①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通感;

②结构类(作用:强调突出)排比、对偶、反复;

③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设问、反问。

⑴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的诗词:对比、反衬、象征、铺陈、托物言志等;

⑵边塞征战的诗词:渲染、烘托、比兴、以小见大、象征等;

⑶即事感怀的诗词: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乐景哀情、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直抒胸臆、对比、反衬、曲笔(正话反说)、抑扬、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伏笔等。

★常见考点:是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方法:

(1)比喻:

关键词: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突出事物的某某特征、体现作者某种情感

回答其作用的表达格式:

①把什么(本体)比作什么(喻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征,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追

求)。

②把什么(本体)比作什么(喻体),把抽象的什么(本体)化为形象可感的形象,形象的表达出诗

人什么思想(内心追求)

如:如:李煜的词《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经典的比喻,他用江水的深广多长比喻自己亡国后的无尽愁思,深刻而有韵味。这种写法,跟李白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了。

(2)、拟人

关键词:写活了、形象、生动、什么的可爱、什么的特点、化无情为有情、表现诗人对什么的喜爱之情

表达格式: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什么(事物特征),把什么写活了,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的什么之情;使事物有意怎样,更富有感情色彩

(见浙江卷第二问,不是问作用,而是分析表达情感,不要教条,要审题)(05福建第二问)

(3)、夸张:

关键词:增强其语势,突出什么特点

见05年上海卷全国3

(4)、对偶:

要明其特点(看不出其他修辞使,要想到对偶)

05年全国1 《春行即兴》

注:修辞手法的另类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