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下的课程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职衔接下的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课程作为职业能力培育的核心载体,直接影响中高职衔接的成败。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针对中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中高职衔接中课程建设层面遵循的原则和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中高职衔接的顺利推进,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奠定良好课程建设基础。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职业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能力培育
1中高职衔接下的课程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可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核心构成部分,能否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这一精神,明确了中高职关系,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政策依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不断提升,带有极强“中途终结”[1]性特点的中职教育逐步陷入两难境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求学深造的意愿日渐强烈;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对用人需求提出了更高需求,中职学生求职就业的传统优势和竞争力明显偏弱。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中高职衔接)自然成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2],亦成为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3]。

中高职衔接包括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学制的衔接、教育体制的衔接和课程的衔接等,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

[4]
课程(curriculum)最本质的涵义是知识组织,Curriculum源于拉丁文,本意指跑道,因此课程通常指的是路径、是过程,是经由过程实现目标的方法,是按照某种理念将依据目标选定的内容进行组织而形成的一个实体,是教育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核心联系纽带。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经历了知识观、经验观和结构观等不同阶段。

可以说,课程是基于一定知识的系统组织,是基于学生经验的知识学习和能力习得,是基于知识和经验进行的学科结构、心理结构和文化结构式的“发现学习”过程,[5]是为学生设计的一个包含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学习方案(learning Program),以促使学生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活动而发生所预期的变化或形成所期望的素质[6]。

教师基于课程促进学习的发生,学生基于课程实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习得和态度的转变。

课程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基本依据和必要保障,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跑道”、路径和方法。

教育目标需要借助课程来彰显和兑现。

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和质疑。

中高职衔接,其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目标、模式和路径,均可以通过课程得以体现。

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既有课程设计的现状分析,探究课程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为中高职衔接下的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南。

2中高职衔接下课程建设的原则
中高职衔接下课程建设应该从系统整合、层次差异、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能力培育等四个层面入手,充分关注中职与高职的差异与联系,着眼学生职业生涯成长及职业能力培育,本着统筹协调、系统思考的规划思路,在尊重中职、高职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天然差
异的前提下,形成中高职特色鲜明、同时又彼此融通的课程建设方针。

下面,围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原则,做出分析与说明。

2.1基于系统整合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范畴。

2011年,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划归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管辖,从而改变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归不同部门管辖的制度障碍,为中高职衔接奠定了政策层面的基础。

中等和高职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岗位一线的操作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型及技术型人才。

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转型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

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过程。

[7]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属于其中的两个阶段性教育层次。

职业活动实践处于不断演变之中,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自然亦处于动荡变化状态。

要适应职业活动实践的能力要求,就需要潜在的及现有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并完善自身的职业能力,具备更强的迁移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自然便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基于终身教育的视野,统筹考虑中高职教育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系统思考,统一规划,既可以摆脱中高职课程大量重复的现实困境,又可以将中高职课程建设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整体框架和终身教育范畴,促进职业能力培育由低级到高级、由入门到精深的过渡与深化,实现一体化(integrated)、整体性(holistic)和一致性(consistency)的课程设计,推动职业能力循序渐进式的培育与开发,为职业活动实践领域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供给。

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服务职业实践的教育。

基于职业实践需求,依据职业岗位类别和层次,提供适合岗位、行业需求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和宗旨所系。

行业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岗位类别亦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消亡、更新和替代趋势,但岗位的层级会依然存在,岗位对能力要求会依旧呈现由低到高分层的天然表现。

进入职场的人员,随着技能的掌握和经验、阅历的增长,其能力发展呈现由初级入门者到熟练掌握者,再到“行家里手”的变化。

基于人的能力发展,基于岗位的层级要求,统筹规划适合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课程内容,设定不同的培育目标,不同的学习路径和方法,既可以具备课程的针对性,又可以保证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从而避免出现同一培育对象,在不同层级、不同时间段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时,遭遇课程内容重复、混乱无体系的弊端,实现更科学、更高效、更协调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职业能力体系存在层级划分,能力习得需要经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把握的由浅入深的阶段和过程,由此构成了系统整合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如美国劳工部(DOL)依据工作承担者与信息、人及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等级划分,为职业教育提供能力层次划分的参照,为岗位技能培训提供借鉴与参考。

英国在核心能力分类的基础上,分为五个级别,并为每个级别做出了精准界定和详细说明,以用来进行培育与考核的指导。

美英两国的这些实践,均体现了系统整合原则在课程设计方面的运用。

系统整合原则,从宏观层面,可以与劳动部门推出的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通过对岗位、能力的界定和划分,基于国家层面形成整体的课程建设依据。

当然,就国内而言,职业资格标准的界定和细化,是一项投入周期长、投入资源多的系统工程,目前还难以实现对数千种职业一一细化到位。

这便需要中职和高职相关的研究人员及课程设计人员,依据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要求,参照具体专业设置,在微观细化方面做出努力。

近年来,我国实行中高职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3+2/3+3中高职分段联合办学等模式,在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在中高
职衔接的背景下,注重中高职两个层次教育间的沟通与协作,可以更好地体现系统整合的课程建设原则。

如天津在中高职衔接实验中,建立了“中高职衔接教学委员会”工作制度,协调专业方案、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制定,形成了中高职学校共同研究和确立分层分段学制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共同选择和编写教材,取得了良好的系统整合的协同效应。

[8]
可见,系统整合原则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一是可以借助政府层面的努力,制定针对各类职业、各个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细化各类职业和岗位的具体要求,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设计;二是可以基于中高职两个层次相关院校及人员的协作,从微观层面进行整合,以达到彼此融合、避免冲突的效果。

2.2基于层次差异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在关注整体设计的同时,中高职课程建设还需尊重差异,形成特色。

职业教育既然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自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对象、目标和模式上必然存在显著差异。

中高职衔接不是要否认和抹杀这些显著差异,而是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特色,彰显各自优势和特点,体现各自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中职教育面向的是初中毕业、还未进入成人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群体,高职教育面对的刚刚步入成人阶段的学生群体。

高职学生尽管涉世不深,但在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方面明显超越了中职学生。

因而,其在学习心理方面的表现,已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学生具有显著差异。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一线的操作型应用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备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中职教育侧重的是针对具体岗位、基本岗位的操作能力的培育;高职教育侧重的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心智领悟能力等柔性能力的培育。

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法的差异。

在课程设计方面,中职学生应该更多地基于感性认知和实践体验,强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习得。

高职学生应该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注重理性认知的提升,强化抽象思维、创新能力、协作沟通在其知识学习和能力习得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中职课程应侧重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的认知、观察和体验,在了解工商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顺利切入具体岗位的工作,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担当某个具体职位的职责。

高职课程应侧重学生在工商管理实践认知基础上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在引导其参与、观察和体验工商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激发其深入思考和创新思维,积极探寻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获得行为和心智上的创新与突破,形成更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在不同情境下的迁移应用能力。

也就是说,中职课程侧重职业定向方面的引导,注重显性知识的传递,强调操作技能的习得与熟练;高职课程侧重职业成长方面的培育,注重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的渗透,强调心智技能的习得、突破与超越。

依据罗伯特·加涅对学习的五种分类,按重要程度排序,则中职教育侧重的领域依次是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和智慧技能,高职教育侧重的领域依次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

中职课程是高职课程得以实现的基础,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逻辑上的延伸和深化。

两者相互交融,而又彼此独立,共同指向职业活动实践的内在能力要求,构成职业活动实践的胜任力。

基于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实现模式,进行中高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形成中高职课程建设的特色,是中高职衔接下课程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2.3基于职业发展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不仅是实用性的教育,还应该着眼长远,从学习者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进行课程建设,为学习者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关注每个人的生涯发展全过程,关注个人的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教育形式的灵活化和内容的多元化来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需求。

[9]基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进行中高职衔接下的课程设计,在中职教育领域,需要满足中职学生平滑切入职业活动实践的基本需求,确保中职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岗位操作技能,胜任岗位基本任务要求;在高职教育领域,需要满足高职学生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更宽泛、更精深的专业技能,确保学生能够胜任不断变化的职业活动实践挑战,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可以说,中职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动手操作技能,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现有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技巧要求,达到入职易、上手快的目标,满足其职场“生存”的需求。

高职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能力,培育充足的发展后劲,确保学生在面对新任务情境挑战下,能够创新思维,激发潜能,实现发展快、适应强的预期目标,满足其职场“发展”的需求。

中职课程以实用、生存为诉求,高职课程以突破、发展为特点。

中职课程是职业认知、职业适应的基础,高职课程是职业成长、职业发展的保障。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习者的职业进入、职业发展、职业成就提供支持与促进。

中高职衔接下,确保学生在职业认知和职业适应阶段能够接触较为充分的真实职业情境实践,感知职业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激发其创新与突破的意识与动机,为高职阶段的课程学习和能力习得奠定基础。

一句话,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应着眼于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整体设计,基于学习者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围绕学习者学习心理内在机制及外部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2.4基于能力培育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人们对职业能力内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职业能力的培育与开发,是一个逐渐深化、逐步完善、永远止境的漫长过程。

职业教育作为伴随人们整个职业生涯历程的教育类型,关注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育、提升与完善。

基于能力的视角,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实则为职业教育各个阶段均需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职业能力体系可以分为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专业能力三种不同类型。

中职教育首先关注的是岗位专业能力的培育,旨在为社会培育实用性强、岗位指向明确的操作型初级及中级劳动者。

高职教育着重于学习者核心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培育,旨在为社会提供发展潜力大、适应性强的高潜质、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

中职课程应聚集于某个或某类具体的岗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努力实现在某个或某类岗位上“点”的突破与精进。

高职课程应围绕某个或某类行业进行更具通用性、迁移性的职业能力培育,努力实现学习者在某个或某类行业中“面”的适应与胜任。

适应性、创新性等柔性表现是高职课程所要谋取的关键目标。

德国学习将职业能力体系划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基本类别。

其中,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是更具迁移性和通用性的核心能力。

中职课程首先应该关注专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然后再依据学生心理和心智的成熟状况,进行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引导与培育。

高职课程则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而再依据其既有专业能力状况,借助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习得与完善,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阶段会因此而弱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育。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行业变化日新月异,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亦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借助团队协作,与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协调,迎接职业活动任务情境的全新挑战,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依托。

离开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谈专业能力
培育,并不现实。

为此,高职课程建设应该基于能力构成的各个要素,统筹规划,系统考虑。

国际职业教育界存在五种基本的职业能力观:第一种是将职业能力视为一种主要由正规教育培养产生的个人特性;第二种是视为人们从实践经验中分析、总结出来的关于工作方面的要求;第三种是视为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人们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第四种是视为个体从各种途径获得的对工作的适应能力;第五种是个体具有的介于“认知和理性能力”与“直觉和情境性能力”之间的、以变革为取向的实际工作能力。

这五种基本职业能力观的差别在于对职业能力的主体、形成过程、本质特征的认识的差别。

[10]也是五种基本职业能力存在依次递进、逐步发展与进化的内在联系。

中职课程应该以前三种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为核心,高职课程则需要基于中职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能力的习得,着力培育并提升后两种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类别及职业能力依次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中高职课程建设,有助于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心理、身体、智力和阅历的发展阶段,结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及本质特征做出针对性、实效性的安排,形成中高职课程建设的层次化与阶梯化,促进中高职的衔接与过渡。

3 结语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衔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所在。

依据中高职各自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尊重差异、塑造特色的原则下,进行系统规划,统筹设计,基于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围绕职业能力体系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特点及作用,结合学习者心理、智力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摆脱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困境,理顺职业教育体系中课程建设混乱、冲突及错位关系,形成衔接有效、内在统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