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第三条岸》教学设计(朱小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的第三条岸》教学设计

深圳市富源学校朱小剑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简要理解“象征”这一表现手法。

2.通过对小说突发事件、父亲形象的深入分析,争取对这篇小说有自己的理解。

3.读出小说中所涉及的情感及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找出可能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行为或事件,并从中筛选出部分值得探讨的信息,然后加以分析,争取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教学难点:

1.如何指导学生深入地探讨“河的第三条岸”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事物。

2.如何引导好学生具体地去分析父亲这一典型的复杂性格的人物所做出的行为。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教师示范分析、学生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趣(2分钟):

张小娴曾在自己的小说中深情地写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我却认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摆在你的面前,你却无能为力。广东2008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河的第三条河流》便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近2000份试卷得了0分,仅仅只有2个满分。

今天大家要做好读不懂的心理准备。大家有没有信心读懂它?(学生表示很有信心)

二.整体感知

1.初读文本(2分钟),边读边划出你有疑惑的地方。师生交流:你读了小说之后有什么印象?(圈读法)

明确:通过预习大家觉得这篇由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巴萨创作的小说“很难读懂”、“有神秘感”、“不可思议”,更多的是“读不懂”。

2.梳理情节(3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篇小说故事情节怎样?同学们在读小说的时候一定有很多的不理解不明白的事物、事件或行为,你觉得哪些地方你不明白?这里面可能就隐含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他们找出来,能勾画出的请勾画出来,不能勾画的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学生提问,老师板书学生的疑问(约1分钟)。

⑴学生不明白之处:什么是河的第三条岸?父亲为什么突然要去漂流,而且一去就是二三十年?母亲对于父亲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一家人呼唤父亲,为什么他仍旧不回来?儿子为什么一直陪伴着父亲?儿子陷入了什么困境?父亲在儿子的呼唤下同意回来的时候,为什么儿子又恐惧地逃跑了?结尾为什么说父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简要板书)

⑵复述/概述情节(约1分钟):复述——故事讲的是一个本分的父亲在某天忽然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后,他走向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大河,并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河流上飘荡,只需要儿子送来的食物,别无他求。家人想尽办法让他重返故土,但他依然故我。最终,已经白发染鬓的儿子对他隔岸发誓:只要他回来,一定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父亲兴高采烈向岸边靠近,可是儿子却实在无法忍受仿

佛来自天外的形象,在恐惧中落荒而逃。父亲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概述——本文讲的是上个世纪巴西的一个父亲突然脱离家庭到离家不远的河流上独自乘舟漂流一辈子永不回家的故事。(指导学生概述情节时常常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等)

三.品读赏析

1.背景介绍(2分钟):

○1作者简介

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1908-1967),被誉为巴西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956年,他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被视为巴西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1967年11月16日罗萨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三天之后,吉马朗埃斯·罗萨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2“魔幻现实主义”简介

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此流派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运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表现具有鲜明而浓厚的拉丁美洲特色的现实生活,出现了被称之为“文学爆炸”和“文学地震”的繁荣景象,创造了一个政治经济落后于文明的步伐而其文学成就却走在了世界前列的奇迹。

2. 分析父亲/母亲的形象:

○1教师示范漂流前,学生实践补充漂流后。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漂流前:

(安分守己、不越常规)、尽职(称职父亲、丈夫儿子、公民)、沉默(孤独、压抑、得不到理解、无人可以交流)、坦白(正直、诚实)、既不比别人更愉快也不比别人更烦恼(生活没有激情、无趣)

漂流后:父亲不再尽职,不再本分,依旧沉默,含羞草做的船象征着他浪漫的理想和追求,他过的事一种自由的、解放自我的、远离世俗、脱离世俗的生活。

○2课外拓展指导,加深对父亲形象的理解

“使你真正疲倦的往往不是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生活的沉闷、无聊、琐碎真正能够让一个人沉沦。

父亲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一个压抑的世界,正直而普通的父亲孤独而绝望,只能在孤独和绝望中静静地等待死神来收拾。人们往往都是在无聊、荒诞中等待着,不是吗?

父亲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他在第三条岸。他的变化不禁让我们想到一些类似的故事。

⑴教师举例:

高更——厌恶巴黎奢靡浮华的生活,向往原始和野性,脱光了衣服到希提岛上去裸奔;李叔同,风流半世,削发为僧,在妻儿苦苦哀求之下仍决不回头;苏曼殊,“生死契阔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⑵学生举例:

凡高,在阿尔的阳光下,面对稻田和向日葵疯狂地燃烧自己;托尔斯泰,在富贵中痛苦,却无法放弃拥有的庄园,83岁高龄选择了离家出走,孤零零死在火车站,死得其所;海子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追寻,最终选择卧轨自杀;李嘉诚为什么能够实现自己的财富理想,是源于不断的艰苦的奋斗,而这种奋斗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这里大多数人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