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五章 简单电现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物理是我们在初中接触的⼀门新学科,怎样学好物理呢?下⾯请跟⼩编⼀起来学习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吧!希望可以帮助⼤家! 【第⼀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

2.刻度尺的使⽤⽅法: (1)使⽤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误差。

4.减⼩误差⽅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精密测量⼯具、改进测量⽅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1m/s=3.6km/h 【第⼆章声现象】 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的三个特性是:⾳调、响度、⾳⾊。

(⾳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噪声的产⽣、阻断噪声的传播、防⽌噪声进⼊⼈⽿。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作和学习,声⾳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声⾳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

【第三章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教案(2021新版)

第二单元电路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材简析】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了解学生们对电的原有认识。

接着让学生们提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后,通过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来认识不同的电源和电都能为我们做什么,初步建立电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的概念。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学生对电的前期认识,第二部分探索家庭用电器中供电的种类及安全用电,第三部分研讨如果没有电,我们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包括基本的用电安全,但对于不同用电器用的电来自哪里,通电后的电器如何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生在过去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3.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科学探究目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增强对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

[难点]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教学准备】[教师]一张“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和一张“家用电器记录”班级记录表,关于电源(电厂、电池)和安全用电的 PPT。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荷一、教材分析《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教材

《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教材

《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编者意图、教材内容与教法要求简介教材编写组 2004.2一、教材编写说明(一)编写原则1、体现原先“承前启后”的“启后”的总体要求,为八年级开始的分科学习作好一定的知识、态度、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并将兴趣激励、自我评价、合作交流、人文关爱等方面的内容渗透贯穿于全书之中。

2、全面完成课程标准中必须完成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3、全书能体现从能力上的阶梯要求,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渐进发展。

4、本册在一、二、四章中注重体现综合的特征,在第三章中着重体现分科的特征。

综合让学生体验到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筑在各学科全方位发展及相互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分科则重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结合对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研究精神、科学研究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学习,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书结构安排的目标处理(三)本书的一些编写特征1、内容上力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熟悉知识与兴趣方向靠拢,以求贴切、实效。

2、语言上以学生为本为目标,努力使学生读之感到亲切、有趣。

3、观察与体验:努力做到多方位展示,注重观察、分类、整理、分析能力的培养。

4、讨论与活动:努力做到多形式展现,注重合作与交流及表达能力的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辨过程的体验。

5、探索与研究:努力做到多角度激励,注重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6、思考与练习:努力做到多手段并举,注重收集筛选与归纳的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内容简介(一)《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内容分类统计(总共43课时)第一章认识海洋(12课时)第一节造福人类的海洋资源(5)海洋生物(1)海水的特点(1)海水的利用(1)海洋矿产(1)海洋的保护(1)第二节海洋开发(7)巨轮的沉与浮(1)物体的沉浮研究(1)潜海技术(1)海洋牧场(1)海洋空间开发(2)海洋开发计划(1)第二章能与能源(8课时)第一节能及其转化(3)能量(1)能的转化(1)能的转化器(1)第二节常用能源(2)能源(1)能源危机和节能(1)第三节新能源开发(3)太阳能和生物质能(1)海洋能源(1)核能和其它能源(1)第三章电磁世界(12课时)第一节简单的电现象(3)两种电荷(1)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应用与防止(1)第二节简单的磁现象(2)磁体与磁性(1)地球是个大磁体(1)第三节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电流磁效应现象的应用(2)第四节电磁感应(2)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1)第五节通信手段的发展(2)信息和信息传播(1)现代通信手段(1)第四章人与自然(11课时)第一节人体的健康(6)运动增强肺功能(1)运动对心脏的作用(1)水平衡与健康(1)用脑健康(1)习惯与健康(1)影响健康的行为(1)第二节我国的自然资源(2)我国自然资源概况(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第三节环境与环境问题(3)影响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1)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可持续发展对人类行为的要求(1)(二)本书对科学内容标准的安排1、科学统一的概念与过程第一章:主要体现演变与平衡,时间与空间,系统与模型。

《简单电现象》串联并联,电路奥秘

《简单电现象》串联并联,电路奥秘

《简单电现象》串联并联,电路奥秘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点亮一盏灯到驱动复杂的电子设备,电的作用无可替代。

而要理解电的运行原理,就不得不提到串联和并联这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想象一下,电路就像是一条道路,电流就像是在这条道路上奔跑的车辆。

在串联电路中,这些“车辆”只能沿着一条单一的路线行驶,一个接一个,依次通过各个电器元件。

就好比一串糖葫芦,串在竹签上的山楂一个连着一个,电流必须依次经过每个元件才能形成完整的回路。

比如说,我们有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然后连接到电源上。

当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它首先会经过第一个灯泡,然后才能到达第二个灯泡,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灯泡坏了,整个电路就会断开,电流无法流通,另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唯一的,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断路,整个电路就无法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各个元件通过的电流是相同的。

无论在电路中的哪个位置,电流的大小都保持不变。

但是,串联电路中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是不同的,它们会根据元件的电阻大小按比例分配。

电阻越大的元件,两端的电压就越高。

与串联电路不同,并联电路就像是多条并行的道路。

电流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同时通过各个电器元件。

还是以灯泡为例,如果两个灯泡并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会分成两路,分别经过两个灯泡,然后在电源负极汇合。

在并联电路中,即使其中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灯泡仍然可以正常发光。

因为每个元件都有独立的电流路径,一个元件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元件的工作。

而且,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而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则取决于它们的电阻大小。

电阻越小的元件,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串联和并联电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家里的电灯通常是并联连接的,这样即使一个灯坏了,其他灯也能正常工作,不会让整个房间陷入黑暗。

而节日里装饰用的小彩灯则往往是串联的,一旦一个灯泡灯丝烧断,整串彩灯都会熄灭。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册》-A07-0246.docx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册》-A07-0246.docx

第二部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直流电路1§ 1电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电流、电源、负载、控制装置、连接导线2.电源、负载、车架、电动机、金属机体3.电路原理、方框、印刷电路4.原理图、连接关系、实际大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5.矩形框、箭头、直线6.印刷电路7.搭铁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 B) 2 .( A)四、名词解释(本答案仅作参考)1.通路也称闭路,它是指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沿着导线经过负载最终回到电源的负极,电流形成闭合路径。

这是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2.断路也称开路,它是指电路某处因某种需要或发生故障而断开,不能构成回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3.指电路中的某元器件因内部击穿损坏或被导线直接短接等原因,电流未经该元器件或负载,直接从电源正极到达负极的现象。

短路通常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应尽量避免。

五、简答题1.电路图是指将电路中各元器件用图形符号表示,并用引线连接而成的关系图。

2.电路图能让我们简洁、直观地表达和了解电路的组成,便于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1性能,便于电路的设计和安装。

现在,人们更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从根本上说,方框图也是一种原理图。

不过它不是像原理图那样详细地绘制了电路中全部的元器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而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

各部分用一个方框来代表,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说明,方框间用直线或带箭头的直线连接,表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1§ 2电流、电压及其测量一、填空题1.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

2.电荷量、安培、安、 A3.直流、直流、DC4.稳恒直流5.脉动直流6.交变、交流、 AC7.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8.交流电流表、交流电流、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串9.电压、 Uab10.伏特、 V11.电位、大地12.电动势、 E、伏特13.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14.化学能、电能、直15. 200 ~ 60016.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二、判断题1.×2.√3.√4.√5.×6.×2三、选择题1.(A) 2 .(C) 3 .(A) 4 .(B)四、简答题1.电源的作用与水泵相似,它不断地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向正极,从而使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电压),这样电路中才能有持续的电流。

第五章 电解及库仑分析法

第五章 电解及库仑分析法

第五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教师:李国清一.教学目的:⑴掌握电解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⑵掌握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⑶了解控制电位法和控制电流法的优缺点⑷掌握控制电极电位的方法⑸了解电极超电位的影响因素⑹了解库仑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和原理二.教学重难点:⑴电解分析及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⑵控制阴极电位的方法三.教学难点:阴极电位的控制,库仑滴定终点的确定四.教具:多媒体计算机。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提问、讨论。

六.教学过程:§1.概述电解分析法是将被测溶液置于电解装置中进行电解,使被测离子在电极上以金属或其它形式析出,由电解所增加的重量求算出其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是重量分析法,因而又称为电重量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是在电解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不是通过称量电解析出物的重量,而是通过测量被测物质在100%电流效率下电解所消耗的电量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按实验所控制的参数(E 或i )不同,本章的方法可分为控制电位法和控制电流法。

控制电位法是控制电极电位在某一恒定值,使电位有一定差值的几种离子能够分别进行测定,因而选择性较高,但分析时间较长;控制电流法是控制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一般为2~5A ,电解速度较快,分析时间较短,但选择性较差,需要有适当的指示电解完全或电流效率100%的方法。

控制电位电解法控制电流电解法库仑滴定法控制电位库仑法§2 基本原理当直流电通过某种电解质溶液时,电极与溶液界面发生化学变化,引起溶液中物质分解,这种现象称为电解。

一.分解电压和过电位水溶液中除了电解质的离子外,还有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换句话说,水溶液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究竟哪一种离子先发生电极反应,不仅与其在电动序中的相对位置有关,也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有关,在某些情况下还与构成电极的材料有关。

如在铂电极上电解硫酸铜溶液。

当外加电压较小时,不能引起电极反应,几乎没有电流或只有很小电流通过电解池。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22讲 简单的电现象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22讲 简单的电现象

第22讲简单的电现象22.1学习提要22.1. 1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人们把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2. 1.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2.1.3 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通常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对外不显示带电性。

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对外显示带正电。

对外显示带正电的原子一般称作正离子。

中性原子得到多余电子,对外显示带负电。

对外显示带负电的原子一般称作负离子。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实现了电子的转移。

22.1.4 接触起电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接触起电。

接触时,电荷从带电体上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使之带上同种电荷。

22.1. 5 感应起电用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要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分离法若导体A、B两部分可以分并,则应先将A、B分离,如图22-1(a)所示,然后再移开带电体C。

这样就可以分别使A、B带上等量异种的电荷。

(a)(b)(c)图22-12. 接地法若导体D不能分离,可用接地法。

感应起电后,用手接触一下导体,或将导体与地接通一下,使导体D和地球成为一体,地球变成这个导体的最远端。

当导体D与地球分离以后,整个导体D 就带与C相异种的电荷,如图22-1(c)所示。

这个办法必须注意:先用手接触一下导体,这个“一下”,包括先接触然后断开,最后才能移走带电体C,否则导体不可能感应起电。

22.1.6电流的形成1. 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的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四下第一单元《电》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四下第一单元《电》

【教科版】2018学年⼩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师⽤书电⼦版(Word版)四下第⼀单元《电》四下教师⽤书(⼀)⽬录使⽤说明 (1)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4)本册教科书的教学⽇标与内容概要 (5)主要材料清单 (7)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8)电⼀、单兀概述 (8)⼆、单元教学⽇标 (10)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11)第1课⽣活中的静电现象 (11)第2课点亮⼩灯泡 (15)第3课简单电路·................................................................................ 2}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 (23)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 (26)第6课做个⼩开关·............................................................................. 3}第7课不⼀样的电路连接 (33)四、教学案例 (38)五、参考资料 (42)新的⽣命⼀、单兀概述 (46)⼆、单元教学⽇标 (47)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48)第1课油菜花开了 (48)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 (52)第3课花、果实和种⼦ (56)第4课把种⼦散播到远处 (61)第5课种⼦的萌发 (66)第6课动物的卵 (70)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 (76)评价建议 (80)⾷物⼀、单元概述 (87)⼆、单元教学⽇标 (89)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g0第1课⼀天的⾷物 (90)第2课⾷物中的营养·.......................................................................... g4第3课营养要均衡·............................................................................. gg第4课⽣的⾷物和熟的⾷物 (101)第5课⾯包发霉了 (104)第6课减慢⾷物变质的速度·.............................................................. 10g第7课⾷物包装上的信息 (112)四、评价建议 (118)五、教学案例 (120)六、参考资料 (122)岩⽯和矿物⼀、单元概述 (134)⼆、单元教学⽇标 (136)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137)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 (137)第2课认识⼏种常见的岩⽯ (143)第3课岩⽯的组成 (148)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 (153)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 (158)第6课⾯对⼏种不知名矿物 (163)第7课岩⽯、矿物和我们 (167)四、评价建议 (173)五、参考资料 (174)使⽤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编写的,三⾄六年级共8册。

初中物理《电现象》说课稿

初中物理《电现象》说课稿

初中物理《电现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单元——《电现象》。

这个单元不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在《电现象》这个单元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学习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荷的性质,掌握正负电荷的基本规律,以及学习简单的电路知识,能够识别电路元件,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电路搭建和故障排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静电现象:介绍静电的产生、电荷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电路基础: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负载等,并介绍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故障排查:指导学生如何搭建简单的电路,并学会基本的故障排查方法。

4. 安全用电知识: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电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现象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实用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导入新课、探究学习、总结巩固。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静电是如何产生的?”“电荷有哪些性质?”等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五章 细胞膜电位

第五章  细胞膜电位

第一阶段: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
(去极化相的形成)
产生原因:由于刺激引起膜对 Na+的通透性瞬间增大(Na离子通 道被激活),膜外的Na+内流,使 膜电位由-70mV增加至0mV,进而 上升为+30mV,Na+通道随之失活 。
第二阶段:动作电位下降支形成:
Na +通道失活后,膜恢复了对 K + 的通透性,大量的K +外流。使膜电 位由正值向负值转变,形成了动作 电位的下降支。
动作电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 的,因此,在体外描记的图形为一 个短促而尖锐的脉冲图形,似山峰 般,称为峰电位(Spike potential )。
第三阶段:后电位的形成:
当膜电位接近静息电位水 平时,K+的跨膜转运停止。随 后,膜上的Na+-K+泵(Na+K+-ATP 酶)被激活,将膜内 的Na+离子向膜外转运,同时 ,将膜外的K+向膜内运输,形 成了负后和正后电位。
? 通过解释静息电位和峰值电位的来源已经初步分
析了动作电位波形的主要方面,但是要想考虑动 作电位的整个时间过程,这些还是不够的。例如 为什么电位上升很快而回降较慢 ?当考察同一种动 物的不同神经和肌肉上的动作电位时,或是当考 察不同种动物的同一神经或肌肉上的动作电位时 ,为何观察到在动作电位的形状和时间过程上有 许多变化等等。要想回答有关 时间过程的问题就 需要有关膜行为的更适合的模型,而这必须建立 在广泛的实验结果的基础,而当刺激的强度较弱时,这个刺激就必须持 续较长的时间才能引起组织的兴奋。
? 但这个关系只是当所用强度或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改变 时是如此。
? 如果将所用的刺激强度减小到某一数值时,则这个刺激不 论持续多么长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感受到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兴奋性:一切有生命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有规律的适应意义的反应。

反馈:在闭环系统中,受控部分的活动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

第二章: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即为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的电位差,通常呈现内负外正状态,是一切活的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电紧张电位:适当的电极在神经纤维或肌纤维上通直流电时,所引起的被动的膜电位的变化。

阈刺激、阈强度、阈上刺激、阈下刺激:在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电位:能引起钠离子通道激活,从而使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超极化、去极化、复极化、超射:膜电导、膜电钳:局部电位:阈下刺激所引起的少量内流的钠离子和点刺激造成的除极叠加起来,再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的较小的电位变化,不足以产生动作电位。

兴奋:表现为在接受刺激之后,由相对静止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由弱活动转为强活动。

时间强度曲线:神经-骨骼肌接头:运动神经轴突末梢在接近骨骼肌细胞处失去髓鞘,以裸露的形式嵌入肌细胞膜的凹陷内形成接头前膜,与其相应的肌膜称为接头后膜,两者之间有接头间隙,内充满细胞外液。

这三者共同组成了神经-骨骼肌接头。

终板电位: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的过程中,接头前膜释放的Ach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终板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导致终板膜除极呈现的局部电位。

初中物理目录北师大(北京版)

初中物理目录北师大(北京版)

北师大(北京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全册第一章常见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机械运动三、比较运动的快慢四、学生实验:测量速度五、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六、乐音和噪声七、超声波及其应用课外探究水杯琴第二章质量和密度一、质量及测量二、学生实验:测量质量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四、学生实验:测量密度第三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力的测量三、重力四、二力平衡五、滑动摩擦力六、运动和力的关系课外探究防滑运动鞋第四章压强与浮力一、压力压强二、探究液体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六、浮力七、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五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二、学生实验:探究杠杆三、滑轮课外探究变速自行车第六章功和能一、功二、功率三、功的原理四、机械能第七章热现象一、温度、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五、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六、内能能量转化七、比热容八、燃料能源与环保九、热机第八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四、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五、透镜六、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七、生活中的透镜八、眼睛和眼镜九、物体的颜色九年级全册第九章简单电路一、简单电现象二、认识电路三、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四、电流及其测量五、电压及其测量六、电阻七、变阻器课外探究什么材料的衣服更容易导电第十章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一、学生实验:连接串、并联电路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三、学生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的因素四、欧姆定律的应用五、测量导体的电阻第十一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和电能二、电功率三、学生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流的热效应五、家庭电路第十二章磁现象一、简单磁现象二、磁场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四、电磁铁及其应用五、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六、直流电动机七、电磁感应及其应用课外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十三章通信技术简介一、通信发展简史二、电磁波三、广播和电视四、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课外探究在不同情况下手机信号的强弱第十四章宇宙和微观世界一、浩翰的宇宙二、微观世界的结构。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苏科版)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1.2乐音的特征1。

3 噪声及其控制1。

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

2 汽化和液化2。

3 熔化和凝固2.4 升华和凝华2.5 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3。

1光的色彩颜色3.2 人眼看不见的光3.3 光的直线传播3.4 平面镜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1光的折射4。

2透镜4。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

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4。

5望远镜与显微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

2 速度5。

3直线运动5.4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6.1 物体的质量6。

2 测量物体的质量6。

3 物质的密度6。

4 密度知识的应用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

1 走进分子世界7。

2静电现象7。

3 探索更小的微粒7.4 宇宙探密第八章力8。

1 力弹力8.2 重力力的示意图8.3 摩擦力8。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9.1 二力平衡9。

2 牛顿第一定律9。

3 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与浮力10.1 压强10.2 液体的压强10.3 气体的压强10。

4 浮力10.5 物体的浮与沉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11。

1 杠杆11.2 滑轮11。

3 功11.4 功率11.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12。

1 动能势能机械能12。

2 内能热传递12。

3 物质的比热容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简单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3。

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3。

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4。

1 电阻14。

2 变阻器14。

3 欧姆定律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15。

1 电能表与电功15.2 电功率15。

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15。

4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第十六章电磁转换16。

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15课时 简单的电现象 电路

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15课时 简单的电现象 电路
定义 画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①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②连接线要画成横平竖直; ③电路图要简洁、整齐、美观 电路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且要按一定的次序画图
归类示例
电路图
要求
注意
考点聚焦
第15课时
简单的电现象
电路
3.电路的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 概念 并联电路
用电器__________ 逐个顺次 连接起
的组
成及 作用 电路的 工作状 态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通路 开路 短路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5课时
简单的电现象
电路
[说明] 短路和局部短路(如图15-1所示):
图15-1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5课时
简单的电现象
电路
图a中的电路短路,闭合开关,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
电源两极,电流过大,电源、导线易被烧毁,电铃、小灯泡不 能工作;图b中的电路局部短路,闭合开关,电流不经过灯泡, 灯不亮,但电流经过电铃,电铃响。 2.电路图
验电器
作用 检验方 法
应用
静电 防护
实例 避雷针、油罐车尾的铁链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5课时
简单的电现象
电路
[ 说明 ] 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
现象叫尖端放电。避雷针的作用是将可能会袭击建筑物的闪电
吸引到其上面,再进入大地,借此保护建筑物。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5课时
考点2
简单的电现象
用电器能各自独立工作,通 仍能 或断路,其他用电器________
当一个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 断互不影响。一个用电器损坏

开关的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第五章简单电现象
1、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各是什么?
答:(1)原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束缚能力强的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2)实质:自由电子的转移。

2、把一个带电的碎纸片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纸片带什么电荷?答:带负电荷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引上,随后又被弹开,这是为什么?
答:纸屑被吸引上来,是因为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接触后,由于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纸屑和橡胶棒带上了同种电荷,又相互排斥而分开。

4、运送油料的油罐车后面拖着一根“尾巴”,这根“尾巴”由环相套的铁环做成,它有什么用呢?
答:油罐车行驶时,油罐里的油料会不断地和罐壁摩擦、撞击、使油罐带上电荷。

当油罐表面积聚了较多的电荷时,油罐与大地之间就会产生放电的现象,极易引燃油料,造成严重的事故。

油罐车车尾的铁链则可以将油罐表面的电荷及时导入大地,保证油罐车运输途中的安全。

5、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标语:“禁止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说出理由?
答: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产生的电荷不能很快泄放,容易产生积聚静电。

石油产品的绝缘性也很好,尤其是汽油、苯、二硫化碳等绝缘性更好。

当汽油等易燃液体在塑料窜器中来回振荡、磨擦、冲击、飞溅时,能产生几十伏、风百伏、甚至成千上万伏的高电压。

这两种物质均为绝缘体,只要静电压达到300伏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闪烁出火花。

由于汽油的着火点很低,所以容易使散发于容器周围的汽油蒸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6、为什么加油站不可以打手机?
答:汽油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1.3%至6%,就会发生爆炸。

尤其是夏天,温度高,汽油挥发快,加油站内汽油的浓度较高,当其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任何细小的火花或肉眼看不到的静电都会引起爆炸。

所以加油站里所有的电器物品都必须具备防火防爆功能,甚至包括电灯。

但目前市面所有出售的手机都不具备防爆功能,因此在按键的瞬间会产生人眼看不见的静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

7、发现燃气泄露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一旦发生漏气,要迅速关闭角阀,然后开门窗进行通风,绝对不能使用屋里的电灯开关。

如果角阀漏气制止不了,要立即移到室外通风好无明火的地方,通知液化气站处理。

一旦角阀漏气着火,角阀又不能关闭的,应向瓶上浇水,并同时报警。

报警时,千万不能使用家里的电话,因为拿起或放下电话时,就有可能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最好是走到户外安全的地方,再打电话报警。

8、飞机的轮胎为什么要用导电橡胶?
答:飞机在大气中飞行时由于与大气之间的不断摩擦,飞机会带有很多电荷,落地后这些电荷通过导电橡胶及时导入大地,可以防止地勤人员受到静电的伤害。

9、某人身披长发,一天她洗完头发并晾干后用塑料木梳梳头时发现头发随梳子飘了起来,这是为什么?梳的次数越多头发越蓬松,这又是为什么?
答:塑料木梳与头发摩擦起电,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随着木梳飘了起来;梳的次数越多,聚集的电荷越多,头发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蓬松。

10、许多家用电器的开关旁边都有指示灯,是利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电源的通断的,指示灯与用电器的工作电路是串联还是串联?答:开关断开时,指示灯和用电器串联,有微弱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发光,用电器不能工作。

开关闭合时,发光二极管指示灯被开关短路,用电器工作。

11、供电线上用铜线好还是用铝线好?
答:铜的电阻率比铝小,所以导电能力比铝强,但是铜线密度大,同等条件下比铝重,且价格贵,为了减小输电时对电线杆压力,减小形变,为了经济,长距离的供电线往往用铝线。

铜线的导电性能比铝线好,一般只适合短距离传输电能,长距离的电力传输用钢芯铝绞线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