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
浅谈国企中“两新”党支部工作的管理与创新
![浅谈国企中“两新”党支部工作的管理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faf7bfd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0.png)
降低,这样不仅导致党组织中相关思政工作开展迟缓甚至是停 滞,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的拓展。
(二)“两新”组织主要管理人员对党支部工作的支持度 偏低。国企不仅承载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而且 还必须要秉承严谨的业务经营工作,的确压力较大,因此在一 些“两新”组织中,量化的考核指标基本上完全侧重于业务范 畴,对党支部的相关工作并没有引起有效的重视,尤其是一 些“两新”组织中的管理人员不是党员,其自身对于党组织的 了解、理解都一直停留在浅层意识形态下的时候,党支部的工 作被束之高阁就不难理解了。
“两新”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我 国国企从计划经济时代中涅磐重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 发展的一个有效缩影,最初的“两新”组织往往是依附于国企 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是单位的所谓“附属组织”,但是随着社会 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两新”组织已经愈发成为有效保障国 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助力。现如今的“两新”组织不仅 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群体,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是无党派或者是 民主党派人士,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党支部相关工作的 强度。
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
![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9faf1deefdc8d376ee32e6.png)
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作者:孙长来马倩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02期[摘要]上海市北高新技术园区是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区域。
近些年来,园区综合党委着力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创立了“三个出来”工作法,即以开展党员承诺为抓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把身份亮出来,让职工群众看出来,把身边群众带出来。
这一新模式既是对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大胆创新,更是对新时期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基本规律的有益总结,从而“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园区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党员;“三个出来”工作法;“两新”组织党建[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B?摇 [文章编号] ?摇1009-928X(2012)02-0056-0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
近年来,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及其领导下的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综合党委紧紧围绕新时期新领域党的工作的新要求,坚持创新工作思路,突破现实瓶颈,用“三个出来”工作法逐步探索出一套“两新”组织党建的新模式。
一、探索“两新”党建新模式的历史动因(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增加。
传统的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不断以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和集体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经济组织创新;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经济组织在各地普遍涌现;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日益增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
这种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在这些组织和群体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将党的影响和作用渗透到新的经济社会空间中,把新的社会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有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及其与群众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bd2e3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1.png)
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5-27T09:02:26.22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3期作者:刘锋[导读]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牢牢把握住我国现阶段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增强我党执政能力,巩固我党执政地位,推动党与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共嘉禾县委党校湖南省郴州市 424500摘要:“两新”组织作为基层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新形势下提升党组织阶级基础,扩大党组织群众基础,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牢牢把握住我国现阶段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增强我党执政能力,巩固我党执政地位,推动党与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两新”党建工作;对策举措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牢牢把握住我国现阶段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增强我党执政能力,巩固我党执政地位,推动党与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一)党组织覆盖缺乏由表及里的渗透现阶段,大部分基层(街道)均在达到组建要求的企业建立党组织,表面上看好像做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但实际上党组织覆盖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很多小微企业受党组关系的限制,有党员却没有组织可建;不少小微企业党员人数在三名以上,但由于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未及时转到工作单位,不能组建党组织;有些“两新”组织对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组建党组织会提升运营成本,相当于自设障碍;有些“两新”组织建立了党组织也是形同虚设,有些小微企业员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自身的生命力并不强,因此,在这类企业当中进行党建工作较为艰难。
两新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两新工作开展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6afc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3.png)
一、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单位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凝聚人心、优化服务、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现将我单位两新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二、工作措施及成效1. 组织领导到位我单位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等,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 扩大党组织覆盖面通过多种渠道,我们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截至目前,已建立党组织XX 个,党员XX名。
同时,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4. 丰富活动载体,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我们以“党建活动日”为载体,定期组织两新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教育、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企业文化、社会公益等相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5.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我们注重培养两新组织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交流学习、选拔优秀党员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6. 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我们积极发挥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服务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两新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
(2)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
(3)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紧密。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两新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
两新_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困境及路径
![两新_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困境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6523c1c4431b90d6c85c753.png)
[作者简介】Y-.霹(1957-),男,江西余江人,中共鹰潭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万方数据
新”组织党建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具备建立 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当中,基本实现了党的组织 全覆盖:二是在“两新”组织当中,党员数量扩大、党员 发展工作稳定。应该说,近年来,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 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是显著的。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分析 尽管“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最近几年取得了较 大进展,总体而言。“两新”组织的党建“尚处于起步、探 索阶段”。根据统计数字分析,“非公有制单位在岗职 工中有党员358.2万名”。仅占全部7593.1万名党员的 4.7%,“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 问。非公有制单位的党员当中,工人党员人数不足一 半。数量低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党员数量,需 要协调二者比例。进一步在工人当中扩大党员队伍。 当前,尤其需要着力解决“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统一 认识难、党组织组建难、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活动难、 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难等问题。 1.“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统一认识难。近年来,由于 一些党员和党务干部对发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 党的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困惑不解,因此,对抓“两新” 组织党建工作存在模糊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就行了,党的建设可有可无;(2) 认为“两新”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 关系不大;(3)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建 工作难开展。有畏难情绪,等等。由于思想认识未统一, 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只停 留在一般号召上。听之任之。或不想抓、不愿抓,从而影 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2.“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难。重视新经济组织新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一些部门和 党务工作者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只 要按照市场规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地方税收就 行了。抓党的建设无多大必要:有的则感到非公有制 企业情况复杂。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 一部分新经济新社会组织负责人思想上有疑虑,对在 本单位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 有的忧虑党组织建立起来后团结员工与自己搞对抗, 有的担心党组织开展工作影响生产经营,加重企业负 担.有的害怕建立党组织后自己受到监督、约束和牵 制,有的认为企业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按章程办 事。无需设立党组织;还有一部分新经济新社会组织 负责人持观望态度;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中的部分党员 党性观念淡薄,党员不愿暴露身份或不愿将关系转 入.这些已成为在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 最大难题;有的党员负责人一心忙于赚钱,对建立党 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关心,表现出“离钱近了,离组织 远了,入党誓言忘了”的心态;有的务工党员存在雇佣 思想,认为自己是打工者,参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 有的甚至隐瞒党员身份等;有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789c8e67cd184254a353583.png)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一是思路创新。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没有发展,社会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人类就停滞不前。
我们党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党的建设越强,发展速度就越快,发展质量就越高,发展的成果就越好;反之,发展的速度就越慢,发展的质量就越低,发展的成果就越差。
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来确立党建工作思路,要仔细的想一想,思路新不新,符不符合新时代新思想要求,贴不贴近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不有利于年度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
二是举措创新。
内容表现形式,形式服务内容。
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建措施。
革命战争时期的把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在军队派党代表等举措,都为党的发展壮大和军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夺取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发展建设时期的党的体制机制改进创新、党内法规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有效举措,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所以,“两新”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举措,党建载体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促进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三是内容创新。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诸多方面。
如何做到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来开展“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呢?一要考虑党建工作有没有找准定位;二要考虑党设工作有没有找准与企业发展及工作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三要考虑党建工作有没有发挥好领、带、促作用;四要考虑党的自身建设是否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提高。
把这些因素聚焦对准了,党建工作就自然围绕中心工作在运转了。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
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7066fafb941ea76e58fa04a7.png)
围绕“三个创新”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方式许红艳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此后,各级党组织在落实中央要求,探索在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新道路的过程中,普遍将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为“两新”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提法,同时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能够确保“两新”组织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党的方针政策在“两新”组织的贯彻落实,有利于督促、引导“两新”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凝聚广大职工群众。
近年来,我市“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目前注册落户并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新经济组织617家,新社会组织25家,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我市企业成长的道路可以看出,企业要发展,既要有技术和资金,又需要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迫切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所以,加强党建工作,是企业壮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原创动力,也是提高党的建设整体水平的现实需要。
为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守法经营、科学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我认为应该围绕“三个创新”,探索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方式。
一是思想观念需创新在管理层面上,某些单位同志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
在企业党组织层面上,部分企业党组织成员认为自己也是雇佣人员,惟企业主的意见是从,受人员组织难、活动经费少、活动场地小等限制,工作起来畏首畏尾,造成党员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党组织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在“两新”组织层面上,有的企业主认为企业核心任务是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工作与企业关系不大,是“附带”工作,甚至担心开展党建工作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有的从业人员、党员存在“打工挣钱,回家过年”的雇佣思想,对党建工作缺少认同,党员意识淡薄。
两新组织党建任务的三个方面
![两新组织党建任务的三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76afc8c1700abb68a982fbee.png)
两新组织党建任务的三个方面近些年来,“两新”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在新时代,“两新”组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党的活动,在党的引领下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坚持“党建铸魂、助推发展”的工作理念。
必须做好党建与“两新”组织经营发展的深度融合。
要深入贯彻落实“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求,破除党建“无用论”、“形式论”和“矛盾论”,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两新”组织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二是要打牢“两新”党建的工作基础。
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党员企业主或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实现“一肩挑”。
要用好党建指导员,整合各方力量,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开展党建工作指导。
要设立功能完备、设施齐全、务实管用的综合性、开放性党员职工服务中心(活动室),满足区域内党员职工定期开展活动需要。
要在发展党员指标上给予倾斜,大力开展群团组织活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打牢基础、营造环境。
三是要创新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活动。
探索更加多样化、灵活式、开放式的党组织生活模式,把“红色元素”植入企业文化,通过劳动竟赛、技术创新、建言献策、文体娱乐、技能培训、慰问捐助等活动形式,让活动“为企业需要、得职工欢迎、受出资人支持”,切实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活动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在各“两新”组织党组织独立开展经常性党建活动的基础上,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与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提倡区域内各类党组织联办党建活动,增进相互交流,扩大活动影响,降低工作成本。
“两新”组织党建模式创新及思考
![“两新”组织党建模式创新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c834753b3567ec102d8aa9.png)
“两新”组织党建模式创新及思考作者:周湘华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03期[摘要]“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静安区“白领驿家”的创建,是“两新”组织党建模式的新探索,是对楼宇党建的深化和拓展,是对基层党建途径和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建;白领驿家;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3-0053-02改革开放以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新”组织的职业群体——白领也成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
如何引导好、服务好、凝聚好这个群体,我们党始终予以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009年12月10日,上海市静安区成立了上海首个为白领专设的公益性平台——“白领驿家”,尝试以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在“照顾”区内20余万白领衣食住行的同时,提升其精神生活品质。
一、创建白领驿家党建模式的探索1.白领驿家是适应“楼宇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楼宇经济”已成为静安区主要经济形态,据统计,在静安区商务楼宇的“两新”组织中活跃着十余万白领,白领已成为极其重要的职业群体,服务白领也是该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方面,白领群体具有较高的收入和良好的职业声望,他们在追求职业成功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少白领存在情感焦虑与心理紧张的状况,工作和精神压力非常大。
[1]建立一个系统、整体、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满足白领阶层不同的爱好、趣缘和需求,全面地服务白领就成为客观需要。
2.白领驿家是“跳出党建抓党建”的实践形式。
白领驿家的党建模式和架构是按照“跳出党建抓党建”的工作要求,从加强社会领域党建的角度出发,将工作对象从党员和积极分子拓展为全体白领,将工作方式由原有的命令式、任务式转变为吸引式、凝聚式,将组织架构由传统党建模式变为按趣缘结合的社团活动党支部,创新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载体。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425145d783e0912a2162a40.png)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为我县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推进和谐桃源建设,我县紧紧围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党员身份难掌握,表率作用难发挥。
一是“两新”组织人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党组织掌握党员身份难。
二是有部分人故意隐瞒党员身份,认为在“两新”组织中发展靠个人实力,与党组织无关;还有人认为在“私营企业”中亮明党员身份会遭到私营业主歧视;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敢喊“对我监督”。
党员身份都难确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
有的党员虽然亮明了身份,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性不强,组织氛围也不浓,不敢喊“向我看齐”,不敢说“从我做起”。
(二)组织机构难设置,阵地覆盖难全面。
一是“两新”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对建立党组织心存顾虑,认为资产私有和共产党讲的公有制有冲突,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或怕党组织开展活动多,影响生产经营,如我县丰采超市业主就因经营不景气而拒绝建立党组织。
二是“两新”组织有规模小、分布广、流动快、变化大的特点,按传统模式组建困难大,有大量的“两新”组织游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党建工作始终跟不上“两新”组织的变化速度,如我县鲁洲糖业公司,建立党支部仅一年,企业就因经营不善而破产。
(三)党建活动难开展,本文来自.gongwen123.活动效果难体现。
一是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经济来源依附于“两新”组织业主。
二是阵地建设不全,党组织缺少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设备。
三是缺少活动时间,“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大多数利用工余时间,时间短、次数少,有的甚至不活动。
三是形式单一。
有部分党组织开展活动还是采取老一套,“念一遍文件,读一段报纸”,有的干脆将党建活动开成讨论生产经营的工作会。
(四)积极分子难培养,建党对象难发展。
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e60b04bf7ec4afe04a1dfae.png)
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拓宽党建工作覆盖面,使其健康稳步发展,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受思想认识所困扰,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适应。
从对一些“两新”组织的业主和党员的调查来看,存在“虚、难、怕”的思想:“虚”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持无所作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的现象;“难”是指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党员难管理、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经费难解决”;“怕”是指认为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支部,业主可能会有顾虑等等。
2.受企业性质所制约,不易开展党建工作。
“两新”组织的所有制性质特点,决定了它的财产具有私有性,员工具有雇佣性,业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这种特性使得“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四难”:一是党建工作难覆盖,二是组织生活难集中,三是具体问题难解决,四是组织作用难发挥。
大多数党组织的负责人,不能进入核心领导层,对各项重大事情无从知晓、无权过问,从而制约了党组织的作用发挥。
3.传统的规章在“两新”组织中不适用。
一些旧的做法和思路为新的工作展开留下了障碍。
例如,在相对稳定从业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要求有足够的党员人数就可成立党的组织的规定,在人员流动性强的“两新”组织中就有相当的操作难度;再如,按照党的组织文件规定,党费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上级党组织。
同时党费也要留一部分作为党组织活动的必要支出,在机关或者国有企业,一般这项费用由行政拨付,但是在“两新”组织中,行政拨付问题不好解决,但是党费还要上交上级组织,这就存在着党组织活动经费难以保证的问题,等等。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ebb17c1711cc7930b71607.png)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添加时间:2010/10/1020:28:11添加者:l k b x g z阅读次数:337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作用的催生下,两新组织大量涌现,日益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在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当前两新领域党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党建的新局面。
但是,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实践毕竟历时不长,其内在蕴含的规律仍需探索,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有关精神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两新组织日益成为党的建设重要领域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亦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它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而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纷纷崛起,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育成长。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均增速在24%以上,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不足1%到目前的超过1/3,在扩大社会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到2008 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
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私营个体经济平均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近450万个,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量的60%以上。
新社会组织也蓬勃发展,截至2009 年9 月“全国依法登记的新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41 万。
其中,社会团体22.97 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8.24 万,基金会1597 个。
目前,新社会组织仍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发展。
”新社会组织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因此,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cdcef1a6edb6f1aff001ff3.png)
党建与党论 的设政理
两 新 组 织 " 建 工 作 的 创 新 实 践 与 思 考 党
矫 海霞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 究中心 , 上海 20 3 ) 0 23
党 的十 七 大 报 告 指 出 : 的 基 层组 织是 党执 政 的组 织 基 党 础 。要 充 分 发 挥 基 层 党 组 织 推 动 发 展 、 务 群 众 、 聚 人 心 、 服 凝
领域党建模式 . 没有现成 经验可遵循 , 也 而其 重 要 性 和 紧 迫
作互动 、 资源共享 , 党建与经济工作一体发展 , 工作效率不断
提 高 , 企 业 服 务 日益增 强 , 到 了企 业 的 欢 迎 。 为 受 2创新 党 建 机 制 . 强 党组 织在 “ . 增 两新 组 织 ” 中的 凝 聚 力
分 . 好 “ 新 组 织 ” 建 工 作 是 党 的基 层 组 织 建 设 的一 个 重 做 两 党 要领域 。 “ 在 两新 组 织 ” 勃 发展 、 断壮 大 、 用 凸显 的新 形 蓬 不 作 势下 。 力推进 “ 新组织 ” 建工作 . 促进“ 新组织 ” 大 两 党 是 两 健 康 发 展 。 强 经 济 社会 发展 活 力 的重 大 课 题 和 紧迫 任 务 。 增
二 、 组 织 体 系 优 化 到 服 务管 理 提 升 : 梅 社 区 “ 从 虹 两新 组
织 ” 建 的 创 新 实践 党
促进和谐的作用 . 以党 的基 层 组 织 建 设 带动 其 他 各 类 基 层 组
织 建 设 。“ 两新 组 织 ”党 组 织 是 党 的基 层 组 织 的重 要 组 成 部
一
织共有党 委 1个 、 总支 6个 、 党 党支部 17个 , 员三 千余 6 党
论如何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论如何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ce8670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1.png)
论如何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发布时间:2021-04-02T13:48:54.1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郭炳莉[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两新”组织已成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为此,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成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九一农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两新”组织已成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为此,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成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笔者认为,应该三“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一、“四抓四强化”实现“两新”组织全覆盖为有效提升新兴组织党建工作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以“四抓四强化”为抓手,全面提高“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根据企业党员人数以及行业特点,采取企业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灵活建立联合党组。
成立非公经济组织综合党委、社会组织综合党委、配齐配全专兼职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两新”组织进行兜底管理,确保“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
采取内部选、外部聘、上级派等方式选配党组织书记,鼓励党员企业主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
举办“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将“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党员培训计划,提高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
选派政治立场坚定、党建业务工作熟练的党务干部担任“两新”组织专兼职党建指导员。
注重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培养、发展党员,充实党的后备力量。
三是夯实基础保障。
实行“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参加管理层重要会议、党组织与管理层沟通协商等制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
强化经费投入,将“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
加强阵地建设,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对社会组织进行达标提升,推动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四是实施党建引领。
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等建言献策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先锋生产线”等党员示范活动,带动职工群众创新实干,凝聚发展合力。
“两新”组织党建:特殊性、困境与对策
![“两新”组织党建:特殊性、困境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d166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3.png)
党建视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的党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的党建工作新课题,是党建的全新领域。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两新”党建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省级社会组织党工委,第一个律师协会党组织,第一个外资企业党支部,第一个外资企业党委,第一个以流动党员地籍为纽带“同乡村”型党组织,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博物馆等。
本文试图在总结广东“两新”组织党建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两新”组织党建的特殊性和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为“两新”组织党建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两新”组织党建的特殊性“两新”组织党建是体制外的党建工作,与体制内党建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殊性。
(一)党建基础特殊性:体制外党建。
“两新”组织党建是党的建设的崭新领域,“新”主要不在于党建工作从“零”开始,而在于与体制内的党建相比具有的特殊性,它是一种体制外的党建工作。
“两新”组织一般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
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各非公有制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相对于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之外的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基金会等民间性质的社会组织。
它们的最大特色就是脱离政治权力的直接影响和控制,体现着体制外的新生力量。
(二)党建类型特殊性:内生与嵌入。
“两新”组织存在很多共性,但也各有个性。
“两新”组织党建类型有两类:内生型和嵌入型。
内生型“两新”组织主要是指以中国为主要活动范围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嵌入型“两新”组织主要是指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国外输入,并得到我国承认的新经济组织,如外商独资企业、一些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办事机构等。
两种类型的不同决定其党建所体现的方式、方法、内涵等也不一样。
内生型“两新”组织党建大多以党建的全覆盖为主要目标,是执政党“强势推动”下的党建模式。
嵌入型“两新”组织的党建可超越国家范围,是在党的基层党组织与外国资本或外国社会组织之间进行的,采用平等互动、主动参与、科学引领等方法去创新党建工作。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0f4de2bed630b1c59eeb523.png)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和加强我县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下步,要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总体思路,围绕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三条主线,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扩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1、搞好调查摸底,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
各镇(街道、区)党委、县非公企业党工委、社会组织党工委,要对所辖“两新”组织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摸清“两新”组织规模、经营状况、员工人数、党员等方面变化的情况,以及党员人数是否适合成立支部、有无适合的支部书记、业主对组建党组织的态度等情况,并提出扩覆盖工作的方案。
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台账。
对需组建党组织的,要逐一研究制定组建方案,切实做到“三落实”:落实组建任务、落实组建责任人、落实组建时限;对需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要一一列出选派计划。
调查摸底情况和扩覆盖工作方案(见附表1、2、3),经主要领导把关签字后,要于4月28日前报县委组织部企业科,同时将电子版发至邮箱:*************。
为便于各党(工)委开展调查,县委组织部结合上年党内统计和县统计局、县工商局提供的情况,列出了我县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参考名册(见附表4),请大家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调查活动。
2、抓好“两个覆盖”,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
总体目标是:全县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要保持100%,无党员的“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要保持100%。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区分不同情况和类别,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特别是建好“兼合式”党组织。
所谓“兼合式”党组织,就是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的原则,对于在“两新”组织中工作没有接转组织关系的党员,也要建立并纳入党组织的管理。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2f19d9a0116c175e0e484c.png)
试论两新组织党建创新与发展作者:刘林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5期摘要两新组织作为党建的新领域,在组织设置、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工作方式上有了新的开拓,也存在基础薄弱、制度设计不完善等普遍性问题,需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与两新组织所有者的关系,拓展党组织活动的内涵,以提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新领域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84-03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作用的催生下,两新组织大量涌现,日益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在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当前两新领域党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党建的新局面。
但是,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实践毕竟历时不长,其内在蕴含的规律仍需探索,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有关精神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两新组织日益成为党的建设重要领域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亦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它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而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纷纷崛起,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育成长。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均增速在24%以上,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不足1%到目前的超过1/3,在扩大社会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到2008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
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私营个体经济平均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近450万个,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量的60%以上。
新社会组织也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9月“全国依法登记的新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41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是思路创新。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没有发展,社会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人类就停滞不前。
我们党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党的建设越强,发展速度就越快,发展质量就越高,发展的成果就越好;反之,发展的速度就越慢,发展的质量就越低,发展的成果就越差。
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来确立党建工作思路,要仔细的想一想,思路新不新,符不符合新时代新思想要求,贴不贴近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不有利于年度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
二是举措创新。
内容表现形式,形式服务内容。
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建措施。
革命战争时期的把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在军队派党代表等举措,都为党的发展壮大和军队的
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夺取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发展建设时期的党的体制机制改进创新、党内法规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有效举措,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所以,“两新”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举措,党建载体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促进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三是内容创新。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诸多方面。
如何做到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来开展“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呢?一要考虑党建工作有没有找准定位;二要考虑党设工作有没有找准与企业发展及工作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三要考虑党建工作有没有发挥好领、带、促作用;四要考虑党的自身建设是否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提高。
把这些因素聚焦对准了,党建工作就自然围绕中心工
作在运转了。
《“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个创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