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与宋_营造法式_之关系初探_上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3期敦煌研究

NO 1312008 (总第109期)DUN HUAN G RESEA RCH

TO TAL 109

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

与宋《营造法式》之关系初探(上)

李路珂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收稿日期:2007-10-20

作者简介:李路珂(1980- ),女,湖南省长沙市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师从傅熹年教授、王贵祥教授。

内容摘要:榆林窟的西夏后期洞窟装饰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装饰特色,是可以与《营造法式》装饰纹样相互印证的珍贵实例。结合《营造法式》的记载,对这部分装饰纹样进行整理和分析,对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试对榆林窟3个后期西夏洞窟(第2、3、10窟)的装饰纹样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其与《营造法式》进行比较。

关键词:敦煌石窟装饰;西夏后期;《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

中图分类号:K879121;TU -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106(2008)0320005208

一 敦煌西夏洞窟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西夏是公元11世纪初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以党项族为主体政权,占据甘肃、宁夏大部以及陕西、内蒙、青海之部分,横跨丝绸之路。党项族自7世纪初经唐允许逐步从青藏高原东北部迁徙到今陕北和河套一带,与汉族相濡杂处,而党项贵族虽为藩镇势力,形式上却是唐、五代及宋朝的地方官员,公私文书尽用汉字,“设官之别,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

也。”[1]

因此,唐宋文化对于西夏的影响,广泛而深

入地渗透到西夏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社会生活、物质文化等领域[2]。西夏之建筑遗物甚少,仅宁夏地区的西夏王陵和几座佛塔为西夏原建,其建筑形制,以及出土的石雕、琉璃构件从多方面显示了西夏建筑对中原王朝的模仿,并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身的特色。西夏建筑关于色彩的信息则主要存于敦煌石窟。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历来处于多民族、

多政权交叉的状况。因此,西夏在占据敦煌的这

段时间(公元1036—1227年)①,采取了较为宽松

的、既牵制又笼络的“羁縻政策”②,允许敦煌地区与宋、辽、金进行贸易,并允许其与回鹘、于阗等西部少数民族政权密切往来。从敦煌石窟保存的西夏绘画和装饰纹样来看,其色彩和纹样除了一部分来自西域的题材之外,还有许多直接受宋代中

原影响的痕迹,其中某些纹样,以及模仿了柱、椽、

连檐彩画装饰的作法,与《营造法式》规定相吻合。西夏时期的敦煌,不属于宋朝的管辖,甚至在西夏后期,与宋朝国土还隔了一个金朝,但在装饰纹样和艺术风格方面出现如此高度的共性,究竟是由于贸易往来还是画工交流,尚待考证。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9・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辛未,第2813页:“赵元昊……私改广庆三年曰大庆元年,再举兵攻回纥,陷瓜、沙、肃三州,尽有河西故地。”关于此说的考证,见于陈炳应:《西夏与敦煌》,《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② [宋]洪皓:《松漠纪闻》,四库本,卷1:“回鹘自唐末浸微……甘、凉、瓜、沙,旧皆有族帐,后悉羁縻于西夏。”

5・

根据刘玉权先生的研究,敦煌西夏洞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为1036—1139年前后,后期为1140—1227年[3]。

西夏前期洞窟“大都是利用前代旧式加以修

改,石洞窟形制上很少西夏时代的特点”[4]

,壁画和塑像的内容,也基本承袭归义军曹氏时期程序化的风格。如西夏前期纪年洞窟,莫高窟第65窟,始建于唐代,西夏重修后室,其大多数壁画“从题材内容到表现技法与艺术风格,都酷似北宋曹家晚期窟,要不是有西夏文题记,实在很难将其判

断为西夏壁画”[5]

而西夏后期石窟则显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不但出现了北宋中原地区的新样式,也出现了许多藏传佛教,甚至尼泊尔、印度的新题材。这一时期的洞窟,在同一窟甚至同一壁面中,会同时出现显、密佛教的内容,甚至同时出现汉藏两种造型风格的人物形象。在装饰纹样方面,榆林窟西夏后期的第2、3、10窟①藻井和壁画边饰,将一些与《营造法式》极为相近的宋式纹样,与南北朝以来盛行的联珠纹以及藏传佛教装饰纹样,如,吐蕃藏密坛城图、八叶莲花九尊像、行云卷涡纹等结合在一起。其中,第2窟和第3窟的边饰更有特色:窟内四壁各横向分作三段,段内作经变画等,每两铺经变之间的边饰明显地模仿了柱子彩画的做法,与《营造法式》关于柱额彩画之规定的吻合程度甚至超过了内地民间的木构实例。

总的来说,敦煌的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装饰特色,是可与《营造法式》装饰纹样相互印证的珍贵实例,结合《营造法式》对这部分装饰纹样进行整理和分析,对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试对上述3个后期西夏洞窟的装饰纹样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其与《营造法式》进行比较。

二 榆林窟西夏第2窟的装饰纹样

榆林窟第2窟,属于西夏后期开凿的石窟,为覆斗形顶,设中心佛坛。主室窟顶画盘龙井心,四周作边饰若干(图5、图6),璎珞垂幔铺于四坡,下画千佛二排,千佛之下,坡面转折为四壁。四壁顶部又作边饰和第二重垂幔,垂幔之下作经变图、说法图、千佛等,其中南壁、北壁之壁面各用边饰分为三段(图1)

。图1 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第2窟边饰照片

1-2.榆林窟第2窟南壁边饰3-4.榆林窟第2窟北壁边饰

榆林窟第2窟的装饰纹样,从其与建筑空间

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仿木构件的纹样以及顺次排列于藻井上的纹样。

11仿木构件纹样

榆林窟第2窟的装饰纹样,并未画出 之类木结构特征强烈的构件,因此,目前所见的著作并未把它判断为“仿木结构”样式,但是各种边饰的运用对于主室空间逻辑的界定(例如空间元素的开始与结束、转折与连接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空间逻辑”则完全是木构建筑的。

覆斗式石窟的空间界面,由平整的墙面、顶面和地面组成,没有一般建筑的“构造节点”。因此观者在室内的空间感受,除了壁画的色调和内容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纹样对“面”的交界线的定义,以及装饰纹样对于“面”的分割。因此,在没有“构造节点”的石室空间中,装饰纹样对于建筑空间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榆林窟第2窟的装饰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定义和分割空间的娴熟手法,其中,许多手法体现了木构建筑的空间

6・①关于这三个洞窟的分期和形制的判断,依据敦煌研究院

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

(修订版),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较早的研究文章认为,榆林第10窟为元代洞窟(刘玉权:《敦煌西夏洞窟分期再议》,1990年)。根据较新的年代判断,第10窟可认为是西夏洞窟,于此一并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