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于阳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英语12-1 摘要 :婚姻之礼是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所以从婚礼习俗的变迁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出时代、经济的变化发展。中国的婚礼习俗从传统的“三书六礼”发展到现在的中西合璧、开放交融之势,也可以体现出个人在婚姻生活中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不断增强,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本文将从中国婚礼的习俗,观点等的变化分析中国的经济,制度,思想的变革发展。
关键字:中国婚俗婚姻制度变革发展
一、引言
人的一生就像竹子,其过程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许多“节”,表示着其阶段性的特征。人生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人就是在具备某些条件时,通过一个个“人生之节”,发育成长,走向终点的。它是个体生命不断“文化化”、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必须接受与其地位、职责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确定人们的身份、角色及与之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婚礼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体现。在古代,特别是在周代宗法社会中,婚姻关系是宗族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没有婚姻关系就没有所谓宗族的延续和宗族关系的延伸与扩展。婚姻制度及婚礼习俗的发展变化也可以体现出国家经济制度的文明发展。
传统的旧式婚俗(清末民初)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包括议婚、订婚、结婚、离婚和再婚在内的婚姻礼仪与婚俗传统。清末民初的婚礼仪式是对清代的延续,旧式婚礼仍然很普遍,尤其在农村,结婚程序还十分繁琐、冗长。
虽然各地的婚礼仪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进行,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传统的六礼:
第一礼:纳彩,指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提亲。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送礼求婚。
第二礼:问名,即男方请媒人以书信的形式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及“八字”,然后进行占卜、算命,从而判断男女双方会不会相冲相克,以及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 问名” 也称为“ 过小帖”或“请庚贴”。
第三礼: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书有曰:“未卜时,恐有不吉,昏姻不定,故纳吉乃定也。” 所以,只有“ 纳吉”
仪式完成了,才表明男女双方正式进入订婚阶段。“ 纳吉” 是男女双方决定缔结婚姻的标志。
第四礼:纳征,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
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女家接受聘礼后,婚约便告成立。
第五礼:请期,即男家选择好成婚的良辰吉日,并派人通知女家。《仪礼?士昏礼》的《注》中曰:“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 从字面上看,“ 请期”是男方请女方长辈确定成婚佳期,但实际上仍由男方确定。所以,“ 请期” 只是一种礼节上的谦让。
第六礼:亲迎,即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六礼”的最后一礼,也是古代婚俗中最为重要、最为繁缛琐细的仪式。亲迎的方式,因民族、地域、文化、经济状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普遍使用的是花轿、喜车,或者马、船等代步工具。
在古代,婚姻不仅是男女个人爱欲的满足,而且具有“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使命,即俗话所说的“继香火”。因此,男婚女嫁就不但是个人行为,而且也是家庭或者家族的大事,因此倍受重视。
所以说以六礼为核心的传统婚礼习俗使婚礼更具合理性与合法性,使传统婚礼习俗中包含着稳定婚姻关系、追求生活幸福及家庭和睦等积极内容,从而具有维系家庭稳定、巩固家族团结的功能。而这恰恰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但旧式婚礼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由父母包办,当事男女被剥夺了独立选择的权利。二是父母的择婚标准多以家族利益为先,重门第财产,忽视了作为婚姻基础的男女双方感情,使婚姻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础。三是在整个婚姻仪式中男方起绝对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四是旧式婚礼程序复杂冗长,浪费资财。
当然,一定时期的文化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从当时的这种僵化的婚礼习俗中,也恰恰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只有在僵化的社会体制下才可以衍生出僵化的婚礼习俗。
以“六礼” 作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婚姻礼俗,尽管程序僵化、繁琐,并且耗费大量钱货,但其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人短期内难以完全抛弃。因此,在民国时期旧式婚俗依然在广大地区普遍流行,农村、山区、边远城镇等思想保守地方,人们的婚嫁仪式更是严格遵循传统的婚姻礼俗进行。
近代的新式婚礼
鸦片战争后,即当时称为“文明结婚”的西式婚礼出现了。
“文明结婚”,是清朝末年对从西方传入的西式婚礼的叫法,是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婚礼而说的。“文明”一词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西式婚礼的崇尚和肯定,同时也反映出对铺张、繁缛、冗长的中国传统婚礼的不满。
文明结婚抛弃了传统婚姻中繁琐冗长的婚礼程序,取之以温馨浪漫,简洁明了,省时省钱的西式婚礼。以婚纱取代了传统的凤冠霞帔,以西装取代了传统的唐装,其形式与内容都得到了人们的追捧。
但是民国初期,文明结婚的仪式仅具雏形,当时传统的旧式婚礼仍在风行。所以,文明结婚的婚礼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不免新旧混杂,不甚规范。据四川安县方志记载:“自民国反正以来,新学家有行新式礼者,亦必请媒妁以为介绍,洗去从前一切合婚陋习,但礼仪形式诸多未备,而一般普通人周之者少。”这种情况表明,文明结婚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进一步改进,作统一的规范。
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长蔡元培、内政部长薛笃弼,针对当时社会上“文明婚礼”新旧杂博、不中不西、漫无标准的情况,拟定了《婚礼草案》,呈国民政府审定后颁行。该草案的要旨在于矫正奢侈,废除繁文缛节,破除迷信,提倡简约质朴,并酌取可以保存之旧
制,为文明结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
这个法令颁行后,民国初年各地参差不齐、不伦不类的婚姻形式慢慢消失,文明婚礼的程序和礼仪趋于标准化,从而对于婚姻制度的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明结婚的盛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虽然被强制打开,但是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经济的冲击,使很多传统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民主开放,平等博爱的社会文化的输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可以自由、普遍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公共活动中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化日益加强,这就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