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特训简单电现象
《简单电现象》简单电学,生活应用
《简单电现象》简单电学,生活应用电,这个神奇的力量,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点亮一盏灯到驱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电的应用无处不在。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简单电现象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简单电现象。
当我们摩擦玻璃棒和丝绸,或者橡胶棒和毛皮时,会发现物体带上了电荷。
这种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叫做摩擦起电。
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在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在干燥的天气里,我们脱毛衣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同时还可能看到小火花,这就是毛衣和身体摩擦产生了静电。
还有,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因为梳子带上的静电而“飞”起来。
静电现象虽然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比如静电吸附灰尘让衣物变脏,但它也有许多有用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喷漆就是利用了静电的吸附作用。
在喷枪和被涂物之间加上高压电,涂料微粒会带上电荷,从而能够更均匀地吸附在被涂物表面,提高喷漆的质量和效率。
除了摩擦起电,电流也是简单电现象中的重要概念。
当电荷定向移动时,就形成了电流。
而要让电荷持续定向移动,就需要一个电源,比如电池或者发电机。
电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小小的遥控器到手机、电脑,都离不开电池的供电。
电池内部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各种设备提供动力。
发电机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大型的发电厂中,通常会使用蒸汽轮机、水轮机或者燃气轮机来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这些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被输送到千家万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和便利。
电路也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我们家里的电灯、电视、冰箱等电器都是通过电路连接到电源上的。
比如,当我们打开电灯的开关时,电路接通,电流从电源经过导线流向灯泡,灯泡中的灯丝发热发光,为我们照亮房间。
而当我们关闭开关时,电路断开,电流停止流动,灯泡熄灭。
《简单电现象》 知识清单
《简单电现象》知识清单一、电荷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体带电的方式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
例如,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接触带电: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后,会带上同种电荷。
感应带电: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时,在导体两端会出现等量异种电荷。
二、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只有当电荷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电荷的无规则热运动不能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流的大小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
公式:I = Q/t(其中 I 表示电流,Q 表示电荷量,t 表示时间)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1 A = 1000 mA,1 mA =1000 μA三、电路1、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电动机、电阻等。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连接电路各部分,输送电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断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
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短路时,被短路的用电器中没有电流通过。
3、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常见的电路符号要牢记,例如电池用一长一短的两条平行竖线表示,灯泡用一个圆圈里面一个叉表示,开关用一个小圆圈和一根斜线表示等。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分支。
课题5《认识简单的电现象》
课题5:认识简单的电现象引子:请你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突然之间全世界停电,这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请你描述几个可能见到的情景。
主题一:认识“电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电路的基本组成问题1:给你一张纸,如果你可以无限次的不断地撕开,最终可以撕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物体如果可以无限次地分割,最小可以分到什么程度?)问题2:你听说过“分子”和“原子”吗?听说过“电子”吗?它们是怎样组成各种不同的物质的呢?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所有物质的质子和中子及电子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核外的电子是围绕在原子核周围绕核运动的,有些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作用比较强,它的电子就不容易脱离其控制,这种物质就是绝缘体(如橡胶、陶瓷等),有些物质原子核对核外的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它的电子就比较容易脱离它的控制而成为可以自由活动的电子,这种物质就叫做导体(如金属)问题3:什么叫“电荷”?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在物理学中是怎样规定的呢?(摩擦起电的原理和本质)问题4:水的流动就形成了水流,满足什么条件水才会流动呢?“电流”会不会是“电荷”的流动形成的呢?水有没有流动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电荷”有没有流动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如何判断有没有电流呢?问题5:只要有高度差或有抽水机加上有“水路”(如水管、水沟等)就可以形成水流,要形成持续的电流需要什么条件呢?(电路及其组成)(把“电流”与“水流”做类比,可以让抽象的“电”与具体直观的“水”联系起来理解,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学会类比是学习物理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将来要学会把抽象的事物跟具体的事物做类比,把新的知识与学过的知识做类比,这可以加深你对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问题6: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就组成了基本的电路,请你说说电路这四部分元件各起到了什么作用?问题7:你知道什么叫“断路”、什么叫“通路”、什么叫“短路”吗?主题二:认识“电压、电流强度、电阻”三个物理量问题1:观察一下这几块电池,不同的电池会标些什么参数?把它们找出来。
简单电现象_教案
2.问题:电能的来源
思考后得出电能的来源:发电机、电池、核电站、太阳能电池。
1/1
请阅读莱顿瓶的故事,认识电流,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问题:莱顿瓶故事里的电流只是瞬间的,生活中持续的电流
是怎样获得的?
阅读课文认识电池的作用: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获得持续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
四、 电能及其转化
1.从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入手讨论:电流都有那些效应?
分析讨论得出电流有三种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简单电现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摩擦起电相现象,两种电荷,电场,电荷间相互作用。 2.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3.知道电流的三种效应;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及其 应用。 1.知道摩擦起电相现象,两种电荷,电场,电荷间相互作用。 2.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3.知道电流的三种效应;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及其 应用。
自学 备注
一、知识链接
教室里有各种用电器,电是什么?
二、摩擦起电及静电现象
1.阅读课文,观察试验,然后自己试验从而认识电荷和摩擦起
电的实质。
2.观察图 4 试验知道电场的存在,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看图 5 了解验电器的作用、使用和原理。
三、电流和电池
教学过程
1.启发:电荷是可以转化或者流动的, 提问: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用的电和电荷是一回事吗?
《简单电现象》电的世界,等你探索
《简单电现象》电的世界,等你探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照亮我们房间的灯光,到让我们随时保持联系的手机,从驱动各种电器运转的电源,到让城市交通顺畅的信号灯,电的身影无所不在。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电的世界,探索那些简单却又至关重要的电现象。
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电。
简单来说,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由电荷的移动产生。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就像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一样。
当这些电荷在导体中移动时,就形成了电流。
那电荷是怎么来的呢?一些物质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它们容易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
比如,当我们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会得到电子带上负电荷。
了解了电荷的产生,我们再来说说电流。
电流就好比水流,只不过它流动的是电荷。
想象一下,一条河流中水流不断地向前涌动,在电路中,电流也是这样持续地在导体中流动。
电流的大小用安培(A)来衡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电源就是电池。
电池能够提供持续的电流,让我们的各种小电器得以工作。
电池内部发生着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不同类型的电池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干电池、锂电池、铅酸蓄电池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电路。
电路就像是电荷流动的“道路”,它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组成。
一个完整的电路必须是闭合的,这样电流才能顺畅地流动。
如果电路中有一处断开,电流就无法通过,这就叫做断路。
而如果电路中不该相连的地方连接在了一起,导致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这就是短路。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再来说说电阻。
在电路中,电阻会阻碍电流的流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值,比如铜的电阻较小,而铁的电阻较大。
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来表示。
电阻的存在使得电流在通过时会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通常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电线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热的原因。
简单电现象知识点总结
简单电现象知识点总结1. 电荷的概念电荷是一种基本的物理量,它是描述物体上的一种性质,可以使物体相互作用产生静电力。
电荷有正负之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 电荷的产生电荷的产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摩擦效应: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摩擦时,会产生静电荷。
例如,将橡胶棒擦拭羊毛,就会使橡胶棒带负电,羊毛带正电。
(2)电离效应: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产生电荷。
例如,空气中的气体分子被紫外线照射时会发生电离,产生正负离子。
(3)感应效应:当一个物体靠近被带电的物体时,会使其内部的电荷分布产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荷。
例如,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个未带电的金属导体,会使导体表面产生负电荷。
3. 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是指由于摩擦、接触或感应等过程而产生的电荷分布现象。
静电现象表现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静电力。
例如,当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带电,使得头发相互之间发生排斥,导致头发发生分离。
4.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能够轻易传导电荷的物质,通常是金属。
电荷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并且在外部产生电场。
绝缘体是指不能轻易传导电荷的物质,电荷在绝缘体内部不自由移动,并且很难在外部产生电场。
例如,金属是导体,玻璃、橡胶是绝缘体。
5.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I表示。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流是由电子在导体中的移动产生的,电子的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路是指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等部分组成的电器设备,它可以实现电流的输送和控制。
6. 电场电场是指电荷所在空间中的物质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其他电荷会受到电荷作用力的影响。
电场可以通过电场线来描述,它是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上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的大小。
电场线的方向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电场的强度可以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它是单位测试电荷所受的力的大小。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仑(N/C)。
思维特训(四) 电路 黑盒子
思维特训(四)电路黑盒子|典|例|分|析|例1小军想设计一个模拟交通路口红绿灯工作的实验电路,要求: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或绿灯可以亮一盏。
实验桌上已经备有的实验器材:符合要求的电源,红、黄、绿三盏灯,两个单刀双掷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
小军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4-TX-1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添加两根导线,按要求将小军的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
图4-TX-1[解析] 由题意可知: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或绿灯可以亮一盏;说明三个灯泡互不影响,即三灯是并联的,S1控制三盏灯,S2控制绿灯和黄灯。
[答案] 如图4-TX-2所示图4-TX-2电路中的黑盒子问题例2在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后,小玉同学将两个小灯泡接在了电路中,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它们同时熄灭。
(1)如图4-TX-3甲所示,电路接线情况不可见。
给你一根导线,判断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某电路中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如图乙所示),面板上有A、B、C三个接线柱及灯泡、电铃各一个。
为了探究盒内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根据实验情况,请你画出电路盒内的电路图。
图4-TX-3[解析] (1)根据“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短路,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短路,整个电路全短路”进行分析。
(2)由题意可知:当用导线连接A、C时,灯亮、铃不响,说明此时为仅有灯泡的简单电路;当导线连接A、B时,铃响、灯不亮,说明此时为仅有电铃的简单电路;则可以判断灯泡和电铃并联,A点与电源相连,B、C两点分别与电铃和灯泡相连。
由于导线连接B、C时,灯不亮、铃不响,也说明了B、C两点不与电源相连。
[答案] (1)可将导线的一端接在一个灯泡的一侧接线柱上,用导线的另一端迅速试触这个灯泡的另一接线柱,若两灯都不发光,则两灯是并联的;如果另一灯泡仍能发光,则两灯是串联的。
(2)如图4-TX-4所示图4-TX-4|思|维|集|训|1.某工厂的大型仓库有前后两个门,现有电铃、红色灯泡和绿色灯泡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根据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帮助仓库保管员设计一个电路图,他的要求是能从电铃或电灯的有关信号知道是前门来人还是后门来人。
《简单电现象》电现象趣,物理之美
《简单电现象》电现象趣,物理之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照亮房间的灯光,到驱动各种电器的能量,电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电现象背后的奥秘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神奇与趣味的电的世界。
当我们谈到电,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闪电。
闪电是一种极其壮观且强大的自然电现象。
在雷雨天气中,云层之间或者云层与地面之间会产生巨大的电位差,导致电荷瞬间释放,形成耀眼的闪电。
闪电的温度极高,可以达到几万摄氏度,这使得周围的空气迅速膨胀并产生强烈的雷声。
闪电的形状和颜色各异,有的如树枝般分叉,有的则是笔直的线条,而其颜色也会从白色到紫色不等。
除了闪电,静电现象也是我们常见的电现象之一。
在干燥的冬天,当我们脱下毛衣时,常常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还能看到一些小火花,这就是静电。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它们的表面会发生电子的转移,一种材料会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种材料则会得到电子带负电。
静电虽然电压很高,但由于电量很小,通常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易燃易爆的环境中,静电却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源。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锂电池等。
干电池中的锌筒是负极,碳棒是正极,内部的化学物质在发生反应时,电子从锌筒流出,经过外部电路回到碳棒,从而形成电流。
锂电池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电路是电能够流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一个简单的电路通常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流就像水流一样,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开关和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如果电路中存在断路,电流就无法流通,用电器就无法工作;而如果发生短路,电流会瞬间增大,可能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灯泡是电路中常见的用电器之一。
当电流通过灯泡中的灯丝时,灯丝会发热并发出光亮。
灯丝通常是由钨等金属制成,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电阻。
推荐学习K12中考物理基础篇第22讲简单的电现象附强化训练题
第22讲简单的电现象22.1学习提要22.1. 1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人们把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2. 1.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2.1.3 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通常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对外不显示带电性。
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对外显示带正电。
对外显示带正电的原子一般称作正离子。
中性原子得到多余电子,对外显示带负电。
对外显示带负电的原子一般称作负离子。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实现了电子的转移。
22.1.4 接触起电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接触起电。
接触时,电荷从带电体上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使之带上同种电荷。
22.1. 5 感应起电用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要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分离法若导体A、B两部分可以分并,则应先将A、B分离,如图22-1(a)所示,然后再移开带电体C。
这样就可以分别使A、B带上等量异种的电荷。
(a)(b)(c)图22-12. 接地法若导体D不能分离,可用接地法。
感应起电后,用手接触一下导体,或将导体与地接通一下,使导体D和地球成为一体,地球变成这个导体的最远端。
当导体D与地球分离以后,整个导体D 就带与C相异种的电荷,如图22-1(c)所示。
这个办法必须注意:先用手接触一下导体,这个“一下”,包括先接触然后断开,最后才能移走带电体C,否则导体不可能感应起电。
22.1.6电流的形成1. 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的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简单电现象》静电吸引-魔力之源
《简单电现象》静电吸引,魔力之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现象无处不在。
从闪电划过夜空的壮观景象,到我们使用电器时的便捷,电一直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在众多电现象中,静电吸引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存在。
当我们在干燥的冬日里脱下毛衣时,常常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同时还能看到一些小火花。
这就是静电在“作祟”。
还有,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后,梳子能够吸引小纸屑,这也是静电吸引的奇妙表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静电吸引呢?简单来说,静电吸引就是由于物体带有不同种类的电荷,从而相互吸引的现象。
要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得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就如同物体的质量一样。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当一个物体失去电子时,它就带有正电荷;当一个物体得到电子时,它就带有负电荷。
在日常生活中,静电的产生通常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摩擦。
比如,当我们走路时,鞋底与地面摩擦;当我们整理衣物时,衣物之间相互摩擦。
这些摩擦过程会导致电子在物体之间转移,从而使物体带上不同的电荷。
静电吸引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喷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静电喷漆过程中,被喷涂的物体带有正电荷,而涂料微粒带有负电荷。
由于静电吸引的作用,涂料微粒能够均匀地吸附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牢固的涂层。
这种喷漆方式不仅提高了涂料的利用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在印刷行业,静电复印技术也是基于静电吸引的原理。
通过对感光鼓进行充电和曝光,使其表面形成带有不同电荷的区域。
然后,带有负电荷的墨粉会被吸引到感光鼓上带有正电荷的区域,从而形成图像。
最后,这些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完成复印过程。
除了工业领域,静电吸引在医疗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静电除霾器可以利用静电吸引的原理,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吸附在电极上,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然而,静电吸引也并非总是有益的。
在一些情况下,静电可能会带来麻烦。
比如,在易燃易爆的场所,静电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思维特训(三) 简单电现象
思维特训(三) 简单电现象思维特训(三)简单电现象|典|例|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例1[2019·衡阳]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来说,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
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
见下列起电顺序表:起电顺序(正→负)有机玻璃玻璃毛皮丝绸纸金属硬橡胶棒石蜡涤纶硬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器所带的电荷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发生中和现象,即带电体带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比验电器上所带的电荷量多,故将验电器上的所有正电荷中和完后,还有多余的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负电荷再次张开。
[答案] D|思|维|集|训|1.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
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
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
这个顺序是()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2.甲、乙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用一根玻璃棒把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甲、乙两验电器发生电中和而不带电B.甲带了更多的正电,乙不带电C.甲不带电,乙带更多的负电D.甲、乙两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没有发生改变3.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导体先接触后分开,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D.带电荷多的验电器张角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4.如图3-TX-1所示,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有一根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棒。
《简单电现象》电路初探,电流之旅
《简单电现象》电路初探,电流之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照亮房间的灯光,到让我们随时获取信息的电子设备,电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电的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简单电现象、初探电路以及追寻电流之旅。
当我们谈到电,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摩擦起电。
你或许在小时候就玩过用塑料尺子摩擦头发,然后尺子就能吸附小纸屑的游戏。
这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电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尺子通过与头发的摩擦获得了电荷,从而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就像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一样,正电荷和负电荷也有着它们独特的相互作用规律。
而当电荷定向移动时,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就像是一条看不见的河流,在导体中不停地流淌。
想象一下,无数的电荷像小士兵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特定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电流的形成过程。
那么,电流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电路了。
电路就像是电荷流动的道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组成。
电源是电路的动力源泉,它为电荷的流动提供了能量。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
电池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发电机则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导线则是电荷流动的通道,它通常由金属制成,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让电荷顺利地通过。
开关就像是电路的控制阀门,它能够决定电路的通断,控制电流是否能够在电路中流动。
用电器则是消耗电能的设备,比如灯泡、电风扇、电视机等等。
它们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
当我们闭合开关,电路接通,电流就开始流动。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
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通过电流表的读数,我们可以了解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同时,电路中还有电阻的概念。
《简单电现象》电流磁场,奥斯特发现
《简单电现象》电流磁场,奥斯特发现《简单电现象:电流磁场,奥斯特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电灯照亮我们的房间,到各种电子设备为我们提供娱乐和信息,电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但你是否想过,电除了能够带来光明和动力之外,还隐藏着许多神奇的现象呢?其中,电流磁场就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而这一重要发现要归功于丹麦科学家奥斯特。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现象。
简单来说,电现象就是与电荷、电场和电流相关的各种现象。
当我们摩擦起电时,比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就会带上正电荷,这就是一种常见的电现象。
而当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家里的电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靠的就是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
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当电流流过导线时,它会在周围产生一种神秘的“力量”——磁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奥斯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在 19 世纪初期,科学界普遍认为电和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没有什么关联。
然而,奥斯特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敏锐的洞察力。
奥斯特一直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
当时,他正在给学生讲解电学课程,为了更生动地展示电流的效应,他在讲桌上放置了一个小磁针,并将一根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
当他接通电源的瞬间,小磁针竟然发生了偏转!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却成为了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奥斯特的发现彻底打破了当时科学界对于电和磁的固有观念。
在此之前,人们认为电和磁是相互独立的,而奥斯特的实验证明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这一发现不仅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那么,电流产生的磁场有哪些特点呢?首先,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过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我们可以判断磁场的方向。
如果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思维特训电与磁拓展
思维特训电与磁拓展|典|例|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例1迷信家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5-TX-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区分表示通电前、后的状况)。
图5-TX-1(1)由图可知两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
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______;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______。
(2)判别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是: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盘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如图5-TX-2所示)。
依据这个方法,请你判别图甲中导线a在导线b处发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________(选填〝向里〞或〝向外〞)。
图5-TX-2(3)图5-TX-1所示现象的发生缘由:通电导线a周围发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力的作用,当导线a中的电流方向改动时,其磁场的方向也发作改动,导线b受力方向随之改动。
由此可知: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经过______来完成的。
[解析] (1)由图可知,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靠拢,说明两导线相互吸引;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远离,说明两导线相互排挤。
(2)用右手握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向上),那么四指盘绕的方向就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a的左侧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处(a的右侧)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3)通电导线a周围发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力的作用,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经过磁场来完成的。
[答案] (1)吸引排挤(2)向里(3)磁场电磁感应例2如图5-TX-3所示,虚线区域内的〝×〞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感线,磁场平均,当矩形线框从位置A向右匀速移动到位置B时,关于矩形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有无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5-TX-3A. 没有感应电流B. 无→有→无C. 有→无→有D. 不时有感应电流[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对发生感应电流条件——〝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了解。
《简单电现象》导体绝缘,电性各异
《简单电现象》导体绝缘,电性各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它为我们带来了光明、驱动着各种电器设备的运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而丰富。
而要理解电的奥秘,首先需要了解导体和绝缘体这两种具有不同电性的物质。
导体,顾名思义,是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
金属是最常见的导体,比如铜、铝、银等。
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中存在着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就像是一群无拘无束的“小精灵”,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能够自由地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当我们将一段铜线连接到电源的两端时,电流就能顺畅地通过铜线,使连接在电路中的灯泡发光或者让电动机转动。
除了金属,一些溶液也可以是导体,比如盐水。
当盐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也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传导电流。
还有人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导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小心触电事故的发生。
与导体相对的是绝缘体,它们不善于传导电流。
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
绝缘体的原子结构中,电子被紧紧地束缚在原子内部,很难自由移动。
以塑料为例,它的分子结构紧密,电子无法轻易地脱离原子的束缚而自由移动,因此电流很难通过塑料。
正是由于导体和绝缘体电性的差异,它们在生活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用途。
导体被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让电流能够长距离传输,将电能输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
而绝缘体则用于包裹电线,防止电流泄漏,保护我们的安全。
比如我们常见的电线,通常是由内部的铜导线和外部的塑料绝缘层组成。
铜导线负责传导电流,而塑料绝缘层则确保电流不会泄漏到周围环境中,避免了触电的危险。
在电子设备中,导体和绝缘体的作用同样重要。
电路板上的金属线路是导体,它们将各个电子元件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电路。
而电路板本身通常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确保各个线路之间互不干扰,稳定地工作。
不仅如此,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在能源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电池中,内部的化学物质通过反应产生电能,而电池的外壳通常是绝缘体,防止电池内部的电能泄漏,同时也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特训简单电现象|典|例|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例1[2019·衡阳] 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来说,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
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
见以下起电顺序表: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解析] 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答案] C电荷的中和例2一个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为Q1,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所带电荷量为Q2,当带电体跟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时,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A.带电体带正电荷,且Q1=Q2B.带电体带负电荷,且Q1=Q2C.带电体带正电荷,且Q1<Q2D.带电体带负电荷,且Q1>Q2[解析]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正电荷而张开,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闭合,说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发生中和现象,即带电体带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比验电器上所带的电荷量多,故将验电器上的所有正电荷中和完后,还有多余的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负电荷再次张开。
[答案] D|思|维|集|训|1.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
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
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
这个顺序是()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2.甲、乙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用一根玻璃棒把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那么()A.甲、乙两验电器发生电中和而不带电B.甲带了更多的正电,乙不带电C.甲不带电,乙带更多的负电D.甲、乙两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没有发生改变3.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导体先接触后分开,那么两验电器的金属箔()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D.带电荷多的验电器张角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4.如图3-TX-1所示,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有一根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棒。
当用手与金属棒的某一部位接触一下后,移去带正电的小球。
关于金属棒的带电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图3-TX-1A.手碰在金属棒的左端,金属棒带正电B.手碰在金属棒的中间,金属棒不带电C.手碰在金属棒的右端,金属棒带负电D.手碰在金属棒的任何部位,金属棒总是不带电5.如图3-TX-2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________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___ _____(选填〝正〞或〝负〞)电。
图3-TX-26.小明学习了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后,他想知道圆珠笔杆与纯毛毛衣,塑料尺子与头发等摩擦后的各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于是他就利用泡沫小球、烟盒内的铝箔、丝线等制作了一个验电器,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其中他还有玻璃棒、丝绸这两种器材。
(1)请你简要说明怎样进行实验,根据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判断塑料尺子与头发摩擦后,塑料尺子带正电还是负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是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纸屑又被〝弹〞出,这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屑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
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带电。
7.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
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
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博为雷,激扬为电〞。
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
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
«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的记述:〝雷震公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
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阴阳相博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________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___ _____。
(2)〝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________,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
〝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______,所以仍保持原样。
(3)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你知道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使物体带电有这么几种方法:(一)摩擦起电: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
其实。
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笔杆、塑料尺子与头发或腈纶针织物也极易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根据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大小不同,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硫磺——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顺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
(二)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从带电体跑到不带电体上,或从不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三)感应起电:将一带电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A相反的电荷,右端聚集与A相同的电荷。
如图3-TX-3所示,这就是感应起电。
图3-TX-3(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其实质是________发生了转移。
(2)假设用兔毛与木条相互摩擦而带电,兔毛带________电。
(3)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上述三种带电方法中的________。
(4)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叫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9.〝为什么丝绸要与玻璃棒摩擦而毛皮要与橡胶棒摩擦〞这个问题困扰着刚学习摩擦起电的科学研究小组的成员,他们在努力探究。
图3-TX-4(1)先是一道题给了他们启发:①用丝绸分别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和保鲜膜,再将经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保鲜膜靠近,两者会相互吸引,可见保鲜膜经丝绸摩擦后带的是________电荷。
②丝绸、玻璃、保鲜膜三者相比,在摩擦时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玻璃,最容易捕获电子的是________,于是就排出了这三种物质的捕获别的物质的电子能力的强弱,如法炮制就可以得到一张〝摩擦电序〞表,感觉问题有了头绪。
(2)然后成员们做了一些材料,排了序,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很难判断,他们想网上会不会有〝摩擦电序〞表,于是上网查询,果真如愿。
(3)最后解决了问题:为什么丝绸要与玻璃棒摩擦而毛皮要与橡胶棒摩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后续,这次该小组的研究不仅解决了困扰着的问题,还顺藤摸瓜出〝摩擦电序〞,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研究的思想,整个研究过程或〝摩擦电序〞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在五一期间坐动车来厦门旅游,返回时坐了长途大巴。
细心观察的他发现大巴车身比动车车身的灰尘明显多一些,请你从物理的角度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详解详析1.C[解析] 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丝绸的吸附电子能力大于玻璃棒;玻璃棒与塑料薄膜靠近时相互吸引,说明塑料薄膜带负电,故塑料薄膜的吸附电子能力大于丝绸。
因此,吸附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塑料薄膜、丝绸、玻璃,此时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
2.D[解析] 异种电荷可以通过导体发生中和现象,但不能通过绝缘体发生中和,所以,用一根玻璃棒把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电荷不能通过玻璃棒发生中和,因此甲、乙两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