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经济学》有感:会讲故事才能做好营销_读后感_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故事经济学》有感:会讲故事才能做好营销_读后感_模板
会讲故事才能做好营销
——读《故事经济学》有感
原创:采纳品牌部
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告渠道出现在人们眼前,然而人们对广告的厌烦也随之暴增。数据告诉我们——2017年第四季度,Netflix(付费免广告的视频公司)的订阅用户增至1.18亿。是的,消费者开始无视广告、屏蔽广告甚至付费避免广告的干扰。作为一名广告人、一名营销人,我们已经结结实实地感受到,改革以往的广告营销套路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著名好莱坞编剧罗伯特?麦基和内容营销专家托马斯?格雷斯在《故事经济学》中,带领读者追溯富兰克林时期至今的广告兴衰历程,从营销危机的源头开始解析,通过掌握故事的结构和方法,用”故事营销”来解决”为什么人们不再相信广告?”这一困扰无数营销人员的终极问题。
”打动消费者,而不是打扰消费者。”——这是故事营销、内容营销的准则。因为现在太多广告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困扰,用无趣生硬的品牌传达、自卖自夸的虚假承诺、洗脑式或明星堆砌式的广告,铺天盖地的”精神垃圾”填充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今年世界杯CCTV5播出的那三支广告——知乎的无厘头提问广告、BOSS直聘的传销口号广告、马蜂窝的唐僧念经广告,被全网观众痛斥”精神污染”!然而,和观众差评满天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业内对这三支广告的态度比较暧昧。支持者的衡量标准是广告效果——以马蜂窝APP为例,投放3天,在苹果商店里的排名狂飙突进,跃升到前50名,相当于每天都有好几万拉新。于是这群人总结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句洗脑。”
然而实际上他们混淆了一个事实,使洗脑广告立竿见影的并非内容,而是渠道。世界杯期间的CCTV5,就是前现代的广告模式——在具有垄断性质的渠道上,再令人讨厌的内容也会获得极大的传播量。我们都经历过这个垄断渠道+口号式广告词+大牌明星的童年时代,这些垃圾广告留给我们的记忆绝非愉快。
内容营销绝不是重复公司的优点或者产品性能,而是要创造消费者想要或需要的资料。这也是为什么,”原生广告”这一概念从2017年开始,就占据了品牌营销里刷屏案例的主流。从网易云音乐的”看见音乐的力量?乐评专列”,到Iphone的《三分钟》视频片,甚至之前因为”创造101”而爆火的”菊外人”事件,都是和产品内容高度绑定,对产品销量或者播放量、下载量有显而易见的导向性作用的推广物料,越发证明了人民群众从来不反感广告,只是反感冷冰冰的单方面说教罢了。
好的创意,自己会长翅膀,会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会和无数的事物和人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作为营销人、广告人,少做一些”地面爬行”式的苦力活,体面而优雅的,真正地”决胜于千里之外”不是更好么?
青年干部读《白说》有感
墩头镇人事助理夏莉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前段时间读的一本书——《白说》,作者是著名的主持人、评论员白岩松。在书的开篇代序,《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这篇文章中,白岩松是这样告诉读者的: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今天,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敲一两下鼓,拨两三声弦。白岩松认为,说了也是白说,不说白不说。
读完《白说》,觉得白岩松并没有“白说”。他以一位媒体人的视角与思考,特别真实地
向读者展示自己内心走过的路。对于幸福,书中这样讲,“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对于成功与失败,“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这读起来就像一碗好喝的心灵鸡汤。对于中国时政和改革,白岩松也直言不讳,他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公平的必经之途。”这本书里,白岩松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一位媒体评论员的思想性。虽然他自己说“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可他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是他对自己职业的一种担当。他的话很平淡,却掷地有声,他的责任感,他作为新闻人的担当无不令人佩服。
读过这本《白说》,觉得是对自己的一次洗礼。在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当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而变得迷茫,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人生的路应当如何走下去,白岩松在书里用自己的切身事例,亲力亲为给我们指引方向。谈到本职工作,白岩松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做作解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工作撞成自己与别人的信仰。“一直以来,人们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一种误解,好像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其实正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体现。按时按点按要求把每天的钟撞好,就是圆满完成了你的本职工作,......把撞钟看做是平凡,总想着成名成家接受万人膜拜,才是没有根基的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社会需要的是在各个岗位上安心、负责、不打折扣撞钟的“和尚”。读到这里,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又是否能做好这撞钟的“和尚”呢?!
《白说》读到最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的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学生时代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那种满足感又有点找回来了。现在的我们,都是处在一个快速阅读、资讯爆炸的年代,互联网新媒体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信息便捷,每时每刻都可以刷微博、刷微信、看朋友圈,方便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娱乐了我们自己,但是传统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少。不过,阅读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却是新媒体无法取代的,读一本好书,就像结交了一位朋友,可以让我们在现实中寻找一点人生哲理,感受一些共振与共鸣。
工作与生活再忙碌,也应该抽时间坐下来读上几页纸,就像书中所说:阅读帮你打开世界,带你走出自己狭窄的空间;它与你的情绪产生共鸣,陪伴你度过一段时光,让你品味出无用为大用的乐趣;它带你面对内心,面对人性,面对生命;它还可以提供智慧、抚慰和解决之道,在你行走艰难时,为无门之处开门,让无光之处有光。
发现最真的自己
——读《菜根谭》有感1000字
张鹏宇
《菜根谭》诞生于明万历年间,是一部有益于人们修身正心、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在这部书中,作者洪应明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读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读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毛泽东读《菜根谭》时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读《菜根谭》,感触颇深:“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志却整日怨天尤人,说没有好爹娘给自己聪明的大脑、没有好老师教会自己治世的学问、没有好领导安排自己施展才华的阵地,等等。但就是忘了照照镜子,看一看自己满脸灰,拍一拍自己浑身泥啊。在我们的邻国缅甸有这么一句俗语:海中的月亮再明也照不出海的深浅,自己的眼睛再亮也看不见自己的容颜。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真正能够找到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却很难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