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检测: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歌曲《小燕子》发行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一五”计划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我国“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

从“1957年”“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可知,这些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成就,故A项正确。

答案:A
2.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时间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 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
急剧下降,这是由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是过渡时期。

答案:B
3.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建设成为全党的工作重心
B.扭转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错误
C.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
D.提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国的总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识记能力。

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对中国社会主
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答案:C
4.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
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宣传画强调“不到十五年,就要超过英国”,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的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特征,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
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这是针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 ) 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解析:由关键信息“1962”“农轻重”“综合平衡”可知是为了纠正农村中的
“左”倾错误,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

答案: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五”期间,苏联总共援助了新中国150项(原计划为156项)建
设项目……据原苏联资料统计,到1956年底,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人数超过了3 000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五”计划与苏联的援助》材料二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社会总产值:“三五”时期为9.3%,“四五”时期为7.3%,到1976年下降为1.4%(1976年比1975增长1.4%),
工农业总产值:“三五”时期为9.6%,“四五”时期为7.8%,1976年为1.7%(1976
年比1975年只增长1.7%)。

——《中国经济年鉴(1966—197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所作出的主要贡献。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

(4)材料一和材料三给我们哪些重要启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能力。

第(1)问新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接受苏联援助,发展经济。

第(2)问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3)问“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倾错误,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持下,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第(4)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论从史出。

答案:(1)援助了新中国150项工业建设项目,传授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推动了新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作出了贡献,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技术人才和
骨干力量。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

(3)状况:“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社会总产值等方面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和下降,国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取得适当的外援,要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既要反对“左”
倾错误,也要反对右倾错误。

基础巩固
1.下面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表格中的空白处应当填写( )
农林、水利轻工

重工

运输、
邮电
贸易、
物储
文教、
卫生
城市
公用
其他
7.6 6.5219.237.2 3.7……
A.51.68 B.2.0
C.18.5 D.9.0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因而其比重最大,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下列有关过渡时期及其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一五”计划实现总路线的各项任务
B.完成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在经济建设目标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
解析:过渡时期目标的实现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是通过“一五”计划实现,A项错误。

过渡时期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C项说法正确。

D项过渡时期时间起止正确。

故最佳答案为A项。

答案:A
3.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其中,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开展
B.“大跃进”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到B段时间对应的是1950年到1957年前后。

这一时间段城镇人口数量为上升趋势,正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A
能力提升
4.《林枫对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作的指示》写道:“全体职工首先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力争按期完成这一庄严和光荣的建厂任务……有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依靠全体职工自觉的努力和高度的创造热情,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该指示发表于( )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取“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第
一汽车制造厂”得出此时苏联和中国交好,且长春一汽的建成为“一五”期间成就,得出该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答案:A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有如下内容: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和“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

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 A.经营效益的变化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解析:从材料中1955年和1956年的时间信息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正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即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故D的说法正确。

答案:D
6.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农业合作化实施的原因及实质。

从材料中“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可知当时存在农民土地私有制,故排除B、C、D三项,因为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不允许买卖。

材料中出现互助组,说明新中国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生产,
故A项正确。

答案:A
7.“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D.土地改革
解析:题干中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赶超英国的决心,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该民谣的创作背景是“大跃进”运动。

答案:C
8.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状况。

A项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不符合“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的要求。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粮食产量得以增加;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形成“左”倾错误,B项正确。

“八字方针”属于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项错误。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1953年提出的,D项错误。

答案:B
9.下面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解析: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1957年到1960年,工业总产值快速上升,而农业总产值下降,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10.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解析:图片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进行重工业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

答案:D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也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而(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经过1952年7月到1953年底一年半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材料二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

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

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

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答案:(1)原因:苏联工业化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国防安全保障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实践:实施“一五”计划。

(2)含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轻工业和农业。

意义: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