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综述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五篇范例)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五篇范例)第一篇: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
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
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
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
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研究文化理论研究方法1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
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1.1.1普遍的观点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
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组织认同理论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备受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组织认同理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研究建议进行评述。
一、背景分析组织认同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此基础上,组织行为学开始组织认同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认同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导力开发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理论阐释组织认同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组织产生共鸣,从而在行为上与组织保持一致性的过程。
具有高度组织认同的员工往往对组织的使命、价值观和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愿意为组织的成功付出努力。
组织认同理论的特点包括:一是强调个体与组织的匹配,即员工与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规范等方面的契合程度;二是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员工对自己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感知;三是强调组织文化在塑造组织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认同对于组织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高度的组织认同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降低员工离职率。
其次,组织认同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因为员工会更愿意为组织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组织认同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团队协作。
三、研究现状目前,组织认同理论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在研究成果方面,研究者们发现组织认同与员工的绩效、创新、敬业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组织认同并非越高越好。
尽管组织认同理论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组织认同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讨。
此外,现有研究多从静态角度分析组织认同的影响,而较少组织认同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员工行为的交互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本文对组织认同理论进行了简要述评,强调了组织认同在员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组织认同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建议:1、研究者应组织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深入探讨影响组织认同的各种因素,如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环节如何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
学术创业:研究综述与展望
结论
本次演示对当前公司创业投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从未来研究 趋势的角度探讨了公司创业投资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看出,公司创业投资在推 动企业创新、提升竞争力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公司 创业投资与其他企业战略的协同、决策机制与风险管理、政策与制度环境以及跨 国合作与国际化等方面。
2、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 来体育强国研究将更加注重这些技术的应用。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运动员 选材、训练效果评估等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运动训练、赛事转播等方面。这 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体育强国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3、跨界融合:未来体育强国研究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包括与其他学科的 融合、与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的融合等。这将有助于拓展体育强国研究的领域和 范围,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学术创业:研究综述与展望
目录
01 一、研究综述
03 参考内容
02 二、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创业日益成为学界和商界的焦点。本次演示 将围绕学术创业的主题展开,全面梳理相关文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究综述
1、学术创业的概念与定义学术创业是指学者、科研人员以及相关机构通过 创新、创意和创业精神,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或知识 产权,实现学术价值的转化与增值。这个概念涵盖了学术产业、学术市场和学术 创业等多个层面,强调了学术与商业的结合。
2、历史演变学术创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高科技革命时期, 当时许多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开始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内部创立高新技术企业。随着 知识经济的兴起,学术创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应用场景学术创业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医药、新材 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学术创业往往能够将最前沿的科 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企业文化研究进展一、引言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一直备受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文化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对企业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部成员共同遵循的、具有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它反映了组织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是组织的软实力和竞争优势所在。
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符号象征、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是组织成员共同遵循和信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企业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企业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最初,学者们主要关注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强调文化与战略的一致性。
随后,企业文化被视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文化对组织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研究逐渐向跨文化比较和文化融合方向拓展。
四、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谢因格的组织文化理论、邦德的企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为企业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五、企业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企业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文化与战略的关系、文化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关系、文化与领导力的关系等。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六、企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企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手段,探讨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定量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和统计模型等手段,验证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不同方法的结合应用,有助于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语言、社会组织、符号、仪式等内容。
它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文化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文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涵盖了一组人类创造的、对其生活有意义的知识、信仰、价值观、规范、符号和物质产品。
文化是一种被共享的模式和理念,它不仅反映了特定社会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还具有社会共同性和历史延续性。
文化的特征有几个方面:1. 文化是学习获得的:人类通过社会化和教育过程来习得文化,在社会中学会特定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 文化是主观和客观的:文化不仅是人类的思考方式和表达形式,也是物质产品和技术的表现。
它既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也存在于物质世界中。
3. 文化是动态的:文化是不断变化和演化的,它受到历史、环境和人类创造力的影响。
文化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文化人类学采用多种理论框架来解释和理解人类文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理论框架: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文化功能之间的关联。
它认为文化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和维持社会秩序而存在的。
2. 符号学:符号学研究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和意义产生的机制。
它认为人类使用符号来表示和传递意义,并通过符号在社会中建立联系和理解世界。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将文化和社会的变迁看作是经济和政治力量的结果。
它认为文化和社会结构是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4.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关注文化的多义性和相对性。
它认为文化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重解读和内在矛盾的。
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通过具体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数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在特定社会中生活一段时间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3篇
研究⽣开题报告范⽂3篇研究⽣开题报告研究⽣开题报告(⼀)论⽂语种:中⽂您的研究⽅向:⼯商管理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您的国家:中国您的学校背景:普通⼤学要求字数:5000附8分钟PPT论⽂⽤途:mba毕业论⽂是否需要盲审(博⼠或硕⼠⽣有这个需要):否补充要求和说明:开题报告⼀、研究背景、⽬的及意义(⼀)研究背景⾃从1978年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的成就举世瞩⽬。
改⾰开放⾄今三⼗余年,中国已经不可抗拒的被卷⼊国际竞争的⼤环境,⾯临全球经济⼀体化的冲击,中国企业已经在较⼤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
国际市场的理性化,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使得单纯物质⼒量能发挥的作⽤越来越少,企业⽂化的作⽤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和学者的重视。
企业⽂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
通过企业⽂化,员⼯的精神得以凝聚,进⽽组成和推动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维护企业的⽣存与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三、本研究已取得的相关成果四、研究内容(论⽂写作思路和初步提纲)五、研究思路与⽅法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附:参考⽂献[1]刘志迎,试论企业⽂化冲突,价值中国,2007,102(11):26-30、[2]韦华伟,企业⽂化融⼊形象⼴告,企业⽂化杂志社,2007,65(8):25-28、[3]韩浩波,企业⽂化建设的冷思考,企业⽂化杂志社,2007,102(13):15-18、[4]蒋锡培,中国企业管理的根在哪,企业⽂化杂志社,2007,12(6):22-24、[5]张德著。
组织⾏为学。
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8,21O、[6]徐晓燕,和谐企业:以实现员⼯与企业共同成长为⽬标,中外企业⽂化,2007年第5期。
[8]郝殿华,不断推进企业⽂化建设,中外企业⽂化,2008年第6期。
[9]中国企业⽂化促进会。
中国企业⽂化建设调查研究报告(2007-200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0]刘亚⾂。
管理学。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陈清辉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最长效的平台。
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挥它那独特的影响力。
同时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呈出不穷的涌现出来。
作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集成,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方式,把管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学者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学者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不少。
在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面,汪凤桂(2009)[1]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
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
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二是组织理论的危机。
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
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
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
这促使美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1、国外学者的定义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
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1)Schein的研究相对而言,影响最为广泛的是Schein(1992)对组织文化的定义。
这个定义侧重描述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一个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时,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为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一套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传授给每位新成员。
公共行政学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中的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公共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它既不是文化与行政组织活动的简单结合拼凑,也不是社会文化在行政领域中的机械表现和作用,而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行政组织及其成员长期的行政活动、行政行为逐步地形成的。
组织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行政组织文化。
它是一个系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具有丰富的内容。
一旦形成,它将具有极大的制约力和生命力,持久地影响组织和成员的行为、态度、情感。
并且,组织文化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公共管理专家。
研究方法综述-范本模板
1、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Comparative method)比较研究方法是文比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在早期主要是古典进化论学者的研究方法之一。
他们利用这一方法在不同的区域印证了文化的进程及结构、并且复原了原始社会的文化面貌。
比较研究法一般分三个步骤:-、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二、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三、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该方法有助于对各种类型文化异同的认识,有助于对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普遍性相特殊性的认识,其主要缺点在于把文化要素和整个文化隔裂开来(文化要素是属于整个文比的,也只有在整个文化中才有意义),并多少有点牵强附会,把一些表面相象、但发生背景截然不同的文化要素放在一起。
功能学派及结构主义学派研究者大部分都善于进行归纳。
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社会人类学家必须依靠对许多社会所进行的有系统的比较研究。
”比较法表现出文比人类学中与日俱增的愿望与需要,即从文化现象的显著差异设独特性的背后找出它的规律及共同要素,埃里克森(Erixon)也认为“民族学是运用比较法作为一种重要工具,以研究各种关系的科学”,认为比较法对民族学是不可以缺少的。
比较研究方法的类型根据比较目的不同,比较法又可分为历史比较法(historial comparison)与类型比较法(typelo9ical comparison)两种类型.历史比较法在研究文比特质的分布及文化史的重建等方面广泛采用、这些研究中,有人把比较范围限制的很窄、往往在一种文化之内、也有人把比较范围延伸得很广,如在两国甚至两洲之间。
由于历史比较法与统计模型的结合依然存在问题,难以用于较大范围的比较,就欧洲的民族学研究而言、范围狭窄的历史比较法是主流.类型比较法需和分类与归纳(geneliation)工作一齐进行,同时还要建立起一般的法则及规律、并探求文化现象的变化幅度。
目前,有三种比较法被人类学家广泛应用。
组织文化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研究综述
组织文化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研究综述作者:冯歆南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8期摘要: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暗黑人格理论中比较鲜明的一个特质,在组织文化这个方面一直都有比较广泛的研究。
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究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并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人际关系、领导体制和企业精神。
在人际关系的方面,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阶级组织文化下面会有较高的欺凌行为;在领导体制上,马基雅维利主义领导风格和儒家领导风格相对立,他们会有较低的道德水平;在企业精神上,企业应当实施道德规范来提高员工对道德问题的认知敏感程度,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一般会有更少的组织公民行为。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主义;职场欺凌;组织公民;职场偏差一、引言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学术领域一直都对人格特质的研究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在心理学方面除了“大五”人格这样极具代表性的人格特征之外,关于“黑暗人格”和“社会厌恶型人格”等其他人格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马基雅维利主义则是其中的代表。
Christie和Geis开创了心理学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研究的先河,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格特质,而拥有这类型人格特质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情感,对人没有什么同情心,对其他人有更多操纵的欲望;对传统道德漠不关心,对人更多的看成工具;只关注自己的目标,对他人采取更多的是谋算的态度,甚至因此扭曲认知产生错误判断。
两位学者眼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是在人性深处的一种表征[1][2][3]。
而组织文化的定义在目前的研究场域下没有统一的标准。
2012年,国内学者总结了国内外对于组织文化的不同定义。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有主要价值、行为准则、游戏规则、行为规范、组织气候和哲学观这几个观点;Casey则认为其是在高质量管理下建立起来的规则和惯例;俞文钊认为这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可以推动企业发展的群体意识以及行为规范,其中包括文化观念、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等。
文化学原理-复习资料
文化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二、文化的几种定义1、现象描述性定义。
“人类学之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社会反推性定义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7、主体立意性定义三、文化界定1、泰勒在1871年发表《原始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并给文化第一次下了定义2、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
3、原因/特点:①群体共享②客观显性、主观隐形③客观显性、主观隐形二者同时产生影响④代代相传,变化速度慢第二节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目的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一)文化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二)文化学不同于一般的或具体的各门社会科学文化学以一切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本质、文化体系、文化类型(模式)以及文化产生和发展演变规律为自己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揭示文化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三)文化学不同于哲学哲学的研究偏重于人类的认识规律,而文化学的研究则偏重于人类文化的创造活动与成果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不同的构成方面和层次。
从构成上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纵向的历史文化、现实文化,也有横向的不同区域,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从层次上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
二、文化学的研究范围1、文化学或文化科学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德国2、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首次提出了“文化科学”这一术语,主张进行文化研究,建立专门的学科3、《原始文化》被认为是近代科学意义上第一部研究人类文化的学术专著,泰勒本人也被尊为文化学的奠基人。
关于对“文化”定义的综述
一
个社 会整 体 中知识 发展 的一般状 态 ’ 再后 表 示 ‘ 类艺 术 的总体 ’ 最 后 , 1 。 各 。 到 9世 纪末 , 文化开 始 意
指 ‘ 种 物质 上 、 一 知识 上和 精神 上 的整体 生活 方式 ’ 。” 以下 罗列 出西方 学 者对 文化 的几 种理 解 : 1 7 年 , 国著 名人类 学 家泰 勒在 《 始文化 》 书 中提 出 了他 著 名 的文化 定 义 : 所谓 文 化或 文 明 81 英 原 一 “ 乃 是包 括 知识 、 信仰 、 艺术 、 德 、 律 、 道 法 习俗 , 以及包 括作 为 社会 成员 的个人 而 获得 的其 他 任何 能力 、 习 惯 在 内的一 种综 合体 。” 这种 理解 影 响 了当时 和后 来 的许 多 社会 科学 家 , 者们 从 各个 不 同的领 域 , ② 学 以 不 同的方法 、 同 的角度 对 文化这 一 综合 体进 行 了详细 的研 究 , 出现 了不 同的文化 学 派 。 国著名 文 不 并 英 化 人类 学 家马林 诺 夫斯 基认 为 :文化 是 指那 一 样传 统 的器 物 , 品 , 术 , “ 货 技 思想 , 习惯 及价 值 而言 的 , 并
中 图分 类 号 : GO 文献标识码 : A
从 词源 和语 义 上考察 , 文化一 词是 从拉 丁语 C l r 转 化 而来 的 。 原义是 指 人在 改造 外部 自然界 ut e u 其
使 之适 应于 满足 食住 等需 要 的过 程 中 , 土地 的耕耘 、 工 和改 良。 来 , 对 加 后 这一 术语 产生 了转 义 , 马著 罗
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包括 社 会组 织 。” 美 国著 名 人类 学 家克 莱德 ・ ③ 克鲁 克烘 教授 认 为文 化指 的是 某个 人类 群体 独 特 的生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
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
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二是组织理论的危机。
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
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
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
这促使美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一、组织文化的涵1、国外学者的定义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
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1)Schein的研究相对而言,影响最为广泛的是Schein(1992)对组织文化的定义。
这个定义侧重描述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一个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部整合时,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为所有成员所认同的一套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传授给每位新成员。
企业文化的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的文献综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工作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等因素所构成的整体。
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企业的战略和绩效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企业文化的定义、构建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企业文化的定义因研究角度和学术背景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这些定义中有些着重强调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传承,有些则关注组织结构和沟通模式的构建,还有些强调企业文化与员工情感认同的关系。
例如,斯莱克(1973)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一个组织内,人们所共有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预期结果的系统。
”这一定义强调了企业文化是由员工共同分享和遵守的信仰和行为规范所构成的。
而格伦(1988)则将企业文化定义为:“组织生活的心脏,是组织内显性和隐性的符号、价值观、仪式和实践的总和。
”这一定义则更加注重了企业文化的象征意义和行为表现。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它体现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所追求的目标,并通过符号、象征和仪式等方式来传达和强化。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领导者的引领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以下几个要素是重要的。
1. 员工参与: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的参与和认同非常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团队建设和共同奖励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2. 领导示范: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沟通与协作: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分享经验、交流观点,加强团队合作,打破组织间的壁垒。
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
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同遵循的一套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信仰体系。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促进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绩效和长期竞争力。
因此,对于许多组织来说,构建适合自己的组织文化变得至关重要。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文化类型、组织承诺、组织绩效等方面的关系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没有深入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由于组织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于组织文化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明晰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再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数据分析。
样本选择来自多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
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具体而言,组织文化的三个维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均对组织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中,精神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它通过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组织的协作和创新,从而提高组织效能。
在制造业中,组织文化的制度维度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可能与制造业较为注重规范和流程有关。
在服务业中,物质文化对组织效能的影响较为显著,这可能与服务业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有关。
在金融业中,精神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可能与金融业更加注重创新和风险控制有关。
本研究还发现,组织承诺在组织文化和组织效能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具体而言,组织承诺能够传递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效能。
组织的规模和行业特征也会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的作用效果。
例如,规模较大的组织可能更加注重规范和流程,因此制度文化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的综述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的综述企业文化是指在特定组织内创造、传递和继承的,具有共同意义、共同认同和共同行动准则的价值观念、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管理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总和。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
在国内,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关注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组织认同等方面。
其次,研究者也关注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与组织结构、制度等因素的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的一致性能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此外,也有研究者探讨了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员工行为的关系。
研究表明,合适的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匹配能够达到良好的组织管理效果。
在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也非常活跃。
一方面,与国内的研究类似,国外的学者关注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例如,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霍普金斯的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可以影响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另一方面,国外的研究也注重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和跨国比较。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国家企业文化之间的比较,深入探讨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形成机制。
尽管国内外的企业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尚不明确。
不同研究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差异,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
其次,对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但也有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此外,跨国比较研究面临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挑战,研究者需要面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标题:探讨组织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引言概述: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共同体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士气、激发创新潜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组织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塑造企业价值观
1.1 建立共同的愿景和使命
1.2 倡导诚信和责任意识
1.3 培养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二、提升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
2.1 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2 奖励制度的激励作用
2.3 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和团队精神
三、激发创新潜力
3.1 鼓励员工提出建设性意见
3.2 支持员工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3.3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和学习机制
四、增强团队凝聚力
4.1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2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
4.3 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和团队建设活动
五、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5.1 完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
5.2 不断优化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策略
5.3 坚持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弘扬
结论:
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塑造企业价值观、提升员工士气和工作
效率、激发创新潜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努力,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共赢。
企业应该注重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篇一: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企业文化也称为公司文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个企业和研究者们开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现对有关学者的综述如下: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价值一、前言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中分化出的一种新理论。
一些西方学者认定“21世纪革新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文化革新的方向——企业文化的创造与渗透”[1]。
钱向阳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隐形资产,是影响企业稳定、和谐及发展的重要因素。
”[17]企业家生命成长导师,企业文化建设与运营管理专家魏宪生曾说过:“一切管理问题,都是文化问题。
”二、企业文化概述(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影响巨大。
但是,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华为“基本法”的第六条提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海尔的张瑞敏也说过:“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都可以被带走,唯独无法带走的是企业的文化。
”[2]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
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被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
多数学者从观念形态着眼,以企业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实践来说明企业文化。
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包含许多内容的复合体。
它包括企业整体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
”[3]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1][2][3]季如先,赢的竞争优势一企业经营基本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祝慧烨、肖震东等编,中国企业进化之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科特等编,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组织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共同存在的、被认可的、经过时间考验的、被大部分组织成员接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信念、心理模式和符号系统。
它是由组织中的人员、历史和环境共同塑造的,对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于研究组织文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进行了探索,下面将对其进行综述。
首先,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维度。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维度并不清晰。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定义和维度的研究不断涌现。
其中,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维文化模型(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与女性关系、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短期导向)以及特洛姆这七维文化模型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定义和维度研究。
其次,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绩效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最终目标,而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一方面,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员工的积极心态和行为,进而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和绩效。
另一方面,组织文化还可以塑造组织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促进组织员工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然后,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组织文化的变革是组织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变革需要在领导者的指导下进行,需要培育一种积极的变革氛围和文化,以便员工能够接受和适应文化的变革。
同时,组织文化的创新也是组织持续发展和竞争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创新可以通过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组织学习和文化多样性来促进。
最后,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的管理和测量。
组织文化的管理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文化目标、设立文化规范、建立文化传播和沟通渠道等措施。
同时,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各种测量组织文化的方法和工具,如组织文化问卷和访谈等。
这些测量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特征,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