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走向世界

天津市紫云中学熊国荣

一.【考点分布】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中国,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因此,中国走向世界专题成为了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本专题高考关注的重点知识点有: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被迫对外开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与世界日益接轨;现代中国的外交;改革开放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二.【命题视角】

1.从考点分布来看:注重主干重点知识的考查。如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西方化;新中国不同阶段的外交情况;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和利弊等。

2.从能力层次来看:重点强调知识的运用,并与现实热点联系考查。如联系中美经济贸易摩擦考查中美关系;联系朝韩问题来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等。

3.从命题角度来看:重点考查原因和影响,强调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如新中国不同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4.从命题方式来看:提供时政和历史材料,创设新情境命制试题进行考查。如利用韩国军演、国际金融危机等时政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课外材料,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外交政策等。

三.【复习指导】

1、要关注与本专题相关的社会热点、时政知识,并找到与本专题教材知识有效结合的切入点。

2、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记忆和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加强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

3、要提高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原因和影响的能力,加强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训练。

4、要对主干重点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提高备考的准确性。

四.【高考链接】

1.(2010年上海)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试题解析:重返联合国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1972年;参加万隆会议在1955年,加入世贸在2001年,故选A。

考点分析: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重大外交事件。

备考启示:该题要求能够准确记忆新中国成立重大外交事件的时间。时间是历史事件的

重要要素,没有时间概念就无法理解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因此,备考中要加强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

2.(2010年福建)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 .睦邻友好

B .战略结盟

C .另起炉灶

D .求同存异

试题解析:此题图片信息易读,主要是考查两个历史事件的比较,尼克松访华不属于睦邻友好,两者都不是结盟,也不是另起炉灶,故选D 。

考点分析:主要考查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合作组织。

备考启示:此题首先应该从图片中准确读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其次是,要能够联系教材知识,理解所涉及历史事件的内涵;再次是,能够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因此,备考中,加强对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和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训练,加强历史事件比较能力的训练。

3.(2010年浙江)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解析: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

④的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1969—1978年中国的外交关系。

备考启示:该题是一个图表题,首先要会解读图表,并把表格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其次是,正确分析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因此,备考中,要提高解读图表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正确分析历史阶段特征并能够分析其原因。

4.(2010年安徽)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强调与欧盟的区别,上合组织没有强调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排除B,经济合作不是上合组织的最主要任务,排除C,上合组织与欧洲联盟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排除D,而欧洲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正确答案是A。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合作组织与欧洲联盟。

备考启示:该题主要是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因此,在备考中,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全面把握,要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抓住其本质区别。

五.【考点梳理】

1、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

(1)通商口岸的开放:《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增加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等。

(2)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便利了英国的商品输出和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3)外交的国际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总理衙门的建立;外务部的建立;中国向外国派驻使节等,一方面,有利于外国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控制,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外交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正常交往。

(4)向西方学习: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开始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深造;维新派、革命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激进民主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等等。

(5)经济的融入: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使中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属,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近代中国走向国际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