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是怎么变成神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是怎么变成神药的
俗话说得好,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一直被认为是东北长白山一带的特产。人们把人参看作一种神奇药材,人参也被视为大补之物,似乎包治百病、参到病除。质量不错的人参一斤接近四五千元,所谓顶级人参要上万甚至上百万。
事实上,在古代,人参的产地并非只有东北一处,它的药用价值也没有后来传说的那么神奇,价格也没有如今这么高。
今天,壹读君(yiduiread)就来说说人参究竟是如何被神化的。
在东北浸淫多年的值班壹读君丨孙天
汉代,人参用来治拉肚子
人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五加科,喜阴凉。通常3
年开花,多在初夏,花小,为淡黄绿色,花期6个月左右。5到6年后结果,果实为红色扁球形。这一切看起来都和其
他植物没有什么不同。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对
人参的记载是这样的:“人参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此后,我国的诸多医书都对人参有着详细的记载。人参可以止泄通血。汉代就把人参作为治拉肚子的方子中的重要药材,而唐代人认为它“开心益智”。
宋代的《图说本草》还举例说明人参主治气短急喘。大夫找了两个人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嘴里含着参,另一个不含,让两个人一起走路,走了五里之后,发现不含参的那位已经大喘不止,而含参的则气息自如。
不过,虽然人参那时候还被认为是一种高级药材,但并
不算特别神奇。神奇的是黄精,一种百合科黄精属的植物。
人们认为,长期服用这种植物能够成仙,功效比人参高
级多了。
明代,人参才登上神坛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以前,最有名的人参是上党人参,
而不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东北人参。
《说文解字》是最早记载人参主产地是上党的文献,此
书对参字的记载是:“参,人参,药草,出上党”。陶弘景在
他的医药学专著《本草经集注》中对人参产地的的记载为:“人参,生上党及辽东”。
此外,不少的医书都认为上党的人参质量最好。宋代医
书记载:“人参,俱不及上党者佳”。清末的一位医者在他的
一篇笔记中写道:“清代以前,中国的人参大多产于山西太
行山一带的上党,其质性优于百济的高丽参”。
明代初期,人参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明史》中也只
一次提到人参。明朝后期,国人对人参的崇拜到达了惊人
的程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人参能治各种疾病,
包括:“男女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
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从此,人参被认为能包治百病,这也直接导致了上党人
参的灭绝。明代以后,上党便不再出产人参,这主要是因
为当地的人参太过出名,官员们总是对当地的人参巧取豪
夺,闹得百姓以人参为害,便把参园开垦为农田,上党也就不再出产人参,但中原地区对人参的需求仍在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上党人参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党参并不是一码事。
党参是桔梗目桔梗科党参属的植物,人参是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的植物,两者的关系属于八竿子打不着。
东北女真人善种人参,连萧峰都去借
从此,东北也就成为了人参的最重要产地。随着女真的不断崛起,东北一带成为了女真人的领地,人参成为女真的重要资源,女真人对人参也有着特别的热爱,因为人参可以给它们带来钱。
△《天龙八部》中第二十六章曾提到,萧峰为救阿紫在女真部找人参
人参是女真人和明朝贸易过程中最重要的商品。明末清初之际,人参采集业成了女真“赖以为生者”,是女真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女真人采集人参并不是自己消费,而是通过马市、互市
当作商品出售,或者作为方物向明朝进贡。据记载,仅万
历十一年至十二年在广顺、镇北二关交易中,人参一项即
达3619斤,计值白银三万余两。此外,明朝和女真人还因
为人参爆发过多次冲突和争端。
后来,女真人还改进了人参的储存方法。《太祖实录》
记载努尔哈赤发明了蒸煮人参的方法。万历三十七年(160 9),明朝因故将与女真互市的边境市场关闭,此举导致女
真的人参产量过剩,堆积的人参多至十余万斤,最后全都
腐坏。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努尔哈赤把人参弄熟后制成干。从此,人参开始便于保存,这也为日后人参的广泛流通创
造了条件。
清代,人参价格的飞跃,跟满洲的崛起密不可分
相比清代,明代人参的价格并不高。万历十二年,每斤
人参约需银3两,崇祯年间涨至每斤16两。
清入关后,把满洲的特产人参当作重要物产,把人参开采当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还逐步地全面掌握人参的开采权。人参的价格也逐步提高,康熙二十八年,每斤普通人参价格约十五两左右,到了康熙五十三年每斤人参涨至五六十两。
人参在清朝乾隆时期正式成为名贵药材。乾隆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旗人在东北的垄断地位,封禁东北地区,并“重治偷挖人参者”。
人参的价格在乾隆时期也有了飞跃,到乾隆末年,人参的最高价格曾上涨至一斤1440两。嘉庆年间,人参更是出现了一斤2240两的天价。
清代补药文化盛行,人参成为百姓迷信之物
人参的价格在乾隆年间会有如此巨幅的提高,与人参的流通方式有密切关系,与乾隆一朝补药文化盛行也有一定的关系。
乾嘉时期,补药文化盛行。清代医书中常可见医家谈论当时社会普遍好用补药的风气,这种补药风气影响的范围很广,贫民百姓深受影响。当时的百姓相当深信补药——尤其是人参的疗效。
当时民众普遍认为价贵的药就是良药,价低的药就是劣药。在此风气下,即使病人是服人参而死,家属也会认为医者已经尽职。
乾隆二十二年,徐大椿《人参论》详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好用人参的风气。他认为,人参不仅浪费民众金钱,而且容易害命。这一时期,不少人都是吃人参温补致死。乾隆时江南医者李文荣在《知医必辩》中写道:“予近见治虐死者尚少,而治痢死者独多,询其致死之由,大抵由于温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