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练习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练习

问中 EF 与 BE、CF 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答:
(填“是”或“否”)
(3)如图③,若△ABC 中,∠B 的平分线 BO 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 CO 交于 O,过 O 点作 OE∥BC
交 AB 于 E,交 AC 于 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这时 EF 与
BE、CF 关系又如何?并证明.
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
5.如图,在△ABC 中,AB=AC,D 为 BC 上一点,且 DA=DC,BD=BA,则∠B 的大小为( )
A.40°
B.36°
C.30°
D.25°
6.如图,△ABP 与△CDP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 PA⊥PD.有下列四个结论: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练习
一、选择题(共 10 题) 1.下列“数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有且仅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方格纸,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
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 )种.
A.6
B.5
C.4
25. 如图,在△ABC 中,AC=BC,∠C=90°,D 是 AB 的中点,AE=CF, 求证:△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6.如图,在△ABC 中,∠ABC=45°,点 P 为边 BC 上的一点,BC=3BP, 且∠PAB=15°点 E 关于直线 PA 的对称点为 D,连接 BD,又△APC 的 PC 边上的高为 AH. (1)求∠BPD 的大小; (2)判断直线 BD,AH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3)证明:∠BAP=∠CAH.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单元基础训练第1-2章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含答案]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单元基础训练第1-2章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含答案]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单元基础训练第1-2章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一、选择题(每题3分)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分)如图,AB=DB,∠1=∠2,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BE的是( )A.BC=BE B.AC=DE C.∠A=∠D D.∠ACB=∠DEB3.(3分)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B点的AB的垂线L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D点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ACB≌△ECD,ED=AB,测ED的长就得AB得长,判定△ACB≌△ECD的理由是( )A.SAS B.ASA C.SSS D.AAS4.(3分)如图,点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C于点E.已知PE=3,则点P到AB的距离是( )A.3B.4C.5D.65.(3分)△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则在图中能够作出△ABC全等且有一条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6.(3分)如图,已知AB∥CD,AD∥BC,AC与BD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于点F,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5对B.6对C.7对D.8对7.(3分)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8.(3分)如图,在△ABC与△DEF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1)AB=DE;(2)BC=EF;(3)AC=DF;(4)∠A=∠D;(5)∠B=∠E;(6)∠C=∠F.以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不能判断△ABC与△DEF全等的是( )A.(1)(5)(2)B.(1)(2)(3)C.(4)(6)(1)D.(2)(3)(4)9.(3分)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成立的条件有( )A.4个B.3个C.2个D.1个10.(3分)如图,∠DBC和∠ECB是△ABC的两个外角,点P是∠DBC、∠ECB两角的平分线的交点,PM、PN、PQ分别是P点到AB、AC、BC三边的垂线段,PM、PN、PQ的数量关系为( )A.PM>PN>PQ B.PM<PN<PQ C.PM=PN=PQ D.PM=PN>PQ11.(3分)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3个B.2个C.1个D.0个12.(3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每题2分)13.(2分)△ABC≌△DEC,△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EC=25cm,那么BC长为 .14.(2分)如图,若△ABC≌△ADE,∠EAC=35°,则∠BAD= °.15.(2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AB=10cm,则BC= cm.16.(2分)如图,已知AB⊥BD,垂足为B,ED⊥BD,垂足为D,AB=CD,BC=DE,则∠ACE= 度.17.(2分)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AM=15°,则AN= cm,∠NAB= .18.(2分)如图,在△ABC中,∠A:∠ABC:∠ACB=3:5:10,若△EDC≌△ABC,则∠BCE:∠BCD= .19.(2分)如图,△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150°,则∠θ的度数是 度.20.(2分)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21.(2分)在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 度.22.(2分)BG、EH分别为△ABC与△DEF的高,且AB=DE,BC=EF,BG=EH,若∠ACB=60°,则∠DFE= .三、解答题23.(8分)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别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①,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24.(5分)如图,△ABO≌△CDO,点B在CD上,AO∥CD,∠BOD=30°,求∠A的度数.25.(5分)如图,AB∥ED,点F、C在AD上,AB=DE,AF=DC,试说明BC=EF.26.(8分)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ABD=∠ACD,∠BDE=∠CDE.试说明BE=CE.27.(8分)如图1、图2,AC⊥BC,AD⊥DE,BE⊥DE,垂足分别为C、D、E,C、D、E三点共线,AC=BC.(1)在图1中,若AD=2,BE=5,则DE的长为多少?请说明理由.(2)在图2中,若AD=5,BE=2,则DE= .28.(10分)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直接写出AB+AC与AE之间的等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可以得出全等从形状和大小两个方面同时满足就可以从备选答案中得出结论.【解答】解:A、说明两三角形的形状相同,不能确定大小,故错误;B、强调了两三角形的大小,没有确定形状,故错误;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结论;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错误.∴正确答案为为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本题时弄清全等三角形的了两个必备条件是关键.2.(3分)如图,AB=DB,∠1=∠2,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BE的是( )A.BC=BE B.AC=DE C.∠A=∠D D.∠ACB=∠DEB【分析】本题要判定△ABC≌△DBE,已知AB=DB,∠1=∠2,具备了一组边一个角对应相等,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添加BC=BE,可根据SAS判定△ABC≌△DBE,故正确;B、添加AC=DE,SSA不能判定△ABC≌△DBE,故错误;C、添加∠A=∠D,可根据ASA判定△ABC≌△DBE,故正确;D、添加∠ACB=∠DEB,可根据AAS判定△ABC≌△DBE,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3分)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B点的AB的垂线L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D点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ACB≌△ECD,ED=AB,测ED的长就得AB得长,判定△ACB≌△ECD的理由是( )A.SAS B.ASA C.SSS D.AAS【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三角形的边相等,两条垂线,可得一对角相等,加上图形中的对顶角相等,条件满足了ASA,答案可得.【解答】解:∵AB⊥BC,DE⊥BC,∴∠ABC=∠EDC=90°,又CD=BC,∠ACB=∠ECD,∴△ABC≌△EDC符合两角一边对应相等,所以利用的判定方法为AS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要根据已知选择方法.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4.(3分)如图,点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C于点E.已知PE=3,则点P到AB的距离是( )A.3B.4C.5D.6【分析】已知条件给出了角平分线、PE⊥AC于点E等条件,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知点P到AB的距离是也是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做题时从已知开始思考,想到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顺利地解答本题.5.(3分)△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则在图中能够作出△ABC全等且有一条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和△ABC全等,那么必然有一边等于3,有一边等于,又一角等于45°.据此找点即可,注意还需要有一条公共边.【解答】解:分三种情况找点,①公共边是AC,符合条件的是△ACE;②公共边是BC,符合条件的是△BCF、△CBG、△CBH;③公共边是AB,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但是顶点不在网格上.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思考要全面,不重不漏.6.(3分)如图,已知AB∥CD,AD∥BC,AC与BD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于点F,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5对B.6对C.7对D.8对【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BD≌△CDB,△ABO≌△CDO,△ADE≌△CBF,△AOE≌△COF,△AOD≌△COB,△ABC≌△CDA,△ABE和△CDF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涉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7.(3分)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可固定窗户.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8.(3分)如图,在△ABC与△DEF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1)AB=DE;(2)BC=EF;(3)AC=DF;(4)∠A=∠D;(5)∠B=∠E;(6)∠C=∠F.以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不能判断△ABC与△DEF全等的是( )A.(1)(5)(2)B.(1)(2)(3)C.(4)(6)(1)D.(2)(3)(4)【分析】根据已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而具备SSA的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解答】解:A、正确,符合判定方法SAS;B、正确,符合判定方法SSS;C、正确,符合判定方法AAS;D、不正确,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3分)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成立的条件有( )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1=∠2,∠BAC=∠EAD,AC=A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加一角或已知角的另一边.【解答】解:已知∠1=∠2,AC=AD,由∠1=∠2可知∠BAC=∠EAD,加①AB=AE,就可以用SAS判定△ABC≌△AED;加③∠C=∠D,就可以用ASA判定△ABC≌△AED;加④∠B=∠E,就可以用AAS判定△ABC≌△AED;加②BC=ED只是具备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①③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AS、HL.做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结合判定方法,进行添加.10.(3分)如图,∠DBC和∠ECB是△ABC的两个外角,点P是∠DBC、∠ECB两角的平分线的交点,PM、PN、PQ分别是P点到AB、AC、BC三边的垂线段,PM、PN、PQ的数量关系为( )A.PM>PN>PQ B.PM<PN<PQ C.PM=PN=PQ D.PM=PN>PQ【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得到线段相等,利用等量代换结论可得.【解答】解:∵PB平分∠DBC,PM⊥AD,PQ⊥BC,∴PM=PQ,∵PC平分∠BCE,PN⊥AE,PQ⊥BC,∴PQ=PN,∴PM=PN=PQ,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线段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3分)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3个B.2个C.1个D.0个【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CD,BC=CE,∠ACD=∠BCE=60°,求出∠ACE=∠BCD,根据SAS证△ACE≌△DCB,推出∠NDC=∠CAM,求出∠DCE=∠ACD,证△ACM≌△DCN,推出CM=CN,AM=DN,即可判断各个结论.【解答】解:∵△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CD,BC=CE,∠ACD=∠BCE=60°,∴∠ACD+∠DCE=∠BCE+∠DCE,∴∠ACE=∠BCD,在△ACE和△BCD中∴△ACE≌△DCB(SAS);∴①正确;∵∠ACD=∠BCE=60°,∴∠DCE=180°﹣60°﹣60°=60°=∠ACD,∵△ACE≌△DCB,∴∠NDC=∠CAM,在△ACM和△DCN中∴△ACM≌△DCN(ASA),∴CM=CN,AM=DN,∴②正确;∵△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DC=∠ACD,∵∠AMC>∠ADC,∴∠AMC>∠ACD,∴AC>AM,即AC>DN,∴③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辨析能力.12.(3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45°,AP=BP=CP,∠BAP=∠CAP=45°,AP⊥BC,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得∠EPA=∠FPC,所以△EPA≌△FPC,所以①②③都得到证明.当EF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时,才有EF=AP.【解答】解:∵AB=AC,∠BAC=90°,∴∠B=∠C=45°,∵P为边BC的中点,∴AP=BP=CP,∠BAP=∠CAP=45°,AP⊥BC,∴∠EAP=∠C,又∵∠EPA+∠APF=90°,∠FPC+∠APF=90°,∴∠EPA=∠FPC,在△EPA和△FPC中∴△EPA≌△FPC(ASA),∴AE=CF,EP=FP,所以①正确;∴△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②正确;∵四边形AEPF的面积等于△APC的面积,∴2S四边形AEPF=S△ABC,所以③正确;又∵EF=,而只有F点为AC的中点时,AP=即点F为AC的中点时有EF=AP,所以④不一定正确.所以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①②③,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直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说明△EPA≌△FPC.二、填空(每题2分)13.(2分)△ABC≌△DEC,△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EC=25cm,那么BC长为 45cm .【分析】根据题意,△ABC≌△DEC,可知BC=CD,△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EC=25cm,所以CD=45cm,即得BC=45cm.【解答】解:∵△ABC≌△DEF,∴BC=CD,又△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DF=25cm,∴BC=CD=100﹣30﹣25=45cm.故填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的对应问题,以及对三角形周长的考查.14.(2分)如图,若△ABC≌△ADE,∠EAC=35°,则∠BAD= 35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对应角∠CAB=∠EAD相等,再从上图中找出等量关系:∠BAD=∠CAB﹣∠EAB=∠EAC.【解答】解:∵△ABC≌△ADE,∴∠CAB=∠EAD,∵∠EAC=∠CAB﹣∠EAB,∠BAD=∠EAD﹣∠EAB,∴∠BAD=∠EAC,∴∠BAD=∠EAC=35°.故填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仔细读图,利用图形上的关系做题时比较好的一种方法.15.(2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AB=10cm,则BC= 20 cm.【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E=CE=10cm,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DB≌△EDB≌△EDC,AB=10cm,∴AB=BE=CE=10cm,∴BC=BE+CE=20cm,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6.(2分)如图,已知AB⊥BD,垂足为B,ED⊥BD,垂足为D,AB=CD,BC=DE,则∠ACE= 90 度.【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判断△ABC≌△CDE,所以∠ECD=∠A,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得∠ACE的值.【解答】解:∵AB⊥BD、ED⊥BD,∴∠ABC=∠EDC=90°∵AB=CD,BC=DE∴△ABC≌△CDE(SAS)∴∠ECD=∠A∵在Rt△ABC中,∠A+∠ACB=90°∴∠ECD+∠ACB=90°∴∠ACE=180°﹣(∠ECD+∠ACB)=180°﹣90°=90°.故填9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AS、HL 本题要借助平角来求90°.17.(2分)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AM=15°,则AN= 7 cm,∠NAB= 60° .【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DAM=∠NAM,AN=AD,求出所求即可.【解答】解:由折叠得:∠DAM=∠NAM=15°,AN=AD=7cm,∴∠DAN=30°,∵∠BAD=90°,∴∠NAB=60°.故答案为:7;60°【点评】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8.(2分)如图,在△ABC中,∠A:∠ABC:∠ACB=3:5:10,若△EDC≌△ABC,则∠BCE:∠BCD= 1:4 .【分析】先求出△ABC的各角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求出∠ECD的度数,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先求出∠ECA的度数,根据∠BCE=∠ACB﹣∠ECA求出∠BCE的度数,然后求出比值.【解答】解:∵∠A:∠ABC:∠ACB=3:5:10,∴∠ACB=180°×=100°,∵△EDC≌△ABC,∴∠ECD=∠ACB=100°,∴∠ECA=180°﹣∠ECD=180°﹣100°=80°,∠BCE=∠ACB﹣∠ECA=100°﹣80°=20°,∴∠BCD=80°∴∠BCE:∠BCD=20°:80°=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和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根据比值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9.(2分)如图,△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BAC=150°,则∠θ的度数是 60 度.【分析】解题关键是把所求的角转移成与已知角有关的角.【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翻折得到的∠E=∠ACB可得到∠θ=∠EAC,∵△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BAC=150°,∴∠DAC=∠BAE=∠BAC=150°.∴∠DAE=∠DAC+∠BAE+∠BAC﹣360°=150°+150°+150°﹣360°=90°.∴∠θ=∠EAC=∠DAC﹣∠DAE=60°.【点评】翻折前后对应角相等.20.(2分)如图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①②③ .(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只要先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就可判断题中结论是否正确.【解答】解:∵∠E=∠F=90°,∠B=∠C,AE=AF,∴△ABE≌△ACF(AAS),∴AC=AB,BE=CF,即结论②正确;∵AC=AB,∠B=∠C,∠CAN=∠BAM,∴ACN≌△ABM(ASA),即结论③正确;∵∠BAE=∠CAF,∵∠1=∠BAE﹣∠BAC,∠2=∠CAF﹣∠BAC,∴∠1=∠2,即结论①正确;∴△AEM≌△AFN(ASA),∴AM=AN,∴CM=BN,∵∠CDM=∠BDN,∠C=∠B,∴△CDM≌△BDN,∴CD=BD,无法判断CD=DN,故④错误,∴题中正确的结论应该是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对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作出正确判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2分)在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 315 度.【分析】根据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得∠1+∠7=90°,∠2+∠6=90°,∠3+∠5=90°,∠4=45°.【解答】解:由图可知,∠1所在的三角形与∠7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所以∠1+∠7=90°.同理得∠2+∠6=90°,∠3+∠5=90°.又因为∠4=45°,所以∠1+∠2+∠3+∠4+∠5+∠6+∠7=315°.故答案为:31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发现并利用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2分)BG、EH分别为△ABC与△DEF的高,且AB=DE,BC=EF,BG=EH,若∠ACB=60°,则∠DFE= 60°或120°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由HL Rt△BCG≌Rt△EFH,得出∠DFE=∠ACB=60°;②如图2所示:同①得:Rt△BCG≌Rt△EFH,得出∠EFH=∠ACB=60°,求出∠DFE=12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BG、EH分别为△ABC与△DEF的高,∴∠BGC=∠EHF=90°,在Rt△BCG和Rt△EFH中,,∴Rt△BCG≌Rt△EFH(HL),∴∠DFE=∠ACB=60°;②如图2所示:同①得:Rt△BCG≌Rt△EFH,∴∠EFH=∠ACB=60°,∴∠DFE=180°﹣60°=120°;故答案为:60°或12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三、解答题23.(8分)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别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①,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对称轴和中心结合正方形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24.(5分)如图,△ABO≌△CDO,点B在CD上,AO∥CD,∠BOD=30°,求∠A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B=O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O=∠D,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OBD=∠D,然后求出∠AB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ABO≌△CDO,∴OB=OD,∠ABO=∠D,∴∠OBD=∠D=(180°﹣∠BOD)=×(180°﹣30)=75°,∴∠ABC=180°﹣75°×2=30°,∵AO∥BC,∴∠A=∠ABC=3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5.(5分)如图,AB∥ED,点F、C在AD上,AB=DE,AF=DC,试说明BC=EF.【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BAC=∠EDF,在△ABC和△DEF中利用SAS即可证明△ABC≌△DE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解答】证明:∵AB∥ED,∴∠BAC=∠EDF,∵AF=DC,∴AC=D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BC=EF.【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就是证明三角形全等.26.(8分)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ABD=∠ACD,∠BDE=∠CDE.试说明BE=CE.【分析】要证BE=CE,要先证明△ABD和△ACD全等,得到BD=CD,再证明△BDE和△CDE全等即可.【解答】证明:∵∠ADB=180°﹣∠BDE,∠ADC=180°﹣∠CDE,∴∠ADB=∠ADC.在△ADB和△ADC中,,∴△ADB≌△ADC.∴BD=CD∵在△DBE和△DCE中,,∴△DBE≌△DCE.∴BE=C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简单的线段相等,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27.(8分)如图1、图2,AC⊥BC,AD⊥DE,BE⊥DE,垂足分别为C、D、E,C、D、E三点共线,AC=BC.(1)在图1中,若AD=2,BE=5,则DE的长为多少?请说明理由.(2)在图2中,若AD=5,BE=2,则DE= 3 .【分析】①根据ASA可证明△ADC≌△BEC得出AD=CE,BE=CD则能求出DE=CD+CE.②根据ASA可证明△ADC≌△BEC得出AD=CE,BE=CD则能求出DE=CE﹣CD.【解答】解:①在△ADC与△BEC中,AC=BC,∠D=∠E=90°,∠ACD=∠CBE=90°﹣∠BCE,∴△ADC≌△BEC,∴AD=CE=2,BE=CD=5,∴DE=CD+CE=7;②在△ACD与△BEC中AC=BC,∠ADC=∠BEC=90°,∠DAC=∠BCE∴△ADC≌△BEC∴AD=CE=5,CD=BE=2.∴DE=CE﹣CD=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做题的关键是找出全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出对应边相等,剩下的就是线段加减的问题了.28.(10分)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直接写出AB+AC与AE之间的等量关系.【分析】(1)根据相“HL”定理得出△BDE≌△CDF,故可得出DE=DF,所以AD平分∠BAC;(2)由(1)中△BDE≌△CDE可知BE=CF,AD平分∠BAC,故可得出△AED≌△AFD,所以AE=AF,故AB+AC=AE﹣BE+AF+CF=AE+AE=2AE.【解答】(1)证明:∵DE⊥AB于E,DF⊥AC于F,∴∠E=∠DFC=90°,∴△BDE与△CDF均为直角三角形,∵∴△BDE≌△CDF(HL).∴DE=DF,∵DE⊥AB于E,DF⊥AC于F,∴AD平分∠BAC;(2)AB+AC=2AE.证明:∵BE=CF,AD平分∠BAC,∴∠EAD=∠CAD,∵∠E=∠AFD=90°,∴∠ADE=∠ADF.在△AED与△AFD中,∵,∴△AED≌△AFD(ASA).∴AE=AF.∴AB+AC=AE﹣BE+AF+CF=AE+AE=2AE.【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逆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八年级轴对称典型例题

八年级轴对称典型例题

八年级轴对称典型例题一、等腰三角形与轴对称性质相关例题例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A = 36°,请找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所有对称轴。

解析:1. 因为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作AD⊥BC于D点,由于AB = A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AD所在直线就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对称轴。

因为∠A=36°,AB = AC,所以∠B=∠C=(180° 36°)/2 = 72°。

这条对称轴将等腰三角形ABC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和ACD。

2. 总结:等腰三角形ABC有1条对称轴,即底边上的高AD所在的直线。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轴对称例题例题2: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 = 3cm,△ABD的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

[此处可自行画一个简单的三角形ABC,其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在AC上,E在BC上]解析:1. 因为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 = CD。

2. 已知△ABD的周长为AB+BD + AD = 13cm,由于AD = CD,所以AB+BD+CD = 13cm,即AB + BC = 13cm。

3. 又因为AE = 3cm,且DE垂直平分AC,所以AC = 2AE = 6cm。

4. 那么△ABC的周长为AB+BC + AC=13 + 6 = 19cm。

三、角平分线与轴对称例题例题3:如图,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连接CD,求证:OP垂直平分CD。

[画一个∠AOB,OP为角平分线,PC垂直OA于C,PD垂直OB于D,连接CD]解析:1. 因为OP平分∠AOB,PC⊥OA,PD⊥O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C = PD。

2. 在Rt△OPC和Rt△OPD中,OP = OP(公共边),PC = PD,所以Rt△OPC≌Rt △OPD(HL)。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题目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题目

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19cm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AC=2AE=6cm.又∵△ABD的周长=AB+BD+AD=13cm.∴AB+BD+CD=13cm,即AB+BC=13cm.∴△ABC的周长=AB+BC+AC=13+6=19cm.故答案为19.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画画看是轴对称的有两条对称轴你自己画一下对称轴就是他们夹角的平分线如下图,某地由于居民增多,要在公路l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A,B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这个公共汽车站C建在什么位置,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解: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于O,交AB于E∵EO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O到A,B的距离相等∴这个公共汽车站C应建在O点处,才能使到两个小区的路程一样长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M,N两点,过M,N作直线即为所求将圆规的圆心分别处于线段的两端,各做一个圆弧,并让其相交,将其交点相连即为该线段垂直平分线.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P,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P到两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请在图中作出发射塔P的位置.(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根据题意,P点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两条公路所夹角的平分线上.故两线交点即为发射塔P的位置.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P,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P到两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请在图中作出发射塔P的位置.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的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水,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作出图形并说明理由.分析:作A关于ON的对称点E,B关于OM的对称点F,连接EF交ON于C,交OM于D,连接AC、BD,即可得出答案;根据对称点推出AC=EC,BD=FD,FR=BR,AT=ET,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沿AC-CD-DB路线走是最短的路线如图(1)所示:证明:在ON上任意取一点T,在OM上任意取一点R,连接FR、BR、RT、ET、AT,∵A、E关于ON对称,∴AC=EC,同理BD=FD,FR=BR,AT=ET,∴AC+CD+DB=EC+CD+FD=EF,AT+TR+BR=ET+TR+FR,∵ET+TR+FR>EF,∴AC+CD+DB<AT+TR+BR,即沿AC-CD-DB路线走是最短的路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10厘米,OC=6厘米.P是线段OA上的动点,O点出发,从1厘米/S的速度沿OA方向作匀速运动,点Q在线段AB上,己知A、Q两点间距离是O.P两点间的a倍,若用(a,t)表示经过时间t(s)时,三角形OCP.三角形PAQ和三角形CBQ中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请写出(a,t)的所有可能情况用t,a和已知数据表示下面线段长度如下:OC=AB=6,OA=BC=10,OP=t,AP=10-t,AQ=at,BQ=6-at,△OCP≌△APQ得:OP=AQ,OC=AP,代入上述长度,得(a,t)=(1,4)△OCP≌△AQP得:OP=AP,OC=AQ,代入上述长度,得(a,t)=(1.2,5)△OCP≌△BCQ得:OP=BQ,OC=BC,不可能存在。

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习题

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习题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B,AD=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AB,OF⊥CB,垂足分别是E、F.求证:BE=BF.2、如图,锐角△ABC中,∠BAC=60°,O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O,以AO为边向两侧作等边△AOD和等边△AO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F,G.求证:AF=AG.3、如图,已知AD∥BC,P为CD上一点,且AP,BP分别平分∠BAD和∠ABC.(1)判断△APB是什么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2)比较DP与P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有十来种做法)5、如图,梯形ABCD中,AD∥BC,CE⊥AB于E,交梯形的对角线BD于F,连接AF.若△B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DC=90°.求证:CF=AB+AF.连接法6、已知:如图,AD=BC,AC=BD.求证:∠C=∠DD COA B7、如图11-30,已知AB=AE,∠B=∠E,BC=ED,点F是CD的中点.求证:AF⊥CD.8、如图所示,BD=DC,DE⊥BC,交∠BAC的平分线于E,EM⊥AB,EN⊥AC,求证:BM=CN倍长中线9、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10、如图,已知在△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E,且∠BAD=∠CAE=90°,AM为△ABC中BC 边上的中线,连接DE.求证:DE=2AM.11、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的一点,F 为CD 上的一点,∠EAF=45,求证:BE+DF=EF.FE DCB A 12、如图,AC∥BD,EA,EB 分别平分∠CAB,∠DBA,CD 过点E,求证;AB=AC+BDC13、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CD 上,连结AE、BE.给出下列五个关系式:①AD∥BC;②DE=CE;③∠1=∠2;④∠3=∠4;⑤AD+BC=AB.将其中的三个关系式作为题设,另外两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1)用序号写出一个真命题(书写形式如:如果×××,那么××),并给出证明:(2)用序号再写出三个真命题(不要求证明);(3)加分题:真命题不止以上四个,想一想,就能够多写出几个真命题,每多写出一个真命题就给你加1分,最多加2分.14、在等边ABC ∆的两边AB、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D 为ABC 外一点,且︒=∠60MDN ,︒=∠120BDC ,BD=DC.探究:当M、N 分别在直线AB、AC 上移动时,BM、NC、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的关系.(I)如图1,当点M、N 边AB、AC 上,且DM=DN 时,BM、NC、M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此时=L Q ;(II)如图2,点M、N 边AB、AC 上,且当DM ≠DN 时,猜想(I)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III)如图3,当M、N 分别在边AB、CA 的延长线上时,若AN=x ,则Q=(用x 、L 表示).利用角平分线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BA,AD=CD,BD 平分ABC ∠,求证:0180=∠+∠C A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4个时刻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3.剪纸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下列剪纸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下列图形均为表示医疗或救援的标识,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P 为MN 上任一点,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A P '△是等腰三角形B .MN 垂直平分AA ',CC ' C .△ABC 与A B C '''面积相等D .直线AB 、A B ''的交点不一定在MN 上6.如图,在△ABC 纸片中,△ABC =90°,将其折叠,使得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若AB =3cm ,AC =5cm ,则△ABE 的周长为( )A .4 cmB .6 cmC .7 cmD .8 cm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如果将△ABC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那么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为( )A .(2,﹣3)B .(4,3)C .(﹣1,﹣3)D .(4,0)8.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正方形D .线段9.如图,ABC ∆中40A ∠=︒,E 是AC 边上的点,先将ABE ∆沿着BE 翻折,翻折后ABE ∆的AB 边交AC 于点D ,又将BCD ∆沿着BD 翻折,点C 恰好落在BE 上,此时82CDB ∠=︒,则原三角形的B 的度数为( )A .57︒B .60︒C .63︒D .70︒10.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BC ∆的周长为12cm ,则A B C '''∆的周长为( )A .24cmB .12cmC .6cmD .6cm11.如图,边长为a 的等边△ABC 中,BF 是AC 上中线且BF =b ,点D 在BF 上,连接AD ,在AD 的右侧作等边△ADE ,连接EF ,则△AEF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12a 23+bB .12a +b C .a 12+b D .23a二、填空题1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也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沿x 轴正半轴滚动并且按一定规律变换,每次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一次滚动后点A 1(0,2)变换到点A 2(6,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次滚动后点A 2变换到点A 3(6,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三次滚动后点A 3变换到点A 4(1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第四次滚动后点A 4变换到点A 5(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规律…,则第202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1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_.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_____.15.如图,将矩形ABCD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B'C交AD于点E,若△1=25°,则△2的度数为_____.⨯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2个正方形涂黑,再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16.如图,在34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共有______处.三、解答题1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为边AB上的两个三等分点,点A关于DE的对称点为A',AA'的延长线交BC于点G.(1)求证:DE A F '∥;(2)求证:2A C A B '='.18.已知二次函数21312y x x =-+, (1)若把它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2)若把它的图象绕它的顶点旋转180°,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3)若把它绕x 轴翻折,求所得图象的表达式.19.你设计的游戏一游戏规则: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游戏操作后同组学生的评价:20.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设计多姿多彩的几何图形, 下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请同学们在余下的空白小等边三角形中选取一个涂上阴影,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请画出4种不同的设计图形.规定:凡通过旋转能重合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对各选项一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解决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2.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对各个图形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第1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第2个,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第3个,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第4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能根据轴对称的概念找出图形的对称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4.B【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互为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5.D【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解答.'''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意一点,【详解】解:由题意△ABC与A B C△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PA PA△是等腰三角形,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AA P'△轴对称图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MN垂直平分AA',CC',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轴对称图形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ABC与A B C'''是全等三角形,面积也必然相等,选项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直线AB、A B''关于直线MN对称,因此交点一定在MN上.△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轴对称图形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6.C【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利用折叠得出AE=CE,然后△ABE的周长转化为AB+BC即可.【详解】解:△ABC纸片中,△△ABC=90°,AB=3cm,AC=5cm,△BC4=cm,△△DEC沿DE折叠得到△ADE,△AE=CE,△△ABE的周长=AB+BE+AE=AB+BE+CE=AB+BC=3+4=7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折叠轴对称性质,三角形周长,掌握勾股定理,折叠轴对称性质,三角形周长是解题关键.7.A【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平移规律求得即可.【详解】解:由坐标系可得B(﹣1,3),将△ABC先沿x轴翻折得到B点对应点为(﹣1,﹣3),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1+3,﹣3),即(2,﹣3),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对称和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8.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线段的轴对称性质,依次解题.【详解】A、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B、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C、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D、线段2条对称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9.C【分析】由折叠可得,△BDG=△BDC=82°,△ABE=△A'BE=△A'BG,依据△BDG是△BDF是外角,即可得到△DBA=△BDG﹣△A=82°﹣40°=42°,进而得到原三角形的△B为63°.【详解】解:如图,由折叠可得,△BDG=△BDC=82°,△ABE=△A'BE=△A'BG,△△BDG是△BDA是外角,△△DBA=△BDG﹣△A=82°﹣40°=42°,△△ABE=△DBE=21°,△△ABG=3×21°=63°,即原三角形的△B为6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变换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发现△FBE=△ABE=△ABG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B【分析】根据关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填则可.【详解】△△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ABC△△A′B′C′,△△A′B′C′的周长为12,故填12.【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1.B【分析】先证明点E在射线CE上运动,由AF为定值,所以当AE+E F最小时,△AEF周长的最小,作点A关于直线CE的对称点M,连接FM交CE于E',此时AE+FE的最小值为MF,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出答案.【详解】解:△△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D=△CAE,△△BAD△△CAE,△△ABD=△ACE,△AF=CF,△△ABD=△CBD=△ACE=30°,△点E在射线CE上运动(△ACE=30°),作点A关于直线CE的对称点M,连接FM交CE于E',此时AE+FE的值最小,此时AE+FE=MF,△CA=CM ,△ACM =60°,△△ACM 是等边三角形,△△ACM △△ACB ,△FM=FB=b ,△△AEF 周长的最小值是AF+AE+EF =AF+MF =12a +b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图形中的动点问题,正确掌握各知识点作轴对称图形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详解】分析:线段的对称轴为线段的中垂线.详解: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也是它的一条对称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属于基础题型.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3.22020【分析】根据A 1(0,2)确定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根据A 2(6,0)确定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同理,确定规律可得结论.【详解】△点A 1(0,2), △第1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22⨯⨯=2, △A 2(6,0),△第2=△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4=22,△A4(10,,△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10−6=4,△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442⨯⨯=8=32,…则第2020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0202;故答案为:202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以及找规律,熟练掌握方法是关键.14.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解析】略15.5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CE的度数,再由矩形对边平行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由折叠的性质得:△ACE=△1=25°△△BCE=△1+△ACE=50°△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2=△BCE=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折叠,掌握矩形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是关键.16.7【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下1;△下2;△中3;△中4;△上5;△上6;△上7.如图:选择的位置共有7处.故答案为:7.【点睛】掌握好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7.(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设DE 与AG 的交点为O ,根据题意可得AE EF BF ==,AO A O '=,即可求证; (2)先证明ADE BAG ∆≅∆,可得AE BG =,DEA AGB ∠=∠,从而得到DEF A FB A GC ∠=∠='∠',再过点B 作BH AG ⊥,连接A D ',可得AO BH =,再由DE A F BH ∥∥,可得AO A O A H '==',从而得到45BA F ∠='︒,再根据四边形的性质可得135AA C ∠='︒,从而得到45CA G ∠='︒,可证得△A FB '∽△A GC ',从而得到A C CG A B BF='',再根据AE BG =,可得2GC BF =,即可求证. (1)证明:设DE 与AG 的交点为O ,E ,F 为边AB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AE EF BF ∴==,AA DE '⊥,点A 关于DE 的对称点为A ',AO A O '∴=,//DE A F '∴;(2)解:AA DE '⊥,90AOE DAE ABG ∴∠=︒=∠=∠,90ADE DEA DEA EAO ∴∠+∠=︒=∠+∠,ADE EAO ∴∠=∠,在ADE ∆和BAG ∆中,90ADE EAOAD AB DAE ABG ∠=∠⎧⎪=⎨⎪∠=∠=︒⎩,()ADE BAG ASA ∴∆≅∆,AE BG ∴=,DEA AGB ∠=∠,A GC DEF '∴∠=∠,△DE A F '∥,DEF A FB A GC ∴∠=∠='∠',如图,过点B 作BH AG ⊥,连接A D ',ADE BAG ∆≅∆,DE AG ∴=,ΔΔADE BAG S S =, ∴1122DE AO AG BH ⨯⨯=⨯⨯,AO BH ∴=,BH AG ⊥,DE AG ⊥,A F AG '⊥,△DE A F BH ∥∥, ∴AO OA AHAE EF BF =''=,又AE EF BF ==,AO A O A H ='∴=',BH A H ∴=',45HBA BA H ∴∠=︒∠'=',45BA F ∴='∠︒,点A 关于DE 的对称点为A ',DA DA ∴=',DA DA DC '∴==,DAA DA A ∴∠='∠',DCA DA C ∠='∠',360ADC DAA DA A DA C DCA ∠+∠+∠+∠+∠=''︒'',236090AA C ∴∠=︒-'︒,135AA C ∴='∠︒,45CA G ∴='∠︒,CA G FA B ∴∠='∠',又A GC A FB ∠='∠',∴△A FB '∽△A GC ', ∴A C CG A B BF='', AE BG =,AB BC =,BE GC ∴=,2BE BF =,2GC BF ∴=, ∴2A C A B''=, 2A C A B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求出45FA CA B G ∠'∠='=︒是解题的关键.18.(1)213422y x x =-+ (2)21382y x x =-+- (3)21312y x x =-+-【分析】(1)先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然后根据平移规律即可得出答案.(2)将图象绕顶点旋转180︒,则顶点不变,开口向下,据此可直接得出答案.(3)将图象绕x 轴翻折,此时二次函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由此可得出答案. (1)2211731(3)222y x x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2217113(13)3(4)2222y x x =----=--213422x x =-+.(2)2211731(3)222y x x x =-+=--,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为7(3,)2-,12a =, 将图象绕顶点旋转180︒,则顶点不变为7(3,)2-,开口向下12a =-, 217(3)22y x ∴=---=21382x x -+-. (3)将图象绕x 轴翻折,此时二次函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所以2211(31)3122y x 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函数平移翻折的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19.见解析【分析】先设计一个游戏规则,再利用整式的加减进行计算说明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最后得到同组学生的评价.【详解】解:游戏规则:组员把自己的年龄加上10,结果乘以10,再减去10,再减去自己的年龄,结果除以9,将自己计算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就知道你的实际年龄.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设自己的年龄为x ,根据题意可得:10(10)10109x x x +--=-, 这说明结果总比自己的年龄大小10, 所以组长只需要将计算结果加上10,就等于组员的年龄,游戏操作后同组学生的评价:这类游戏规则的设计使得计算的结果为常数或含有未知数的较为简单的代数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整式的加减,解决本题的关键得到相应的代数式,找到数学的联系.20.见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详解】解:如下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中心对称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典型例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典型例题

初二数学轴对称 典型例题 01证明题例1. 如图1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AE=BD ,EB 交DC 于P 点。

求证:∠=BPC 60°。

分析:欲证∠=BPC 60°,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在△BPC 中,可证∠+∠=PBC PCB 120°,另一方面可利用外角∠=∠+∠BPC D DBP 求解,由已知可得∆∆ABE BCD ≅,则可求出对应角相等,从而为证∠=BPC 60°提供了条件。

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 ABC AB BC 60°; ∴∠=∠=EAB DBC 120°在△EAB 和△DBC 中 图 1 EA DB EAB DBC AB BC EAB DBC SAS EBA BCD=∠=∠=⎧⎨⎪⎩⎪∴≅∴∠=∠∆∆()∠=∠∴∠=∠∴∠+∠=∠+∠EBA DBPDBP BCDPBC BCP DBP PBC即∠=∠+∠DBC PBC BCP在△PBC 中,∠+∠+∠=BPC PBC BCP 180°∴∠=-∠+∠=-∠=∠=BPC PBC BCP DBC BPC 1801806060°即°()例2. 如图2所示,已知:等边△ABC 中,D 为BC 上一点,△DEC 也是等边三角形,BE 延长线和AC 延长线交于点M ,AD 的延长线和CE 延长线交于点N ,求证:CM=CN 。

分析:欲证CM=CN ,只须证CM 与CN 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ACN BCM ≅。

证明: ∆ABC 为等边三角形EAB CD P∴=∠=∴=∴∠=∴∠=∴∠=∠=BC AC ACB DCE DC EC DCE ECM ACN BCM ,°为等边三角形°°°606060120 ∆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DC EC =∠=∠=⎧⎨⎪⎩⎪∴≅∴∠=∠∠=∠=∠=∠⎧⎨⎪⎩⎪∆∆∆∆ACD BCE SAS NAC MBC ACN BCM NAC CBMAC BCACN BCM ()在和中∴≅∴=∆∆ACN BCM ASA CM CN ()例3. 如图3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F ,且AE=EF 。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综合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期末复习1.两个三角形只有以下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角和一边B、两边及夹角C、三个角D、三条边2.如图,在△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ΔADC≌ΔABE的根据是()A、SSSB、SASC、ASAD、AAS3.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B、3C、5D、2.54.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边对应相等5.如图:在△ABC中,AB=AC,∠BAD=∠CAD,则下列结论:①△ABD≌△ACD,②∠B=∠C,③BD=CD,④AD⊥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7.下列图形:①角,②两相交直线,③圆,④正方形,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4个B、3个C、2个D、1个ABCDE 8.已知∠AOB=30︒,点P 在∠AOB 的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则△P 1OP 2是(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9.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 、B 关于x 轴对称;②A 、B 关于y 轴对称;③A 、B 关于原点对称;④A 、B 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AB=AD ,AE 平分∠BAD ,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A 、2B 、3C 、4D 、5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11.已知点A (a ,b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 ,-12),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5,b ),则A 点的坐标是 。

12.AD 为△ABC 的高,AB AC =,△ABC 周长为20cm ,△ACD 周长为14cm ,则AD =______. 13.设∠a 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则其度数x 的取值围应是______.14.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F 处,已知∠1+∠2=100°,则∠A= ; 15.如图,△ABC 中,∠C =90°,AD 平分∠BAC ,AB =5,CD =2,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 16.如图:在△ABC 中,AB=3㎝,AC=4㎝,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围是 ; 17.如图所示,△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18.如图,已知AC CD DA CB DE====,则此图中共有______ 个等腰三角形.19.如图,△ABC中,∠B=∠C,FD⊥BC于D,DE⊥AB于E,∠AFD=158°,则EDF∠等于______.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连接AE、B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给出下列5个关系式:①AD∥BC,②DE=EC③∠1=∠2,④∠3=∠4,⑤AD+BC=AB。

人教版初二数学轴对称常考题型例题

人教版初二数学轴对称常考题型例题

人教版初二数学轴对称常考题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AC于点D和E,∠B=60°,∠C=25°,则∠BAD 为()A.50°B.70°C.75°D.80°答案:B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计算即可.∵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C,∴∠DAC=∠C=25°,∵∠B=60°,∠C=25°,∴∠BAC=95°,∴∠BAD=∠BAC-∠DAC=7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30°,∠C′=60°,△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度数为()A.30°B.60°C.90°D.120°答案:C解析:由已知条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C′=3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求答案.∵△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A′=30°,∠C=∠C′=60°;∴∠B=180°−30°-60°=90°.故选:C.小提示: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解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C选项正确.解:因为选项A、B、D中的图形都不能通过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达到完全重合,所以它们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要求,因此选项A、B、D中的图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而C选项中的图形沿上下边中点的连线折叠后,折痕的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因此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要求,因此C选项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学生需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内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方能解决问题找对图形,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4、一个三角形具备下列条件仍不是等边三角形的是()A.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对边的中线或高线B.两边相等,有一个内角是60°C.两角相等,且两角的和是第三个角的2倍D.三个内角都相等答案:A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答.选项A,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对边的中线或高线,能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不能判断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选项B,两边相等,有一个内角是60°,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选项C,两角相等,且两角的和是第三个角的2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都为60°,即可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选项D,三个内角都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都为60°,即可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B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D和点E,5、如图,在Rt△ABC中,∠ABC=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12直线DE交AC于点F,交AB于点G,连接BF,若BF=3,AG=2,则BC=()A.5B.4√3C.2√5D.2√13答案:C解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FB=FA,AG=BG=2,再证明FC=FB=FA=3,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由作图方法得GF垂直平分AB,∴FB=FA,AG=BG=2,∴∠FBA=∠A,∵∠ABC=90°,∴∠A+∠C=90°,∠FBA+∠FBC=90°,∴∠C=∠FBC,∴FC=FB,∴FB=FA=FC=3,∴AC=6,AB=4,∴BC=√AC2−AB2=√62−42=2√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方法是解题关键,同时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6、已知点P(−3,2)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Q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3,−2)答案:B解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性质: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解.由题意,得与点P(−3,2)关于x轴对称点Q的坐标是(−3,−2),故选:B.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7、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3B.17C.13或17D.13或10答案:B解析: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7,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解:①当腰是3,底边是7时,3+3<7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②当底边是3,腰长是7时,7+7>3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7+7=17.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时注意: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则一定要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这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图形分别是贵州、旅游、河北、黑龙江卫视的图标,其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轴对称性质出发,对题意进行理解并根据选项的不同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解:轴对称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选项A符合此条件.故答案选A.小提示:本题考察轴对称的性质,根据性质进行解题即可.填空题9、若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m+n)2021=值是________.答案:1解析: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1+m=3,1-n=2,解得:m=2,n=-1则(m+n)2021=(2-1)2021=1.所以答案是:1.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点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10、如图, 在△ABC中, ∠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 DE⊥AC于点E, F为BC上一点,若DF=AD, △ACD与△CDF 的面积分别为10和4, 则△AED的面积为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见解析),过点D作DG⊥B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G,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得出ΔCDE≅ΔCDG,ΔADE≅ΔFDG,从而有SΔCDE=SΔCDG,SΔADE=SΔFDG,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如图,过点D作DG⊥BC∵CD平分∠ACB,DE⊥AC∴DE=DG∵CD=CD∴ΔCDE≅ΔCDG(HL)∴SΔCDE=SΔCDG又∵AD=FD∴ΔADE≅ΔFDG(HL)∴SΔADE=SΔFDG∴{SΔACD=SΔADE+SΔCDE=10SΔCDE=SΔCDG=SΔCDF+SΔFDG=4+SΔADE则SΔADE+4+SΔADE=10解得SΔADE=3所以答案是: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知识点,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1、∠AOB内部有一点P,OP=5,点P关于OA的对称点为M,点P关于OB的对称点为N,若∠AOB=30°,则△MON的周长为___________.答案:15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证∠MON=2∠AOB=60°;再利用OM=ON=OP,即可求出△MON的周长.解:根据题意可画出下图,∵OA垂直平分PM,OB垂直平分PN.∴∠MOA=∠AOP,∠NOB=∠BOP;OM=OP=ON=5cm.∴∠MON=2∠AOB=60°.∴△MON为等边三角形。

几何-全等三角形及轴对称(含答案)

几何-全等三角形及轴对称(含答案)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建议(几何部分)一. 考试范围第十一章 三角形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 轴对称 二. 复习目的1.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条理化.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 逐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作图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3. 使学生初步会运用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三. 总体复习建议1. 重视基础: 对每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使学生掌握所有重要的定义、公式、性质和判定; 掌握每章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包括解题规范) , 且“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关注教材中数学应用(包括尺规作图) 的实例及其数学原理.2. 优选例题习题, 使学生熟悉一些基本题型, 掌握常用辅助线的添加. 证明书写格式要规范, 思路清楚.3. 适当的综合题的训练.4. 关注新旧教材的对比与变化.5. 充分利用区里的教育资源.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 轴对称 一、通过框架图进行知识梳理轴对称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画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 生活中的轴对称二、基本尺规作图: 作法及原理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三、适当总结证明方法:(1)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①利用线段中点. ②利用数量相等.③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⑤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平分底边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①利用数量相等. 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③利用角平分线证明. ④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同角(或等角) 的余角(或补角) 相等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或底边中线平分顶角⑦等式性质⑧等边对等角(3) 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 的方法.(4) 常添加的辅助线:截长补短倍长中线角分线双垂直角分线翻折平行线+角分线: 等腰三角形角分线+垂直: 补全等腰三角形四、从图形变换的角度来复习全等同时复习几何的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 归纳定义及性质, 渗透旋转变换的思想全等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平移型:A'AB C C'B'轴对称型:旋转型:补充习题(一) 全等的性质和判定1. 如图,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 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于点A 处, 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与CD 交于点F , 与CB 延长线交于点E . 四边形AECF 的面积是( ) . A A. 16 B. 12 C. 8 D. 42. 已知: 如图, AC 、BD 相交于点O , ∠A = ∠D , 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 使△AOB ≌△DOC , 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____.CA A' BABCB'C' ABCC' B'AB CC' B'B (C' )C (B' ) AA'ABB'C'CABB'C' C A'AA'B (C' )C (B' )A A'BB' C C' AA'B' BCC' ABB'C'C A'ABCDO3. 在△ABC 与△A'B'C' 中, 已知∠A = ∠A', CD 和C'D' 分别为∠ACB 和∠A'C'B' 的平分线, 再从以下三个条件: ①∠B = ∠B', ②AC = A'C', ③CD = C'D' 中任取两个为题设, 另一个为结论, 则可以构成 ( ) 个正确的命题.A . 1B . 2C . 3D . 4 4.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 不能唯一确定......△ABC 的大小和形状的是( ) . B A. AB =3, BC =4, AC =5 B. AB =4, BC =3, ∠A =30º C. ∠A =60º, ∠B =45º, AB =4D. ∠C =90º, AB =6, AC = 55. 如图, 已知△ABC , 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是( ) . Dbaca cc aa丙72︒50︒乙50︒甲50︒CBA50︒72︒58︒A. 只有乙B. 只有丙C. 甲和乙D. 乙和丙6. 已知: 如图, CB = DE , ∠B = ∠E , ∠BAE = ∠CAD . 求证: ∠ACD = ∠ADC .7. 如图, 锐角△ABC 中, D , E 分别是AB , AC 边上的点, △ADC ≌△ADC ′, △AEB ≌△AE B′, 且C ′D ∥EB ′∥BC , 记BE , CD 交于点F , 若BAC x ∠=︒, 则∠BFC 的大小是__________°. (用含x 的式子表示) (1802x -)E ABCDF E DB'C'ABC第6题图第7题图(二) 轴对称图形和垂直平分线1. 在下列各图中, 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2. (1) 点P (3, − 5)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 D A. (−3, −5) B. (5, 3) C. (−3, 5) D. (3, 5)(2) 如图, 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 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 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 A A. 23-- B. 13--C. 23-+D. 13+(3) 如图, 在正方形网格纸上有三个点A , B , C , 现要在图中网格范围内再找格点D , 使得A , B , C , D 四点组成的凸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在图中标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D 的位置. (两个解)3. 如图, 在Rt △ABC 中, ∠ACB = 90°, ∠A = 15°,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 AC 交于点D , 与AB 交于点E , 连结BD . 若AD =12cm, 则BC 的长为 cm.4. 如图, 已知△ABC 中, ∠BAC = 120°, 分别作AC ,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PM , PN 交于点P , 分别交BC 于点E 和点F . 则以下各说法中: ①∠P = 60°, ②∠EAF = 60°, ③点P 到点B 和点C 的距离相等, ④PE = PF , 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②③FEPMN CAB第3题图第4题图5. 已知∠AOB =45°, 点P 在∠AOB 的内部, P 1与P 关于OB 对称, P 2与P 关于OA 对称, 则P 1、P 2与O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D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 则它的面积是( ). D A. 50B. 25C. 12.5D. 6.252. 已知: 如图3, △ABC 中,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若AB =AC , AD ⊥BC , 则∠1=∠2; ②若AB =AC , ∠1=∠2, 则BD =DC ; ③若AB =AC , BD =DC , 则AD ⊥BC ;④若AB =AC , AD ⊥BC , BE ⊥AC , 则∠1=∠3; 其中, 真命题的个数是( ). D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A O B3. 如图, 在△ABC 中, D 是BC 边上一点, 且AB = AD = DC , ∠BAD = 40°, 则∠C 为( ) . B A. 25° B. 35°C. 40°D. 50°4. 如图, 在△ABC 中, AB = AC , ∠BAC = 30°. 点D 为△ABC 内一点, 且DB = DC , ∠DCB = 30°. 点E 为BD 延长线上一点, 且AE = AB .(1) 求∠ADE 的度数;(2) 若点M 在DE 上, 且DM = DA , 求证: ME = DC .5. 已知: 如图, △ABC 中, 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 F 是CD 中点, 连BF 交AC 于点E , 180ABE CEB ∠+∠=︒, 比较线段BD 与CE 的大小, 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 注意AE = AB ; 过D 作AC 的平行线交BE 于点G )(四) 等边三角形(30° 角直角三角形)1. 下列条件中, 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 . B A. 有两个内角是60°的三角形 B. 有两边相等且是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 C.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D. 有一个角是60°且是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2. 如图, △ABC 中, AB =AC , ∠BAC =120°, DE 垂直平分AC . 根据以上条件, 可知∠B =______, ∠BAD =_______, BD : DC =_______. (30, 90, 2: 1)3. 如图, 在纸片△ABC 中, AC = 6, ∠A = 30º, ∠C = 90º, 将∠A 沿DE 折叠, 使点A 与点B 重合, 则折痕DE 的长为_____. (2)4. 如图所示△ABC 中, AB = AC , AG 平分∠BAC ; ∠FBC = ∠BFG = 60︒, 若FG = 3, FB = 7, 求BC 的长. (答案10. 提示: 延长AG 、FG 与BC 相交)ABCDABCDEADMC(五) 最值问题1. 如图, P 、Q 为ABC 边上的两个定点. 在BC 边上求作一点M , 使PM +MQ 最短2. 已知: 如图, 牧马营地在M 处, 每天牧马人要赶着马群到草地吃草, 再到河边饮水, 最后回到营地M . 请在图上画出最短的放牧路线..M河草地第1题图第2题图3. 如图, 四边形EFGH 是一长方形的台球桌面, 现在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 、B 两点的位置上. 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 , 才能使黑球A 先碰到球台边EF , 反弹一次后再击中白球B ?4. 如图, MN 是正方形ABCD 的一条对称轴, 点P 是直线MN 上的一个动点, 当PC +PD 最小时, ∠PCD = _________°. (45)DAMNBCP5. 已知两点M (4, 2) , N (1, 1) , 点P 是x 轴上一动点, 若使PM +PN 最短, 则点P 的坐标应为___________. (2, 0)6.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点A (0, 4) , 直线x = 3, 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 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 , 再到达直线x = 6上某点(设为点F ) 最后运动到点A , 求使点P 运动的路径中最短的点E 、F 的坐标. E (4, 0) , F (6, 1)几何专题复习 (一) 分类讨论1. ①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 求其另两角? ②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 求其另两角?③ 等腰三角形两内角之比为2: 1, 求其三个内角的大小? 2. ①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cm 、6cm, 求其周长? ②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 、21cm, 求其周长?3. ①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12cm 和21cm 两部分, 求其底边长? ②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24cm 和27cm 两部分, 求其底边长?4.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则其顶角为_______.(按高的位置分类)5. 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 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6.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的一半, 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7. 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 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8. △ABC 中, AB = AC, AB 的中垂线EF 与AC 所在直线相交所成锐角为40︒, 则∠B = _____. (按一腰中垂线与另一腰的交点所在位置分类)9. 已知: ()()ABC x C B A ∆-轴上一点且为、,4,00,2为等腰三角形 , 问满足条件的C 点有几个? 4个10. 在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上找一点P, 使△PAD 、△PAB 、△PBC 、△P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这样的P 点有几个? 9个11. 平面内有一点D 到△ABC 三个顶点的距离DA = DB = DC , 若∠DAB = 30°, ∠DAC = 40°, 则∠BDC 的大小是_________°. (20或140)(二) 几何作图1. 如图, 某地区要在区域S 内建一个超市M , 按照要求, 超市M 到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A , B 的距离相等, 到两条公路OC , OD 的距离也相等. 这个超市应该建在何处? (本题要求: 尺规作图, 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SD2. 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 以O 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 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交于点P , 则作射线OP 即为所求.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 DA. SASB. ASAC. AASD. SSS3. 如图, 用圆规以直角顶点O 为圆心, 以适当半径画一条弧 交两直角边于A 、B 两点, 若再以A 为圆心, 以OA 为半径画弧, 与弧AB 交于点C , 则∠AOC 等于 __________ °4.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 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锐角的平分线. 如图: 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 , 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 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 , 小明说: “射线OP 就是∠BOA 的角平分线. ”你认为小明的想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5. 阅读下列材料:木工张师傅在加工制作家具的时候, 用下面的方法在木板上画直角:如图1, 他首先在需要加工的位置画一条线段AB , 接着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 以大于12AB 的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点C , 再以C 为圆心, 以同样长为半径画弧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点D 需落在木板上) , 连接DB . 则∠ABD 就是直角. 木工张师傅把上面的这种作直角的方法叫做“三弧法.图2EF ACBD 图1OAB解决下列问题:(1) 利用图1就∠ABD是直角作出合理解释(要求: 先写出已知、求证, 再进行证明);(2) 图2表示的一块残缺的圆形木板, 请你用“三弧法”, 在木板上...画出一个以EF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EFG(要求: 尺规作图, 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 .(三) 操作问题第1题图①图②第2题图1. 如图①, 一张四边形纸片ABCD, ∠A=50︒, ∠C=150︒. 若将其按照图②所示方式折叠后, 恰好MD'∥AB, ND'∥BC, 则∠D的度数为( ). CA. 70°B. 75°C. 80°D. 85°2. 如图所示, 把一个三角形纸片ABC顶角向内折叠3次之后, 3个顶点不重合, 那么图中∠1+ ∠2+∠3+∠4+∠5+∠6的值为( ) CA. 180°B. 270°C. 360°D. 无法确定3. 将一个菱形纸片依次按下图①、②的方式对折, 然后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 成图④样式. 将纸展开铺平. 所得到的图形是图中的( ) A4. 如图, 等边△ABC的边长为1cm, D、E分别是AB、AC上的点, 将△ADE沿直线DE折叠, 点A落在点A´处, 且点在△ABC外部, 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cm. (3)5. 如图, 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折叠, 使点A 落在BC 边上, 折痕EF ∥BC , 得到△EFG ; 再继续将纸片沿△BEG 的对称轴EM 折叠, 依照上述做法, 再将△CFG 折叠, 最终得到矩形EMNF , 折叠后的△EMG 和△FNG 的面积分别为1和2, 则△ABC 的面积为( ) A . 6B . 9C . 12D . 186. 将如图1所示的长方形纸片ABCD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 使点B 落在AD 边上, 折痕为AE (如图2) ; 再继续将纸片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 使点A 落在EC 边上, 折痕为EF (如图3) , 则在图3中, ∠F AE = _______°, ∠AFE = _______°. (45, 67.5)图1 图2 图37.(1) 已知ABC △中, 90A ∠=, 67.5B ∠=, 请画一条直线, 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 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 只需画图, 不必说明理由, 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2) 已知ABC △中, C ∠是其最小的内角, 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 请探求ABC ∠与C ∠之间的所有可能的关系.8. 当身边没有量角器时, 怎样得到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呢? 动手操作有时可以解“燃眉之急”. 如图, 已知矩形ABCD , 我们按如下步骤操作可以得到一个特定的角: (1) 以点A 所在直线为折痕, 折叠纸片, 使点B 落在AD 上, 折痕与BC 交于E ; (2) 将纸片展平后, 再一次折叠纸片, 以E 所在直线为折痕, 使点A 落在BC 上, 折痕EF 交AD 于F . 则∠AFE = _______°. (67.5)A BC 备用图①A BC 备用图②ABC备用图③AC B GFEACBAM GFECB NM G FEACB A BCD ED CB AFD CEA9. 如图(1)所示Rt △ABC 中, ∠A = 90°, 三边a b c >>. 现以△ABC 某一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 作△ABC 的轴对称图形, 记作一次操作. 例如, 若图(1)中△ABC 以a 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 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2)中的△ABC , 记作“a 操作”一次; 图(2)中△ABC 继续以b 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 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3)中的△ABC , 记作“b 操作”一次. 现对图(1)中的△ABC 分别按以下顺序连续进行若干次操作, 则最后得到的△ABC 与图(1)中△ABC 重合的是( ) . BA. a 操作 − b 操作 − c 操作B. b 操作 − c 操作 − b 操作 − c 操作C. a 操作 − c 操作 − b 操作 − a 操作D. b 操作 − a 操作 − b 操作 − a 操作c ba a(1)ABC (2) a 操作 (3) b 操作BCAA BCACB四、探究性问题1. 已知: 如图, Rt △ABC 中, AB = AC , ∠BAC = 90°, 直线AE 是经过点A 的任一直线, BD ⊥AE 于D , CE ⊥AE 于E , BD > CE . (1) AD 与CE 的大小关系如何? 请说明理由. (2) 求证: DE =BD -CE .2. 已知: 如图, B 、A 、C 三点共线, 并且Rt △ABD ≌Rt △ECA , M 是DE 的中点. 问题:(1) 判断△ADE 的形状并证明;(2) 判断线段AM 与线段DE 的关系并证明; (3) 判断△MBC 的形状并证明.MCDAEB3.已知: 在△ABC 中, ∠CAB = 2α, 且030α<<, AP 平分∠CAB .(1) 如图1, 若21α=, ∠ABC = 32°, 且AP 交BC 于点P , 试探究线段AB , AC 与PB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2) 如图2, 若∠ABC = 60α-, 点P 在△ABC 的内部, 且使∠CBP = 30°, 求∠APC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五、关于旋转的问题、动点问题1. 已知: 如图, △AOB 和△COD 都是等边三角形, 作直线AC 、直线BD 交于E . 求证: (1) AC =BD ; (2) ∠AEB =60°.2. 已知: 如图, 等边三角形ABC 中, AB = 2, 点P 是AB 边上的一动点(点P 可以与点A 重合, 但不与点B 重合) , 过点P 作PE ⊥BC , 垂足为E , 过点E 作EF ⊥AC , 垂足为F , 过点F 作FQ ⊥AB , 垂足为Q . 设BP = x , AQ = y . (1) 请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直接写出) ; (2) 当BP 的长等于多少时, 点P 与点Q 重合; (128x y =+; 43) 3. 已知: 如图, △ABC 中, ∠A =90°, AB =AC . D 是斜边BC 的中点; E 、F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 且∠EDF =90°.(1) 求证: △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 如果E 点运动到AB 的反向..延长线...上, F 在直线..CA 上且仍保持∠EDF =90°, 那么△DEF 还仍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 请画图(右图) 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图1ABCP图2AC PBACB P EFQC4. 如图所示, 长方形ABCD 中, AB = 4, BC 点E 是折线段A —D —C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与点A 不重合) , 点P 是点A 关于BE 的对称点. 在点E 运动的过程中, 能使△PCB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 的位置共有( ) . C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 如图ABC △中, 10AB AC ==厘米, 8BC =厘米, 点D 为AB 中点. (1) 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 同时, 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 经过1秒后, BPD △与CQP △是否全等, 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 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 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 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 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 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 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 (1) ①SAS 全等; ②415厘米/秒. (2) 经过803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边AB 上相遇. )六、综合应用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l 过点M (3,0), 且平行于y 轴.如果△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0), B (-1,0),C (-1,2), △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是△A 1B 1C 1, △A 1B 1C 1关于直线l 的对称图形是△A 2B 2C 2, 在右面的坐标系中画出△A 2B 2C 2,并写出它的三个顶点的坐标.AB CDEPB2. 已知: 如图, 在△ABC 中, AB = AC , ∠BAC = α, 且60° < α < 120°. P 为△ABC 内部一点, 且PC = AC , ∠PCA = 120° − α.(1)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APC , 得∠APC = ________; (2) 求证: ∠BAP = ∠PCB ; (3) 求∠PBC 的度数.3. 在△ABC 中,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1) 如图1, 过C 作CE ∥AD 交BA 延长线于点E , 若F 为CE 的中点, 连结AF , 求证: AF ⊥AD ;(2) 如图2, M 为BC 的中点, 过M 作MN ∥AD 交AC 于点N , 若AB = 4, AC = 7, 求NC 的长.4.在ABC △中, BA BC BAC =∠=α,, M 是AC 的中点, P 是线段BM 上的动点, 将线段PA 绕点P 顺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PQ .(1) 若α=60︒且点P 与点M 重合(如图1) , 线段CQ 的延长线交射线BM 于点D , 请补全图形, 并写出CDB ∠的度数;(2) 在图2中, 点P 不与点B M ,重合, 线段CQ 的延长线与射线BM 交于点D , 猜想CDB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 并加以证明.图1 图2BCPA5. 在Rt△ABC中, ∠ACB = 90°, ∠A = 30°,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DE⊥AB于点E.(1) 如图1, 连接EC, 求证: △EBC是等边三角形;(2) 点M是线段CD上的一点(不与点C, D重合) , 以BM为一边, 在BM的下方作∠BMG = 60°, MG交DE延长线于点G. 请你在图2中画出完整图形, 并直接写出MD, DG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3) 如图3,点N是线段AD上的一点, 以BN为一边, 在BN的下方作∠BNG= 60°, NG交DE延长线于点G. 试探究ND, DG与AD数量之间的关系, 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1.如图,在锐角△ABC中,AB=5,∠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答案】5【解析】【分析】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AB=5,∠BAC=45°,∴BH==5.∵BM+MN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的边长为8,E是中线AD上一点,以CE为一边在CE下方作2.如图,已知等边ABC等边CEF ∆,连接BF 并延长至点,N M 为BN 上一点,且5CM CN ==,则MN 的长为_________.【答案】6【解析】【分析】作CG ⊥MN 于G ,证△ACE ≌△BCF ,求出∠CBF=∠CAE=30°,则可以得出124CG BC ==,在Rt △CMG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MG ,即可得到MN 的长.【详解】解:如图示:作CG ⊥MN 于G ,∵△ABC 和△CEF 是等边三角形,∴AC=BC ,CE=CF ,∠ACB=∠ECF=60°,∴∠ACB-∠BCE=∠ECF-∠BCE ,即∠ACE=∠BCF ,在△ACE 与△BCF 中AC BC ACE BCFCE CF =⎧⎪∠=∠⎨⎪=⎩∴△ACE ≌△BCF (SAS ),又∵AD 是三角形△ABC 的中线∴∠CBF=∠CAE=30°,∴124CG BC ==, 在Rt △CMG 中,2222543MG CM CG =-=-,∴MN=2MG=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ACF ≌△BCF .3.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5OP cm =,点P 与点C 关于射线OA 对称,点P 与点D 关于射线OB 对称,连接CD 交OA 于点E ,交OB 于点F ,当PEF 的周长是5cm 时,AOB ∠的度数是______度.【答案】30【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得出OA 为PC 的垂直平分线,OB 是PD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12COA AOP COP ,12POB DOB POD ,PE=CE ,OP=OC=5cm ,PF=FD ,OP=OD=5cm ,求出△C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示:连接OC ,OD ,∵点P 与点C 关于射线OA 对称,点P 与点D 关于射线OB 对称,∴OA 为PC 的垂直平分线,OB 是PD 的垂直平分线, ∵OP=5cm ,∴12COA AOP COP ,12POB DOB POD ,PE=CE ,OP=OC=5cm ,PF=FD ,OP=OD=5cm ,∵△PEF 的周长是5cm ,∴PE+EF+PF=CE+EF+FD=CD=5cm ,∴CD=OD=OD=5cm ,∴△OCD 是等边三角形,∴∠COD=60°, ∴11122230AOB AOP BOP COP DOP COD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轴对称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求出△COD 是等边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4.如图,在△ABC 中,P ,Q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PR ⊥AB ,PS ⊥AC ,垂足分别是R ,S ,若AQ PQ =,PR PS =,那么下面四个结论:①AS AR =;②QP //AR ;③△BRP ≌△QSP ;④BRQS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答案】①,②【解析】【分析】连接AP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即可推出①,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推出AR=AS ,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推出∠QAP=∠QPA ,推出∠QPA=∠BAP ,根据平行线判定推出QP ∥AB 即可;在Rt △BRP 和Rt △QSP 中,只有PR=PS .无法判断△BRP ≌△QSP 也无法证明BRQS .【详解】解:连接AP①∵PR ⊥AB ,PS ⊥AC ,PR=PS ,∴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ARP=∠ASP=90°,∴∠SAP=∠RAP ,在Rt △ARP 和Rt △ASP 中,由勾股定理得:AR 2=AP 2-PR 2,AS 2=AP 2-PS 2,∵AP=AP ,PR=PS ,∴AR=AS ,∴①正确;②∵AQ=QP ,∴∠QAP=∠QPA ,∵∠QAP=∠BAP ,∴∠QPA=∠BAP ,∴QP ∥AR ,∴②正确;③在Rt △BRP 和Rt △QSP 中,只有PR=PS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③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根据垂直与相等得出点在角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ABC ∆中,AB AC =,点D 是ABC ∆内部一点,DB DC =,点E 是边AB 上一点,若CD 平分ACE ∠,100AEC =∠,则BDC ∠=______°【答案】80【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得到∠ACE=2∠ACD ,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得到∠ECB =∠ACB -2∠ACD ,然后利用外角定理得到∠ABC+∠ECB=100°,代换化简得出∠ACB -∠ACD=50°,即∠DCB=50°,从而求出∠BDC 即可.【详解】∵CD 平分∠ACE ,∴∠ACE=2∠ACD=2∠ECD ,∴∠ECB=∠ACB -∠ACE=∠ACB -2∠ACD ,∵∠AEC=100°,∴∠ABC+∠ECB=100°,∴∠ABC+∠ACB-2∠ACD=100°,∵AB=AC,∴∠ABC=∠ACB,∴2∠ACB-2∠ACD=100°,∴∠ACB-∠ACD=50°,即∠DCB=50°,∵DB=DC,∴∠DBC=∠DCB,∴∠BDC=180°-2∠DCB=180°-2×50°=8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定理,及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ABC中,AB=AC=12厘米,BC=9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 上以v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24-25八年级期中考试卷(海南卷,人教版八上第11~13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全解全析

24-25八年级期中考试卷(海南卷,人教版八上第11~13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全解全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海南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第11~13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

5.难度系数:0.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即可固定,这里所用的几何原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垂线段最短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答案】D 【解析】由题意,所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D .2.如图,AB AC =,B C Ð=Ð,则ABE ACF V V ≌的判定依据为( )A .ASAB .AASC .SASD .SSS【答案】A 【解析】∵在ABE V 与ACF △中,A A AB AC B C Ð=Ðìï=íïÐ=Ðî,∴()ASA ABE ACF ≌△△.故选:A .3.点()5,2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是( )A .()5,2--B .()5,2C .()5,2-D .()2,5-【答案】A【解析】点()5,2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是()5,2--,故选:A .4.为方便劳动技术小组实践教学,需用篱笆围一块三角形空地,现已连接好三段篱笆AB BC ,,CD ,这三段篱笆的长度如图所示,其中篱笆AB CD ,可分别绕轴BE 和CF 转动.若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空地,则在篱笆AB 上接上新的篱笆的长度可以为( )A .1mB .2mC .3mD .4m【答案】D 【解析】设在篱笆AB 上接上新的篱笆长度为x ,根据题意得:2m,8m,3m AB BC CD ===,Q BC CD AB x BC CD -<+<+,即5m 13m AB x <+<,\3m 11mx <<\在篱笆AB 上接上新的篱笆的长度可以为4m ,故选:D .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a Ð 等于( )A .72°B .60°C .58°D .50°【答案】D【解析】∵ABC DEF ≌△△,∴50A a Ð=Ð=°,故选:D .6.如图,AB CD ∥,点E 在BC CD CE =,若34ABC Ð=°,则BED Ð的度数是()A .104°B .107°C .116°D .124°【答案】B【解析】AB CD Q P ,34C ABC \Ð=Ð=°,又CD CE =Q ,D CED \Ð=Ð,180C D CED Ð+Ð+Ð=°Q ,即342180CED °+Ð=°,73CED \Ð=°,18073107BED \Ð=°-°=°,故选:B .7.如图,在ABC V 中,72B Ð=°,36C Ð=°,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AC 的两侧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则BAD Ð的度数为( )A .40°B .38°C .36°D .32°【答案】C 【解析】72B Ð=°Q ,36C Ð=°,18072BAC B C \Ð=°-Ð-Ð=°,由作图可知MN 垂直平分线段AC ,DA DC \=,36\Ð=Ð=°DAC C ,723636BAD BAC DAC \Ð=Ð-Ð=°-°=°,故选:C8.已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按如图所示方式拼接在一起,则边AC 的长可能为( )A .2B .3C .4D .5【答案】B 【解析】Q ABC V 为等腰三角形,\AC 为3或4,Q 224AC AD CD <+=+=,\3AC =,故选:B .9.如图,在ABC V 中,5AC =,7AB =,AD 平分BAC Ð,DE AC ^,2DE =,则ABD △的面积为( )A .14B .12C .10D .7【答案】D 【解析】过D 点作DF AB ^于F ,如图,AD Q 平分BAC Ð,DE AC ^,DF AB ^,2DF DE \==,1172722ABD S AB DF \==´´=V g .故选:D10.如图,在ABC V 与AEF △中,A C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180AEF BAF °Ð+Ð=,BCE BAF Ð=Ð,AB AF =,若24BC =,14EF =,则AC CE AE-的值为( )A .16B .27C .15D .310【答案】A【解析】解: ∵BCE BAF Ð=Ð,BCE B BAE Ð=Ð+Ð,BAF BAE FAE Ð=Ð+Ð,∴B FAE Ð=Ð,∵180AEF BAF Ð+Ð=°,180BCE BCA Ð+Ð=°,BCE BAFÐ=Ð∴BCA AEF Ð=Ð,在ABC V 和FAE V 中,BCA AEF B FAE AB AF Ð=ÐìïÐ=Ðíï=î,∴()AAS ABC FAE V V ≌,∴24BC AE ==,14CA EF ==,∴10CE AE CA =-=,∴14101246AC CE AE --==,故选:A .11.如图,AD 是ABC V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7ABC S =△,24DE AB ==,,则AC 长是( )A .3B .4C .6D .5【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D 作DF AC ^于F ,∵AD 是ABC V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2DF DE ==,∵7ABC ABD ACD S S S =+=△△△,∴11722AB DE AC DF ×+×=,∴11422722AC ´´+´=,∴3AC =,故选:A .12.如图,AB AD =,140BAD Ð=°,AB CB ^于点B ,AD CD ^于点D ,E 、F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70EAF Ð=°,下列结论中①DF BE =, ②ADF ABE △≌△, ③FA 平分DFE Ð,④EF平分AEC Ð,⑤BE DF EF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④⑤B .①②C .③⑤D .①②③【答案】C 【解析】∵E 、F 分别是CB CD 、上的任意点,∴DF 与BE 不一定相等,故①错误;∵AB CB ^于点B AD CD ^,于点D ,∴90D ABE Ð=Ð=°,∵AB AD =,∴ADF ABE V V ≌的另一个条件是DF BE =,∵DF 与BE 不一定相等,∴ADF △与ABE V 不一定全等,故②错误;延长CB 到点G ,使BG DF =,连接AG ,则18090ABG ABE Ð=°-Ð=°,∴ABG D Ð=Ð,在ABG V 和ADF △中,AB AD ABG D BG DF =ìïÐ=Ðíï=î,∴()SAS ABG ADF V V ≌,∴AG AF BAG DAF G AFD =Ð=ÐÐ=Ð,,,∵14070BAD EAF Ð=°Ð=°,,∴70EAG BAE BAG BAE DAF BAD EAF Ð=Ð+Ð=Ð+Ð=Ð-Ð=°,∴Ð=ÐEAG EAF ,在EAG △和EAF △中,AG AF EAG EAF AE AE =ìïÐ=Ðíï=î,∴()SAS EAG EAF V V ≌,∴G AFE AEB AEF EG EFÐ=ÐÐ=Ð=,,∴AFD AFE BE DF BE BG EG EF Ð=Ð+=+==,,∴FA 平分DFE Ð,故③⑤正确;若EF 平分AEC Ð,而AEF AEG Ð=Ð,∴60CEF AEF AEG Ð=Ð=Ð=°,与题干信息矛盾,故④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答案】10【解析】Q 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18014436°-°=°,\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故答案为:10.14.如图,ABC V 中,CD 为AB 边上的中线,点E 是CD 的中点,连接BE ,若ABC V 的面积为10,则BECV 的面积是 . 【答案】52【解析】∵CD 为AB 边上的中线,ABC V 的面积为10,∴152BCD ABC S S ==△△.∵点E 是CD的中点,∴1522BEC BCD S S ==V V ,故答案为:52.15.如图,已知在ABC V ,BD 、CD 分别平分EBA Ð、ECA Ð,BD 交AC 于F ,连接AD ,且20BDC Ð=°,则CAD Ð的度数为 °.【答案】70【解析】过点D 分别作DH BE ^交BE 于点H ,DM BG ^交BG 于点M ,DN AC ^交AC 于点N ,如图所示:因为BD 、CD 分别平分EBA Ð、ECA Ð,则DH DM =,DH DN=则DM DN =,因为DM BG ^,DN AC ^,所以AD 是GAC Ð的角平分线,因为BD 、CD 分别平分EBA Ð、ECA Ð,所以2ABC CBD Ð=Ð,2ACE DCE Ð=Ð,因为20BDC Ð=°,所以20DCE CBD Ð=Ð+°,则22220DCE CBD Ð=Ð+´°,即40ACE ABC Ð=Ð+°,所以40BAC а=因为180MAC BAC Ð+Ð=°,且AD 是GAC Ð的角平分线所以18040702CAD GAD °-°Ð=Ð==°.故答案为:70.16.如图,CN 平分ABC V 的外角ACM Ð,过点A 作CN 的垂线,垂足为点D ,B BAD Ð=Ð.若9AC =,6BC =,则AD 的长为 .【答案】152【解析】如图,AD 的延长线交BM 于点E ,B BAD Ð=ÐQ ,AE BE \=,CN Q 平分ACM Ð,ACN ECN \Ð=Ð,AD CN ^Q ,90ADC EDC \Ð=Ð=°,在ACD V 和ECD V 中,ACN ECN CD CD ADC EDC Ð=Ðìï=íïÐ=Ðî,(ASA)ACD ECD \V V ≌,AC EC \=,AD ED =,9=Q AC ,9EC \=,6BC =Q ,15BE BC EC \=+=,15AE \=,152AD \=,故答案为:15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AB 、CD 是两条公路,E 、F 是两个村庄,通讯公司要在两公路之间建一座信号基站,要求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村庄距离之和最小,请你用尺规作图帮通讯公司确定符合要求的位置点P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做法)【解析】如图所示,则点P 即为所求:.18.(12分)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比它相邻的外角的3倍还多36°,求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是多少条?【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x °,则180336x x -=+,·····(3分)解得36x =·····(6分)∴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1036°=°·····(9分)∴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是()10103352´-=(条).·····(12分)19.(12分)如图,A ,E ,B ,D 在同一直线上,FE AD ^,CB AD ^,AE DB =,AC DF =,若30D Ð=°,求C Ð的度数.【解析】∵FE AD ^,CB AD ^,∴90FED CBA Ð=Ð=°,·····(2分)∵AE DB =,∴AE EB EB BD +=+,·····(4分)即AB DE =,·····(5分)在Rt ABC △与Rt DEF △中AB DE AC DF =ìí=î,∴()Rt Rt HL ABC DEF ≌△△,·····(8分)∴30D A Ð=Ð=°,·····(11分)∴9060C A Ð=°-Ð=°.·····(12分)20.(12分)如图,ABC V 的高AD 与高BE 交于点F ,过点F 作FG BC P ,交直线AB 于点G ,45ABC Ð=°.求证:(1)BDF ADC V V ≌;(2)FG DC AD +=.【解析】(1)证明:∵AD 是BC 边上的高,45ABC Ð=°,∴90ADB ADC Ð=Ð=°,∴45DAB DBA Ð=Ð=°,∴BD AD =,·····(2分)在Rt BDF V 中,90DBF DFB Ð+Ð=°,∵BE 是AC 边上的高,∴90FEA FEC Ð=Ð=°,·····(4分)在Rt AEF V 中,90EAF EFA Ð+Ð=°,∵DFB EFA Ð=Ð,∴DBF EAF Ð=Ð,·····(6分)在Rt BDF V 和Rt ADC V 中,DBF DAC BD AD BDF ADC Ð=Ðìï=íïÐ=Ðî,∴()BDF ADC ASA V V ≌;·····(8分)(2)证明:∵FG BC P ,45ABC Ð=°,∴45AGF ABC Ð=Ð=°,由(1)可得,45DAB Ð=°,∴AGF GAF Ð=Ð,·····(10分)∴FG FA =,由(1)可得,BDF ADC V V ≌,∴DF DC =,·····(11分)∵AD AF DF =+,∴AD FG DC =+,即FG DC AD +=.·····(12分)21.(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V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B 、C .(1)在图中作出ABC V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2)求ABC V 的面积.(3)在x 轴上画出点P ,使PA PC +最小.【解析】(1)解:∵ABC V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4A -,()4,1B -,()1,2C -,∴它们关于y 轴的对称点111,,A B C 的坐标为:()13,4A ,()14,1B ,()11,2C ,·····(3分)∴111A B C △的图形如下图所示,·····(6分)(2)解:111331313224222ABC S =´-´´-´´-´´=△;·····(9分)(3)解:如下图所示,作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2C ,连接2AC 交x 轴于点P ,即为所求作的点.·····(12分)22.(14分)如图,等边ABC V 中,CD AB ∥,P 为边BC 上一点,Q 为直线CD 上一点,连接AP PQ 、,使得APQ BAC Ð=Ð.(1)①如图1,探索PAC Ð与PQC Ð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如图1,求证:AP PQ =.(2)如图2,若将“等边ABC V ”改为“等腰直角ABC AB AC =V ()”,其他条件不变,求证:AP PQ =.(3)如图3,若继续将“等腰直角ABC V ”改为“等腰ABC AB AC =V ()”,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正确,请你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PAC PQC Ð=Ð,过程如下:·····(1分)①如图1所示,过P 点作PF AB ∥,·····(2分)则PQC FPQ Ð=Ð,CD AB Q ∥,FPA BAP \Ð=Ð,又APQ BAC Ð=ÐQ ,APQ FPA BAC BAP \Ð-Ð=Ð-Ð,即FPQ PAC PQC Ð=Ð=з····(3分)②如图1所示,过P 点作PE AC ∥,·····(4分)则BE BP =,AE PC =,APE PAC PQC Ð=Ð=Ð,180120AEP BEP Ð=°-Ð=°Q ,180120PCQ B Ð=°-Ð=°,AEP PCQ \Ð=Ð,·····(5分)在AEP △和PCQ △中,APE PQC AE PC AEP PCQ Ð=Ðìï=íïÐ=Ðî,()ASA AEP PCQ \V V ≌,·····(6分)AP PQ \=.·····(7分)(2)解:延长CA 至F 点使PF PC =,·····(8分)45PFC PCF \Ð=Ð=°,180454590FPC \Ð=°-°-°=°,CD AB Q ∥,AC AB ^,AC CD \^,90ACQ \Ð=°,904545PCQ ACQ ACP \Ð=Ð-Ð=°-°=°,PCQ PFA \Ð=Ð,90APQ BAC Ð=Ð=°Q ,90FPC Ð=°,APF APC QPC APC \Ð+Ð=Ð+Ð,APF QPC \Ð=Ð,在APF V 和QPC V 中,APF QPC PF PCPCQ PFA Ð=Ðìï=íïÐ=Ðî∴()ASA APF QPC V V ≌AP PQ \=.·····(9分)(3)解:正确,过程如下:·····(10分)在AC 上取一点F 使PF PC =,·····(11分)ABC \V 和PFC △均为等腰三角形,ACB PCF Ð=ÐQ ,FPC BAC \Ð=Ð,·····(12分)又APQ BAC Ð=ÐQ ,APQ FPC \Ð=Ð,APF QPC \Ð=Ð,CD AB \∥,ACQ BAC APQ FPC \Ð=Ð=Ð=,FPC FCP ACQ FCP \Ð+Ð=Ð+Ð,PFA PCQ \Ð=Ð,在APF V 和QPC V 中,APF QPC PF PC PCQ PFA Ð=Ðìï=íïÐ=Ðî,∴()ASA APF QPC V V ≌,·····(13分)AP PQ \=.·····(14分)。

人教版八年级期中复习资料全等三角形轴对称证明题经典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期中复习资料全等三角形轴对称证明题经典练习(含答案

1如图,点D、E分别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BC、AC上,且BD=CE,连接AD、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多少?2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3如图,在△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BC上,BD=BE,∠BAD=∠BCE,AD与CE相交于点F,试说明AB=CB的理由4沿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翻折△A'BD,A'D交BC于F,如图所示,△BDF是否是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AB=AC,∠A=36°,AB的中垂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M,求证:(1)BD平分∠ABC;(2)△BCD为等腰三角形。

6如图,△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交CD于点F,BD分别交CE、AE于点G、H。

试猜测线段AE和BD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1)如图,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结AC和BD,相交于点E,连结BC.求∠AEB的大小;(2)如图,ΔOAB固定不动,保持Δ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绕着点O旋转(ΔOAB 和Δ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8如图1,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于N,交BC的延长线于M,∠A=40°,求∠NMB的大小。

(1)如图1,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于N,交BC的延长线于M,∠A=40°,求∠NMB的大小。

(2)如果将(1)中的∠A的度数改为70°(如图2),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的大小(3)你发现有什么样的规律性?试证明(4)将(1)中的∠A改为钝角,对这个问题规律性的认识,是否需要加以修改?9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直线BM、CN交于点F.(1)求证:AN=MB.(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10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CE=CF.①求证△ABE全等于△ADF.②过点C作CG∥EA交AF于H,交AD于G.若∠BAE=25°,∠BCD=130°,求∠AHC的度数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CE=CF.①求证△ABE全等于△ADF.②过点C作CG∥EA交AF于H,交AD于G.若∠BAE=25°,∠BCD=130°,求∠AHC的度数11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1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B中,∠AOB=90°,在等腰直角三角形EOF中,∠EOF=90°,连接A,E,连接B,F,求:(1)AE=BF;(2)AE⊥BF.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1)若AD=BE=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BE=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专练题(50题)

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专练题(50题)

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专练题(50题)一.解答题(共60小题)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AB=DB,BE平分∠ABC,交AC边于点E,连接DE.(1)求证:△ABE≌△DBE;(2)若∠A=100°,∠C=50°,求∠DEC的度数.2.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E为AC边上一点,连接BE与AD交于点F,G为△ABC外一点,满足∠ACG=∠ABE,∠F AG=∠BAC,连接EG.(1)求证:△ABF≌△ACG;(2)求证:BE=CG+EG.3.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连接AD,DE.已知∠1=∠2,AD=DE.(1)求证:△ABD≌△DCE;(2)若BD=3,CD=5,求AE的长.4.如图,AB平分∠CAD,AC=AD,求证:BC=BD.5.已知:如图,C是AB的中点,AE=BD,∠A=∠B.求证:∠E=∠D.6.如图,CE=DE,AE=BE,∠1=∠2,点D在AC边上,AE和BD相交于点O.(1)求证:△AEC≌△BED;(2)若∠1=42°,求∠3的度数.7.如图,在△ABC和△ABD中,AC与BD相交于点E,AD=BC,AC=BD.求证:∠C=∠D.8.如图,CB为∠ACE的平分线,F是线段CB上一点,CA=CF,∠B=∠E,延长EF与线段AC相交于点D.(1)求证:AB=FE;(2)若ED⊥AC,AB∥CE,求∠A的度数.9.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CE≌△FDE;(2)连结AE,当AE⊥BF,BC=2,AD=1时,求AB的长.10.在△ABC中,D为AC的中点,DM⊥AB于M,DN⊥BC于N,且DM=DN.(Ⅰ)求证:△ADM≌△CDN.(Ⅱ)若AM=2,AB=AC,求四边形DMBN的周长.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连接BD,点E在BD上,连接CE,若∠1=∠2,AB=ED,求证:DB=CD.12.如图,已知∠C=∠F=90°,AC=DF,AE=DB,BC与EF交于点O.(1)求证:Rt△ABC≌Rt△DEF;(2)若∠A=51°,求∠BOF的度数.13.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边上一点,过点C作CF∥AB,交E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DE≌△CDF;(2)当AD⊥BC,AE=2,CF=1时,求AC的长.14.如图,点C、E、F、B在同一直线上,CE=BF,AB=CD,AB∥CD.(1)求证∠A=∠D;(2)若AB=BE,∠B=40°,求∠D的度数.15.如图,AC=AE,∠1=∠2,AB=AD.求证:△ABC≌△ADE.16.如图,AB∥CD,∠B=∠D,O是CD的中点,连接AO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试判断AD与B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试说明△AOD≌△EOC.17.如图,在△ABC中,AB=AC=3,∠B=∠C=50°,点D在边BC上运动(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50°,DE交边AC于点E.(1)当∠BDA=100°时,∠EDC=°,∠DEC=°.(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求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一点,且AD=AB,AE∥BC,∠BAD=∠CAE,连接DE交AC于点F.(1)若∠B=70°,求∠C的度数;(2)若AE=AC,AD平分∠BDE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19.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E、D、F分别在AB,BC和AC边上,且BE=CD,BD=CF,过D作DG⊥EF于G.求证:EG=EF.20.如图,在△ABC中,∠B=∠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AD+EC=AB.(1)求证:DE=EF.(2)当∠A=36°时,求∠DEF的度数.2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2CD,AB∥CD,∠C=90°,E是BC的中点,AE与BD相交于点F,连接DE.(1)求证:△ABE≌△BCD;(2)判断线段AE与BD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如图,AB=AC,AD=AE,∠BAC=∠DAE.(1)求证:△ABD≌△ACE;(2)若∠1=25°,∠2=30°,求∠3的度数.23.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且AB=CD,若∠1=∠2,EC=FB.求证:∠E=∠F.24.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D=CE,求证:∠B=∠C.25.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BAC=∠D,BC=CE.(1)求证:AC=CD.(2)若AC=AE,∠ACD=80°,求∠DEC的度数.26.已知:如图,点D在△ABC的BC边上,AC∥BE,BC=BE,∠ABC=∠E,求证:AB=DE.27.如图,AC⊥CB,DB⊥CB,垂足分别为C、B,AB=DC,求证:∠A=∠D.28.如图,已知AD是△ABC的高,E为AC上的一点,BE交AD于点F,且有BF=AC,FD=CD,求证:BE⊥AC.29.已知:如图,AB=DE,AB∥DE,BE=CF,且点B、E、C、F都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C∥DF.30.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D=90°,BE=FC,AB=DF.求证:∠B=∠F.31.如图,△ABC和△EFD的边BC、DF在同一直线上(D点在C点的左边),已知∠A=∠E,AB∥EF,BD=CF.(1)求证:△ABC≌△EFD;(2)求证:AC∥DE.32.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F=CE,求证:△ABC≌△DEF;33.如图,A,B,C,D是同一条直线上的点,AC=BD,AE∥DF,∠1=∠2.求证:BE=CF.34.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过AC的中点F作线段GE交∠DAC的平分线于E,交BC于G,且AE∥B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若AE=8,AB=10,GC=2BG,求△ABC的周长.35.如图,∠1=∠2,∠C=∠D,求证:AC=AD.36.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EG交AB于点E,交AB的平行线CG于点G,DF⊥EG,交AC于点F.(1)求证:BE=CG;(2)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7.如图1,AC=BC,CD=CE,∠ACB=∠DCE=α,AD、BE相交于点M,连接CM.(1)求证:BE=AD;(2)用含α的式子表示∠AMB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3)当α=90°时,取AD,BE的中点分别为点P、Q,连接CP,CQ,PQ,如图2,判断△CPQ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8.如图,AC⊥CB,DB⊥CB,垂足分别为C,B,AB=DC.求证:∠ABD=∠ACD.39.如图,已知AB=AD,∠B=∠D=90°.求证:△ABC≌△ADC.40.如图,已知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1=∠2,AE=CF,AD=CB.判断BE和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1.如图,△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BD=CE.(1)求证:△ABD≌△ACE;(2)若∠B=40°,AB=BE,求∠DAE的度数.42.已知:如图,B,A,E在同一直线上,AC∥BD且AC=BE,∠ABC=∠D.求证:AB=BD.43.已知:如图,∠B=∠C=90°,AF=DE,BE=CF.求证:AB=DC.44.已知:点A、E、D、C在同一条直线上,AE=CD,EF∥BD,EF=BD.求证:AB∥CF.45.已知: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AB=CD,求证:△AOB≌△DOC.46.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AE=CF,求证:AB∥CD.47.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D是BC的中点,CE⊥AD,垂足为点E,BF∥AC交C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C=2BF.48.如图,A、B两建筑物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一条直线MN,且使MN ⊥AB于点B,在BN上截取BC=CD,过点D作DE⊥MN,使点A、C、E在同一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49.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1)∠D=∠B;(2)AE∥CF.50.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DE=BF.求证:△ABF≌△CDE.51.已知: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BD=CE.52.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证:(1)△ABC≌△DEF;(2)BC∥EF.53.已知:如图,AC与BD交于点O,AO=CO,BO=DO.求证:AB∥CD.54.已知:如图,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D、E,BD、CE相交于点F,求证:BE=CD.55.如图,已知∠ABC=∠ADC=90°,E是AC上一点,AB=AD,求证:EB=ED.56.等边△ABC边长为8,D为AB边上一动点,过点D作DE⊥BC于点E,过点E作EF⊥AC于点F.(1)若AD=2,求AF的长;(2)求当AD取何值时,DE=EF.57.已知: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B=DE.58.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EF,AE=CE,求证:AB∥CF.59.如图,BE=BC,∠A=∠D,求证:AC=DE.60.如图,AD,BC相交于点O,OA=OB,∠C=∠D=90°.(1)求证:△ACB≌△BDA.(2)当AC=3,AB=5时,求OD的长.2022年11月03日遵义三十二钟的初中数学组卷一.解答题(共60小题)1.如图所示:(1)A,B两点关于轴对称;(2)A,D两点横坐标相等,线段AD y轴,线段ADx轴;若点P是直线AD上任意一点,则点P的横坐标为;(3)线段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若点Q是直线AB上任意一点,则点Q的纵坐标为.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0),B(﹣1,4),C(﹣3,1).(1)在图中作△A'B'C',使△A'B'C'和△ABC关于x轴对称;(2)写出点A',B',C'的坐标;(3)直接写出△ABC的面积.3.如图,在△ABC中,∠C=90°,∠A=30°,AB=6cm,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在AB、BC边上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 P=2cm/s,V Q=1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当t为何值时,△PBQ为等边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PBQ为直角三角形?4.已知:如图,E为△ABC的外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E∥BC,BF=AE,求证:(1)△ABC是等腰三角形;(2)AF=CE.5.如图,在△ABC中,AB=AC,D为CA延长线上一点,且DE⊥BC交AB于点F.(1)求证:△ADF是等腰三角形;(2)若AC=10,BE=3,F为AB中点,求DF的长.6.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E,交AC于点D,连接BD.若∠A=100°,∠ABD =22°,求∠C的度数.7.△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x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3)求△AA1A2的面积.8.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A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F.(1)若∠DAC=30°,求∠FDC的度数;(2)试判断∠B与∠AE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4,2)C(2,3).(1)在图中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在图中,若B2(﹣4,2)与点B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则这条对称轴是,此时C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C2的坐标为;(3)△A1B1C1的面积为;(4)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APB的周长最小.(注:不写作法,不求坐标,只保留作图痕迹)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连接BD,点E在BD上,连接CE,若∠1=∠2,AB=ED.(1)求证:BD=CD.(2)若∠A=120°,∠BDC=2∠1,求∠DBC的度数.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ABC的面积;(2)在坐标系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12.如图,在△ABC中,AB=BC,∠ABC=12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若AC=12.(1)求证:BD⊥BC.(2)求DB的长.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0,1),B(2,0),C(4,4)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并写出顶点A1,B1,C1的坐标;(2)已知P为y轴上一点,若△ABP与△AB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B'C';(2)写出点A',B',C'的坐标.(3)在y轴上找一点P,使P A+PC的长最短.15.如图,在△ABC中,∠B=30°,∠C=40°.(1)尺规作图:①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②连接AD,作∠C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中,求∠DAE的度数.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角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1)若BQ=2,求PE的长(2)连接PF,EF,试判断△EF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7.如图,已知点D,E分别是△ABC的边BA和BC延长线上的点,作∠DAC的平分线AF,若AF∥B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作∠ACE的平分线交AF于点G,若∠B=40°,求∠AGC的度数.18.如图,在△ABC中,AB=AC,点D为AC上一点,且满足AD=BD=BC.点E是AB的中点,连接ED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1)求∠BAC和∠ACB的度数;(2)求证:△ACF是等腰三角形.19.如图,在△ABC中,AB=AC,∠B=30°,D为BC边上一点,∠DAB=45°.(1)求∠DAC的度数;(2)请说明:AB=CD.20.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21.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22.在△ABC中,AB=AC,AD⊥BC,∠BAD=40°,AD=AE,求∠CDE的度数.23.在△ABC中,AB=AC,∠BAC=120°,AD⊥BC,垂足为G,且AD=AB.∠EDF=60°,其两边分别交边AB,AC于点E,F.(1)求证:△ABD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BE=AF.24.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上一点,点E是AC上一点,且DE⊥AD.若∠BAD=55°,∠B=50°,求∠DEC的度数.25.如图,△ABC中,BC=1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求△AEG的周长.26.如图所示,△ABC中,AB=BC,DE⊥AB于点E,DF⊥BC于点D,交AC于F.(1)若∠AFD=155°,求∠EDF的度数;(2)若点F是AC的中点,求证:∠CFD=∠B.27.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AE=BD,(1)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求证:EC=ED;(2)当点E不是AB的中点时,如图2,过点E作EF∥BC,求证:△AEF是等边三角形;(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EC与ED还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8.如图,△ABC中,AB=AC=CD,BD=AD,求△ABC中各角的度数.(2)当∠A=50°时,求∠DEF的度数.30.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BC.31.已知,如图,∠B=∠C,AB∥DE,EC=ED,求证:△DEC为等边三角形.32.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E.(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若∠A=40°,求∠DBC的度数;(3)若AE=6,△CBD的周长为20,求△ABC的周长.(2)猜想:当∠A满足什么条件时,△DEF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4.如图:△ABC的边AB的延长线上有一个点D,过点D作DF⊥AC于F,交BC于E,且BD=BE,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35.如图:△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BD=CE.3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求证:AD垂直平分EF.37.如图,在△ABC中,∠A=40°,点D,E分别在边AB,AC上,BD=BC=CE,连结CD,BE.(1)若∠ABC=80°,求∠BDC,∠ABE的度数;(2)写出∠BEC与∠BD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8.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ABC的角平分线于点D,连接CD.(1)求证:△ACD为等腰三角形.(2)若∠BAD=140°,求∠BDC的度数.39.已知:如图,在△ADC中,AD=CD,且AB∥DC,CB⊥AB于B,CE⊥AD交AD的延长线于E,连接BE.(1)求证:CE=CB;(2)若∠CAE=30°,CE=2,求BE的长度.40.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平分线BE交AC于点D,AF⊥AB交BE于点F.(1)如图1,若∠BAC=40°,求∠AFE的度数.(2)如图2,若BD⊥AC,垂足为D,BF=8,求DF的长.41.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OM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ON交于点O,这两条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1)若∠ABC=30°,∠ACB=40°,求∠DAE的度数;(2)已知△ADE的周长7cm,分别连接OA、OB、OC,若△OBC的周长为15cm,求OA的长.42.在△ABC中,点E,点F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且AE=AF,连接BE,CF交于点D,∠ABE =∠ACF.(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若∠A=40°,BC=BD,求∠BEC的度数.43.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CE平分∠DCB交AB于点E.(1)求证:∠AEC=∠ACE;(2)若∠AEC=2∠B,AD=1,求BD的长.44.如图,在△ABC中,∠BAC=90°,BE平分∠ABC,AM⊥BC于点M交BE于点G,AD平分∠MAC,交BC于点D,交BE于点F.求证:线段BF垂直平分线段AD.45.已知: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DC中,AD=CD,且AB∥DC,CB⊥AB于B,CE⊥AD交AD的延长线于E.(1)求证:CE=CB;(2)如果连接BE,请写出BE与AC的关系并证明.46.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一点,∠1=80°,AB=AD=DC.求:∠C的度数.47.如图,△ABC中,AB,AC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垂足分别为点F,G,△ADE的周长为6cm.(1)求△ABC中BC边的长度;(2)若∠BAC=116°,求∠DAE的度数.4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AC于D、E.(1)若AC=12,BC=10,求△EBC的周长;(2)若∠A=40°,求∠EBC的度数.49.已知在△ABC中,AB=AC,且线段BD为△ABC的中线,线段BD将△ABC的周长分成12和6两部分,求△ABC三边的长.50.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E,交AB于点F,D为线段CE的中点,BE =AC.(1)求证:AD⊥BC.(2)若∠BAC=75°,求∠B的度数.51.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过AC的中点F作线段GE交∠DAC的平分线于E,交BC于G,且AE∥B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若AE=8,AB=10,GC=2BG,求△ABC的周长.52.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AC于点M,连接MB.(1)若∠ABC=70°,则∠NMA的度数是度.(2)若AB=8cm,△MBC的周长是14cm.①求BC的长度;②若点P为直线MN上一点,请你直接写出△PBC周长的最小值.53.如图,已知AE平分∠BAC,BE⊥AE于E,ED∥AC,∠BAE=42°,求∠BED的度数.54.如图,在△ABC中,BC=8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1)求△PDE的周长;(2)若∠A=50°,求∠BPC的度数.55.如图,在△ABC中,AB=AC=6,BC=1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1)求△ACD的周长;(2)若∠C=25°,求∠CAD的度数.56.如图在△ABC中,AB=AC=9,∠BAC=120°,AD是△ABC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求DF的长.57.如图,在△ABC中,AB=AC,∠A=3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BCD的周长是a,BC=b,求△ACD的周长(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58.如图,△ABC中,AB=A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E、D.①若△BCD的周长为8,求BC的长;②若BD平分∠ABC,求∠BDC的度数.59.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交AB于点E.求证:FC=2BF.60.如图,AD平分∠BAC,EF垂直平分AD交BC的延长线于F,连接AF.求证:∠B=∠CAF.。

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综合练习

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6,则它的周长为( )A .16B .17C .16或 17D .10或 122. 下列美丽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 如图,∠ACB=900,AC=BC ,BE ⊥CE ,AD ⊥CE 于D ,AD=2.5cm ,DE=1.7cm ,则BE=(1) A 、1cm B 、0.8cm C 、4.2cm D 、1.5cm4.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它的周长是 ( )A .17B .22C .17或22D .135.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 、14B 、23C 、19或23D 、196. 如图,已知△ABC 中,∠ABC=45°,AC=4,H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则线段BH 的长度为( )B. C.5D.4A .B .C .D .A题7图7.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10,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 A 、14 B 、18 C 、24 D 、18或24 8. 如图,∠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F ,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BDF 、△CEF 都是等腰三角形; ②DE =BD +CE ; ③△ADE 的周长为AB +AC ;④BD =CE ;A .③④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④9.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10.已知△ABC 的周长是24,且AB=AC ,又AD⊥BC ,D 为垂足,若△ABD 的周长是20,则AD 的长为( )。

A 、6B 、8C 、10D 、121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BCDADBCE F(第8题图)A、14B、16C、10D、14或161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腰梯形 B.平行四边形C.正三角形 D.矩形13.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25° B.40°或30° C.25°或40° D.50°14.和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边中线的交点C.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15.一个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都是这边上的中线,•则对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最准确的判断是()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正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16.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A.10cm B.12cm C.15cm D.17cm17.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EF交于F,若BF=AC ,那么∠ABC 等于( )A .45°B .48°C .50°D .60° 18.下列各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④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A .1B .2C .3D .419.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1) A B C 或 D 大小无法确定 2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则其周长为( )(1) A)13 B 17 C 13或17 D 不确定 21.如图∠BOP=∠AOP=15°,PC ∥OB ,PD⊥PB 于D ,PC=2, 则PD 的长度为( )。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13.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依次为2,4,6,8,……,其中 , , , , ,……,按此规律排下去,则 的坐标为()
【答案】60°
【解析】
【分析】
此题需分三步:第一步是作出△CEF的周长最小时E、F的位置(用对称即可);第二步是证明此时的△CEF的周长最小(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第三步是利用对称性求此时∠ECF的值.
【详解】
分别作出C关于AD、AB的对称点分别为C1、C2,连接C1C2,分别交AD,AB于点E、F再连接CE、CF此时△CEF的周长最小,理由如下:
6.已知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都在格点上, 都是斜边在 轴上,且斜边长分别为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 ,则依图中规律,则 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公共点,列出与三角形的个数与顶点的个数的关系式,再求出A19所在的三角形,并求出斜边长.然后根据第奇数个三角形,关于直线x=1对称,第偶数个三角形关于直线x=2对称,求出OA19,写出坐标即可.
【详解】
如图1,当∠AMB=90°时,
∵O是AB的中点,AB=8,
∴OM=OB=4,
又∵∠AOC=∠BOM=60°,
∴△BOM是等边三角形,
∴BM=BO=4,
∴Rt△ABM中,AM= = ;
如图2,当∠AMB=90°时,
∵O是AB的中点,AB=8,
∴OM=OA=4,
又∵∠AOC=60°,
∴△AOM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周角的定义先求出∠BPC的度数,再根据对称性得到△BPC为等腰三角形,∠PBC即可求出;根据题意:有△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BC是等腰三角形;结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定,可得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可得②③④正确.

三角形全等及轴对称提高训练

三角形全等及轴对称提高训练

三角形全等及轴对称提高训练1.已知如图,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BE ⊥AC 于E ,CF ⊥AB 于F ,求证:AB =AC2.如图:AB=AC ,BD=CD ,若∠B =28°,求∠C 的度数.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D =30o,AB=AD ,DC ⊥BC 于点C ,若BD =2,求CD 的长.4.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2cm ,AB =16cm ,AC =12cm ,求DE 的长.5.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ACB =90o,AC=CB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CE .连接DE 、DF 、EF . (1)求证:△ADF ≌△CEF(2)试证明△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如图,等腰△ABC 中,AB=BC ,∠B =120o,M ,N 分别是AB,BC 边上的中点.(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AC 上找一点P ,使得MP+NP 最短.(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AC 边上的高为1,求MP+NP 的最短长度.C第3题第2题B 第5题第4题7.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AD=DE=EB,求∠A 的度数8.如图,AB=AC,BG=BH,AK=KG,则∠BAC的度数为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已知A点的坐标为(1,1),请你在坐标轴上找出点B,使△AO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B点共有()A、6个B、7个C、8个D、9个10.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点E,交AD于点F,且AE=EF,求证:AC=BF 11、综合题(1)如图1,BP为△ABC的角平分线,PM⊥AB于M,PN⊥BC于N,AB =30,BC =23,求△ABP与△BPC的面积的比值;(2)如图2,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CD与BE相交于点O,判断∠AOD与∠AO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C=DC,且AB≠AD,对角线AC平分∠BAD,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B和∠D的数量关系.图1PNMCBA图2OEDCA12.某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75°,又继续航行7海里后,在B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60°,则此时轮船与小岛P的距离BP=____海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1,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E,连接BC.求∠AEB的大小;(2)如图2,△OAB固定不动,保持△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绕点O旋转(△OAB和△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可得出三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即OCD\OAB\OBC在三角形CDA中,O是AD的中点,CD=OC=1/2AD,所以三角形DCA是特殊直角三角形,角CAD=30度。

所以角BAC也得30度,角DBA是直角,所以角AEB=60度。

(2):只要证明三角形OBC与三角形OBD全等即可。

条件为“边角边”即:OA=OBOC=OD角AOC=角BOD(提示:角BOC是它们的公共角)当证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后,即可得出角OBD=角OAC,而在原等边三角形OAB中,角OAB+角OBA=60+60=120,即可推出在三角形BEA中,角EAB+角EBA=120度,故角ABE=60.结论:无论如何旋转,只要不重叠,均为60度。

1.以下有4个命题:1.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2.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3.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4.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哪两个?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D为AC的中点,AE⊥BD交BC于E,连接ED,若角BDE=α,∠ADB的大小是多少(用含α的式子表示)3.△ABC中,∠BAC=120°,AD⊥BC于D,且AB+BD=DC,∠C的大小是多少?(求∠C的度数)答案:1.1和42.90°-α/23.20°如图,AB=AC。

点D.E是BC的三等分点,AD=AE求证:三角形ABE全等于三角形ACD如图:AD//BC.AB//DC.MN=PQ.求证:DP=BN1∵AB=AC,点D.E是BC的三等分点,AD=AE∴BD=EC∴BD+DE=CE+DE即BE=CE△ABE≌△ACD2∵AB//DC,AD//BC∴∠MPD=∠QNB,∠M=∠Q∵MN=PQ∴MN+NP=PQ+NP即MP=NQ∴△MDP≌△QBN∴DP=BN如图,AB=CD,AE⊥BC,DF⊥BC,CE=BF,求证AE=DF。

向左转|向右转解:因为:AE垂直于BC,DF垂直于BC所以:角CFD=角DFE=角AEB=90度所以:三角形AEB与三角形DFC为直角三角形又:CE=BF所以:CE-EF=BF-EF所以:BE=CF在直角三角形AEB与直角三角形DFC中:AB=CDBE=CF所以:直角三角形AEB全等于直角三角形DFC(HL)所以:AE=DF如图所示,A、B、C、D在同一直线上且△ABF≌△DCE求证,AF∥DE,BF∥CE,AC=BD∵△ABF≌△DCE∴∠A=∠D∴AF∥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F≌△DCE∴∠ABF=∠DCE,180-∠ABF=180-∠DCE∠FBC=∠BCE∴BF∥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F≌△DCE∴AB=CDAB+BC=CD+BC∴AC=BD如图,AB//DC,点E、F在BD上,BE=DF。

求证:AE//CFAB=DC∵AB//CD∴∠ABE=∠CDF又∵BE=DF∴△ABE、△CDF全等∴∠AEB=∠DFC∴∠AEF=∠CFE∴AE//CF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D,EF∥AD,交AC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

求证:△AEF为等腰三角形EF∥AD,所以∠F=∠BAD (同位角相等),且∠AEF=∠CAD(内错角相等)AD平分∠BAC交BC于D,所以∠CAD=∠BAD综上,∠F=∠BAD=∠CAD=∠AEF△AEF为等腰三角形如图,已知OA=OB,AC=BD,且∠A=∠B=90°,M为CD的中点,求证:OM⊥CD证明:如图,连接OC,OD,在△AOC和△BOD中OA=OB,∠A=∠B=90°,AC=BD,∴△AOC≌△BOD(SAS)∴OC=OD在等腰三角形COD中,M为CD的中点所以OM是底线的中线,也是高(三线合一)所以OM⊥CD轴对称:点(x,y)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点(x,y)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点(x,y)关于直线x=a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点(x,y)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直线x=a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a-x,Y) 说明:关键是横坐标(X,Y),(a,Y),(?,Y)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x+?=2a,?=2a-x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点A’与A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A’B交l与P点,设A’B=a(1)求AP+PB;(2)若点M是直线l上异于P点的任意一点,求证:AM+MB>AP+PB1.AP=A'PAP+PB=A'P+BP=A'B=a2.连接BMA'AM=A'MBM+A'M>AP+P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M+AM>AP+PB(等量代换)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E分别在AB,AC上,且BD=DE=AE,BE=BC,你能求出角A的度数吗解:设∠DBE=x∵BD=DE∴∠ADE=2x∵DE=AE∴∠A=∠ADE=2x∴∠BEC =∠ABE +∠A =3x∵BE=BC∴∠C =∠BEC =3x∵AB =AC∴∠ABC =∠C =3x在△ABC中,∠A+∠ABC+∠C=180°∴2x+3x+3x=180°8x=180°∴2x=45°∴∠A=45°如图,点A是BC上的一点,△ABD、△ACE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1)AM=AN(2) MN∥BC(1)证明:∵△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D,AE=AC,∠BAD=∠EAC=60°∵∠BAC是平角,∴∠DAE=60°∠BAD+∠DAE=∠EAC+∠DAE=60°+60°∠BAE=∠DAC=120°∴在△ABE和△DAC中﹛BA=DA ﹜﹛∠BAE=∠DAC ﹜=>△ABE≌△DAC (SAS)﹛EA=AC ﹜∴∠EBA=∠CDA ﹜∵∠BAM=∠DAN=60°﹜∴△BAM≌△DAN (ASA)BA=DA ﹜∴AM=AN(2)证明:∵AM=AN,∠MAN=60°∴△ANM是等边三角形∴∠AMN=∠BAM=60°∴MN∥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ABC中,AB=AC∠BAC=120°,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F,交AB于E,求证:bf=1/2FC。

连接AF∵∠BAC=120°,AB=AC∴∠B=∠C=30°∵EF垂直平分AB∴AF=BF∴∠BAF=∠B=30°∴∠CAF=90°∴AF=1/2×CF∴BF=1/2×CF1.已知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k,-2),B(2,t)。

求下列条件下k,t的值:(1)点A,B关于x轴对称(2)点A,B关于y轴对称⑴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反。

∴k=2 t=2⑵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相反,纵坐标相等。

∴k=-2 t=-2在△ABC中,∠C为直角,BC=AC,BD是∠ABC的平分线,AE⊥BD,垂足为E,求证:BD=2AE作DE⊥AB因为DE⊥AB,BD为∠B的角平分线,所以CD=DE又因为在直角三角行ADE中,角CAB=45度,则DE=AE因为BC=BE,CD=DE=AE,所以(CD+BC)^2=(BE+EA)^2=BA^2=2BC^2则CD^2-BC^2+2CD*BC=0则BC^2+CD^2=2BC^2-2CD*BC=2(BC-CD)*BC=2AD*BC又由三角形ABD面积得BD*AE=AD*BC所以BD^2=2AE*BD则BD=2AE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cb=90度,d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e是ab上的一点,且在bd的垂直平分线eg上de交ac于f,试判断三角形aef的形状因为EM是BD垂直平分线,所以BE=DE。

所以角B等于角D.又因为角ABC等于90度,所以角B加角D等于90度角D加角DFC等于90度。

又因为角DFC等于角AFE,所以角A加角AFE等于90度。

所以三角形AEF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在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5,点B对应的数为2,若点A与点B关于数轴上的点C对称,则点C对应的数是_____。

5-2等于两点绝对距离平分为1.55-1.5=2+1.5为3.5如图,△ABC中,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BD=CE,DE和BC交于点M,DM =M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过E作EF∥AB且交BC延长线于F.∵AB=AC,∴∠B=∠ACB∵EF∥AB∴∠F=∠B∵∠ACB=∠FCE∴∠F=∠FCE∴CE=EF∵BD=CE∴BD=EF在△BDM与△FEM中,∠B=∠F\\∠DMB=∠EMF\\BD=EF∴△BDM≌△FEM(AAS),∴MD=ME.在三角形ABC中,P为BC上一点,PR⊥AB于R,PS⊥AC于S,AQ=PQ,PR=PS,求证:(1)AS=AR(2)PQ平行AR证明:连AP因为PR⊥AB于R,PS⊥AC于S,PR=PS,所以AP是角BAC的平分线,所以三角形ARP全等于三角形AQP,所以AR=AS,因为AQ=PQ,所以角PAQ=角APQ又角BAP=角PAQ所以角BAP=角APQ,所以PQ平行AR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堵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的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

探究:线段BM、M 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延长AB到E使BE=NC 易证三角形BED全等三角形CND再证明EDM全等NDM(用SAS MD=MD ED=ND 角MDN=角MDE 因为角MDN=60 角BDM+角NDC 角EDB=角NDC 所以角MDN=角MDE)所以EM(BE+mb)=MN 既MN=BM+NC直线a、b相交于点O,点A、B关于a对称,点B、C关于b对称,OA=OB。

点A、O、C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线段AB交a于D,线段BC交b于E1、那么角AOD+角A=90 度,角BOD+角OBD=90度因为AO=OB所以角A=角OBA,所以角AOD+角BOD=90度2、又因为点B、C关于b对称,所以BE=CE,所以RT三角形OEB 与RT三角形OEC 全等(边角边),所以OB=OC,所以(证法与1相同)角BOE+角EOC=90度3、所以角AOD+角BOD+角BOE+角EOC=180度,因此AOC在一条直线上在△ABC中,AB=AC,P、Q分别是BC、AB边上的点,且AC=AP=PQ=B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