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pptx
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
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篇一:民俗学田野调查格式。
? 田野报告撰写准则一、田野调查报告题目特定地点、特定主题? 如:当代乌鲁木齐回族节日习俗? 福建东山歌册调查? 南音与泉州民众生活? 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调查1. 调查地点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概述? 1-1地理区位、民族、人口组成? 1-2地方历史与文化传统? 1-3基本生计(谋生活动)? 1-4其他2.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2-1活动名称、沿革简述? 2-2 活动程序、组织、主持人? 2-3活动事件项目3. 活动过程? 3-1活动筹备(如年节,腊八开始)? 3-2主体活动开始(如仪式开始的时间、方位等)? 3-3活动过程描述(主要阶段、事件结构)? 3-4活动结束(结束的仪式、访谈人们的评价、看法等)三、结语? 意见及问题探讨四、附录?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调查问卷设计:篇二:论文论田野调查在民俗学领域中的应用论田野调查在民俗学领域中的应用【摘要】民俗学研究应特别注重田野调查的应用。
这是因为,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它的主要资料来源是仍存在于民间的活的民俗事象,这是一种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表现为现实形态的民俗资料。
因此,民俗资料的搜集,最主要的是田野作业的方法。
田野调查是民俗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任何研究都离不开它。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俗学、研究方法、应用一、民俗文化现象与民俗学研究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即主要在于规范、便利和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得以巩固和发展。
而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介绍(ppt 27页)(共25张PPT)
花儿会 西北地区回、土、东乡、撒拉、保安、裕固等民族的传统歌,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以演唱花儿为
主要内容。每年秋收前的农历四至六月间举行。
歌圩节 广西壮族传统的聚会唱歌的民间节日。歌圩,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去唱歌。 三月街 云南大理地区白族的盛大街市和传统集会。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二,在点苍山麓举行。
具有地域性、神秘性、真实性、体验性。
第一节 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
一、节会庆典
中外重要年节
春节 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岁尾年初祭神庆丰收演变而来 的。
苗年 是中国苗族人民庆丰收的节日。农历十月五日至十一月 二十五日,流行于黔东南的苗族地区,苗语叫“朗卯”。牛鼻 子上抹酒。
藏历年 藏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在屋顶上燃起象征吉祥的松 烟。天不亮,妇女们到河边背“吉祥水”,男女老幼互相祝贺“ 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
穆斯林国家妇女盖面纱 节日活动有“放高升” 、赛龙舟、跳象脚舞、丢包、堆沙等,但以人们相互间泼水为最重要内容。
狂欢节的主题,是表现战胜妖魔和困难的欢乐,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四节 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
一、生活习俗
婚嫁习俗 待客往来习俗 丧葬习俗 火葬(藏族、傣族) 土葬 天葬(印度、缅甸、柬埔寨)
泰国男人通常穿“帕侬” 第四节 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
如:傣族的竹楼、土家族的吊脚楼
其构思之巧妙,令游人眼界大开。
碉房式民居 现在在豫西、晋中较多。
中国闽西地区的大土楼。
藏族、羌族传统民居
民族服饰受到人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是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石头房 云南大理白族 歌圩,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去唱歌。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稳定的、客观存在 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 在的事物和现象。
旅游资源 分类系统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 价国家标准
掌 握 分 类 系 统
主类(8) 单字母代号:
A,B,C,D E,F,G,H
亚类(31)
双字母代号:
AA,AB,AC, AD,AE……HA HB ,HC,HD
基本类型(155) 三字母代号:
调查类型 调查内容 调查程序 调查方法
目的性划分类型
1、旅游资源概查 2、旅游资源普查 3、旅游资源详查
程度性划分类型
1、典型调查 2、重点调查 3、抽样调查
对象
调查内容
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2、人文环境调查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 2、特征调查 3、成因调查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 价国家标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 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 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 通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 价国家标准
H:\表B.doc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含"知名度和影响力"、"
评价项目为"资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
源要素价值"、"资 源影响力"、"附加 值"。
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 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
子。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 价国家标准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ppt课件
PPT课件
36
6、开发现状调查
• 旅游资源包含已开发态、待开发态和潜在 态三种形态。调查开发现状包括:旅游资 源现在的开发状况、项目、类型、时间、 季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消费水平以 及周边地区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开 发计划等等。
PPT课件
37
(三)旅游要素调查
• 1、交通调查 • 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通状况,
PPT课件
8
(二)贯彻为旅游业服务的思想
• •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调查旅游资
源,是为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客观科学的决 策依据,最终让其形成满足游客需求的旅 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服务,旅 游资源调查也应贯彻为旅游业服务的思想, 根据客源市场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筛选 出那些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即对游客产 生游前的吸引度,游中的兴奋度。
• (7)各民族民风民俗、神话、传说、故事; 历史文化名人情况;民族生活习惯、服饰、 村寨建筑风格、信仰、传统食品;当地婚 丧嫁聚及各种禁忌、礼仪等风俗习惯;各 种纪念活动、节庆活动、庆典活动等。
• (8)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景观,具有特殊 功能的景观,适合科学考察和教学实习的 景观,唯我独有或名列世界前矛的旅游景 观。
资源分类归并,以便更加明晰地认识旅游 资源。
PPT课件
29
2、特征调查
• (1)峰、崖、石、洞、峡和特殊的火山、 名山、雪等的数量、造型特征、分布状况、 组合形成、成因、年代和遗迹等。
• (2)河、湖、井、泉、瀑等的位置、源头、 面积、深度、高差、流量、蓄水量、水质、 水色、形态、水温、季节变化、观赏特征、 成因、环境特征、利用状况等。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 (5)动植物要素:调查区内的植物群落和动 物种群,与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可 以形成独具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调查 内容包括:调查区总体的动物和植物原特 征与分布,具有观赏价值的动物和植物的 类型和数量,特定生存环境下存在的珍稀 动物和稀罕植物,调查其分布数量、生长 特性和活动规律,并兼顾了解可供游人观 赏的客观条件和防护措施等等。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课件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17
• 拉德克里夫·布朗毕业于 剑桥大学,曾在海顿指 导下研究人类学,但不 师从进化学派的理论, 另创结构功能学说。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18
• 他曾在澳洲、非洲等地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对于如 何搜集原始社会亲属关系及社会结构方面的资料, 积累了经验。他的《安达曼岛民》一书,即可反映 出深入细致地田野工作情况,对于在田野调查过程 中如何收集土著社会的亲属关系以及社会结构方面 的资料,具有重要参阅价值。
11
• 他批评进化学派根据少量资料就排列出人类社会发展阶 段的轻率论断,主张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作认真资料 的研究,强调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12
• 主要贡献:1.主张人类学者学习当地语言;2.主要调查 实践:他乘皮船和雪橇在爱斯基摩人中作长期调查,和 爱斯基摩人共睡一张鹿皮和同锅吃饭;之后他又研究北 美西北岸的印第安人,特别是夸扣特人,先后做过13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7
• 海顿曾进行较长时期实地考察,1898——1899年,他曾领导一 支考察队在新几内亚的托列斯海峡做大规模调查,仅在莫雷岛就 住了6个多月,他们访问土著人民,参加仪式、搜集文物,除社 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外,还进行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调查。这可以说 是人类学史上第一支综合调查队,也是第一次长时期的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5
(一)初期
• 进化论学派
• 泰勒(Edward B. Tylor)虽然曾到古巴、 墨西哥等地作长期调 查,但他在写《原始 文化》(1871)更多 地参考文献资料,或 用发放问卷的方式。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6
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
田野调查的基本操作与技巧-PPT课件
5、必要的物质准备 访谈物质:笔记本、录音笔、照像机 礼物物质:可以买几包烟,也可以准备一点糖果,或者其他的小 礼物 生活物质:多带几件换洗的衣服 多带几个塑料袋 必要的药品 女生还可以在当地购买一个塑料盆或者桶
6、理论准备 熟悉与调查主题相关的理论,以便于检验理论中的结 论是否在调查中存在,便于发现新问题。
问的方式? 直截了当 迂回穿插 启发诱导 旁敲侧击 还可以投石问路、顺水推舟、顺藤摸瓜、 借题发挥、层层深入。
问的形式? 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 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 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
切
调查研究中的“切”,就是要善于甄别被调查者说的 是真话,还是假话。
县、乡、村干部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
田野调查有些什么原则
同吃同住、同活动 随乡入俗、看菜吃饭 穿着得体、话语平实 保守秘密、遵循伦理
如何开头?
开头就象写论文的导语一样,关系到整个访谈质量的好坏。 开头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开门见山式 二是缓慢预热式
缓慢预热式可以分为: 称赞式(房屋、健康、小孩) 共识式(如国家和村庄一些关心的事情,如新农村建设等) 天气式(包括天气情况、收成情况等) 总的原则:见机行事、灵活运用(用湖南话说:见子打子)
二、调查研究的技巧
调查的三大柔性问题: 怎么接近调查对象? 怎么获得信任? 怎么融洽与被调查者的 关系?
调查的三大关键问题: 怎么提问? 怎么倾听? 怎么回应?
调查的二大技术问题: 怎么做记录? 怎么写札记?
调查的目标问题: 怎么发现问题? 怎么写研究报告?
《田野调查方法概论》课件
保密原则是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安全。研究者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数据加密、限 制访问权限等,确保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在研究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中,应避免提
及可能识别出受访者的信息。
无伤害原则
总结词
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应尽量避免对受 访者造成伤害,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 的伤害。
详细描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公正原则要求研究者尊重受访者的权利和尊严,不进行任 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在选择受访者、收集数据和撰写报 告等方面,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确保研究的公正性 和可信度。同时,研究者还需关注受访者的利益和福祉, 积极寻求与他们的合作与共赢。
06
田野调查的应用领 域与案例分析
社会学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深度访谈法是一种田野调查方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其思想、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 方面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让研究者获得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和情感有更深入的 了解。
焦点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了解群体观点和行为
详细描述
焦点小组讨论法是一种田野调查方法,研究者将一组研究对象聚集在一起,引导他们就某一主题展开 讨论,了解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这种方法能够让研究者了解群体内部的互动和关系,对群体的 行为和认知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词
田野调查在社会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主要用于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 文化现象等。
详细描述
社会学家通过深入实地,观察、访谈 和参与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特 定社区或群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如农村城市化、移民问题等。
人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人类学家常常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来研 究人类文化、社会和行为等方面,以 揭示人类多样性和文化演变。
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
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摘要:广西玉林拥有独特的民俗特色,而其丰富多彩的年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这次调查报告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玉林璀璨的年俗活动而开展的。
调查范围为玉林城区,调查方法为网上搜索及对个别经验丰富的老人进行采访,力求形成一个系统的玉林年俗概括。
关键词:玉林三忙卅夜挂灯正月十六过元宵玉林,古称郁林州,玉林城区州郡史两千多年,玉林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千年古城;同时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著名侨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迁的粤语支系和客家支系的汉族人与土著的越(壮)族等先民相互交往、认同、融合。
一方面农业耕种为本与手工业、商贸经济的相当发达和活跃,使玉林呈现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并存的特点,培育了人们的传统意识、经济意识、开放意识和兼容意识,这种汉人与土著、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等多种矛盾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碰撞、磨合、认同,进而融合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当地土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独具玉林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玉林人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
从冬至开始,玉林人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做玉林的特色美食之一:白散。
选了上好的糯米,搓洗干净再浸几分钟,捞起来滤干水,再放到大木桶里用隔笼蒸。
当屋子里飘起糯米饭的香味时,就可以揭锅了。
糯米饭刚熟就好,若蒸得太烂太粘是做不出好白散的。
煮好的糯米饭放到簸箕里晾一会就可以做模了。
把糯米放到模具中,用力一压,一个白散胚就出来了。
一个胚不能做得太厚,必须薄一些,否则炸不开。
烘白散胚最好是用谷壳,老人说这样没有烟熏味。
将干谷壳烧旺后,火堆上架个竹蔑框,将白散胚放在上面烤,注意烤时要两面翻转轮烤。
烤到快干时,将白散胚放到煮好的白糖水里浸一下,糖水不能太清,也不能太稠,好让糖水渗进胚中。
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PPT课件
• 19 世纪的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大多都不从事田 野调查。他们不是从土著民族中直接收集资料, 而主要是依靠传教士、探险家、政府官员和旅行 家撰写的关于各地土著民族的资料,致力于重建 人类文化的历史,解释各地文化差异的原因。
• 里弗斯的学生拉德克利夫- 布朗于1906 —1908 年 到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调查岛上居民,又于 1910 —1912 年调查了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
• 在田野调查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学者中最 为典型的一个。
• 马氏原籍波兰,1910 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就读,师从塞利格曼和韦斯特马克学习人类学。 1914 年,他在马雷特、塞利格曼的大力支持下, 参加罗伯蒙特人类学考察团,到新几内亚和美拉 尼西亚进行实地考察。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因他属于敌对国奥匈帝国(当时的波兰属奥匈帝 国) 的公民,被当地政府拘留,后由于他的同行和 在伦敦的朋友出面担保而获得自由。地方当局还 准许他进行人类学考察,使他有较长时间在新几 内亚及其邻近岛屿对异文化做详细研究。
• 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方法,后来成为西方人类学 社区田野作业的范式。根据这种方法,人类学家 通常要长期居住在被调查民族的一个小社区中, 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这两种方法了 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熟悉当地居民的 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心理特征等,研究其文 化全貌。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撰写民 族志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原始民族的基础上形 成的,比较适用于无文字的、尚未分化的简单社 会,对于历史悠久的复杂社会则不完全适用。
民俗旅游学概论 第5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5.1 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5.1.3 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技术
(1)观察和参与观察
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人工建筑、服饰饮食、物品 器具等都要尽收眼底,了然于心,这是对静态民俗旅游资源的 观察;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行为制度、 节庆娱乐等更要留心关注,思考理解,这是对动态民俗旅游资 源的观察。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学习、交流, 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观看和模仿他们的言行, 这是参与观察。
(3)社区与个案研究法
社区,可以是一个小镇、村落、家族、队群或营地等微型 聚落区域,是可以进行直接观察的视野范围;个案,是关于一 定的个人家庭、社会地位、教育影响、职业经历、个人成就和 健康条件等历史资料。
5.1 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5.1.2 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方法
(4)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定性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性质及其特点; 定量调查研究在于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数量及其组合。
(5)专题与综合调查法
所谓专题调查,就是选择某一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全 面的调查研究。专题调查并不主张完全采纳前人的调查成果, 而是要求调查者深入实地进入前人没有涉足的现场,获取新的 第一手资料,要求调查者具有开拓精神、发现问题、创新课题。 民俗旅游学虽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学科的专 门化,但是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问题层出 不穷,单靠民俗旅游学一个学科无法驾驭不断变化的无数重大 课题,这就要借助于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 学、经济学等其他学料的综合。
第5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5.1 5.2 5.3 5.4 5.5 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实施 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田野调查PPT课件
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深入到观察对象中,与其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以获得深入、 全面的现实情景调查资料 。侧重点在于从局内人或成员的角度来观察,体验并理解 人类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互动行为。在此,“参与”实则是一种策略,使得调查者 得以进入以其他方式难以进入的人类生活和经验范畴.。
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者住在调查地区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一般为期一年,使 调查者能够观察到当地人一年内因季节而异的生产活动、宗教仪式和节庆事件。(2) 学习当地语言。(3)调查者要像当地社会成员一样生活,深入到人民生活之中,真 正了解他们的文化。
与访谈相比,它更注重研究者的第一手观察资料;而与参与观察相比,它更偏 重抽样和测量的问题。由一些明确的规则结构而成,涉及观察什么人、在什么 时间和地点观察、观察什么以及如何记录观察
观察技巧:
在观察中,研究者应尽量采取回应式互动,即对当地人发起的行为作出相应 的反应,而不是自己采取主动的行动。
在选择观察内容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研究问题,有意识的选择,并要注意观察 内容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此外,观察者本身的习惯也会影响到观察内容 的选择,因而要了解观察者本人的观察风格,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角度、不 同方式进行观察的能力。
文献资料的用途:
家族史与历史人口统计学
族谱研究
财产、税收记录、法庭记录和遗嘱
税收记录、土地普查、人口统计
商业目录、城镇规划、乡镇议会等的备忘录以及地方报纸
生活史 (“向另一个人讲述并由另一个人记录下来的个人生活经历,这一生活经历
事后由这另一个人象写自传一样来编辑和书写”)。
12
4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的分类:
(1)实地笔记
(2)个人笔记
(3)方法笔记
(4)理论笔记
浅谈民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docx
浅谈民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引言1990年,“民俗旅游”一词被正式提出。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民俗旅游资源以独特性、历史性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
近几年,民俗旅游资源方面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主城区内;大运河的申遗带动了运河沿线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
因此,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扬州,其运河段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及相关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一、调查区域概况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因运河的流经,扬州名胜一时,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留居,留下绝妙诗篇;物产富饶,农副产品种类繁多。
近年来,在申遗背景下,扬州开展运河名城博览会,致力于打造运河名城。
此次调查,笔者将研究目光集中在扬州小镇上。
选取邵伯镇、界首镇、头桥镇、安宜镇、杭集镇、临泽镇、泰安镇等7个特色古镇。
目前,小镇旅游主要以游览观光和农家乐为主。
通过实地走访和相关二手数据分析发现,扬州运河段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具备一定的科研价值。
二、调查评价方法与数据分析(一)调查过程本调研数据来源于《古镇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2025)。
笔者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实地走访扬州古镇,探寻古镇民俗旅游资源发展状况,并进行相关资源评价。
(二)评价依据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GB/T18972-2003),结合扬州市古镇民俗旅游资源发展实际,按照标准中“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确定的项目、赋分标准及方法,对扬州市古镇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第一,扬州运河古镇民俗旅游资源有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及单体数量。
调查显示,扬州运河段古镇有377个旅游资源单体,包括4个主类、11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
历史学田野调查ppt课件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的对读与互证不仅仅有助于 研究者更准确和深入地理解历史文献,同样有利于研 究者理解田野调查中获得的访谈资料,一些地方性的 传说与故事也需要通过与历史文献的对读去深入理解 。
25
第五章 田野调查的路径
一、调查者的“有身份”与“无身份” 人类学者将进入田野调查地点的方式归纳为两种类型
15
第三章 田野调查地域的选择
由于研究课题不同,田野调查地点的地域范围选择也 不同,可以大到地跨几个省市的经济区域,也可以小 到只有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落。选择多大规模的调查 对象,如何划定调查的具体地域,一般由课题所研究 的问题、调查对象本身的典型性以及可操作性来确定 。
自选课题的选定: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2000年,第235页。
《水利建设的革命》,《人民日报》1965年7月5日,第2版。 笔者在河北省高碑店市东盛办事处龙堂村采访李振江的记录(2012年2
月12日)。李振江,男,1949年生,曾参与开挖永定新河和治理白洋 淀工程。
从历史学科的发展来看,将实地调查与历史文献结合 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历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田野调查是补充历史文献相关记载的重要手段,访 谈资料与实地观察的结果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之不足。 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扩大了历史研究的材料范围。
9
总之,史学田野调查是历史学学科建设的构成部分, 田野调查资料的积累丰富了这个学科的文献基础,田 野调查的研究成果则有助于增加学科建设的内容。史 学田野调查使历史研究的领域扩展到村庄市镇、街头 巷尾、河边船头、茶楼酒肆,使从事田野调查的研究 人员能够亲历历史场景、近距离地观察社会变迁、接 触历史活剧的“主角”。通过实地观察、采访、记录 ,在田野地点发掘“历史细节”,积累历史资料,考 察一个人群、一个村庄、一个市镇乃至一个区域的社 会变迁过程,得到直观的、具体的、微观的历史认识 。
田野调查法课件
田野调查法
三、田野调查基本原则
1.价值中立 在调查中要避免先入为主地用调查者已有的价值
体系去衡量、观察、评价自己的调查对象。 要求调查者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收
集资料,避免过多地卷入当地的社会关系中。 操作原则:在调查中坚决避免用现有的理论框架
田野调查法
6.试点调查 试点调查的目的在于:检验预先设计的调查提纲,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调查方案和提纲。 7.正式调查 正式调查开始以后,也意味着一段比较艰辛的文
化理解与沟通之旅的开始。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 的不适应,也充分享受到了许多文化之旅的乐趣。 在调查中我们建议应该准备两个本子,一个用来 记录调查内容,一个用来每天坚持撰写调查日志。
田野调查法
另、熟悉有关社会和文化的理论与 基础知识。
人类学研究者的调查与一般的行政干部和记 者的调查不一样,需要掌握与有社会和文化关的 各种理论及基础知识。例如,与社会和文化有关 的理论有进化理论、传播理论、功能理论、结构 理论、象征理论、族群理论、实践理论、冲突理 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等,并有众多的与文化 有关的各种概念。如果调查前不熟悉这些理论和 知识,调查就不可能深入,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只 能有关该地表层文化的调查报告,与一般的新闻 记者和行政干部不会有多大差别。
田野调查法
2.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哪些 问题。调查提纲主要供调查者自己看,帮 助调查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 漏。
田野调查法
例一:田野调查一般问题大纲
一、基本情况 (一)民族称谓 (二)自然生态与经济文化类型 (三)人口与分布 (四)历史 (五)语言文字 (六)族际关系 二、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 (一)婚姻关系 (二)家庭形式 (三)传统社会组织与习惯法
第五章 田野调查方法
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田野资料与整理
1
第一节 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进入田野的方式 预料困难
2
一、进入田野的方式
(一)进入方式
两种方式进入田野: 一种是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 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 优点: 能够得到地方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容易得到管 理者所掌握的相关资料 缺点: 自上而下进入调查点,调查资料或事实常因研究对象 的敬畏或疑虑而遭到掩饰或更改
16
四、谱系法
所谓谱系法是收集家谱并编辑成系谱表以确定亲属制 形式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方法 谱系分析方法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 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出发 点
17
五、个人生活史
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 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 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个人生活史并非只是孤立、零星的个人记忆,而是 “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情景里,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 亡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经历” 意义——个人生活史不仅具有阐述个体生命历程的意 义,更重要的是可以透过个人生活史观察到人的互动 关系历史,进而认识社会机制及其本质。
19
第三节 田野资料与整理
田野资料 资料整理原则
20
Hale Waihona Puke 一、田野资料(一)田野笔记
田野笔记(field notes)是指在访谈过程中或参与观 察中当场记述下来或及时补充完善的资料,偏重当地 人的观点。
田野笔记可以为日后撰写田野报告时提供每日的经验、 实际状况及问题等资料。 田野资料类型: 访谈记录 观察记录 拍摄记录 。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 主体特色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目的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所以调查的时候应该确定一个主题,作为调查的核 心。这也是以后旅游开发的主题。
·广泛性普查——寻找最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 ·对核心民俗文化深入调查 ·注意核心文化与别的文化的关系
⑶ 科学真实原则
·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即如实记录并解释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不能曲解、 夸大或虚构,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访谈,忠实记录。 ·调查方法的科学性 如主题确定、选择观察对象、调查方式等。
⑴ 观察与参与观察 观察,也称现场观察。指考察者对考察对象进行有 目的地考察与了解。既了解静态的自然环境、服饰、饮 食、建筑等,也要考察动态的生活方式、生活礼仪、行 为制度、节庆活动等。 参与观察——深入民众生活,同吃同住,既是观察 者,也是生活体验者。在参与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保持 一定的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其文化 事相。 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生活,而 是以局外者的身份观察了解其文化事相。
第五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二、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一、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1.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概念p117 田野调查是指民俗研究者在拟将开发的旅游 目的地针对潜在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市场所进行的 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实地调查与研究 ·调查对象——潜在的民俗旅游资源 ·调查目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客位观察 走马观花
主位观察 深入生活
⑶ 社区与个案研究法 社区的三要素:人群、共同居住的区域、 共同的生活方式或传统文化。 社区调查——从整体上对整个社区的民俗 文化进行调查。 个案研究——以社区中的某一具体的个体 为调查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种 生活方式等。个案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个体的 属性来思考整个社区民俗文化。
⑷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思考“有什么”,目的是确 定调查对象所具有的文化及其性质。 定量分析——思考“有多少”,目的是确 定调查对象所的数量及其组合。定性分析要求 搜集尽可能完整的资料。 一般来说,调查民俗文化,我们先进行定 性分析,弄清所调查民俗文化的性质;然后再 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这些民俗文化的数量 与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主位与客位观察法的运用,常 常先深入民众生活,亲身参与,进行主位观察; 然后,再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审视其文化 现象。
例子: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他们生活常态 下的表象。人们常年穿着这样的服饰,并没有 感受到其中的文化。而外来的调查人员,从局 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往往能够挖掘其中的文化 特色。
⑶ 小型调查座谈会——集体访谈形式 ·人数的确定——四五人为宜 ·人员的选定——代表性、融洽性 ·做好先期准备工作(目的、主题、顺序等) ·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
⑷ 抽样问卷调查 ·问卷的设计 要求:主题明确,结构合理,便于答题,长 短合理,便于统计。 ·和访谈结合运用 在填写完问卷之后,调查者往往还要进行短 时的访谈。 ·讲究礼貌
⑸ 知情人自传调查 选定有代表性的人,全面调查和记录其生平 经历,写出纪传式的调查报告。 ·人员的选定——典型性、代表性 ·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 ·调查方式——直接谈话、侧面调查
⑹ 连续性跟踪调查
对某一社区或某种民俗文化进行间隔性的长期持续 不断的调查,以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⑺ 文物文献搜集
根据一定目的,搜集民间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底蕴 的文物、文献,包括手抄本、印本、记事簿、礼仪簿、 碑刻等相关文字资料,也包括服饰、器用、家具、雕像 等实物。
·课题研究的支撑材料 ·文物文献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正常途径获取
4.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原则 ⑴ 全面系统原则 ·民俗文化的系统性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分为精神、制度和物质三 个结构层次。各种民俗文化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 形成一个民俗文化网络体系。 ·把握民俗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宏观调查——针对比较大区域进行的调查,从宏观 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民俗文化的本质。如西南地区民俗文 化调查、崇左市民俗文化调查等。 微观调查——对比较小区域进行的调查,如调查一 个村寨、一个社区。
宏观调查 微观调查
区域大小 大
小
调查人员 多
少
调查内容 宏观、普遍
具体、特殊
调查方式
⑸ 专题与综合调查法 专题调查——就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的 调查研究。要求调查者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 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 的思考。 综合调查——为了解决某一专题,综合调查 与之相关的生活事相,并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 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研究。
3.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技术
2.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方法
⑴ 主位与客位观察法 主位观察——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 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这种观察法可以克服“族际 差异”带来的障碍,但不能把握民俗文化的本质,往往 只流于表面。 客位观察——站在局外人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观 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这种观察法可深入分析表象后 面的深层结构,能总结出事物规律,显得更为理性。
⑵ 知情人个别访谈 即带着一定的问题直接拜访知情人,通过交谈的方 式来了解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 ·访谈人员的选定——典型性、代表性 ·访谈方式的选定 结构性访谈——先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访谈 提纲、问题等。目的较为明确,效果更好。 非结构性访谈——没有实现设定的提纲、问题等,以 一种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漫谈。 ·忠实的记录 原始记录访谈对象的原话,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 行篡改。同时,注意记录的方式,不要给访谈对象带来 不安。(笔录、录音、当面记录、过后追忆)
⑷ 旅游者中心原则
民俗调查最终目的是旅游开发,所以调查过程中应 该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选取那些能够满足旅游者求 新求异愿望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寻找民俗文化的差异性 ·挖掘民俗文化的奇异性
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1.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⑴ 民俗旅游资源储存状况 即对旅游开发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总体上的 调查,了解其类型、数量、品质、分布等特点, 搜集相关的文字、实物、照片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