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旅游区地质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地势以丘陵和平地为主,丘陵、平地和水域分布较为集中,山、丘陵、山谷相间,起伏明显,层次感较强,景观效果较好。

(2)水域风光资源

区内有红旗水库。水库大体上呈线型,水面宽窄相间,曲折萦回。水库周围绿油油的水源林保护好,面积大。也有大片的池塘和水稻田

(3)生物景观资源

温暖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形成了优良的植物生长条件。区内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类型。古核桃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旅游价值。此外,公司还在区内培植了多种名贵的树林与花奔。

2)人文景观资源

(1)张氏和范氏民居

我国古代木构架大致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旧民居以旧社会地主张道崇家为代表,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解放后有段时间作为小学,具有川东地区代表的地方民居建筑文化,穿斗式、三合院、小青瓦是川东建筑符号的体现。

(2)民俗风情与旅游商品

区域内民俗风情较浓郁,如有民间演艺wududu,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的秧歌,饮食习俗的打糍粑和生活环境的悠闲的农家生活氛围。旅游商品也比较丰富,如艾粑、柠檬、红薯、莲藕、鸭、鹅、火麻、紫薇、秋葵、晕药、金龙灯等。

(二)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开发的深度和开发的时序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基础。但规划区域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不多,体量小,资源要素价值小,不大适合进行旅游资源单体的定量评价,比较适宜进行旅游地整体评价,即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1)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国家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旅游区本地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分为4个评价项目层,18个评价因子层,见下表。

2)评价指标权重赋值与量化

评价项目层、因子层的权重赋值根据专家赋值体现,其权重见上表4,各评价指标量化见表5。

3)评价方法

采用专家打分法,给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打分,然后用“特尔菲法”经多轮问卷计算出旅游资源最终分值。

4)评价分值计算

资源评价分值公式为:

E = ∑QiPi

i=1

= 4.5F+2S+2I+1.5C

式中:

n为评价因子数目,Q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Pi为第i个评价因子评分值,E为旅游资源综合评分值,F,S,I,C分别为资源本底特性评分值、空间组合评分值、影响力评分值、开发利用评分值。

根据上面建立的评价因子体系,规划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如表6。

5)评价结果

从上表评价可以看出,旅游资源本底特性较差,空间组合也非常一般,影响力较低。本规划区位于高铁与隆昌县城的链接快速通道旁,开发利用条件好,可进入性优越。

2.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整个旅游区以丘陵地貌为背景,以水为主题,农家风光为补充。具体说来,区内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和人文风景资源兼有,但以自然风景资源为主

一是水域风光,红旗水库、农田及池塘。丰富多样的水形和水态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二是起伏不定、多样的丘陵地貌,给人以丰富的景观效果。三是良好的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自然景观是区内主要景源,但人文景观的有力陪衬,使得景区更加具有生气活力。例如富有川东特色的民居散落其间,淳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的搭配等。

2)自然景观组合比较好

在以水主题的情况下,悬崖、丘陵、树林、梯田和农家风光等加以烘托,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水域、农田、池塘与丘陵地貌相结合的景区特征。

3)旅游资源同构性明显

规划区与周边各区县,水同源,人同族,习同根,风同俗,无论是物质性还是非物质性旅游资源,都具有明显的雷同与相似性,同构性突出。

4)旅游资源规模小

现有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体量小,缺乏规模性和震撼力,这给旅游规模化开发、个性特色的展示,以及旅游业发展构成了很强的约束力。

5)旅游资源级别低,旅游吸引力不高

尽管景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但从“人无我有”的唯一性、“人有我优”的第一性和“人优我特”的专一性上考察,规划区现有的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不明显,品位低,级别不高。由于高级别的旅游资源缺失,导致整体旅游吸引力偏低。

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1)开发利用方向

开发利用方向作如此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①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人们对过去的那种“急行军”、“赶羊式”的观光旅游活动感到厌倦,而想在一个地方较长时间的停留下来细细地品味当地的文化特色,以真正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即旅游需求正在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发展。②资源特性。从前面对旅游资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中,可以看出,规划区旅游资源品味较差,级别不高,整体旅游吸引力低。其中尤其是观光旅游资源不足。而观光旅游对资源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要求较高。这在规划区旅游资源的DNA决定了不适合开发或主要旅游产品不是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活动则要求自然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对景观要求不是太高,而旅游区正具有这样的条件。

2)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城郊旅游地开发模式一般有乡村度假型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公园游乐模式、风景名胜观光模式、森林公园模式等几种(见下表)。根据规划区旅游资源特性和区位条件,宜采取乡村度假型模式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相结合的模式。

表1-7 城郊旅游地开发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