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2017)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活化的C1q、C1r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灭活C1r、C1s。
2.C4结合蛋白(C4 binding protein, C4bp)
竞争性抑制C4b与C2结合→阻止C3转化酶形成。
3.I因子
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裂解C4b、C3b。
4.膜辅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 MCP)
Mannan-binding lectin pathway
C4b2b——C3 转化酶
MASP
MBL
(三) 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 不经 C1、C4、C2,由 C3、B 因子、 D 因子、 P 因 子参与的补体激活过程。 • “激活物”主要是细菌脂多糖(内毒素)和其他 多糖 ,以及凝聚的 IgA和 IgG4 等(为补体激活提供 接触面)。
C3b
C3dg iC3b
DAF 的作用
DAF 抑制 B因子
C3b
结合 C3b
自身细胞膜
CR1
DAF 的作用
DAF 将B 因子
b
C3b
解离自C3b
CR1 自身细胞膜
CR1 的作用
C3b
C3b
CR1
iC3b CR1
自身细胞膜
C1qrs 解聚
C1Inh
1.C1抑制物(C1 inhibitor, C1INH)
2. 活化阶段: C1s作用于后续 成分, 至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 酶。
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
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
C4b2b——C3 转化酶 C4b
经典途径——C5转化酶的形成
C4b2b3b——C5转化酶
C4b
C3b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一、概述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
四、补体的受体
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六、补体与疾病
一、概 述
* 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 液中的一组球蛋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包括30余 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 (一) 理化性质及生成部位 1. 补体多属β球蛋白,少数属α或γ球蛋白; 2. 各补体成分的分子量及血清含量不一, C3含量最高; 3. 均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 4. 主要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
C1~C9;C1、C4b2a;C3(C3a、C3b);iC3b。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在 活化物作用下,补体发生复杂的级联反应,表现出生物 学活性,此为补体激活。 (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7.备解素(properdin, P因子) 与C3bBb结合稳定其作用。 8.补体受体(CR1)
* 阻止C4b2b形成(C4b与C2结合↓;I水解C4b↑); * 阻止C3bBb形成(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 促进Bb从C3bBb解离;促进I因子裂解C3b)。
9.同源限制因子(homologous restriction factor, HRF) 即C8结合蛋白(C8-binding protein, C8bp) * 干扰C9与C8结合抑制MAC形成。 10.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 (membrane lnhibitor of reactive lysis, MIRL) 阻碍C7、C8与C5b~C6复合物结合抑制MAC形成。
末端通路——C5 活化
b C4b
C3b
末端通路——MAC形成
C6 b
C7
末端通路——MAC插入胞膜
C6
b
C7 CC C C C9 9 9 9C 9C C C9 9 9 9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
(一) 补体的自身调控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 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
(二)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 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I、CR1、MCP、DAF、
C1INH、C4bp)
• 旁路途径 (I、H、CR1、MCP、DAF、P)
• 末端通路 (HRF、CD59、S蛋白、SP40/40)
I 因子的作用
C3b
iC3b
C3b
iC3b
I 因子的作用
C3c
C3c
C3b
C3dg iC3b
b
C3b
C3b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b
C3b
C3b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b
C3b
C3b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C7 C6
C 9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补体激活 形成C5转化酶 裂解C5 系列的连接反应 形 成 C5b~C9 复 合 物 ( 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损伤胞膜细胞崩解。
(三)补体含量降低
补体消耗增多;补体大量丢失;补体合成不足
• C3b参与免 疫复合物的 清除。
• C3b参与免 疫调节
六、补体与疾病
(一)补体的遗传缺陷
1. 补体组分缺损或异常 C1、C2、C4缺陷→易发SLE 2. 补体调节分子的遗传缺陷 C1抑制物缺陷→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I因子缺陷→严重的反复细菌性感染
(二)补体含量增高
传染性疾病→补体代偿性增高
MBL
MASP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 病原微生物感染
M和中性粒细胞产生IL-1、IL-6、TNF 急性期反应 肝脏产生MBL等急性期蛋白
• MBL与细菌甘露糖残基结合
激活MASP(MBL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 水解C4和C2(类似活化的C1q的功能) 形成C3转化酶。
如果不被降解…… C3b 沉积在细菌表面
C3b
b
b C3 b
C5转化酶形成
旁路途径的特点
• 识别自己与非己;
• 补体效应的重要放大机制;
• 参与早期非特异抗感染。
识别自己与非己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b
b
C3 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 b
b
C3b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 b
C3
C3 自发性活化 C3 转化酶的产生
C3 i
b
C3 b
This C3b molecule has a very short half life
自发产生的 C3b 很快被降解
C3b
iC3b
C3b
iC3b
自发产生的 C3b 很快被降解
C3c
C3c
C3b
C3dg iC3b
C3b
C3dg iHale Waihona Puke Baidu3b
促进I因子裂解C4b、C3b 干扰C4b2b和C3bBb形成。
5.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 DAF)
* 抑制C4b2b形成; * 干扰C3bBb形成(B与C3b结合↓;C3bBb解离↑)。
6.H因子
与B或Bb竞争结合C3b 促使C3b被I因子酶解失活。
(三)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一) 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C3
C1 complex
C4
(一) 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1. 识别阶段: C1(C1q)与IC中Ig分 子的补体结合位点结合,至C1(酯 酶)形成。
四、补体的受体
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补体激活 → 形成MAC → * 溶解各种靶细胞 → 抗微生物 * 溶解自身细胞 → 组织损伤与疾病
(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C3b、C4b、C5b 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分别与靶细胞和(表达 C3bR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杀伤。 2.引起炎症反应 (1)激肽样作用:C2a→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 ( 2 )过敏毒素作用: C3a、C4a、C5a 与肥大细胞、嗜酸粒 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脱颗粒并释放组胺 → 血管道透性增加、平 滑肌收缩。 (3)趋化作用:C3a、C5a→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
补 体 的 生 物 学 作 用
调理作用
趋化作用
C5a的生物学作用
1. 激活中性 粒细胞 2. 促使中性粒 细胞粘附
3. 促进中性粒细胞 迁移和趋化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 缩, 血管渗透 性增高 5. 激活肥大细 胞,使之脱颗粒
4. 激活单核细胞
3.C3b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IC) * 补体与Ig结合 →抑制新的IC形成; * C3b与红细胞表面CR1结合 →运送至肝脏清除。 4.免疫调节作用 * C3b参与捕获、固定Ag →易被APC处理、提呈; * C3b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
• • • • 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4、C2; MBL途径的MBL(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丝氨酸蛋白酶;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 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C3、C5~C9。
2.调节蛋白:备解素(P因子)、C1抑制物、I因子、 H因子、C4结合蛋白等。 3.补体受体: CR1~CR5、C3aR、C2aR、C4aR等。 (三)补体的命名
2.C4结合蛋白(C4 binding protein, C4bp)
竞争性抑制C4b与C2结合→阻止C3转化酶形成。
3.I因子
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裂解C4b、C3b。
4.膜辅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 MCP)
Mannan-binding lectin pathway
C4b2b——C3 转化酶
MASP
MBL
(三) 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 不经 C1、C4、C2,由 C3、B 因子、 D 因子、 P 因 子参与的补体激活过程。 • “激活物”主要是细菌脂多糖(内毒素)和其他 多糖 ,以及凝聚的 IgA和 IgG4 等(为补体激活提供 接触面)。
C3b
C3dg iC3b
DAF 的作用
DAF 抑制 B因子
C3b
结合 C3b
自身细胞膜
CR1
DAF 的作用
DAF 将B 因子
b
C3b
解离自C3b
CR1 自身细胞膜
CR1 的作用
C3b
C3b
CR1
iC3b CR1
自身细胞膜
C1qrs 解聚
C1Inh
1.C1抑制物(C1 inhibitor, C1INH)
2. 活化阶段: C1s作用于后续 成分, 至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 酶。
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
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
C4b2b——C3 转化酶 C4b
经典途径——C5转化酶的形成
C4b2b3b——C5转化酶
C4b
C3b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一、概述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
四、补体的受体
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六、补体与疾病
一、概 述
* 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 液中的一组球蛋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包括30余 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 (一) 理化性质及生成部位 1. 补体多属β球蛋白,少数属α或γ球蛋白; 2. 各补体成分的分子量及血清含量不一, C3含量最高; 3. 均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 4. 主要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
C1~C9;C1、C4b2a;C3(C3a、C3b);iC3b。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在 活化物作用下,补体发生复杂的级联反应,表现出生物 学活性,此为补体激活。 (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7.备解素(properdin, P因子) 与C3bBb结合稳定其作用。 8.补体受体(CR1)
* 阻止C4b2b形成(C4b与C2结合↓;I水解C4b↑); * 阻止C3bBb形成(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 促进Bb从C3bBb解离;促进I因子裂解C3b)。
9.同源限制因子(homologous restriction factor, HRF) 即C8结合蛋白(C8-binding protein, C8bp) * 干扰C9与C8结合抑制MAC形成。 10.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 (membrane lnhibitor of reactive lysis, MIRL) 阻碍C7、C8与C5b~C6复合物结合抑制MAC形成。
末端通路——C5 活化
b C4b
C3b
末端通路——MAC形成
C6 b
C7
末端通路——MAC插入胞膜
C6
b
C7 CC C C C9 9 9 9C 9C C C9 9 9 9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
(一) 补体的自身调控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 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
(二)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 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I、CR1、MCP、DAF、
C1INH、C4bp)
• 旁路途径 (I、H、CR1、MCP、DAF、P)
• 末端通路 (HRF、CD59、S蛋白、SP40/40)
I 因子的作用
C3b
iC3b
C3b
iC3b
I 因子的作用
C3c
C3c
C3b
C3dg iC3b
b
C3b
C3b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b
C3b
C3b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b
C3b
C3b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C7 C6
C 9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补体激活 形成C5转化酶 裂解C5 系列的连接反应 形 成 C5b~C9 复 合 物 ( 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损伤胞膜细胞崩解。
(三)补体含量降低
补体消耗增多;补体大量丢失;补体合成不足
• C3b参与免 疫复合物的 清除。
• C3b参与免 疫调节
六、补体与疾病
(一)补体的遗传缺陷
1. 补体组分缺损或异常 C1、C2、C4缺陷→易发SLE 2. 补体调节分子的遗传缺陷 C1抑制物缺陷→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I因子缺陷→严重的反复细菌性感染
(二)补体含量增高
传染性疾病→补体代偿性增高
MBL
MASP
(二)MBL(mannan-binding lectin)途径
• 病原微生物感染
M和中性粒细胞产生IL-1、IL-6、TNF 急性期反应 肝脏产生MBL等急性期蛋白
• MBL与细菌甘露糖残基结合
激活MASP(MBL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 水解C4和C2(类似活化的C1q的功能) 形成C3转化酶。
如果不被降解…… C3b 沉积在细菌表面
C3b
b
b C3 b
C5转化酶形成
旁路途径的特点
• 识别自己与非己;
• 补体效应的重要放大机制;
• 参与早期非特异抗感染。
识别自己与非己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b
b
C3 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 b
b
C3b
C3b
C3 激活之放大机制
C3 b
C3
C3 自发性活化 C3 转化酶的产生
C3 i
b
C3 b
This C3b molecule has a very short half life
自发产生的 C3b 很快被降解
C3b
iC3b
C3b
iC3b
自发产生的 C3b 很快被降解
C3c
C3c
C3b
C3dg iC3b
C3b
C3dg iHale Waihona Puke Baidu3b
促进I因子裂解C4b、C3b 干扰C4b2b和C3bBb形成。
5.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 DAF)
* 抑制C4b2b形成; * 干扰C3bBb形成(B与C3b结合↓;C3bBb解离↑)。
6.H因子
与B或Bb竞争结合C3b 促使C3b被I因子酶解失活。
(三)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一) 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C3
C1 complex
C4
(一) 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1. 识别阶段: C1(C1q)与IC中Ig分 子的补体结合位点结合,至C1(酯 酶)形成。
四、补体的受体
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补体激活 → 形成MAC → * 溶解各种靶细胞 → 抗微生物 * 溶解自身细胞 → 组织损伤与疾病
(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C3b、C4b、C5b 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分别与靶细胞和(表达 C3bR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杀伤。 2.引起炎症反应 (1)激肽样作用:C2a→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 ( 2 )过敏毒素作用: C3a、C4a、C5a 与肥大细胞、嗜酸粒 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脱颗粒并释放组胺 → 血管道透性增加、平 滑肌收缩。 (3)趋化作用:C3a、C5a→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
补 体 的 生 物 学 作 用
调理作用
趋化作用
C5a的生物学作用
1. 激活中性 粒细胞 2. 促使中性粒 细胞粘附
3. 促进中性粒细胞 迁移和趋化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 缩, 血管渗透 性增高 5. 激活肥大细 胞,使之脱颗粒
4. 激活单核细胞
3.C3b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IC) * 补体与Ig结合 →抑制新的IC形成; * C3b与红细胞表面CR1结合 →运送至肝脏清除。 4.免疫调节作用 * C3b参与捕获、固定Ag →易被APC处理、提呈; * C3b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
• • • • 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4、C2; MBL途径的MBL(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丝氨酸蛋白酶;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 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C3、C5~C9。
2.调节蛋白:备解素(P因子)、C1抑制物、I因子、 H因子、C4结合蛋白等。 3.补体受体: CR1~CR5、C3aR、C2aR、C4aR等。 (三)补体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