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殖内分泌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激素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调节 系统构成三级水平的功能调节 中心,并受到更高级的中枢如 海马、大脑皮层等部位的调节。 通常高位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 素对下位内分泌细胞的活动有 促进作用;而下位内分泌细胞 分泌的激素对高位内分泌细胞 的活动又表现负反馈调节,维 持血液中各效应激素水平的相 对稳定。 体内有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
韩雪蕾
第一节 内分泌学概述 第二节 胚胎工程常用生殖激素
第一节 内分泌学概述
一、什么是生殖内分泌学 1. 动物的许多腺体或者组织能够分泌一种或多种生 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或在局部或通过血液运输, 到达某一敏感的靶器官或靶组织,调节其分泌或代 谢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内分泌(Endorcine)。 内分泌是动物机体的一种特殊分泌方式,它作为一 种信息传递过程,调节有关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 使机体表达出各种奇妙的生命现象。 专门研究动物生殖活动的内分泌调控的科学,称为 生殖内分泌学。
2、生殖内分泌学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内分泌的活动
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去调控动物的生殖活动,为更好 的生产胚胎提供依据。
二、内分泌系统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
1.生理作用:
(1)保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激素间相互作用; (2)调节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
与内分泌系统相互配合对外环境的变化起重要的 适应性调节; (3)调节生殖机能:从配子的产生、发育、成熟 到受精,妊娠、分娩和泌乳等,都受内分泌系统 的调节。
第一节 概述
五、激素分类及其转运方式
1、激素分类:根据化学性质
(1)含氮类激素:包括蛋白质、多肽、胺类激素, 在腺体内产生后储存于该腺体,机体需要时,可 分泌到邻近的毛细血管中; (2)类固醇类激素:产生后立即释放,并不储存;
(3)脂肪酸类激素:前列腺素;在机体需要时分 泌,边分泌边应用,不储存。
b.抑制卵泡发育(影响发情周期-高产奶牛发情较差)。
②乳腺
a.促进乳腺的发育(性成熟前:促进导管系统发育; 妊娠期作用于乳腺腺泡系统); b.在泌乳期,维持乳腺的分泌机能(对乳汁生成的具 体作用:是刺激氨基酸摄取、合成乳糖和乳汁)。
六.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合成于妊娠 40-85天母马子宫内膜杯状结构,杯状结构是由滋 养层细胞特化发育而来。 PMSG的生理作用
促性腺激素腺体细胞产生。
主要生理作用
(1)刺激卵泡生长发育:卵泡生长发育至有腔卵泡阶 段时,能刺激它继续发育增大至接近,但不能使卵泡 发育到最后成熟; (2)与L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合成和分泌 雌激素,此外诱导卵泡产生的睾酮转变为雌二醇。
四、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由 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合成分泌的
直接起介导靶细胞效应的信使作用。这类激素进 入细胞后,经过与胞内受体结合,增加新的酶和 功能蛋白质而发挥作用,称为 “基因表达学说”。
七、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激素作用的效应物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许多激素的分泌活动直接受其作用所引起的终末 效应物的调节。 (三)神经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当支配内分泌腺体的神经活动发生变化时,内分 泌腺的活动也发生相应改变。
九、孕激素(progestin,P4):主要由卵巢上的黄体 细胞所分泌。 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促进子宫内膜的孕向发育:在雌激素作用的 基础上,使发情母畜的子宫内膜增生、腺体发育 并增强分泌功能而有利于胚胎发生附植。 (2)对子宫肌的作用:降低子宫肌的兴奋性(与 E有颉颃作用,并抑制OT分泌而有利于维持妊 娠) 。 (3)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少量的P可促进垂体释 放LH而引起成熟卵泡排卵;量大时则抑制卵泡发 育。
十二、外激素:来源于外分泌腺,排放到体外, 挥发至空气中,作用与同类动物的其他个体,使 之产生特定的行为或生理反应。 生理作用: (1)提早性成熟:将成年公猪放到青年公猪群内;
(2)终止乏情期,促进发情:“公羊效应”
(3)影响母畜发情率、发情持续期和排卵时间;
四、受体与激素作用
1、受体的基本特性: 识别和结合: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准确识别并 特异性结合配体,如激素;配体:是指细胞外信 息物质,或称为第一信使, 信号传导:第一信使与受体相互产生的信号,通 过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 递给后续的效应机制。 产生生理学效应; 特异性、饱和性、组织特异性、高亲和性、结合 可逆性
动物和孕妇胎盘的绒毛膜滋养层的合胞体细胞产 生。 1)促进成熟卵泡排卵并生成黄体。
2)促进雌性动物黄体分泌孕酮。
hCG 的生理作用:与LH相似。
八、雌激素(estrogens, estrin,E) :由卵巢内膜
细胞和颗粒细胞合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刺激并维持雌性动物生殖道的发育。 (2)刺激性中枢,使雌性动物产生性欲及性兴奋、 出现发情表现。 (3)通过下丘脑的反馈作用,调节促性腺激素的 分泌。 (4)促使母畜第二性征的发育及生殖器官的成熟; (5)刺激子宫和阴道平滑肌收缩,促进精子运行, 有利于精卵结合。 (6)与促乳素协同作用,促进乳腺导管发育。
① 刺激卵泡生长,并促进其发育:PMSG具有FSHLH的双重作用(E.S.E.Hafez语),但主要起FSH 样的作用,量大时起LH样的作用(促进排卵)。 ② 维持妊娠:刺激卵泡发育成黄体,分泌孕酮以维
持怀孕前期和中期的正常妊娠。
③ 刺激胎儿性腺的发育。
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妊娠灵长类
视上核和视旁核合成; • 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1)催产素可以刺激动物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收
缩,导致排乳。
(2)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催产素促进子宫平 滑肌和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有利于分娩;促进
精子运行)。
(3)催产素可以刺激子宫分泌前列腺素F2a,引 起黄体溶解,而 诱导发情。
三、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下,由垂体前叶
第二节 胚胎工程常用生殖激素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下丘脑分 泌; • 生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1)刺激垂体合成和释放FSH和LH。 (2)刺激排卵:对母畜有催情、促排卵作用
(3)促进精子生成:对公畜,有促进精子发生、 增强性欲作用。
(4)大量或长期使用时,抑制生殖系统机能
二、催产素(Oxytocin,OT,OXT):由下丘脑
1.溶解黄体的作用(溶黄作用) 只能溶解功能性 黄体(即能够分泌孕酮的成熟黄体),对新生黄 体(如牛排卵后1~4天的黄体)无效。周期黄体 的消失(或失去功能)就是由于PGF2α的溶解黄 体作用。 2.刺激排卵 PGF2α是LH引起排卵的媒介物(其 对兔的诱导排卵作用可被PG合成酶抑制剂所阻 断)。
3.刺激非排卵期的子宫肌收缩。
人类痛经患者血液中的PGF2α水平很高(PGF2α 的作用是引起子宫肌收缩而使旧的子宫内 膜 脱 落)。 在妊娠期,子宫肌对PGF类特别敏感,因而后者 具有诱发分娩的作用(医学临床上用于人 工 引 产)。 4.引起子宫颈管舒张 时胎儿的排出。
有利于子宫内分泌物和分娩
LH的生理作用
(1)刺激卵泡发育成熟,诱发排卵:与FSH协同 作用,促进卵泡成熟,当FSH的量达到一定水平
时,导致排卵;
(2)促进黄体形成:排卵后,LH促使粒膜形成 黄体,产生孕酮;
五. 促乳素(Prolactin,PRL):由腺垂体嗜酸性的
促乳素细胞分泌的。
促乳素的生理作用
①卵巢
a.促进并维持黄体分泌孕酮(故名“促黄体分泌素”)。
(4)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与E
和促乳素协同作用引起泌乳。
(5)对发情的影响:适(少)量的P可与E发挥协 同作用,使母畜出现发情的外部表现(出现行为
发情或发情明显化);高水平的孕酮可抑制发情 (因抑制卵泡发育、与E颉颃)。
十一、前列腺激素(PGs):产生场所是精囊腺, 另外在肾、脑、子宫内膜、肺和胃肠道等也可合 成。 PGs的生理作用
2、激素的转运方式:
(1)表分泌:激素主要通过相邻细胞的缝隙连接 而进入细胞外液的转运方式。
(2)旁分泌:生殖激素分泌后通过扩散进入细胞
间液。
(3)神经内分泌:由神经元胞体合成后贮存于轴
突,以扩散的形式通过神经元间的突触间隙而进 入血液循环。
(4)外分泌:由有管腺即外分泌腺体产生的激素
2.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内分泌腺功能的相互调节:激素之间的拮抗和
协同作用,显示着内分泌调节的复杂性和网络性(雌 激素和孕酮)。 (2)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 统的相互调节:
三、激素作用的特点: 1、生理活性强,具有高效性:只需微量就能发挥 很大的生理作用。如孕激素:母牛怀孕期间血液 孕酮的浓度为6~7ng(1ng=10-9g),空怀时约为 1ng; 2、生殖激素间有协同和颉颃作用 如卵泡的发育过程需要适量的LH与FSH协同作用; 3、无种间特异性:生物界的生殖激素都是统一的, 一致的 4、特异性:能特异性的选择性作用于激素的靶器官 和靶细胞。 5、复杂性:一激素多种作用,一种功能多种激素。 一种激素在不同组织及同一组织不同生理阶段可 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如外激素),由管道排泄至体外,主要经空气 和水传播或异体接触进行转运。
六、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在体内对靶细胞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经过三
个基本环节:
①靶细胞受体对激素的识别和结合; ②激素--受体复合物转导调节信号; ③所转导的信号引起靶细胞的生物效应,以及激 素作用的终止。
一)胞膜受体的介导机制 非脂溶性激素,不能穿透细胞膜,只能与细胞膜 上的受体结合;脂肪酸衍生物,则能够透过细胞 膜并与细胞内侧面的受体结合。这些激素先与膜 受体结合,再通过激发细胞内生成第二信使而实 现其调节效应。 二)胞内受体的介导机制 类固醇一类的激素为非极性分子,呈脂溶性,可 直接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受体结合成复合物,
2、受体分类及亚型: 离子通道型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
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
并进而激活酶类,促使第二信使的合成;
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活性的跨 膜受体蛋白,与配体结合后构象发生变化,激活
胞浆蛋白-酪氨酸激酶;
胞内受体:类固醇激素及大部分脂溶性信息分子 的受体存在于胞浆或细胞核内,与配体结合后激 活一些酶类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