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彝族舞曲教案
彝族舞曲
三一文库()〔彝族舞曲〕*篇一:七年级音乐上册彝族舞曲教案《彝族舞曲》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体验民族舞曲之美,认识并记住琵琶的音色和器乐独奏这种音乐表演形式,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2、分析曲式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曲式结构,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方法:奥尔夫教学法教具: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拍掌捻指1、声势练习:一声部:0XX|XX||跺脚拍掌二声部:X—|X—||2、看彝族民族的图片请同学们回答是哪个民族?然后介绍彝族的相关文化和音乐文化。
二、介绍作品1、介绍作曲家王惠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於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
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到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军文艺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
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
2、创作背景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
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
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意境。
”“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
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烟盒舞》(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彝族舞曲教案
彝族舞曲教案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学习彝族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舞蹈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 彝族舞曲音乐录音或现场演奏;- 适合彝族舞蹈的舞蹈服装;- 宽敞的舞蹈教室。
3. 教学过程:第一节:彝族舞曲的背景介绍- 让学生了解彝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彝族舞曲的特点和风格。
第二节:舞蹈基本姿势和舞步- 引导学生站立姿势:挺直脊椎,双脚轻微分开,手臂自然下垂;- 教学基本步伐:前进、后退、左右移动、旋转等。
第三节:舞蹈动作和编排- 教学基本的手部动作:翻掌、合掌、托掌等;- 教学基本的身体动作:转身、蹲下、起立、跳跃等;- 教学舞蹈编排:根据音乐节奏和情感,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序列。
第四节:形成整体舞蹈-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舞蹈序列;- 每个小组在舞蹈表演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理解,展示个性表达,但要保持彝族舞曲的基本特点。
4. 教学总结和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学到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表现。
5. 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文化,为舞蹈表演提供更多背景和意义;- 在学校或社区的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彝族文化的魅力。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的安全,舞蹈动作要简单易学,避免过于复杂或危险的动作;- 尊重彝族舞曲的文化和艺术,避免歪曲或篡改;- 鼓励学生发扬团队合作和友爱精神,共同完成舞蹈表演的准备和演出工作。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教案及反思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教案及反思一、教学背景在我国云南省的大山深处,有许多少数民族群体生活着。
他们享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以彝族舞蹈最为鲜明。
由于舞蹈运动分布特别广泛,彝族的文化、历史和人们的生活经验都可以在其中得以展现。
从教学方面来看,作为中学音乐课程,彝族舞曲有其独特的地位。
彝族舞曲是初中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选择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含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彝族文化2.掌握彝族舞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了解舞蹈运动所体现的人们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教学前准备(1)放“彝族舞曲”视频资源。
(2)材料:一些有关彝族舞曲的图片。
(3)制作有关彝族舞曲的课件。
(4)工具:麦克风、鼓刷、发声嗓子。
2.教学中(1)导入以彝族舞曲视频的形式呈现前奏部分,让学生对彝族舞曲整体了解,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分享分享一些有关彝族文化的图片,并让学生自己感受并分析这些文化和彝族社会的人们的生活,庆祝节日,结婚生子。
(3)舞曲理解由于舞蹈是一种运动性的艺术表现方式,所以教师提醒学生,此时通过感受音乐来了解和体验彝族的文化和生活发展。
同学们可以在音乐取得之后,轻声喋喋地、抽拉脚步的发声测试。
(4)批评性的公式应该充分利用课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这些活动(跳舞、拍打等),并将其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提出一些彝族节日、婚礼和日常生活的主题思想,将其转换为舞蹈动作,并以适当的形式展现。
(5)陶冶情操从自我的发展方面考虑,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舞蹈运动的基本风格特点,自己编排出一段短小的舞蹈,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文化情感体验。
在编排过程中,配合发声,达到强化学生情感、化解心理压力和提高自我意识的效果。
3.教学后回顾原始计划,总结学习成果,收集老师和同学的反馈,并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反思1.课堂掌握情况从探讨课程的基本语言能力出发,音乐课程以及在创造性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体验音乐形式,从而让学生们获得参与和分享文化的机会。
人音版初音七上2.2.4彝族舞曲教案教案1000字
7. 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 学习彝族舞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演唱和舞蹈方式。
- 通过实践练习和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彝族舞曲与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 舞蹈动作4:组合动作,将舞蹈动作1、2和3组合起来,形成一段流畅的舞蹈动作。
十.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彝族舞曲的兴趣和关注度,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对彝族舞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人音版 初音七上 2.2.4彝族舞曲 教案教案1000字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 初音七上 2.2.4彝族舞曲
教材章节:人音版初音七上 2.2.4
教学内容:
1. 了解彝族舞曲的背景和特点,掌握舞曲的结构和节奏。
2. 学会用正确的呼吸和发音方法演唱彝族舞曲。
3. 通过演唱和舞蹈,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素质层面: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但是,对于彝族舞曲这种具有独特文化背景和内涵的音乐形式,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来深入理解和感悟。
4. 行为习惯层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不大,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引导和激励。
人音版初音七上2.2.4彝族舞曲教案
2. 彝族的民族舞蹈视频,如《彝族舞蹈》、《彝族火把舞》等,让学生观看彝族舞蹈的表演,了解彝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3. 彝族的民族文化资料,如《彝族文化》、《彝族风俗》等,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对彝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建议:
1. 让学生在课后自行选择一首彝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让学生在课后自行选择一段彝族舞蹈视频进行观看,并尝试模仿舞蹈动作,感受彝族舞蹈的魅力。
3. 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有关彝族的民族文化资料,了解彝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对彝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 组织学生参观彝族的民族博物馆或文化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彝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5. 邀请彝族的民族舞蹈艺术家来校进行表演和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彝族舞蹈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 彝族的民族舞蹈视频,如《彝族舞蹈》、《彝族火把舞》等,让学生观看彝族舞蹈的表演,了解彝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 彝族的民族文化资料,如《彝族文化》、《彝族风俗》等,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对彝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拓展建议:
- 让学生在课后自行选择一首彝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活动设计:
-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介绍彝族舞曲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民族特色和音乐特点。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彝族舞曲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彝族舞曲-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彝族舞曲-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内容本次上课内容是介绍彝族舞曲,这是来自中国云南地区的传统舞曲。
我们将使用人音版的素材,通过演示视频和互动式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彝族文化的差异与特点,并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学生将学会以下内容:•了解彝族音乐舞蹈的特征•理解人音版彝族舞曲的演绎特点和形式•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技巧教学流程本次教学分为3个部分,共计80分钟。
第一部分:彝族舞曲介绍(20分钟)首先,让学生了解彝族文化。
在白板上展示一些云南地区的图片,比如云南的山川湖泊、少数民族特色、生活习惯等,让学生理解这里的民族和地域差异。
接着,介绍彝族音乐舞蹈的特征,比如:1.彝族音乐喜欢用七个音阶2.彝族舞蹈的服装艳丽、图案复杂3.彝族音乐和舞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播放一小段彝族音乐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第二部分:人音版彝族舞曲的演绎(30分钟)接下来,开始介绍人音版的彝族舞曲。
让学生认真观看人音版彝族舞曲的演示视频,重点关注节奏、音色、舞蹈等方面。
然后,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选择一个彝族舞曲,并自行演绎,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更深入地理解彝族舞曲。
最后,让每组站出来表演他们的演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欣赏、鉴赏。
老师可以提醒孩子们更注重节奏、舞蹈的协调性等。
第三部分:音乐鉴赏的小技巧(3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音乐鉴赏的基本技巧。
比如,仔细聆听曲调、别的方式引导感性经验和分析、感到音乐的情感表现等等。
老师可以再次播放人音版彝族舞曲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感性美。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和舞蹈:1.彝族舞曲中哪些乐器或音色让你印象深刻?2.彝族舞蹈有哪些独特的跳法或特点?3.如何理解彝族舞曲中所传递的情感?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进一步了解彝族文化,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技巧。
这些知识和技巧将对孩子们的音乐和舞蹈爱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此课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初中彝族舞曲教案
初中彝族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彝族舞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听力和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彝族舞曲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2. 学会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能够参与集体舞蹈。
教学难点:1. 理解彝族舞曲的音乐结构和节奏变化。
2. 准确地表现舞蹈动作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2. 舞蹈道具(如手鼓、丝巾等)。
3. 乐谱和舞蹈图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彝族舞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引发学生对彝族舞曲的兴趣。
2. 播放一段彝族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二、基本节奏学习(10分钟)1. 教授彝族舞曲的基本节奏,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击打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
2.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1. 教授彝族舞曲的基本舞蹈动作,如手势、步伐等。
2.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完整表演(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进行完整的彝族舞曲表演。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的彝族舞蹈演员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彝族舞曲。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展示他们对彝族舞曲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彝族舞曲,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七年级彝族舞曲教案
《彝族舞曲》教学案例设计课型:综合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2012版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一、课标解读:根据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2012版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缤纷舞曲”。
舞曲是中外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体裁,也是中外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见本单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大时代分析:当下,许多年轻人受“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的影响,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超越自己。
区域分析:身处特区的学生,思想开放活跃,包容性强,喜欢现代流行歌曲和港台歌星,面对各种音乐充斥耳边,可能出现对音乐审美的片面与迷茫。
身心特点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需要慢慢适应,他们渴望音乐的熏陶,渴望从音乐中找到共鸣。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作为有多年教龄的音乐老师,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自然清新、活泼新颖是我的教学风格,我希望学生能通过感受、体验、探究音乐等方式,让音乐回归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体验民族舞曲中之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能熟悉并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分析复三部曲式结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听觉,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内容及意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民族舞曲体裁有初步了解;认识并记住琵琶的音色和器乐独奏这种音乐表演形式。
五、教学重点:聆听琵琶独奏《彝族舞曲》,哼唱舞曲主题旋律,感受音乐要素在不同主题音乐上的丰富表现,体验彝族舞曲音乐。
六、教学难点:分析乐曲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七、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情境创设法为主要的教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音乐。
初中彝族舞曲音乐教案
初中彝族舞曲音乐教案1. 通过欣赏民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 分析曲式结构,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3. 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曲式结构,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琵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彝族舞曲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乐曲赏析(15分钟)1. A部分赏析(1)播放A部分。
(2)分析A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等,什么乐器演奏?师:请同学们哼唱下这段音乐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乐句,这样完整的乐句一共出现几次?那么,这段音乐一共有几句?(三句)师:请同学们来概括下这段音乐的旋律、速度特点。
(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琵琶演奏,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2. B部分赏析(1)播放音乐,跟老师做律动(四种动作)。
师:下面老师播放另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音乐动起来(四个八拍)。
(2)分析B部分的音乐特点。
师:B部分与A部分在节奏、旋律、速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节奏紧凑,旋律活泼,速度较快)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乐器(琵琶、打击乐器等)。
2. 学生根据乐曲节奏、旋律特点,自行创作伴奏。
3. 各组轮流演奏,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乐曲的音乐特点、曲式结构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 教师鼓励学生多关注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欣赏音乐会,深入了解彝族舞曲及其他民族音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彝族舞曲》,让学生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了乐曲的音乐特点、曲式结构等。
第二单元缤纷舞曲彝族舞曲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彝族舞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彝族舞曲的欣赏,了解彝族音乐文化背景,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2. 学会欣赏乐曲,能够区分乐曲中的主要乐器,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3. 能够在乐曲演奏中感受到愉悦的情绪,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区分主要乐器。
2. 难点:通过演奏乐曲,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彝族舞曲相关视频、图片和音乐素材。
2. 乐器:学生可自带小型乐器或自制乐器(如自制三角铁、碰铃等)参与演奏。
3. 教室安置:适宜的音乐教室,确保有良好的视听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彝族舞曲》片段,说说曲子给你带来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能够说出曲子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特点即可。
(二)节奏练习1. 打一打底下这两个节奏,要求同砚之间互相合作,一个拍手一个打节奏。
(1)X X X X | X X X X |(2)X X X X | X —— |2. 节奏接龙。
教师给出节奏型的前半部分,请同砚接龙式地打出后半部分节奏。
教师给出节奏型:X X X X X X |。
学生打出X X X X 或X ——。
再请同砚用这种节奏型进行接龙。
3. 节奏训练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为乐曲打拍子。
教师示范打拍子,并请同砚认真观察。
教师示范两遍后,再请同砚示范,同砚之间可以互相评判。
(三)旋律感知1. 听赏全曲。
要求同砚认真听,并且思考底下问题:全曲主题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请同砚举手回答问题。
2. 初次完备地听赏全曲,请同砚说说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并请同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能够说出乐曲欢快、活泼的内容即可。
3. 请同砚再次欣赏乐曲,并请注意底下的问题: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并请同砚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
《彝族舞曲》教案
《彝族舞曲》教案《彝族舞曲》是一首充满彝族特色的舞曲,它表现了彝族人民的感情及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何全面、有序地教授这首舞曲,让学生深刻理解彝族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编写了一份《彝族舞曲》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这首曲目。
一、教案的概述名称:《彝族舞曲》教案内容:针对教授《彝族舞曲》的过程,系统地列出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教学步骤、评价方式等详细信息。
适用对象:中小学音乐教师、相关专业教学者等。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学习彝族音乐的基本特征及演奏技巧。
2.掌握《彝族舞曲》的基本节奏、节拍和曲式结构,能够准确演奏出曲目的基本要素。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体表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发展音乐素养,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三、教学安排1.教学时间:5节课,每节课1-2小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节奏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2.教学内容:第一节课:介绍彝族文化和《彝族舞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彝民族文化的特点,掌握《彝族舞曲》的基本节奏和节拍,并带领学生唱一遍曲子。
第二节课:深入学习《彝族舞曲》的曲式结构,了解曲目的整体构成和演奏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曲子丰富的内涵。
第三节课:开始正式练习曲目,逐渐加深对曲子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
第四节课:加强团队合作,让学生配合重点练习,形成团队配合感。
第五节课:整体合奏,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测其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彝族舞曲》的背景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彝族舞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介绍彝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彝族舞曲》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让学生对彝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第二步:初步学习曲目介绍曲目的基本节奏和节拍,让学生尝试唱出曲子,熟悉曲目的整体感觉。
此过程可重复多次,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唱出整个曲子。
第三步:逐步深入理解曲目深入分析曲目的节奏、节拍和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这首舞曲内含的文化信息和音乐形式。
彝族舞曲教案
彝族舞曲教案教案名称:彝族舞曲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彝族舞曲的起源、特点和表演形式;2. 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一首简单的彝族舞曲;3.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彝族舞曲音乐录音或视频;2. 舞蹈教学空间;3. 彝族服饰(可选);4.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彝族舞曲的起源和特点,播放一段彝族舞曲视频作为导入。
Step 2:讲解基本动作(10分钟)给学生介绍彝族舞曲的基本舞蹈动作,如:手舞、体姿等,并清楚地演示这些动作。
要求学生做好观察准备。
Step 3:音乐学习和练习(20分钟)播放一首彝族舞曲,让学生分段学习和练习舞蹈动作。
逐渐提高速度和难度,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舞曲整体的节奏和动作。
Step 4:整体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整体练习。
要求他们互相协作,注意舞姿的统一和流畅性。
Step 5:舞蹈表演(10分钟)让每个小组进行舞蹈表演,同时可以考虑在校内或校外的活动中展示他们的彝族舞曲。
Step 6:总结(5分钟)对学生进行全面总结,询问他们对这次课的感受,了解他们在舞蹈中的收获和困难。
同时,向他们提供进一步学习舞蹈的途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文化背景和其他彝族舞曲;2. 组织学生参观或观看专业彝族舞曲表演;3. 组织学生与彝族舞曲的专业从业者进行交流和学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2. 观察学生在整体练习和表演中的舞姿和表现能力;3. 学生课后撰写课后感想和学习笔记。
彝族舞曲-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彝族舞曲-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彝族舞曲的基本特点和起源;2.学习彝族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3.学习演奏“彝族舞曲-人音版”;4.能够分析彝族舞曲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5.培养学生欣赏和表演彝族舞曲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彝族舞曲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彝族舞曲-人音版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要求。
三、教学过程3.1 彝族舞曲的起源和特点1.彝族舞曲的起源和地域分布;2.彝族舞曲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3.彝族舞曲的分类和演变。
3.2 彝族舞曲的舞步和动作1.彝族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2.彝族舞曲的舞蹈形态和变化;3.彝族舞曲的表演技巧和要求。
3.3 彝族舞曲-人音版的演奏1.彝族舞曲-人音版的乐器和调式;2.彝族舞曲-人音版的演奏技巧和基本节奏;3.彝族舞曲-人音版的表现要求和演奏要点。
3.4 彝族舞曲的分析和欣赏1.彝族舞曲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2.彝族舞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3.彝族舞曲的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4.1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落实,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
4.2 教学工具音乐教学器材、教学用具、电子课件等。
4.3 教学成果1.学生能够正确演奏“彝族舞曲-人音版”;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彝族舞曲的基本舞步和动作;3.学生能够分析彝族舞曲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4.学生能够欣赏和表演彝族舞曲,培养了对彝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个性化的指导,尤其是在舞蹈表演和音乐演奏方面,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练习和表演的精度和技巧的要求,同时要激发学生对彝族文化的热爱和认知。
最新整理初中音乐教案《彝族舞曲》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中音乐教案《彝族舞曲》教案《彝族舞曲》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民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体验民族舞曲之美,认识并记住琵琶的音色和器乐独奏这种音乐表演形式,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2、分析曲式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习难点分析曲式结构,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学习过程备注第一部分:导课:拍掌捻指1、声势练习:一声部:0XX|XX||跺脚拍掌二声部:X—|X—||2、看彝族民族的图片请同学们回答是哪个民族?然后介绍彝族的相关文化和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第二部分:学习探究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1、介绍作曲家王惠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於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
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到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军文艺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
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
2、创作背景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
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
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意境。
”“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
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烟盒舞》(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教案设计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教案设计作为初中音乐课程的一部分,学校应当为学生们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许多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舞蹈形式。
因此,学生们有必要与这些文化体验进行互动和交流。
本文将为您介绍“初中音乐彝族舞曲教案设计”这一课程模块。
1. 课程背景与目标彝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在音乐与舞蹈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彝族的舞曲元素和特色让学生了解、感受和学习这一文化。
通过学习和表演彝族舞曲,学生们可以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音乐和艺术表现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彝族舞曲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教师应当为学生们介绍彝族舞曲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信息。
通过解析彝族舞曲的音乐元素、舞蹈姿态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和感受到这一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2.2 彝族舞曲的表演技巧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掌握彝族舞曲的表演技巧。
这包括节奏感的把握、动作的协调性和视觉效果的表现等方面。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舞曲的基本步伐和格律,让学生们能够掌握舞曲的基本规则,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涵。
2.3 课堂演示和表演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展示彝族舞曲的魅力和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学生们进行舞曲演示和表演实践。
这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舞曲的表演技巧和节奏感,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3. 教学方法3.1 讲解式教学在彝族舞曲的背景和特点方面,教师应当采用讲解式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资料、档案文献和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彝族舞曲的发展过程和地方特色。
3.2 演示式教学在彝族舞曲的表演技巧和细节方面,教师应当采用演示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观看专业人士的演示舞蹈,从中感受舞曲的节奏感和内涵,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
3.3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表演环节,教师应当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通过分组和角色分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才艺,在合作实践中提高个人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式问答、演示式观摩、实践式表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人音版初中音乐 彝族舞曲 教学设计
“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彝族舞曲》教学案例设一、课标解读:根据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2012 版人音 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缤纷舞曲”。
舞曲是中外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体裁,也是中 外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可见本单元在音乐教育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大时代分析:当下,许多年轻人受“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的影响,敢于 表现自己,敢于超越自己。
区域分析:身处特区的学生,思想开放活跃,包容性强,喜欢现代流行歌曲和港台歌星, 面对各种音乐充斥耳边,可能出现对音乐审美的片面与迷茫。
身心特点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需要慢慢适应, 他们渴望音乐的熏陶,渴望从音乐中找到共鸣。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作为有多年教龄的音乐老师,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 堂驾驭能力,自然清新、活泼新颖是我的教学风格,我希望学生能通过感受、体验、探究音 乐等方式,让音乐回归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让 学生能够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体验民族舞曲中之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能熟悉并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分析复三部曲式结构,学生能够通过自 己的听觉,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内容及意境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 活动。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民族舞曲体裁有初步了解;认识并记住琵琶的音色 和器乐独奏这种音乐表演形式。
五、教学重点:聆听琵琶独奏《彝族舞曲》,哼唱舞曲主题旋律,感受音乐要素在不同主题音乐上的丰 富表现,体验彝族舞曲音乐。
六、教学难点:分析乐曲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七、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以情境创设法为主要的教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舞曲》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体验民族舞曲之美,认识并记住琵琶的音色和器乐独奏这种音乐表演形式,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2、分析曲式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曲式结构,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方法:奥尔夫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拍掌捻指
1、声势练习:一声部:0 XX | X X ||
跺脚拍掌
二声部:X — | X — ||
2、看彝族民族的图片请同学们回答是哪个民族?然后介绍彝族的相关文化和音乐文化。
二、介绍作品
1、介绍作曲家
王惠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於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
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到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军文艺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
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
2、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
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
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意境。
”“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
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烟盒舞》(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加上其他绚丽多彩的彝家音乐,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经过多次修改,于1960年底定稿。
乐曲问世后,很快流行全国,并被选为高等音乐院校的琵琶教材。
三、乐曲赏析
1、首先赏析引子部分。
(想象体验)
在欣赏引子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听乐曲的速度(由慢到快)、情绪(优美恬静),
琵琶低音区的音色(在低音区模拟葫芦丝的音响),想象村寨迷人的夜景。
2、A部分赏析
①初听:分析A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什么乐器演奏?
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琵琶演奏,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
②欣赏A乐段,回答问题:“乐段A包含有几个主题?有没有重复的主题?”
聆听对比,通过师生合作的形式从而得知:A段是一个单三部曲式结构(a b a),主题a与 b间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有机联系。
3、B部分赏析
①播放音乐,跟老师做律动(四种动作)
师:下面老师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音乐动起来(四个乐句,每乐句一个动作)
②分析B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有几句组成?
师:老师刚才做了几个不同的动作?(生答:4个),所以,这部分音乐一共有几句组成?(生答:4句,ppt显示:abcd)
师:同学们讨论下,这部分音乐在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特点?(这段音乐一、三句节奏欢快,刚劲有力,二、四句优美、抒情)
③学生以组为单位给每一句创编一种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给每一句创编一种动作…(相互讨论研究动作)④根据自己组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
放音乐,同学们进行音乐律动
4、最后赏析乐曲的A’段。
(再现体验)
播放A’段部分,请学生找出与之相似的主题旋律,总结出:乐段A’是乐段A
的主题再现。
5、曲式结构
乐曲播放完毕,几幅与乐曲同步的音乐主题图片也就依次出现了,乐曲的曲式结
构图也就清晰呈现出来:引子 + A (a+b+a) + B( a+b+c+d) + A’从而引出
复三部曲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6、简单介绍彝族青年男女跳舞的场景
(把学生前面的体验感受与老师讲述的情景形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小结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很多民族音乐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还希望同学们多接触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