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学案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叹息声/对着门织布/织布的梭子/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
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

思:想/思念/军中的文告/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点兵:征兵/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指父亲/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鸣啾啾。

马鞍下的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早晨/水流声/胡人的战马/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事/越过/北方/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记功/有余/欲:想,想要/用:做/赶马快跑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外城/扶持/指女子的艳丽装束/磨刀的声音/穿/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同“贴”/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军中的同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靠近、临近/跑/安:疑问代词,怎么
一、解释加点字。

二、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即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我们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

如: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互文)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对比+对偶+互文)
译句: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三、文中还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

举例说明:
(1)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2)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3)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多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互文)
(4)对偶:(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5)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6)反复:“旦辞”八句,反复咏叹,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表现了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也以宿营地的夜景衬托木兰离家愈远思念愈切的
心情,写出了一个年轻女子的情怀。

(7)顶针:“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四、内容理解。

1.描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2.谈谈本文在详略上的精心安排。

《木兰诗》的作者为了实现其创作目的,在文本的详略上做了精心安排,可谓巧妙之至。

主要表现一为详处极详,如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弃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恢复女儿装束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细致入微。

二为简处极简,如木兰从军征战多年,但诗中对木兰军旅生涯的描写,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对战争残酷的描写,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一般说来,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虽以战争为背景刻画人物,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3.概括归纳木兰的人物形象。

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土又是娇美的女儿。

总之,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有英雄气概,而富有儿女情态。

《木兰诗》全文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问木兰你想的是什么?你思念的又是什么?木兰我ye没想什么,木兰我也没思念什么。

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告,君主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我没有哥哥,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出征。

到集市上去买骏马、辔头、长鞭等作战工具。

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夜晚宿营在黄河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滔滔黄河流水声。

早晨从黄河边出发,晚上在黑山宿营,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嘶鸣声。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

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回来拜见君王,君王高坐在朝堂上,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君王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归来,互相搀扶着出城门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忙打扮梳洗;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羊。

打开我各个屋子的门,在床上坐一坐,脱下我作战穿的铠甲,穿上我过去的衣裙,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走出门看望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很吃惊,并肩战斗多年,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