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检测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检测指标作者:王静王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6期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监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指标,为教练监测运动员心理疲劳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射击,心理疲劳,原因,干预措施
作者简介:
王静(1985-),女,聊城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

王渠,男,聊城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76-01
1.前言
“心理疲劳”这一词最早出现于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的一篇小说中,最初用于描述服务行业工作者由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后来Feudenberger(1974)引入心理学来描述心理健康保健领域中工作人员在压力下的反应。

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使身体感觉到劳累感、厌倦感,在实际行动上想退缩,而且它的消耗是由身体能量引起的。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活动强度不大,但活动的紧张程度较大或重复性的单调而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使运动员难以保持正常运动训练和取得以往优秀成绩。

在射击运动中,项目特点,训练内容、训练环境、训练负荷,运动员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因素都易使运动员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

2. 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
引起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项目的特点,训练环境、训练负荷、运动员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2.1 射击运动项目的特点
射击运动是一项以静力性和耐力性工作为主要特点的技能类高度准确型的运动项目。

在训练时要求运动员无数次地反复重复一个动作;长时间地站立进行射击和静力性力量耐力训练;
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单调的射击专项技术动作;需要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注意力,比赛中遇到的紧张、持续的心理刺激及一些非训练性因素均会对射击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和心理机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恢复不当或缺乏足够的恢复,将会导致运动员心理疲劳甚至心理耗竭。

2.2 训练内容单调,训练环境封闭
射击是以肌肉静力性工作为主、单一动作结构、间接对抗的个体的运动项目。

由于长期的单一训练内容和相对固定的人群,使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减弱,训练动力下降,最终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积累。

射击运动员必须在封闭的场馆内进行训练,室内无阳光直射,四季色彩无变化的训练环境中进行训练,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压抑状态,心烦意乱,情绪不稳定,由此而导致训练动机的丧失。

而且训练单调且超强度的重复性训练,很容易造成运动员心理上紧张的压抑状态,从而引起心理疲劳。

2.3 训练负荷过大
射击运动负荷是指射击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所承受的总刺激,并以这两方面所表现山来的机体内部应答反应程序来表现的。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对由训练造成的身体疲劳进行研究,往往忽略心理疲劳的研究。

心理疲劳的积累是由大运动负荷量和长期的训练过程形成的,具体原因是长时间地进行持枪射击和静力性力量耐力训练;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及枪的重量造成的负荷刺激,不重视训练课中的准备活功和课后的恢复放松活动等。

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疲劳。

2.4 运动员的生理因素
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相互影响。

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长期不良,很容易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

由于射击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中经常发生运动员手臂、肩、肘、手的部位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慢性劳损,恢复期长,长期下去就会影响训练和比赛。

如果运动员不能正确对待这些不良的生理状态,就会产生由于生理技能下降引起的不良心理现象,如:心烦意乱恐惧不安、四肢发力、注意力分散等生理失常症状。

如果继续训练,就会造成心理调节机能的超负荷运载,极易导致心理疲劳。

2.5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属于引起心理疲劳的内源性因素,它主要包括个性因素、注意品质、人格因素、训练年限因素。

当运动员个体心理特征与射击项目不相适应,运动员容易出现心理疲劳。

3.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诊断
3.1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
采用Raedeke和Smith(2001)[1]研制的运动员疲劳的心理量表,即《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简称ABQ)共l5个题目,他将运动员的疲劳划分为情绪和体力耗竭、成就感的降低和运动负荷评价3 个维度。

3.2 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
晏宁(2003)[2]编制的《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中也有对心理耗竭和心理疲劳两个因素的考察。

在全表中心理耗竭分量表有7个条目,心理疲劳分量表有5个条目分别是8、16、24、32、39,而在简表中兩个维度各有4个条目。

3.3 反应时
反应时指人体的感受器官接受刺激,通过传导,引起肌肉收缩过程。

反应时越短,机体对刺激的反应越迅速,灵活性也越高。

当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时,灵活性明显下降,反应时会延长。

反应时可分为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研究表明:当选择反应时超过
0.30S时,就说明有心理疲劳现象。

3.4 闪光融合频率
以闪烁的光作为视觉刺激,当其达到一定得频率,所引起的心理效应,称为闪光融合频率。

研究发现人体疲劳时,视觉机能下降,闪光融合频率的阀值可以判断疲劳。

当测得值为1.0-3.9周波数每秒时,为轻度疲劳;当测得值为4.0-7.9周波数每秒时,反应中度疲劳;当测得值为8.0周波数每秒时,为重度疲劳。

如果想精确地反映则应增加测量次数[3]。

3.5 动作稳定性
当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症状时,动作稳定性明显降低。

表现为手脚发抖,动作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一般疲劳者很难达到5分。

参考文献:
[1]Raedeke T D,Smith A L.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n Athlete Burnout Measure[J].J Sport Exepsy,2001,23:281-306
[2]晏宁,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的研制[D]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3]颜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若干问题的探讨明.贵州体育科技1992,3,47.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