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医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
学院(系) 新乡医学院
专业护理学
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及管理
年级研二
学号0910001
导师姓名张利岩
研究生姓名高东霞
开题时间2011.5
二零一一年五月一日
填表说明
1、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一般应于第四学期期中以前根据研究方向
选定学位论文研究课题。
2、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
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辩。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需注出全称。
3、参加开题报告评议组的成员,应具有副高职及以上职称,评议组
成员不得少于三人。开题报告结束后,由评议组组长综合评议组成员的意见,写出具体的评议结论。
4、开题报告经学科专业所在学院院长或学科带头人批准后,方可执
行。
5、开题报告一式四份,分别由研究生本人、导师、学科或学院、研
究生部各保留一份存查,并作为检查报告执行情况的依据。5、答辩申请时,硕士生应向所在学院和研究生部提交此表。
一、立项依据
1.研究目的:
研究肝移植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研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高危因素的相关性。
2.研究意义:
探讨肝移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为控制和减少肝移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多的国家,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携带率达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部分患者发展成为终末期肝病(肝硬化、肝功能衰
竭、肝癌),此时常规的内科治疗不能改变疾病的临床结局,原位肝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自1963年Starzl[1]行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后,肝移植技术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新一代强力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不断涌现,术后ICU水平的提高,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肝移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肝移植术在我国成为一种普通的例行手术,肝移植手术成功率达95%,良性肝病肝移植后一年存活率可达90%,三年存活率达80.5%[2]。通过肝脏移植,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根本的改善。肝移植受体由于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和用药的特殊性等,其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对于术后早期的预后来说,显得尤其重要。部分患者术后还需要静脉药物化疗。采用一次性外周静脉给药由于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及药物外渗导致外周静脉和周围组织坏死。浅静脉留置针虽缓解了3-5天的反复穿刺,但是外周血流未能达到使化疗药物迅速稀释的作用,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仍然存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进入中心静脉,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PICC在静脉治疗领域的使用在全球广泛开展。中国大陆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引入PICC,目前已在大部分三甲级以上医院肿瘤化疗领域中广泛使用。PICC通常在肿瘤科、血液科、儿科使用,主要用于长期输液、输注血制品、高渗、高酸碱性溶液以及全肠外营养(TPN)等领域。
PICC相比其它长期静脉留置导管有潜在优势:留置时间更长;不会出现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3];减少了患者多次穿刺痛苦;降低了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患者可带管回家。对需长期间断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非常受欢迎。然而,近几年关于PICC是否更安全、更经济、保留时间更长的争议越来越激烈[4-8]。因此,对于PICC并发症的研究有较多价值,并可为临床选择最佳静脉通路提供依据。PICC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PICC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导管渗漏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PICC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
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
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9]。国外有研究报道PICC留置时间接近2年[10],国内也有研究发现PICC留置时间达1年11个月[11]。 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尤其适用于化疗患者,可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12-15]。PICC置管作为一项新技术,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也逐渐受到医护工作者的关注[16]。国内外研究发现肿瘤患者PICC其带来的并发症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40%[17,18]。在PICC带管期间任何时段都可能发生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置管后1个月内,从第5周开始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9,20]。 PICC置管时间的长短与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对PICC的日常维护知识的掌握有关,特别是对PICC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关系密切[21 ]。肿瘤患者的治疗疗程长,在化疗间歇期大多选择回家休养,目前在国内PICC专科门诊尚未完全建立,这类带管出院的患者,在非住院环境中由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执行导管的维护,出汗或其他原因导致贴膜潮湿时未能及时更换,患者缺乏有关导管自我维护的相关知识,在基层医院换药未按正规程序操作,以及肝移植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使得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会造成PICC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如未及时冲管引起导管堵塞;因体位不正确、肢体活动过度,如倒立、严重呕吐等容易发生穿刺导管漂移或脱出、穿刺部位渗血血肿、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因侧卧后肢体受压时间过长,血液回流障碍引起肢体水肿等并发症。吴红娟等研究表明发现,肿瘤患者居家护理时出现各种并发症率为42. 5%,导管相关感染率高达11.2%,部分患者再次入院时需要重新置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22]。尽管PICC大大解决了患者血管受损及反复穿刺痛苦的难题,但是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导管口常维护知识的缺乏,特别是在带管出院期间,导管自我护理能力的欠缺,使得PICC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这又给医护工作者及患者本身带来了新的挑战。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抑制, 对入侵微生物反应的各阶段都被抑制, 包括中和毒素、吞噬和细胞杀菌作用、血清调理因素等[23], 使PICC 携管患者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良, 呈高血糖状态, 长期高血糖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极易发生感染[24]。有文献报道, 静脉置管的感染与患者免疫功能呈负相关, 即免疫功能越低,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