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五课复习
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框架结构图
![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框架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ba4a5e3d31126edb6f1a1054.png)
性质 直接选举 全国人大 地位 职权 常设机关 为 什 么 要 坚 持 ①必要性 ②重要性 ③实践证明 ④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最重 要的是
间接选举 民主选 举产生
地方人大
组成
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机关)
产 生
人民
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任期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政体)
组织 主
民
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
权利①②③④ 义务①②③
对 它 负 责
受 它 监 督
集 ① 活动 中 原则 制 表现 ②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
③
按层节可分为
其他国家机关 行 政 机 关
按类别可分为
审 判 机 关
检 等 察 等 机 关
决定因素
基本内容①②③④
高三政治生活第5课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政治生活第5课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47b21580216fc700afd54.png)
(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 权力,后者对前者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不设 人大常委会,设人大主席团。
(3)“权力机关” ≠“立法机关”
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不能等同。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 法机关。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人
选 举
民
直接行使
人大代表
组 成
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产 生
(
行的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 (1)、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省、市、县、乡(镇)) (2)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3)地位:
(4)职权:
(4)人民代表大会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统一管理国家社会 事务的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 人大代表的权利 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和任免权属于人民代表大 会的权力,是一种集体权力。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属于人大代表的权 利,是人大代表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拥有的权利, 是一种个人权利。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 机关的法律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人大代表的产生; (4) 人大代表的职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 本内容; (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 家机关的关系。
高考试题
核心考点
考查内容
人大代表的 权利、人民 代表大会的 职权
考查能力
高2017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
![高2017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https://img.taocdn.com/s3/m/3f6cc677ee06eff9aef807ef.png)
➢提纲挈领: ▪ 〖重点理论〗
▪ 1个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个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 2个职权→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 ▪ 3个地位→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度的地位 ▪ 4个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 4个关系→国体与政体、人大代表与人民、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2019·全国Ⅲ卷T19 2017·全国Ⅲ卷T17 2019·全国Ⅱ卷T17 2018·全国Ⅰ卷T39
2017·全国Ⅱ卷T39
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 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人大代表 与人民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意识:全国人大完善立法, 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考情回顾:
考纲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 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 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 机关的关系
考情
2017·全国Ⅰ卷T39
2019·全国Ⅱ卷T16 2019·全国Ⅲ卷T38 2018·全国Ⅰ卷T39 2017·全国Ⅰ卷T39 2016·全国Ⅰ卷T17
我国的政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国际形势呈多极化趋势
我国的外交政策
➢复习纲要:
考纲点击
考向定位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从内容上看,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 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民主集中制都是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上课课件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eac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9.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 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 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 形式。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决定
国体
政体
反映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政体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 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 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并接受受人民监督。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
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审议权: 审议各项议 案
表决权: 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 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 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 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 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 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 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 复
课堂小结
我国的国家 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的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
产生 地位 职权 义务
地位 职权 组成 常设机构 各专门委员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我国的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政权的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指 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 其意志的宏观架构,即统治阶 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和运行自 己的政权。国体:强调国家政 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权力归属) 政体:强调国家政权如何组织 和运用(权力分配)
监督 权
监督宪法的实施。 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 (一府一委两院)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新教材新高考)-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新教材新高考)-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https://img.taocdn.com/s3/m/74340c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3.png)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优势 (1)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 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2)表现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 和发展。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 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 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 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 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机关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 履行职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 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典例精析】
2.(2022·海南·高考真题)2021年,海南省新建人大代表联络站400多个,构筑起以镇(街)为主,重 点村(居)为辅的代表联络站网格体系,开展直选代表与选民见面、向选民述职、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 联络站的“民意窗”“连心桥”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上述做法( ) ①增强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规范性 ②体现了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质询权 ③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④拓宽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渠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2b10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4.png)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课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⑴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⑵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⑶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⑷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⑸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⑹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⑺指导思想:2.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原因)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⑵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⑴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02982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1.png)
目录
一 、 课标要求 考情分析 二、 问题导学 构建体系 三、 必备知识 精讲点拨 四、 时政导读 情境分析 五、 易混辨析 直击高考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
课
课标解读:
标
1.描述与分类:
要 求
①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构成、常设机关,人大代表的产生、地位、职权、义务。 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决定权
情
三、审查2022年中央和监地督方权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
境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
探 究
方预算草案
决定权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 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立法权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监督权
了人大常委会统筹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④探 索建立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工作的长效机制
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
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某市人大常委会设置若干代表监督小组,创建新监督工作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此举是在探索建立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①④ 符合题意。②: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②排除。③: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立法权、决定权、任免 权、监督权,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是政府的职能,③排除。
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 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人民
选 人大代 组 各级权力 举 表 成 机关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五课复习讲义460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五课复习讲义460](https://img.taocdn.com/s3/m/47dca3ca58f5f61fb7366646.png)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一)内容:1、人民代表大会(1)产生: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3)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国家权力体系。
(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6)常设机关:人大常委会①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依照宪法行使部分国家权力;②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可保证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实施经常性监督;③人大常委会与人大是从属关系,对本级人大负责,受本级人大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它。
(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二)点拨:1、注意比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注意比较“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
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注意只能是同一级别的,如某市政府、法院对市人大负责并受市人大监督3、注意比较“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4、正确区分全国人大的四个权力(1)四个权力区分的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生活 第五课 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生活 第五课 意识的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caa3297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c.png)
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
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
误的感觉。比如:一个小桶装满了沙,另一个大桶装的沙和小
桶的一样多,当人们不知道里面的沙子有多少时,大多数人拎
起两个捅时都会说小捅重得多。他们之所以判断错误,是看见
小桶较小,想来该轻一些,谁知一拎起来竟那么重,于是过高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社会 交往
人脑的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 产生语言—意识的表达手段
二.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大脑≠电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物质) 基础,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 实现的 (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必须要在社会实 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14.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
意识能够正确(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 )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 内容的 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 客观性 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
造的结果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一般都是以思想、观念、 认知等主观形式表现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 形式的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 主观性 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 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 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复习学案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64814ff00bed5b9f31d3e.png)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与任期。
4、解释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二、重点与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在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2、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3、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如何区别这些职权?4、人大代表如何产生?每届代表任期多长?法律地位?5、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 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 )说明:2.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说明:3.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 )说明:4.在我国,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 )说明:5.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1年高考重庆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11年高考海南卷10)20lO年4月,某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11年高考四川卷)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政治生活一轮复习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生活一轮复习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46b8f3910ef12d2af9e7d7.png)
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
——美国 爱默生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No.6 96 938.为落实治堵措施“28条”,实现公交优先战略,北京市正积极规划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拥堵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
开辟更多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是继限购小桥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依据大气污染法征收环境污染费后,北京市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治堵措施。
北京市政府为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问计于民”,许多市人大代表、市民积极出谋划策。
请分析上述政治行为主体是怎样影响政府决策的?9.2009年3月5日至13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参加审议,积极提出建议,使会议的成果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经过仔细研究和认真修改后,会议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听取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报告。
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认真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请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5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自习案---1.大约用35分钟的时间将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巩固一下、把问题和习题认真细致整理到错题本上。
2.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解决如下问题: (1)阅读课本55页第一段,明确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权力的。
(2)背一背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想一想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背一背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4)记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背一背其表现。
(5)看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c878e6910ef12d2af9e767.png)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任免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 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 “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 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 )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④实践证明,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
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义民主 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 度模式。
(7).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② 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 ③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④ 坚持民主集中制。 ⑤ 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 总之,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相统一起来。
√ √
X
X X X X X
3
4 5 6 7 8 9 10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一样的。
地方 地方人大可以讨论决定国家一切重大问题
权力 广东省人大是地方立法机关
行政 国务院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具有的职权,人大代表都具有
√
X
在2015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 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 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 会否决,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https://img.taocdn.com/s3/m/7e702b080c22590103029d39.png)
考点一、企业及其经营
3、公司的分类: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是由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 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 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应当经期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公司的组 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织机构 组成,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
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
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以公司签发 的股票作为股东的凭证,上市公司的股 票可以流通。
可以向社会一定范围对象募股集资,具 有开放性,因而须向社会或一定范围公 开公司财务。
考点一、企业及其经营
(一)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1、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 服务的 经济组织
①目的:营利性。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营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 关单位、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等都不是企业。 注意: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但企业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的关系,需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②性质: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考点概览
考点考向概览
考向定位
5、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 ①企业的含义 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2)劳动者 ①劳动与就业 ②树立正确的择业、就 业观 ③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从知识的考查看:国家是生产的宏观参 与者,企业和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参与者。 试题主要立足“生产”这一主题,重点考查 了企业的经营措施,如何就业,以及解决“ 用工荒”、“就业难”、“维权难”等现实 问题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三框复习学案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三框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9b40479563c1ec5da71d5.png)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记忆我国的政体。
2、说明民主集中制及其表现。
3、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重点与难点:1、民主集中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政体?国体与政体有什么关系?我国的政体是什么?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3、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具体表现有哪些?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 )说明: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 )说明:3.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 )说明:4. 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说明:五、巩固练习1、下列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B.人民代表大会制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D.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全民民主的性质2、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A.我国国家职能 B.四项基本原则C.“一国两制”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完成后,都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修改,然后再听取社会各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经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修改、通过。
由此可见,我国国家机构()A.依据法律的授权行使权力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是实施政府职能的载体 D.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4、【2013•上海单科10】“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
政治生活第一至五课复习学案
![政治生活第一至五课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d1830b16fc700abb68fcf0.png)
高一政治生活学案寄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相信你能行!政治生活复习学案编号12013-4-22编写人:张桂香审核人:宿园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通解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解释:○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不得有超载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_政治生活第5课_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训练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_政治生活第5课_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bb3f6f9b6648d7c1c74673.png)
政治生活第五课练习题1据报道,《××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先后四次提交该市人大审议表决,均未获通过,这在该市还是第一次。
该事例表明市人大:①通过地方立法规范政府行为②通过行使质询权对政府进行监督③依法对政府进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④是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0·全国文综Ⅱ)在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代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对参加讨论的温家宝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
”总理认真回答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
”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A.建议权和提案权B.提案权和问责权C.问责权和质询权D.建议权和质询权3(2010·课标全国文综)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1∶1。
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0·北京文综)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程序。
该市这一举措()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①各级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细化人大代表的履职规范,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进一步强化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16版政治生活第5课一轮复习(飞扬之旗)
![16版政治生活第5课一轮复习(飞扬之旗)](https://img.taocdn.com/s3/m/1608a7978762caaedd33d494.png)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障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
其它
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
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人大代表
关系
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的关系 人大权力 人大代表的权利
区 主体 是国家机构 成人员,是一个个体 体权力,即所谓的集体有权,个人无权,凸显了 别 立法权、决定权、 审议权、表决权、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 内容 任免权、监督权 提案权、质询权
特别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权力属于集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展示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人民代表的产生 4、人民代表的职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思维导图
地位 人民
体系
基本内容
人大 代表
权利义务
人民代 表大会
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
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
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 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它 们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能说是相互监督。 (2)人大产生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但不等于代替其 他国家机关的具体工作。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 它所决定的事情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3)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既是支持,也是一种制约, 一方面使“一府两院”的工作以人大为依靠,另一方面又把 “一府两院”的工作置于人大的有效监督之下,防止权力滥用, 保证国家权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2、人民代表大会体系 •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 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机构体系中居于最 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 受它监督。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二、理考点 我 国 的 全国人大性质、地位 人 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地方各级人大 民 代 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产生、任期 权利和义务 表 大 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 会 制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度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地位 原因
国体与职 权 ②人民代表的产 生和职责
考查重点
1.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人 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重 点考查人大代表的职责、人 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注意 与选修课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考查热点
③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组织和活 动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1、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 • (1)人民的法律地位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 (2)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如何行使) •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 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 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 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 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 (3)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单元知识结构:根据学案中填空整理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为什么 国情、特点和优势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怎么做 坚持和完善各种相关制度: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地方各级 国家权力机关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特别提示】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区别:后 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权力, 后者对前者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 设人大主席团。 • (3)“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区别:权力机关和立 法机关不能等同。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 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各级国 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特别提示】注意以下几点 •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 行使国家立法权,并且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 但不能把全国人大当成纯粹的立法机关,它还是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 • (2)地方人大虽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但必 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可见,它不具有 独立的立法权只能算广义的立法权,更不能同全国人 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等量齐观。所以,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是权力机关,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但 不是立法机关,无立法权。这里说的立法机关、立法 权的“法”是指国家的法律,不是地方性法规。香港 立法会是立法机关,有立法权。这里说的“法”,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33)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
• • • • •
•
• • • •
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 任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 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年高考江苏卷14)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 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 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 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 权和监督权。 •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 免权和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 国人大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 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 题有权进行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2、人民代表大会体系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 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职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 由它监督实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
• (2012年高考海南卷)14.
• • • • •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 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 见,同时向个各地方、各部分书面征求意见,并 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直接听取公众代表和专家 学者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经过审议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 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这一法律修改 ① 合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 ② 表明全国人大拥有制定税法的最高权力 ③ 完善了依法治国的制度安排 ④ 保护了公众对全国人大的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职 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 家立法权。省、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 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必须报全 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 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 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 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 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 “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①结合实例认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运行原则和优 越性。 ②结合全国人大和地方各 级人大职能的履行,区分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③结合人大代表的提案, 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 认识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 多以选择题为主,考查人大 系,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力。 代表权利与人民代表大会权 ④结合各地人大常委会基 力的区分、人大代表的职责、 层调研和执法检查案例, 民主集中制原则。材料题多 认识人大与政府的关系。 以措施类和原因类为主,考 ⑤注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与美国议会制的比 查人大代表的职责和对人民 较以凸显我国政体的优越 代表大会制度的了解。 性。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特别提示】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人民代表 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 会为基石的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 (5)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人民并不是直接行使 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民代表。 • (6)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如全国人大的民族委 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无权行使本级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权力。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与职权 • 试评析以下观点: 只要发展基层民主,就能保证 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 ⑴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有利于增强和 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更好地行 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⑵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 益和意志,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⑶ 保证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必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但 不能说它有制定宪法的权利,它只具有修改 宪法的权利。 • (4)全国人大四个权力的区别 • 四个权力区分的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 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如果是关 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如果是对国家权力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 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 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 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 决定权。
政治生活
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五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科指导意见》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标内容
引述宪法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科指导意见》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复习要求
基 本 要 求 发展 要求 说明
1.明确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把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 性质、地位和职权。 3.懂得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4.知道政体和我国的政体。 5.把握民主集中制及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体现。 6.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结合实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人大代表的权 利;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