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

英语语感则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言情感感受等方面,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对英语语言法则及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感。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学生能掌握单词、词组及重点句型的话,成绩都不错,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学生单词都会,课文也读得非常流利,但答题时,却总不理想,错题很多。

当然,这样的例子并不多,可却真实存在,这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英语语感的强弱有关,也就更显出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性了。

一、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

有位家长曾这样困惑地问我:“老师,我总是想不通:我们家孩子课文、单词都会读,帮他默写的时候也只是错一两个,为什么一到考试,成绩却还是那么点,一点都提不高呢?是不是他真的很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孩子每天都听录音、读课文、默写单词,但却收效甚微。

不能否认,这些学生很用功,家长也很配合。

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家长在家指导孩子
作业时,由于家长自身没有英语基础,说的都是说中文,久而久之,学生答题时失去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也需要给家长一些小建议,让学生学会答题时用英语进行思考。

二、增加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
语言能力是一个健全的人所必备的首要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在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1.在倾听中让学生感知英语语感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生除了听老师讲英语,更要听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因此,我让学生每天睡觉前坚持听英语磁带,每周让学生观看一部感兴趣的英语动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验语音、语调的优美,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直觉思维、知觉判断,从而加深领悟能力,形成语感。

2.在朗读中强化学生英语语感
朗读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正确掌握语音、语调,培养学生英语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朗读是学生获得语言感受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要提出要求:读准字音,不增减单词,重音、连读正确,语调自然。

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对话的意思,同时也增强了语感。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老师出了一题“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对话”。

这一类型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把所学的知识理解并运用。

从试卷上来看,很多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及上下文的提示猜测出需要填写的单词,但在—he’s a teacher.—really?can he teach us about our homework?这个句子中,全班却只有三个学生填写出about这个单词,而这三个学生都是平时喜欢阅读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除了熟练地朗读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借助文本,正确处理文本,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深化英语语感。

3.在情境中熏陶学生英语语感
实践性和交际性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英语就是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感悟能力。

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会通过一些例句和学生归纳其具有的特点,即句子中含有单词now,listen,look 时,这个句子就是“现在进行时”,要用be动词加动词的ing形式;但有时候并非如此,如:don’t sing.mum is sleeping(sleep)in the bedroom.这一句,要求用给出的sleep这个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如果学生只记住句中要有now,listen,look这几个单词,而不考虑特定的语境,他们就不会想到用现在进行时态。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比较难解释,所以,我经常给出一些类似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教学是一种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紧密结合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快乐学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1.借助音乐魅力,加快学生英语语感形成
亚里士多德说:“音乐可以陶冶性格,可以增高兴致。

”音乐富有节奏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英语与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一样,都有它独特的语音、语调,如果再深入地感受,会发现它有一种韵律美。

我们都知道,音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而让学生掌握音标更是一件让老师觉得很难的事情。

因此,在教学音标时,教师可以根据音标配上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英语的语言乐感,也让枯燥的音标变成一种享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英语竞赛,加快学生英语语感发展
儿童争胜好强,具有强烈的竞争与进取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举办各种英语竞赛和活动,创设起浓浓的英语氛围,让学生时时生活在英语之中,如:英语儿歌朗读比赛、讲英语故事比赛、英
语歌唱比赛等等,尽量把英语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 b unit 2 a telephone call时,正好班中有一个学生生病,我就以此为契机,让学生用英语打电话询问该生情况,和学生讨论过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把这个事情表演出来。

因有了生活的基础,学生自然而然产生想用英语交际的愿望,就连平时英语基础较差,上课从不举手的学生都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加快了语言的发展。

四、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不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如在教学简单的hello,hi这两个单词时,我们不能只告诉学生这两个单词都是打招呼的常用语,也要告诉学生这两个单词的语用规则,让学生在这种细微的差异比较中,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和语言运用的敏感性,让学生英语语感得到升华并实现真正交际的目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关注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去感受语感,把握语感,实践语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使学生的英语更纯正、更地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