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刘清荣程文燕康亮摘要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期;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关键词扶贫;历程;模式;创新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 2000年》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一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 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 4%..种种信号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己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我国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扶贫开发任务仍旧十分艰巨;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创新思路..一、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 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 7%下降到3%左右;基本实现了到20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和农村依然在贫困问题的基本国情;制定了新的扶贫战略;决心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扶贫开发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 5亿;占农村总人口的30. 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此同时;在农村进行的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改革;也为解决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打开了出路..这些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三个方面的渠道;将利益传递到贫困人口;使贫困农民得以脱贫致富;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 9%;油料增长176. 4%;肉类增长87. 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 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 5亿人减少到1. 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 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中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 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 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年均递减6. 2%;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 8%下降到8.7%.三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特征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秦巴贫困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等几类地区..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发育落后等..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在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中;中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最高水平..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四巩固成果;综合开发阶段 2001年至今2001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 2010年》;这是继“八七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对21世纪初的扶贫战略作出全面描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基本方针、重点对象以及主要政策措施..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是继续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2020 》的出台;进一步肯定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二、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扶贫开发的政策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搬迁扶贫、科技扶贫等为主要模式的中国式扶贫..一整村推进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 2010年》提出的目标;国务院扶贫办总结了各地实践经验;以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战略进入“整村推进”的新阶段“整村推进”是以村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资金投入和扶持量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村级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使各方面的扶贫资金相互配套、形成合力;集中投向贫困村需要建设的项目;达到“集小钱办大事”的目的..1.整村推进模式的优势1集中有限资源;解决重点问题过去由于扶贫资源有限且分散;往往形成不了合力;解决不了贫困村的突出问题..整村推进模式将各方面的资源统筹使用;集中投入;可以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解决贫困村最突出的问题;也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扶贫资金分散的问题;从而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2强调民主参与“扶真贫”整村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贫困人口参与的重要险;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对整个扶贫过程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通过村民大会;民主确定扶贫收益人口;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真正贫困的农户得帮助;使得扶贫工作能够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户..3贫困农户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高整村推进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坚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发动贫困农户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等全过程;实现贫困农户选择、实施、管理项目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参与式的村级规划制定和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扶贫对象的积极性;项目选择也更加符合贫困农户的发展需求;项目更具有针对性;落实也更加容易.2.整村推进模式存在的问题1门槛设置过高无论是基础设施项目还是产业开发项目;除政府的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农户自筹一大部分资金;而这大大超过绝对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较高的参与门槛使得应该得到扶持的低收入农户被排斥在项目之外..2无力解决区域性的贫困问题整村推进模式对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问题有着积极作用;是改善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由于资金和项目总体规模小;不能解决农村扶贫的全部或主要问题..3资金投入与贫困程度不同步由于投入的扶贫资金有限;实际工作中资金“投放难、回收更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出于对资金使用效率和回收率的考虑;比较容易偏向将资金投放到那些并不一定最贫困但却能够解决资金使用、回收以及配套问题的农户;不能保证最贫困的人口得到最大的帮扶..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产业扶贫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1.产业扶贫模式的优势1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共赢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成责任和利益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公司带动、基地带动、合作组织带动、优势产业带动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手段;企业利用农户的力量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降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得到提升..这样企业的利润能得到保证;农户的收入也更加稳定;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2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在产业扶持下;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区域特色经济布局初显轮廓;以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增强;扶贫产业链条延伸;参与主导产业经营的农户不断增多;主导产业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明显增加..例如江西省广昌县以白莲种植、加工和销售为扶贫主导产业;2011年白莲种植面积己达8万亩;产值3. 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生产和集散基地;莲农实现收入1800元;带动农户1万余人;人均增收420元;其中贫困农户3000多人..2.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趋同目前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相似;很多农村主导产业仍是传统农业;并且结构雷同;特色性不强..往往出现一个地区开发出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的扶贫产业;相邻近地区相继发展同一产业;这就容易导致农产品的供大于求;不仅贫困户收入没有增加;反而会打消他们参与产业化扶贫的积极性..2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容易偏离扶贫目标由于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遭遇市场或自然风险时;企业的利益与农户的利益发生冲突;企业出于趋利性;容易不顾扶贫目标和规划;将农户独自抛向市场的洪流;使农户利益受损;从而对产业扶贫失去信心..3追求效益短平快;造成环境污染贫困地区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开发时;为追求短期高效益;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开发扶贫;把带有环境污染的开发项目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培育;结果导致土地荒漠、水源污染、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等..贫困现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使得脱贫致富的道路更加艰难..三搬迁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它是对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开发而开辟的移民扶贫新途径..其特征是实现人地分离;让人离开己不再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区;另辟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居住、发展..目前;我国搬迁式扶贫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组织移民在他处选址安置;即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迁出移民选择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生态环境较优美的地方建房安置;让搬迁户住得下、能发展、不返贫;二是插户移民;即由贫困户自行投靠亲友、分散安置;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分阶段搬迁;即采取搬迁初期两头有家的形式;待移民点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实现整体搬迁..1.搬迁式扶贫模式的优势1>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脱贫致富由于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条件落后;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实施搬迁发展;可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由于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移民搬迁的贫困农户对这一扶贫模式的满意度通常较高..2搬迁后就业增收的平台更广阔通过搬迁;搬迁农户的商品意识、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级政府对搬迁农户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积极引导他们从事二、三产业;使他们尽快适应城镇生活..搬迁后的农民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增收渠道大大拓宽;为促进贫困农户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移民搬迁进城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居住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结构优化;带动了城镇繁荣和经济发展;同时移民户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卫生、社保、教育等待遇;提高了移民群众生活质量;转变了农民增收方式;使得移民搬迁扶贫和统筹城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2.搬迁式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1搬迁扶贫投入巨大;显效缓慢移民搬迁需国家投入巨资;牵涉人口众多;任务艰巨;搬迁工作跨度大、周期长;一般是一年建设、两年定居、三年配套、四年巩固、五年步入发展;移民搬迁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移民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需要较长适应期..2各类配套资金到位难度大;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投入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以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为主体;同时还有来自省、地、县财政以及扶贫办、电力、交通、水利等部门的配套资金;这些资金在使用的进度安排上;存在滞后性;而且其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不一;大部分地区往往在国家专项资金下达后较长时间才到位;使工程不能按时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由于贫困地区财政十分困难;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率低;从而影响项目进度..3容易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移民搬迁工作重点集中在移民安置地的建设;而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管理、思想法治教育、科技培训和生产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还很薄弱;与贫困户急待改变贫困面貌的愿望还不相适应..部分群众因家底薄、基础差、缺乏生产经验;适应能力弱;导致生产水平依然很低;思想易出现不稳定..四社会扶贫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始终注重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共同推进减贫事业发展..社会扶贫是由中央政府倡导、各级政府率先垂范、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种扶贫模式..实践证明;在坚持政府主导扶贫的前提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有效举措..1.社会扶贫模式的优势1参与帮扶的群体巨大从中央、地方政府到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再到民间帮扶;社会扶贫充分调动了各界力量与资源;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2扶贫形式多样社会扶贫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智力支边、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扶贫、扶贫拉力计划、春蓄计划、博爱工程、幸福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双学双比、巾帼扶贫等;这些扶贫济困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3扶贫资源来源广泛既有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又有各种渠道募集争取来的本土资源;还有从海外渠道引进的资源;包括国际和国外慈善组织提供的资源援助;既有有形的资金和物资投入;也有无形的科技、信息的支持等..2.社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1对帮扶的认识不清很多单位在帮扶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给贫困农户送点钱、送点物;即认为完成了本单位的帮扶工作..殊不知扶贫是个广泛的概念;钱和物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帮扶;使贫困户的思想观念、自身素质以及市场适应能力有所提高..2缺少具体明确的目标社会扶贫的总体目标通常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具体到各帮扶单位、部门及党员干部个人;则缺少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有的甚至只是笼统的原则话..这使得帮扶单位和个人在开展工作时只是凭借自身的热情;同时大部分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扶贫只是各项工作的附属;只兼职不负责;使得扶贫效果不理想..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多项综合性政策举措;更创新发展了扶贫开发理论、丰富了扶贫开发内涵..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正面临着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获得新成效的艰巨任务;应不断创新和发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一理念创新1.将“以贫困者为本”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以贫困者为本”是一切扶贫活动以贫困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帮助贫困者脱贫致富为目的和尺度;而不是政绩、指标、效益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扶贫工作的不断创新;扶贫事业才能加快发展;取得实效..只有将“以贫困者为本”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理念;才能使扶贫的目标明确、方式科学、效果巩固..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充分肯定贫困者反贫困的主体作用;把扶贫项目当作一种手段和载体而不是目标;要坚决摒弃传统扶贫中把项目作为目的;而把人当作手段和工具的落后做法;在扶贫中满足贫困者的需要;增强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全方面的提升贫困者的素质;实现贫困者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2.将提高贫困者素质作为扶贫的战略要素农民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发展能力差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扶贫开发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要素来抓;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实行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防止返贫现象的产生..3.将市场机制作为撬动扶贫工作的杠杆运用市场机制撬动扶贫开发;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解决了贫困户的依赖性..对那些有劳动能力而一味等靠要;以政府救济、慰问为生的贫困户;通过市场经济意识的灌输;达到扶志扶本的目的;提高贫困户脱贫的主动性;调动其自食其力的积极性;其次;从扶贫理念来说;解决了帮扶者和受帮扶者在扶贫开发中的社会地位平等问题..帮扶者不是施舍者;而受帮扶者也不是被施舍者;双方在这一社会活动中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双赢;最后;保证了社会扶贫资金注入的可持续性..企业和个人在扶贫过程中如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带来扶贫的可持续性;反之;则往往导致短期行为和随机性;使得社会扶贫资金难以持续地注入..运用市场机制撬动扶贫;是扶贫观念的重要创新;是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造血”;而不仅仅是给他们“输血”;是“授人以渔”的科学扶贫模式..二机制创新1.完善扶贫目标瞄准机制。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村扶贫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农村扶贫政策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本文将就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回顾中国的农村扶贫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并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扶贫工作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在解放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和农垦开发等政策,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

然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中,中国农村遭受了由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多重原因引起的严重困境,农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实施了以农田水利、农谷绿化、粮棉增产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为主的农村改革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农村发展,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

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这一改革使农民可以长期占有和使用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农村小额信贷、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扶贫政策,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

然而,尽管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国农村扶贫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贫困区域集中、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的问题是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将农村扶贫工作列为国家重点工作。

在农村扶贫开发计划的推动下,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加强农村扶贫工作。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同时,政府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通信、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建立财政扶贫、社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手段,精准识别和帮助农村贫困人口。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将减贫工作作为国家重要
的发展任务,精准扶贫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1978-2000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如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村产业等,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第二阶段:重点扶贫阶段(2001-2012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将扶贫工作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位置,将减贫工作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2001年,中国政府启
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扶持西部地区,减少贫困。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入,推动了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阶段:精准扶贫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将减贫工作进一步深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定位技术,中国政府确定了贫困人口的具体数量和位置,制定了扶贫方案。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产业、推进就业、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努力实现精准扶贫。

通过以上阶段的努力,中国成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截至2020年底,中国农村贫
困人口已从2013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0.2%下降到0.6%。

中国精准扶贫的经验也对世界减贫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借鉴了中国的扶贫经验,加快了自身的减贫进程。

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扶贫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

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 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

这个时期贫困人口基数很大,贯彻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使广大的贫困人口普遍受益。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6年开始的。

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扶贫开发,通过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帮助农民发展种养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农村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25亿减少到1993年的8000万。

1986年国务院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3年开始的。

当时全国农村贫困问题明显缓解,贫困人口不仅数量减少了,面也缩小了,但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扶持难度很大的"硬骨头"。

要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温饱,单靠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或是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已经很难奏效,必须给予这部分贫困人口特殊政策和特殊帮助,才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把扶贫工作重点放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把扶贫到户工作摆到了突出的位置,把解决贫困残疾人温饱纳入大扶贫,明确提出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康复扶贫。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历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历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历程与展望作者:陈明珠来源:《求知》2019年第01期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扶贫的效果,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低效率、工农“剪刀差”、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影响下,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生产效益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挫伤,农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不高,农村依然存在较多贫困人口。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为契机,经过四十年的长足发展,中国在扶贫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1.体制变迁与贫困的初步缓解(1978—1985年)。

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并实行了对外开放。

这种转型和开放伴随有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发展、人口流动限制政策松动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这些措施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活力的全面释放,这个时期成为中国减贫工作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人。

这一时期国家扶贫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财政发展基金支持老少边穷地区、“以工代赈”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扶贫地区进行重点扶持等,奠定了国家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的基础。

2.以区域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时期(1986—2000年)。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拉开了中国城鄉、区域、工农之间的差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改善状况趋于停滞,经济社会高增长的效益较难广泛惠及贫困人口,于是我国正式开启了针对贫困地区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

通过确立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确定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实施信贷扶贫政策等,这一时期的扶贫瞄准定位切换到了区域(贫困县),贫困县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等支持。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基本历程及其评价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基本历程及其评价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基本历程及其评价作者:薛洁祥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4期摘要:消除贫困,是我们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是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1949年建国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体制,完善政策。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多个演进阶段,各阶段政策实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今后农村扶贫战略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借鉴。

关键词:建国以来;农村扶贫政策;精准扶贫一、建国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历程回顾从建国以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大体经过了小规模的救济式扶贫阶段、农村经济体质改革推动大幅度减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攻坚型扶贫开发阶段以及以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的综合型扶贫开发,以及现在精准扶贫六个历史阶段。

(一)小规模的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财政状况困难,扶贫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生存性贫困,农民温饱难以保障。

这一时期,我国采用了小规模的救济扶贫战略,依靠民政救济系统,对一些落后边远地区、因灾致贫及战争伤残人口实施生活救济,保证贫困人的临界生存需要,但是却难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困境。

同时,由于计划经济弊端和建国初期缺乏经验而实行的一系列错误指导方针,使得贫困问题进一步加剧。

1978年年底统计,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高达2.5亿,贫困发生率为30.7%。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的发展型减贫阶段(1978—198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建立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此外,国家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城务工,发展非农产业,取得非农收入。

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及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及精准扶贫

经济管理93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及精准扶贫李文卫 兰州财经大学信息中心张 博 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文章梳理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对扶贫领域最新的工作机制——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论内涵作了解析,以期清晰掌握我国扶贫政策的演进。

关键词:扶贫政策;扶贫资源瞄准;精准扶贫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4-0093-0120实际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的演进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与之相对应,我国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等多个贫困变化形态[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减贫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扶贫资源较好地瞄准了贫困人口,推动了我国贫困人口大规模、持续性的减少,为全球扶贫减贫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

一、我国扶贫政策演进与扶贫资源瞄准本部分,笔者分析了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为止,我国扶贫政策的阶段性演进及相应的扶贫资源瞄准机制。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扶贫资源瞄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一穷二白”,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经过将近二十多年计划经济建设,全国根本性贫困问题有所缓解。

但某些战略性失误,使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又回到解放前。

汪三贵的研究发现,如果以营养标准衡量,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至少有40%-50%的人群处在生存贫困状态[2]。

1978年以前,我国广大农村处于普遍贫困状态。

(二)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扶贫资源瞄准70年代末,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大规模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14.8%[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自发减贫效应来消除贫困,同时辅之以救济式扶贫[4],这是该阶段我国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

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

农村·农业·农民2016.8A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诸多原因,贫困问题一直存在并困扰着中国的发展。

扶贫攻坚路,悠悠中国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按我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

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

第二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

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现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

自1986年起,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中国扶贫政策变迁分析——基于渐进主义模型

中国扶贫政策变迁分析——基于渐进主义模型

经济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扶贫政策变迁分析——基于渐进主义模型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杨雯晖摘要:中国社会贫困问题长期凸显,为了打赢“反贫战”,我国出台了系列扶贫政策。

渐进主义模型主张从已有经验出发对现行政策进行逐步修整,其分析框架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扶贫政策变迁、更有效地设计扶贫战略。

以渐进主义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经济背景、扶贫政策实施结果等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的变迁过程,并对今后扶贫政策走向进行展望,对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扶贫政策;渐进主义模型贫困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

1949年之前,政治动荡、战争频繁使我国产生大面积的贫困,1949年以后我国便进入了反贫困历程中,但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仍十分庞大。

改革开放之后,通过进一步推进有组织、针对性的工作,我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2018年我国贫困人口为1660万人,相比1985年的12500万人减少了10840万人。

2015年,联合国发表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表明,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这得力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推进。

中国扶贫政策的变迁经过多个不同阶段,以继承原有政策为基础,针对新的贫困特征不断进行政策革新,针对性解决当时的贫困问题。

本文利用渐进主义模型,系统回顾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政策的变迁,分析我国减贫历程和经验,利于更好地把握新阶段扶贫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渐进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由美国学者查尔斯·E·林德布罗姆提出,它批判完全理性的决策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对于之前活动的一种延续和继承,同时以渐进的方式对其活动进行调整和修正。

林德布罗姆认为,虽然理性化是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但是一方面受限于时间、可得信息和付出成本,决策者不能对所有备选方案进行确认并测算其政策后果;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作为关系社会民生的应用型科学,要维护国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机会,保障其参与政治的权利,故而政策在制定时应注重多方主体的参与。

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

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

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王朝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近30年不间断地推行了开发式扶贫战略,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据农村贫困人口监测数据显示,未实现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同期贫困发生率从30. 7%下降到1.6%。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与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中国在整体上进行经济转型、稳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效地完成了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的双重任务。

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开发式扶贫推进过程中,贫困人口仍有漏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与扶贫战略没有相互配合,扶贫政策绩效并不像预计的那样理想,开发式扶贫对于当前农村14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效用已经十分有限。

因此,对农村近30年的开发式扶贫政策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与反思,对制定后20年中国农村新的扶贫战略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和主要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对治理旧中国遗留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尤其对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状况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其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仅局限于对贫困人口实施生活救济,对边远落后地区(主要是老、少、边、穷地区)输送物资,进行外部支援和财政补贴。

因此,在农村作为一场严格意义上的反贫困政策的出台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

它与以往做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贫困的缓解不是单纯依靠实行生活救济,而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联系起来,通过直接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并且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来缓解农村贫困。

这就是后来称之为的“区域开发式扶贫战略”。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国性政策是在1984年提出的,其背景是:在全国范围实施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价格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及展望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及展望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及展望【摘要】新中国救济式扶贫倡导了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文章从历史演变、实践经验、问题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展望和创新模式。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积极意义在于减贫效果显著,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创新和可持续性,重视社会参与和政府支持。

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在于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机会和资源,促使贫困人口融入社会发展。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经验、展望、历史演变、实践经验、问题、挑战、创新模式、积极意义、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扶贫工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救济式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备受关注。

救济式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家庭进行帮扶、扶持和援助,使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在广大贫困地区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问题的变化,救济式扶贫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展望,对于今后的脱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及展望是当前中国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历史演变、实践经验、问题与挑战、展望以及创新模式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借鉴过去的扶贫经验,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对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积极意义、未来发展方向和重要性的探讨,有助于指导未来扶贫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及展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2. 正文2.1 救济式扶贫的历史演变救济式扶贫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

在那个时候,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帮助主要是采取救济式的方式,即通过提供临时援助和救济物资来缓解当地居民的困境。

1978—2015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

1978—2015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

1978—2015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作者:史志乐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24期[摘要]作为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大问题。

过去30多年,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现行标准下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了7亿1千多万。

30多年来,我国贫困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等多个贫困变化形态,我国扶贫也经历了制度不断变革、政策不断改革、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

自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精准扶贫的攻坚克难关键期,经过对贵州、甘肃部分区县的调研,我们发现扶贫进程受历史和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DOI]10.13939/ki.zgsc.2016.24.0351 中国扶贫演进历程1.1 1978—1990年:以农村经济增长消除普遍贫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处于普遍贫困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赋予农民农业生产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劳动积极性,耕地粮食单产量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978—1985年,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14.8%。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我国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

依据农村人均年收入和县级单位的财政状况,国定贫困县标准第一次划出: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放宽到300元。

这一阶段,甄别贫困户没有统一的收入标准,只凭直观印象:“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蔽风雨”。

1.2 1991—2000年:以区域瞄准助推开发式扶贫此阶段扶贫战略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建立了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的国家扶贫治理结构,改变扶贫开发瞄准方式,建立以县为对象的目标瞄准机制(1988年确定了370个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调整为592个),将70%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县。

第九章 1农村贫困与农村扶贫

第九章  1农村贫困与农村扶贫




贫困实际上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从而使其生活水 平低于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这里讲的资源, 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 第二,从根本上讲,贫困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 会。因此,要克服贫困,就要给贫困者以扶持, 换言之,社会不应该仅仅被动地保障贫困者的最 低生活水准,而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铲除人 们陷入贫困的根源,主动地保障贫困者拥有必要 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3、贫困的测度 (1)贫困线: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

(2)贫困人口调查指数 (3)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4、农村贫困理论 (1) 要素短缺论 (2)智力低下论。 (3)贫困文化论 (4)环境成因论 (5)素质贫困论 (6)功能贫困论 (7)社会排斥论 (8)能力贫困论
(3)贫困县的划定 1986年和1994年,国家两次确定了国家级 贫困县331个和592个。



广西 的贫困县
南宁市(4):马山县、天等县、隆安县、龙州县
桂林市(1):龙胜县

柳州市(4):忻城县、融水县、三江县、金秀县 百色市(10):凌云县、乐业县、平果县、德保县、 田林县、西林县、田东县、靖西县、那坡县、隆 林县 河池市(9):天峨县、凤山县、南丹县、东兰县、 环江县、罗城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



世界银行在其年度报告《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 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 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 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 在以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 告》中,世界银行给贫困所下的定义是:“缺少 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该报告同时指出, 衡量生活水准不仅要考虑家庭的收入和人均支出, 还要考虑那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比如医疗卫 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 产资源的获得情况。它用营养、预期寿命、5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入学率等指标,作为以消费为基 础对贫困进行衡量的补充。

中国扶贫政策的发展历史

中国扶贫政策的发展历史

中国扶贫政策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6%,农民人均货币收入年均增长15%。

中国农村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农民开始走向富裕。

这时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由制度约束转向区域约束和能力约束,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专项扶贫计划,拉开开发式扶贫的序幕。

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国家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06元),划定重点扶持区域,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实施优惠政策,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

1994年以后,国家先后颁布实施“八七扶贫计划”和两个为期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两次提高扶贫标准,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扶贫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

中国扶贫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历时20 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大体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开发等四个阶段。

研究不同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呈现出的特点、采取的政策措施, 揭示农村扶贫开发的意义和启示, 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 至1985 年, 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体制改革推动扶贫。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如从粮食总产量上看, 1978 年为30480 万吨, 1980年为32050 万吨, 1982 年为35450 万吨, 1985 年为37910 万吨。

1979 至1983 年, 我国农业总产值( 包括村办工业) 平均每年增长7. 9% , 1984 年增长14. 5% , 远远超过了1953 至1978 年的26 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 2% 的速度。

其次, 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 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1979 年, 国家提高了18 类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下调了10% —15% , 当年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下降到了82% , 农民收入比上年增长19. 4% 。

1979 至1981 年, 价格因素在农民收入增长总额中的比重分别达到 4. 1% , 18. 1% , 18. 8% 。

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 年为133. 6 元, 1980 年为191. 3元, 1982 年为270. 1 元, 1985 年为397. 6 元。

此外, 在这一时期, 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如1976 至1980 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6. 1% , 农民消费额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5. 2% , 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农民消费额增长速度的比例是1. 17 ∶1, 而1981 至1985 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10% , 农民消费额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11. 2% , 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农民消费额增长速度的比例是0. 89 ∶ 1 。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作者:刘清荣程文燕康亮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08期[提要]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期,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 扶贫;历程;模式;创新[作者简介]刘清荣(1964—),男,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程文燕(1986—),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实习员;康亮(1987—),男,华东交通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我国扶贫开发历程、模式的嬗变及创新研究》(编号:11GL30)的最终成果。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问题。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一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究及展望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究及展望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究及展望一、精准扶贫背景精准扶贫起源于2013年的湖南省,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传统扶贫难以精准到位的问题。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之后在201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标志着精准扶贫成为了国家政策。

精准扶贫的出现,不仅是为了满足农村贫困人口的需求,更是为了推动我国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开展,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为精准施策、精准落实。

二、中国扶贫的演进历程2015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即“由大规模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由给贫困地区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的方式,向根据家庭情况、病因因素、发展动力因素等综合考虑,差异化、个性化开展精准施策,并实现精准落实。

”三、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精准扶贫把握了精准识别贫困群体的关键,通过准确识别、科学分类,精准界定扶贫对象,这是精准扶贫模式的核心。

其次,精准扶贫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此外,精准扶贫通过信息化、精细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流向和有效使用。

精准扶贫的优势在于:一是精准识别,准确找到贫困问题症结所在。

二是因地制宜,提供针对性的扶贫举措,避免了传统模式下“一刀切”的弊端。

三是全民参与,通过扶贫对象的参与,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流向和有效使用。

四是科技助力,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四、精准扶贫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牵头作用,完善扶贫制度和政策,为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注重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贫困原因和产生机理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精准界定扶贫的目标和对象。

三是加强对基层贫困群体能力提升的支持,推行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创业教育等针对性政策。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作者:刘小倩赵美怡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历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性调整,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全球贫困地区的借鉴和学习。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描述及优劣势分析,为目前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历程评价一、农村经济改革下的扶贫(1978-1985年)在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流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同时把对外开放最为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时期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上交之后剩余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

加之国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了收购农产品的种类,使农民根据当地的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些举措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这一时期总体来说是中国历史上减贫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加之这一时期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引起的贫困。

这期间按中国国家贫困标准估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对应的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

但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区域性不平等的现象,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

对此国家采取了一些专项举措和政策,如以工代赈、“三西”农业建设、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确定等,至此区域性的扶贫开发开始,扶贫工作被提上国家发展日程。

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受改革开放的影响率先发展,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城市方面,以及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恶化,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

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

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秭归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两年来,全县上下严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扎实制定实施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农村贫困面貌脱胎换骨,劳动者素质显著不断提高。

但是,我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一、主要成效(一)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水平。

两年来,解决了1.2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风险问题;贫困人口由2001年底7.07万人(新阶段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标准)下降至5.8万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597元增长到2002年的1700余元。

625元以下只不过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失地农民的生产条件。

新建水池260口,水窖2200口,维修堰塘16口,新增蓄水量13.8万多方;新修维修水渠6条、3.85公里;整治河堤12处、5000米;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新修乡村公路42条、158公里,扩修维修乡村公路150公里;架设桥梁16座、386延米,建设当家田1.2亩,其中坡改梯6700亩。

(三)突出重点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兴办“龙头”企业。

新建多经基地6.93万亩,其中:柑桔4.2万亩,茶叶0.3万亩,板栗1.2万亩,银杏1.2万亩,优质苗圃基地256亩。

扶建了惠农养殖、县烟草公司、三峡洛滋配饰有限公司、跨国公司三峡森达鞋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四)开始实施环境改善工程,提高人民生活低质量。

全县共搬迁1321户、4374人,涉及到8个乡(镇)的21个自然村、312户、1053人实现了整体搬迁;全县共改造茅草屋1554户、3837间;实施“五改三建”工程1709户。

(五)加速科教文卫发展,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扶建学校8所、2200平方米;扶建县医疗中心,12个卫生院(所),建房5860平方米,购置医疗设备39台套;新建了20个村级广播室,30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和10座有线电视站;扶建了县电信公司,扩大了有线、无线电话的覆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谭贤楚(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93)提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和认识的深化,农村的扶贫模式及其实践由“输血”模式转向了“造血”模式。

然而,实践却表明,单一实施这两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应对农村社会及其贫困问题的新变化,“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互动”模式是较好治理农村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并据此初步提出了“政府扶贫的主体责任、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及其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输血模式;造血模式;“输血造血互动”模式;政策含义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1)03-0226-03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一直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较好治理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

实践证明,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的贫困面主要集中在农村”[1],农村贫困问题的治理仍然是困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因而也将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重点和关键。

因此,讨论农村的扶贫模式及其演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以扶贫模式的相关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调查和理性分析,来讨论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输血”扶贫模式和“造血”扶贫模式的相应局限及其演变,分析其成因,设计有效的反贫困策略及其治理思路,以促进其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一、“输血”模式:核心观点及其基本思路“输血式”扶贫模式一直是我国农村传统扶贫的主导模式,它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且促使农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农村扶贫的“输血式”模式的核心观点: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帮助贫困人口渡过难关[2]。

可见,“输血式”扶贫模式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出钱物对贫困者直接进行救济,以求得暂时的温饱,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救助”。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实施这种“输血式”扶贫模式的基本思路是:①直接给贫困者提供相关物质资料(如衣物、粮食、肥料等各种生产生活资料);②直接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又称为小额信贷扶贫;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利用农业生产补贴、财政支出、政策咨询等给贫困者以帮助等。

当然,“输血式”扶贫模式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发展及其扶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造血”模式:对“输血”模式的质疑及超越(一)“输血式”扶贫模式的局限虽然“输血式”扶贫模式在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事实却表明:“输血式”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新变化,不仅农村返贫率较高,而且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者有效脱贫。

这样,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行之有效的“输血式”扶贫模式,随着扶贫实践及社会的进步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质疑:①有学者认为“以往的救济方式扶贫模式侧重于钱财物的发放,只能解一时之‘贫’,却不能根除贫困之源”[3];②有学者基于调查指出受“输血式”扶贫模式救助的“贫困人口一直处在普遍的被动接受状况,生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反而养成了一种惰性心理”[4],也就是说这种扶贫模式容易使贫困者养成“等、靠、要”的消极依赖心理;③还有学者则认为该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不能达到扶贫的根本目的,不能充分利用资源等”[5]。

因此,基于时空转换和社会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来探索新的扶贫模式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必然性,相应地,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造血式”扶贫模式的提出在现实的扶贫工作中既然承认“输血式”扶贫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那么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造血式”扶贫模式基于扶贫实践便应运而生,根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认为只有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可以促使贫困者真正脱贫。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造血式”扶贫模式?其内涵是怎么样的?通常认为“造血式”扶贫模式就是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学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和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行为方式,也称为‘开发式’扶贫模式”[6],其基本思路是“采取项目开发、科技培训、企业引领、业主承包、专业合作等措施来提升622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农村整体生产力,改进生产方式,以增强贫困者自身的造血机能”。

该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创造条件、提供支持,通过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走上自我发展之路”[7]。

事实上,基于扶贫实践人们“发现光输血不行,还要造血,要培养贫困农户的生产能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摆脱贫困”[8]。

正因为如此,农村扶贫的模式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参与式扶贫为载体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规模的造血式(开发)扶贫工作,对于减少农村贫困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9],但“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这种造血式的扶贫战略的减贫效果并不尽如人意”[10]。

因而,“造血式”扶贫模式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冷静反思:①有学者认为“‘造血式’扶贫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区域扶贫,很容易忽视贫困户的个体差异,因而真正贫困的农户很难获得一定力度的扶贫”,同时,“很容易形成短期行为、盲目行动”,进而指出“这种扶贫模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往往把农户作为被动接受主体,而忽视了广大贫困农户都能够真正、合理、公平地受益”[11];②有学者认为“‘造血式’扶贫模式主要是把农村贫困看做是地区发展条件差异而导致的贫困”,进而指出“该模式仍然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农村的相对贫困化很难通过这一扶贫措施得到解决”[12];③也有学者基于调查认为“贫困地区如果过度开发资源,最后只能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抽血’不止,造成新的贫困”[13];④还有学者指出“开发式扶贫目前遇到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最贫困村和最贫困农户常常得不到极端紧缺的扶贫资金扶持,二是农户对‘上级决定项目’和强制实施项目不满”[14]。

可见,这些反思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造血式扶贫模式并非是农村脱贫的唯一有效手段”。

从整体上讲,这些观点的形成,不仅仅是人们对农村贫困的复杂性、动态性、长期性等特征的新认识,而且是与人们对社会现实变化及其结构的深刻认识分不开的。

三、新的综合:“输血”与“造血”的协同实践证明,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绩效,为世界减贫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以往的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仍然是短期性的,未能实现贫困人口的持久脱贫”[15]。

既然人们已经认识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已出现了严重困境”[16]以及“传统的扶贫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新变化,创新扶贫模式势在必行”[17]等客观现实,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农村扶贫模式创新?首先,这就要明确新时期的科学扶贫战略,扶贫战略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扶贫进展和效果。

基于我国农村目前的社会现实和贫困特征,其扶贫战略似乎应是“在进一步加强物质救济和区域发展援助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扶贫投入集中于生产性投资的资源配置格局,从单纯通过区域开发或县域开发解决贫困的思路转移到全面改革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18]。

可见,基于农村贫困问题出现的新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长期以来宏观总体经济增长以及开发式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双重机制来缓解贫困问题的有效性日益降低,调整扶贫战略已经是迫在眉睫”[19]。

(一)农村扶贫战略调整的背景我国通过长期性的扶贫工作创新,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为缓解国际社会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基于“我国90%贫困人口仍然在农村的客观事实”[20],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其挑战可能有“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若按每天2美元的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将可能成倍增加)、分配不平等加剧等”[21]。

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这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不仅给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治理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展示了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治理在目前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

因此,面对农村贫困的新变化和现实社会状况,有效调整农村的扶贫战略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必然性。

(二)新的综合与尝试:“输血和造血协同互动”的扶贫模式中国的减贫实践及经验表明,要有效防止脱贫的人口再次返贫,简单的“输血式”扶贫模式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造血式”的扶贫模式“应运而生”,然而“造血式”扶贫模式在现阶段也显得不尽如人意。

这已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反思。

既然“不发展不可能解决贫困问题,发展不会自动解决贫困问题,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似乎也没有解决贫困问题”[22],那么,探索农村的新型扶贫模式便顺理成章了:有学者认为要“实现开发式扶贫向救助式扶贫的战略转移,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23];还有学者基于调查提出了“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24]的农村新型扶贫模式。

但是,冷静思考这些农村扶贫模式,似乎都仍然是单纯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和“造血式”扶贫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变种和延续,其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来证实。

当然,有关“输血”与“造血”的争论还将继续,但越来越多的人试图超越这种争论,以探索有关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扶贫新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扶贫实践已证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和造血式扶贫模式都各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在农村的现实扶贫工作中就应把这两种扶贫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基于二者的优势互补来实现农村贫困问题的较好治理。

1.“输血与造血协同互动”扶贫模式的内涵针对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目前面临的困境,当务之急是要从“单一的扶贫模式”走向“综合的扶贫模式”,实施“输血与造血协同互动”扶贫模式是现阶段较好治理农村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趋势。

基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仍然落后和90%的贫困人口仍然在农村的客观现实”[25],一方面仍要进一步搞好“开发式扶贫、产业化扶贫、科技文化扶贫等”“造血式”扶贫工作,实现农村社会整体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在坚持“造血式”722经济扶贫措施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实施“输血式”扶贫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来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般说来,若村落从整体上属于绝对贫困,就应以“输血式”模式为主导,“造血式”为辅;反之,若村落从整体上属于相对贫困,就应以“造血式”为主导,“输血式”模式为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