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工业设计卢杰114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地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其中,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列宁曾说:“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每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大量商品滞销,过剩商品卖不出去,甚至被人为销毁,利率上升、银根紧缩,生产停滞,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大量失业,信用关系破坏,使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几乎每隔10年就要爆发一次危机。进入20世纪后,危机爆发更加频繁,先后在1900年,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爆发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矛盾:
(1)它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部门互相之间的联系结成社会生产的总体。它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管理生产。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和生产过程由私人独占经营,却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决定。从个别企业来看,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而从整个社会来看,它却是无政府状态的。这种情况使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这种比例失调有时被人为地掩盖住,有时则以极其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一方面强制他们改进技术,不断地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又强制他们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这样,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另—方面则
是劳动群众购买力的相对缩小。这便是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也曾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资本主义各国垄断资本及其控制下的国家政权,在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以后,试图实行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的所谓"反危机"措施。这种"反危机"措施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剌激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以便把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并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其猛烈程度。这种具体措施主要是下列三大类:(1)通过降低利息率、减税、加速折旧以及补贴等手段,剌激资本家的“投资兴趣”,以扩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2) 通过搞国民经济军事化或规模巨大的公共建设,以庞大的政府幵支来增加就业和扩大市场;(3)通过推广分期付款形式的消费信贷、投放失业救济金和实施各种社会福利措施,来增加劳动群众对消费品的露求。美国罗斯福政府在三十年代初期首先实施这些“反危机”措施,并取得一些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施过这些措施。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危机会起抵制或麻痹的作用,但并不能消灭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还会进一歩加速新的危机的爆发,缩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因为,实行这些措施必然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而为了弥补财政支出必须增加税收、增发纸币、发行公债,等等。增加税收是对劳动人民收入的直接剥夺;由增发纸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必然降低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发行公债实际上是变相的通货膨胀。所有的一切,必然要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缩小,从而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加速了新危机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经济危机,其猛烈程度虽然较1929—1933年的危机为轻,每次危机持续的时间较短,但危机的袭击却更加频繁,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后期的三十年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致分别经历了四次以上的经济危机,而且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跌,反而继续上涨。危机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通货膨胀的剌激作用愈来愈少,终于造成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结合的局面,即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说的“停滞膨胀”。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
措施,包括通货膨胀政策在内,不但不能阻止危机的爆发,反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开始之间周而复始的阶段性,叫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每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下一个周期起点。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附带的弊端,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资本主义最终一定会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则将会引领历史的潮流,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