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鹏辉,201230400416
12级工程学院学院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系2班
2013-12-14(写作日期)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对人的管理突出了尊敬人,理解人,关心人,强调机会均等,人格尊严,自由和谐。而在中国,现代管理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文化素质明显改善、民主意识空前增强、竞争意识逐渐形。因此中国管理在思想基础方面讲究太极思想,追求和谐中道,天人和一。在理论基础方面讲究集体主义,强调奉献舍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思想方法方面注重适度,合理追求圆满。领导形态方面则是“无为型”,强调表率作用,注意人心的向背,希望发挥精神作用。工作方法上重安人,通过人心安定达到管理的目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无为而治的观点了。
关键词:现代社会、现代管理、无为而治
一、【老子语录】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二、“无为而治”的实质—避免反自然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
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理解比较科学,基本逼近老子的本意。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三、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西汉初期,黄帝、老子的学术思想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可以说这是黄老思想治国安邦的一次成功实践。
从汉高祖刘邦起,50余年的时间,在“无为”思想的指导下,首先废除秦朝的苛政,施行轻徭薄赋,或减免税赋的惠民政策,重农抑商,兴办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使天下百姓感怀,安居乐业。
文帝刘恒是身体力行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努力践行者。主要体现:
第一,废除“诽谤”(朝廷)罪的法律。第二,处治罪人时,不株连部属和家属。第三,废除肉刑。第四,以身作则勤俭、节约、朴素。
文帝经常穿着粗布衣服,就连他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衣服也不准长到拖地,制的帷帐也不得绣花,以示俭朴,给天下人做出榜样。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像文帝刘恒这样心胸宽广、厚道、清静、无为、
节俭、克己的皇帝,有几人?十分罕见,难能可贵。那么无为而治在当代中国是如何应用的呢。
四、无为而治在当代中国管理中的应用
(一)企业环境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它制约着企业地一切活动。
现代企业管理对创造好地企业环境非常重视,而成功地企业家无不在营造企业最佳环境张下功夫,以求得企业内部和谐,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整体生存实力。(凝聚力指企业成员彼此吸引以及他们分担企业目标的程度。向心力是指企业成员围绕企业目标为其吸引,并愿意为其奋斗的程度。)同“无为而治”紧密连接,清净安定既是实行无为而治的条件,也是推行无为而治的结果。
管理者应该清净持重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者要谨慎勤勉,并不是要放弃对小鱼的“烹调”,相反,“烹调”是必须的,问题是要怎样“烹调”得更有色泽味道。要定立制度、名分,名分既定,职责也就明确了,就应该有约束,知道止境。而职责一旦确立就不要随意更改,以免造成企业成员得迷惑与恐慌,而是营造一种安定的环境。
企业环境不但要安定,还应该宽松和谐。“其政闷闷”,假如领导者以“无为”方式办事,在自己所属得单位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大家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彼此真诚相待,这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都会提高。必要的纪律和规章当然不可少,但只凭纪律和规章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企业成员如果发自内心想把企业搞好,他们就会觉得这些纪律和规章是上楼的栏杆,会自觉地去维护和遵守它;假如大家对企业没有感情,就会觉得这些纪律和规章是绳索,时时束缚和牵制自己。高明地领导者并不是要时时管住自己的下属,更不是让他们觉得有人老是盯着自己。相反,他即使人们团结在自己周围,为一个共同地目标而拼命奋斗,又使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个人为单位效力不是上级的强迫,也不是出于制度规定和要求,而是他自觉自愿的行为。
称职的领导不在与处处表现自己的精明能干,而是让自己的下属各得其所,每人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自觉地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感到自己是单位的主人,全然没有被人强迫干事的委屈。把亮相的机会让给下级,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委以重任,这样,他觉得是领导信任他,有一种自己的才能没有被压抑埋没的感觉。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是人们一种最高的需求,领导无为下级才能有为。
(二)无为而治的基本管理职能包括:
1、遵其道,刻意求真的原则。计划属于上层建筑,要有科学性,真实反映实际问题,所以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社会个人规律。制定计划要依据可靠的信息资料,符合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利用天时地利,按照人天整体观来作计划决策。确定计划指标要先进合理,实事求是,刻意求真,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和。诸如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可能、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时空等,都要衔接。计划调节要科学,市场调节也要科学,要遵其道,特别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等。
2、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原则。不变是规律,万变是指具体方法。主要指要按客观规律制定计划,来适应时空变化,适应组织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灵活的计划方法。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搞好预测和决策,制定出科学的计划方案,并采用科学的计划方法,使战略规划和具体计划适应天地万物变化。要使计划灵活而富有弹性,并适时地调整和重新修订。
3、目标性原则指计划体现明确的组织目标,以计划目标作为管理一切活动的手段。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都要围绕计划目标进行。任何活动的开始都要有制定计划目标,执行都要以计划目标为导向,结果要以完成计划目标的程度来评价。目标是一个大事,作为企业领导,不要事无巨细都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目标上,放在长、中、短期目标结合上,特别是要重视战略目标。组织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才能调动人们实施计划的积极性;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