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史题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试题:元明清部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斡脱钱,忽里勒台,站赤,南书房,军机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锦衣卫,薙发令土司制度,《明史》,票拟批红,东林党,奴儿干都司,黄册,十三行,怯薛,四大汗国,驱口,站赤,急递铺,宣政院,喇嘛教,八思巴,澎湖巡检司,黄道婆,靖难之役,瓜蔓抄,殿阁大学士,锦衣卫,粮长,南北二直隶,土木堡之变,南宫复辟,于谦,倭寇,利玛窦,建州女真,奴儿干都司,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袁崇焕,皇太极,满洲,盛京,矿监税使,魏忠贤,三饷加派,李自成,大顺军,张献忠,大西军,吴三桂,多尔衮,剃发,圈地,投充,督捕逃人,南明,嘉定三屠,迁海令,三藩之乱,噶尔丹,喀尔喀蒙古,大小和卓,伊犁将军,驻藏大臣,《钦定西藏章程》,达赖,班禅,金瓶掣签制,避暑山庄,外八庙,土尔扈特,明发,廷寄,理藩院,总督,巡抚,牌甲制,八旗,绿营兵,官缺制,幕府制,更名田,地丁制,天地会,雅克萨,王学,黄宗羲,乾嘉学派,《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改土归流

第二部分:简答题

1.蒙古西征及其后果

2.简述元朝民族等级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3.简述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迁

4.简述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5.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

6.简述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发展兴衰

7.简评行省制度

8.简述明清时期地理学、史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9.简述清代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10.明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11.明代科举制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12.一条鞭法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3.什么叫东林党,如何看待它同阉党的斗争?

14.清代为什么实行摊丁入亩,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带来怎样的严重社会后

果?

15.《尼布楚条约》的性质、内容、意义是什么?

16.明清思想家有哪些特别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发展趋势的关系如何?

第三部分:论述题

1.简述你对忽必烈推行“汉法”的评价

2.谈谈你对“明清易代”观的看法

3.简述元明清时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4.论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变

5.试论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

6.试论明清时代的文化高压政策

7.清代处于封建末世,总体趋于衰落,却出现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康熙乾隆盛

世,如何分析这种历史现象?

第四部分:材料分析题

4. 阅读下面四段史料,然后回答:1、四段材料反映了元朝什么现象? 2、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南人贰焉

——[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五,《百官志一》材料二:(大德元年)夏四月,……中书省御史台臣言:“各道廉访司必择蒙古人为使,或阙,则以色目世臣子孙为之;其次参以色目、汉人。”

——[明]宋濂:《元史》卷十九,《成宗纪二》材料三: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皆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至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故贫极江南,富称塞北。

——[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材料四:自至元初,奸回执政,乃大恶儒者,因说当国者罢科举,摒儒士,其后公卿相师以为常。然而小夫贱隶,亦以儒为嗤诋。当是时,士大夫有欲进取立功名者,皆强颜色,昏旦往候于门,媚说以妾婢,始得尺寸。此正迂者之所不能也,因翱翔自放,无所求于人……

——[元]余阙:《青阳集·贡泰父文集序》卷二6、阅读下面史料,写一则简短札记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而封建之废,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率此不变,虽千百年,而吾知其与乱同事,日甚一日者矣。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8、阅读下面四段史料,然后回答:1、材料一的话是何人所说?材料二所说是什么事件?2、结合四段材料,简单评价下明朝初年的重典政治?

材料一: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清]张廷玉:《明史》卷93,《刑法志一》材料二:十五年空印事发。每岁布政司、府州县吏诣户部核钱粮、军需诸事,以道远,预持空印文书,遇部驳即改,以为常。及是,帝疑有奸,大怒,论诸长吏死,佐贰榜百戍边。甯海人郑士利上书讼其冤,复杖戍之。二狱所诛杀已过当。而胡惟庸、蓝玉两狱,株连死者且四万。

——[清]张廷玉:《明史》卷94,《刑法志二》材料三: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或有毫发出法度,悖礼仪,朝按而暮罪之。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14,《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材料四: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

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清]张廷玉:《明史·循吏传》

11、阅读下面两段史料,然后回答:1、两段材料所述为何事? 2、清代为何重视喇嘛教?3、联系元朝宗教政策,谈谈清代的民族统治政策有何优点?

材料一: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谄敬番僧也,元朝尊重喇嘛,有妨政事之弊,至不可问。如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专席于坐隅,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怙势恣睢,气焰薰灼,为害四方,不可胜言。甚至强市民物,摔捶留守,与王妃争道,拉欧随车,皆释不问,并有民殴西僧者截手,署之者断舌之律。

——[清]乾隆:《御制喇嘛说》材料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清]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序》13、阅读下面两段史料,然后回答:1、以下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谈

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恁学生每听着:…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着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武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今后学规严紧,若无藉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帖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洪武三十年训辞)

材料二:生员毋得擅入厨房,议论饮食美恶,及鞭挞膳夫。违者笞五十,发回原籍,亲身当差。……有等无志之徒,往往不行求师问道,专务结党恃顽,故言饮食污恶。切详此等之徒,果系何人之子?其所造饮食,千百人所用皆善,独尔以为不善,果君子欤?小人欤?是后必有此生事者,具实奏闻,令法司枷镣,禁锢终身,在学役使,以供生徒……(国子监监规)

材料三:《孟子》一书,中间词气之间抑扬太过者八十五条。其余一百七十余条,悉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壹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孟子节文题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