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民族统一战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学良与民族统一战线

摘要:张学良,一个饱受争议的任务,他是东北旺张作霖的长子,他是奉系军阀的少帅,是东北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也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他宣布东北易帜,促成了中国短暂的统一;九一八事变,他命令东北军各部不得抵抗,东北沦陷,他也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促成了后来的民族统一战线,他的政治生涯也走上了尽头。而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争论也已经了几十年。

正文

一、张学良的成长环境

张学良出生于1901年,此时的张作霖刚刚遭金寿山勾结俄军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被推举为团练长,张学良就是在这一年赵氏在逃往八角台的马车上出生的可以说张学良出生时,张作霖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起步而张作霖真正意义上成为东北的军阀是在1917年。这十七年,可以说张作霖开始一步一步走向强大,也为后来张作霖及其奉系军阀日后的兴起打下了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学良的成长是伴随着张作霖势力的成长。这对张学良日后的性格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张学良在奉系军阀中的成长

1919年时的张学良,十九岁,东北讲武堂第一期学员。“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干部最多的军事机构。东北讲武堂初称东三省讲武堂,张学良主政时期改名为东北讲武堂。作为奉系军阀的军官学校,奉系军队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它的培训。它在提高奉军的战斗力,促进奉系军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军校史上也非常著名,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军官学校。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与郭松龄指挥的东路军奉军第三混成旅,张学良任旅长,经过霸县战斗和山海关阻击战,成为了第一次直奉大战当中,奉军惟一取胜的部队。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率领奉军第三军与姜登选的奉军第二军为东北军入关的主力军,经过张学良部队的猛攻,奉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平。直系全面溃败,全军覆没,吴佩孚成为张作霖手下,直系从此走入历史。奉系由此一战夺取了中央政权,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领导人,奉系军事实力此时达到顶点。战后,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看起来张学良的成长似乎是因为他过硬的军事才能,皇姑屯事件后阶梯张作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我们常常会忽略一点,张学良为什么在奉系军阀时代连战连捷,而在独当一面后却节节失利,个人认为原因有三:1、张作霖为使张学良尽快树立威信,张学良军校毕业后,张作霖从奉军最精锐的“禁卫军”第三混成旅中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二团并调往剿匪。2、张学良升任第三混成旅旅长后,二团由郭松龄(郭松龄曾在东北讲武堂担任教官,与张学良是忘年之交)指挥,而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郭松龄对张学良的帮助甚大。

3、张学良是将才却非帅才。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低级军官做起,经过张作霖的培养,张学良的战术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一个将领要想

拥有战术素养容易,而拥有战略眼光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知道韩信曾说多多益善,可几千年的历史,真正能做到多多益善的人却寥寥无几。

四、独当一面的东北少主

张学良始终认为:“我国今日最切要之图,莫过于和平统一。惟和平乃能促进统一,亦唯统一乃能保障和平。”

东北易帜就是张学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首创之举,也是张学良国家和平统一思想的行动体现。国家和平统一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不管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何种手段千方百计阻挠东北易帜,但丝毫没有动摇张学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决心和信念。

1928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皇姑屯事件”,使张学良与日本人结下了杀父之仇。子承父业受命于危难之际而主政东北的张学良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日本人从中国的国土上赶走,仅靠东北一隅势单力薄不足奏效,必须停息内争方能共御外侮。因此,他决定与南京国民政府妥协,力谋国家的和平统一。值得一提的是,东北易帜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并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东北从中国肢解分裂出去的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和平统一。

929年7月,在蒋中正强力支持下,张学良执行蒋的“革命外交”政策,意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各项权益,“强硬对抗苏俄”。故提出要取消苏俄在东北特权,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7月10日,蒋在战前强调:“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也不必担心中苏开战。纵使万一中苏开战,中央也可出手相助,出兵10万,拨几百万元军费不成问题”。

8月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路一线向东北进攻,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败给苏军。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一切回到原点。由于中原大战随即发生,蒋介石为稳住内政,也默许张学良对苏妥协,以换取其对蒋中原大战的支持。

另外值得注意是,在整个中东路事件过程中,中央未给张学良事先承诺好的任何援助与补偿,也体现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以及蒋欲借军阀抵抗外患的意图。而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进攻中国东北的中东路事件中,积极维护苏联利益,赢得共产国际赞誉。

张学良因此获得中华民国政府颁发第一座青天白日勋章,此勋章是颁授给有功于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军职人员,表扬他保持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贡献。这次挫败,对以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处理方式有影响,因其体认在中央未准备周全下,整体国防与战争因由中央政府统筹,以避免战事扩大或无谓牺牲。

中东路时间和后来的九一八事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而张学良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来分析意向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中方投入兵力十万人左右,而苏联方面则派陆海空军共计四万人,东北军虽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先进的军

队,与苏联在装备上虽处劣势,当不算悬殊,而战斗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东北军死亡或失踪3500人,被俘18521人,而苏军死亡281人失踪4人伤729人。看到这个结果我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何双方伤亡如此悬殊,这个我们还要从战争的原理开始思考。

附1、战争是什么?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场大规模有组织的暴力活动。首先解释一下大规模,当两伙人打架,在双方体质,装备,格斗技能等因素大致相同时,那么人多的那一伙人获胜的可能性会打一些,而一百人与一百人打架,这里面变化的因素就会增加,双方的战术,内心活动等都成为了决定战斗胜负的变量,再放大一下,十万人与十万人的战斗,这不是简单的一对一乘以十万,这十万人有可能出现各种情况,而不像电脑游戏中那样十万人只是一个数字。打一个通俗点的比喻,不去打仗,带十万人去旅游,他们的各种事情,首先吃饭喝水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事都是问题。同时你不能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毕竟人类进化到了今天就是源于无数人的无数种想法。而打仗和旅游有不一样,打仗,会流血,会死人的。就像你随便找一个人说我们去旅游吧,他去不去另说,但至少他会考虑,而你如果随便找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说,我们去打仗吧,除非这人不清醒,否则不用考虑他也会拒绝你的。苏联红军的朱可夫元帅曾说“战争对下级军官和士兵来说就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而往这个绞肉机里放肉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五、关于战争的思考

这个思考八十多年前张学良也思考过,那就是东北军能否抵御日俄的侵略。我们继续来分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人收买石友三,使其引诱张学良的东北军精锐进关,张学良中计,命令十二万东北军入关,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不到两个月。石友三虽有六万人,但不过是乌合之众,与装备精良的东北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而张学良调用两倍的兵力围剿,可能是张学良在军事方面的不自信,亦或是在政治方面的麻木。有人说当时东北军虽然在东北装备上不及日本关东军,在数量上却有着优势,可是我们至今还是没有分析中东路事件为什么会以东北军惨败,签订条约收场,决定战争的因素不单单是人数,那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张学良也不知道,可以说知道这些的人烧纸有少,因为战争是无数遍量的共同影响。张学良不知道,所以他只好以绝对兵力优势使自己安心,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而东北蠢蠢欲动的日本人也正在进行着他们的计划,毕竟战争是无数人的思考的结果。我们想,如果我们是日本人,当我们面对这个局面时会怎么办。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回答,像我这样的庸才能想到的也就是挑衅了,让整件事情看起来有争议,这样就出师有名了,毕竟任何一场战争的发动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对外也好,对内也好。

当日本人以柳条湖时间挑起争端时,张学良该怎么办,打?不可能,因为这样恰好给了日本人机会,一个出师有名的机会。张学良当初东北易帜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支持,他知道东北局势并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支持的张学良曾反复强调:“只有国家统一,才有希望转弱为强,否则豆剖瓜分的局面终难幸免。”可是他不明白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每个人在没有利益驱使时都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世上有一样东西,叫做权利。

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实质上是想要一个扩大利益的借口,东北军的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