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生态学要点

合集下载

《行政生态学》读书笔记

《行政生态学》读书笔记

《行政生态学》读书笔记关于行政生态学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把行政比作生物有机体,把行政活动的环境看作是行政的生态环境。

在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同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和循环。

行政与行政环境之间同样存在循环和交换的过程,因此,行政生态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政是与其行政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提出从行政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对行政规律进行研究。

行政生态学要求对行政环境做出整体的观察和精密分析,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研究,从而正确揭示出行政运行的规律,保持行政活动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行政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行政生态学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斯和佛雷德·里格斯。

前者提出公共行政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强调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

后者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学光谱分析”的概念,对世界各国行政生态背景进行研究,总结出三种行政形态,即融合型---- 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衍射型----工业社会的行政形态,棱柱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行政形态。

行政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为行政学研究的深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把握行政过程,认识行政系统。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主要理论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1961年)一书中将行政生态学定义为“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科学。

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化社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三种基本社会形态,里格斯分别对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五种行政生态要素与公共行政的关系对三种基本社会形态的行政系统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进而提出三种行政模式:(一)融合型行政模式。

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即为融合型行政模式。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功能扩散的社会”社会结构混沌未分,在这样的行政环境下,行政行为与经济、政治、立法等社会行为混杂,不存在专业化的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观1、行政生态方法的必要性:①“在现代过渡社会里,一直有一种建立正式的政治行政制度的趋势,但这些制度却仍然只是一些形式主义的制度。

有效的行为绝大部分仍取决于传统的结构和压力,如家族、宗教以及一些继续存在的社会和经济领域。

因此,只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观察,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②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行政系统本身,而应跳出行政系统,从社会这个大系统来考察,即考察一个国家的行政与该国社会环境的关系;2、行政生态学的含义:研究“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一门行政学分支学科;3、行政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探讨各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等诸因素是如何影响并塑造该国的公共行政;研究各国的公共行政又如何影响该国的社会变迁与发展;三种行政模式1、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融合型行政模式特点:(1 )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2 )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最重要事务;(3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4 )家族与亲族主义的行政风范;(5 )世卿世禄制度;(6 )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都是特权阶层;(7 )政府与民众沟通少,同一阶级间交往也受空间限制;(8 )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2、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衍射型行政模式特点:(1 )自由经济或前苏联式的管制经济为经济基础;(2 )民众与政府关系密切,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3 )平等主义的行政风范,成就导向与对事不对人的原则;(4 )高度的社会流动,发达的沟通渠道;(5 )政府职能明确,各行政机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6 )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3、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特点:(1)异质性: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与观点,而多元社会、多元经济、多元价值导致公共行政的多元性也即异质性特点;(2)重叠性:指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即行政机构不一定产生其应当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非由行政标准决定;行政任务往往由非行政机构来完成;(3)形式主义:指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令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_内涵比较分析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_内涵比较分析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内涵比较分析黄爱宝内容提要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学科性质主要取决于对“生态学”一词的界定和理解。

行政生态学将“生态学”定位为一种哲学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生态主义的行政社会学理论。

而生态行政学将“生态学”定位为原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其价值观又表现为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其实质是一种环境保护主义的行政科学。

两者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可相互取代。

关键词 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 生态行政学 比较 随着生态环境危机日益突出,生态学的影响与地位也日渐彰显。

在生态学与行政学的联姻与结合的过程之中,产生了“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两个概念或两种性质定位的学科。

由于行政生态学学科的存在只有60多年的历史,而生态行政学更是一门全新的边缘学科,因此,目前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探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学者甚至还没有明确意识到上述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而将它们混为一谈;①有的学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认为行政生态学是以研究行政管理外部制度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研究的是“行政生态”,而不是“生态行政”。

②但尚未对二者的关系展开系统的论证与深入地说明。

因此,通过对“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的比较分析与研究,确定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涵义以及不同的学科性质定位,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各自的独特意义,应该是有助于行政学学科发展和完善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行政生态学”的内涵与学科性质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行政学,创立行政生态学学科的为J.M.高斯等人。

原本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认为,任何一种生命有机体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与周围的生物或非生物的各种环境因素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生命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始终处于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中。

依此类推,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运行也离不开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而我们对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研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系统本身,而应该跳出行政系统,研究行政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

行政生态学讲义

行政生态学讲义

行政生态学讲义引论✓当代行政系统的五项发展:a行政系统的规模日趋扩大。

B行政技能日趋精密(知识专家开始大量介入行政部门)。

C行政内容日趋复杂(事无巨细)。

D行政依赖(行政机构与社会之间,行政机构内部部门之间)日趋加强。

E行政参与日趋扩大(对各方面利益和需求的尊重)。

✓行政活动的风格革新:a当代行政是积极行政(人造环境),而传统行政是消极性的行政(消极解决问题)。

B当代行政是高效率的行政(不仅是稳定,还要为了计划和目标而贯彻和实现)(高效性是动态的,需要不断调整),而传统行政则是高稳定的行政。

C当代行政是创新性的行政,传统行政则是常规性行政。

✓行政分析的目的:通过行政分析,认识和掌握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的规则性,以求达到行政系统发挥出最大限度的行政能量。

✓行政能量:行政能量意味着行政系统与社会圈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即行政系统能不能有效地通过自己的组织和活动,与社会圈获得平衡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起表现在a行政系统(满足社会需求和处理问题)能力b行政系统的处理质量(彻底与否)c行政系统的运转时间d处理范围。

行政生态系统✓任何行政体统的活动和关系都不能撇开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而在与环境的充分平衡中,行政系统才可能使其效能趋向优化。

✓行政生态学:指的是借用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圈的相互关系。

✓行政生命系统:行政个体,一定个体构成的行政团体和不同行政部门团体组成的行政整体(也就是个体系统、团体系统与整体系统)✓行政生态系统被分为文化圈,经济圈和政治圈。

✓生态功能主体:a行政生产功能,指为行政系统提供行政任务和行政目标的主体;b行政消费功能,指吸收并负责实现行政任务和行政目标的主体(行政任务和行政目标由于实现而消失);c行政分解功能,指享受并分散行政任务和行政目标的主体(分解行政成果、产生新的需求;无法分解的再次输入行政生产系统)。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课件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课件

绿化与生态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地 系统布局,保护自然生态 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促进节能减排
通过城市规划与建设手段 ,推动节能减排,降低城 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行政生态学理论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人类 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 响。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 经济补偿手段促进生态环 境的保护和恢复。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 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概述 • 行政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景和起源
社会背景
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 进程的加速,各国政府面临着日益复 杂的行政管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应运而生。
•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了解不同国家行政生态的特点和差异。
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行政生态学理论
•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行政生态问题,运用行政生态学理论进行分 析和思考。
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行政生态学理论
01 02 03 04
实践建议
• 在制定行政管理政策时,充分考虑行政生态各要素的影响,确保政 策与实际需求的契合。
行政行为
里格斯认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人员 在特定行政生态下的一种适应性行 为,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取决于其与 行政生态的契合程度。
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01
揭示行政管理的本质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揭示了行政管理的本质,即行政
管理是行政系统与行政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

大一生态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生态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生态学知识点归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生态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涉及生态系统、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等方面。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态位。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生物种群指的是同一种生物在同一地区的总体数量。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特定空间和资源利用方式。

2.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和演替等方面。

在大一生态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种群增长模型、种群密度调控和种群演替过程。

种群增长模型包括指数增长模型和对数增长模型。

指数增长模型适用于无限资源的环境中,而对数增长模型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环境中。

种群密度调控是指通过竞争、捕食和疾病等因素控制种群数量的过程。

种群演替是指由一种生物群落逐渐转变为另一种生物群落的过程,其原因可以是环境变化或者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它反映了地球上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在大一生态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和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非法捕猎和采伐、推广可持续发展等。

4.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学的重要内容。

在大一生态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措施。

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地球和未来世代的能力。

环境保护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推行循环经济等。

我们需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5.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包括提供食物、水资源、气候调节和文化价值等。

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转型社会的行政发展——读金耀基译著之《行政生态学》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王巍一、阅读理解和内容评述所谓行政生态学,基本上要从两个角度加以理解:第一,探求(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诸种因素如何影响塑造其公共行政;第二,反过来看,(美国)的公共行政又是如何影响其社会文化。

(第1页)行政生态学是生态学与行政学的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高斯、罗伯特•达尔、默顿等人都曾经研究过此门学问,但是,集大成者可谓是弗雷德•W•里格斯教授。

里格斯教授用自然光的折射原理,归纳了三类社会模型以及受此社会生态规约的行政模型——所谓“溶合的———棱柱的——绕射的模型”(fused - prismatic - diffracted) 。

他在放弃了传统(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两极模型的基础上,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着力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现状和发展问题。

他认为,此类模型系列“可以有效地包容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过渡社会……并且棱柱型模较之韦伯和英美型模更富于广含性和普遍适用性。

”(第140页)在笔者看来,里格斯教授所建构的三类模型中,所谓“融合”和“绕射”两类具有十足的韦伯理想模型的特征,但这两类极化模式的界定,最终服务于“棱柱”模型的描述。

里格斯教授说:“在现代的、过渡的社会里,一直有一种建立正式的政治和行政制度的趋势,但是这些制度却仍然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制度……有效的行为绝大部分取决于传统的结构和压力,诸如家族、宗教以及一些继续存在的社会和经济成规。

因此,只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考察,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和行政。

”笔者认为,所有的社会和行政形态都归属于“棱柱”模型的范畴,其具体内涵都要在“融合的”与“绕射的”两类理想模式之间加以界定。

美国与泰国、菲律宾和中国的社会和行政发展状况只有符合“棱柱”模型的程度上区别。

行政生态论中的两类极化模型融合模式泰国与古代中国的情景行政生态中的关键要素及影响作用经济因素:非市场的“互惠—重配”结构。

行政生态学理论

行政生态学理论
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 一门行政学分支学科。
❖ 2、行政生态学的必要性:
❖ 首先,“在现代的、过渡的社会里,一直有一种建 立正式的政治和行政制度的趋势,但是这些制度却 仍然只是一些形式主义的制度。这就是说,有效的 行为绝大部分仍取决于传统的结构和压力,诸如家 族、宗教以及一些继续存在的社会和经济成规。因 此,只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 去观察,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第二讲 行政生态学理论
Contents
行政生态理论的代表人物 行政生态理论的主要思想 对行政生态理论的简要评述
行政生态理论的代表人物
J·M·高斯的主要学术贡献
1936年
1947年
1946年
《公共 行政学 前沿》
《对公共 行政学的 反思》 强调了组 织环境的 重要性
就任美国 政治学会 的第40任
主席
行政生态理论的代表人物 里格斯的主要学术贡献
1955年
1961年

1991年
提出了“农业社 会和工业社会” 的概念 并随后发表了 《农业社会和工 业社会:走向比 较行政的类型学》
在印度公共行 政学院的赞助 下,出版了 《公共行政生 态学》
由于对公共行 政学研究所做 出的终身成就 获得美国公共 行政学会颁发 的“德怀 特·沃尔多奖”
❖ 研究公共行政的生态学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从基础做 起,从一个地方的各种因素(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到 生活在那里的人(他们的人数、年龄和知识、以及他们赖以 谋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技术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应该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他们的公共管理工具和实践,从而 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并恰当地评价是怎样做的 。
▪ (d)关于职能的立法简单,而立法的执行则 不然

第四讲 行政生态学

第四讲      行政生态学
(6)奉行功利、理性原则;
(7)确立了新型的人事关系,公务员不是对上级个人 服从,而是对职位的服从。
2、五种行政生态要素分析
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 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五 个要素,即: 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 系统和政治构架。
经济要素
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 决定。他把社会经济结构依社会类型分为三种:
(7)机构设置不分;
(8)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
(9)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 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 统一。
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的特征
(1)机构重叠,职责不清。行政机构 已经设立,但不能有效运作;
(2)许多行政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实 际的行政过程中仍然受各种传统势力 的影响而不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
(2)行政生态学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 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行政生态环境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 的。里格斯的理论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4)里格斯虽一再标榜其研究的学术性,称 其对三种行政模型所做的生态分析纯粹是技术 性的,是一种“非价值判断”,不具有任何 “目的论的性质”,似乎非常客观、中立,其 实他根本无法摆脱他作为一个具有“美国优越” 意识的学者的立场。
成就取向很有限。虽然依门第、种族、身 份等关系的用人标准已经被放弃,一种以 成就为取向的考试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 因为整个人事政策是不确定的,要确定一 个人的真才实学则是相当困难的。
4、社会变迁
内发式变迁:社会变迁的动力来自于内 部,社会结构的内部发生变化。
外发式变迁: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外 部,如受到外国侵略、冲击时,被迫改 变其行为方式,改进某些法律条文。
(3)正确认识我国行政环境的多样性 注意各地、各级政府行政环境的差

第九章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精品文档

第九章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精品文档

光的折射
里格斯的“融合的—棱柱的——衍射的”过程图
1、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亦称融合型行政模式) 没有明确、细致的 社会分工,行政行为 (2)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与其他社会行为 (3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混杂一起,效率低下
(1)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 (4 )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家族与亲族主义色彩; (5 )流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 (6 )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 都是特权阶层; (7 )政府与民众沟通少,同一阶级间交往也受空间限制; (8 )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 的一致和统一。
(5 )政府职能明确,各行政机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讲求 行政效率与科学性;
(6 )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3、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亦称棱柱型行政模式)
里格斯通过对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公共行政的研究 发现:尽管行政行为已经逐渐与其他社会行为分化开来,但 是却尚未完全分化;尽管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经设立,但是 他们还不能正常运作,其功能还很有限;尽管许多行政制度 业已建立,但是他们在实际的行政过程中因仍然守着各种传 统势力的影响而不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
(三)对五种主要行政生态要素分析
公共行政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 系具体表现为与其生态环境中的某些要素发生相互作用 。 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公共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 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生态要素有五种,即经济要
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 架构。
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一书中以泰国作为融合 型行政模式的典型代表,以菲律宾作为棱柱型行 政模式的典型代表,以美国作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的典型代表,结合三种不同行政模式的特点,对 这五种主要的行政生态要素与公共行政的关系作 了深入的分析。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word精品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word精品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综合,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物环境:A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a大气候: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B 小环境: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领接环境/b 小气候:生物所处的局域地区的气候大环境直接影响小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反作用环境。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C02、H20、食、天敌,,)分类:A性质:1气候因子2 土壤因子3地形因子4生物因子5人为因子B有无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2 非生物因子 C 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 1 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地) 2 非密度制约因子(气候,降水)D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作用特点:1稳定因子(引力,光强)2 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四季,潮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 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阶段性作用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作用 5 直接或间接作用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地域某种生物余姚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之歌因素称为限制因子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的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光质的生态作用:尽管生物生活在日光全光谱下,但不同的光质对生物的作用是不同的,生物对光质也产生了选择性适应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 波长的辐能,这个带对应于辐射能流的最大节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植物物种间对光照强度表现出的适应性差异,是已进化的两类值物间的差异: 1 阳地植物2阴地植物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1 昼行动物 2 夜行动物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常常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水平时,动物才开始活动,因此不同季节随着日出日落的时间差异,动物活动时间也有变化生物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行政生态学》精彩语句感悟摘抄

《行政生态学》精彩语句感悟摘抄

《行政生态学》精彩语句感悟摘抄1. 《行政生态学》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清行政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在一个小乡村,村政府的行政方式就会受到当地村民习俗、农业生产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就像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土壤、阳光和水分一样。

2. 读《行政生态学》,我才深刻认识到行政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就像鱼离不开水。

像那些沿海城市的行政管理,必然会受到海洋贸易、渔业等产业环境的左右,和内陆城市有着明显区别。

3. 《行政生态学》让我感叹,行政系统就像一个变色龙,得根据环境变换自己的色彩。

我有个朋友在大企业工作,他说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在面对不同部门的工作风格和需求时,就得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这跟变色龙适应环境是一个道理。

4. 这本书让我明白,行政生态就如同一个大舞台,行政系统是台上的舞者。

以不同的国家为例,有的国家社会文化开放多元,行政系统就得跳出灵动多元的舞步,像美国的行政系统就带有其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

5. 《行政生态学》告诉我,行政系统就像一棵大树,周围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就是它扎根的土壤。

你看那些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它们古老的文化传统就像肥沃的土壤,滋养着独特的行政体系,这棵“大树”也就长得枝繁叶茂。

6. 读《行政生态学》有个感悟,行政仿佛是一场交响乐,不同的环境因素就是乐器。

在一个工业发达的城市,工业文化、工人阶级的需求等这些“乐器”共同奏响行政的“乐章”,如果哪个“乐器”没调好音,这“乐章”就乱了。

7. 我发现《行政生态学》里揭示的行政系统像一个在浪涛中航行的船。

在经济危机的“巨浪”下,政府的行政措施就得灵活转向,就像船要避开危险的礁石一样,不然就会被“浪涛”打翻。

8. 《行政生态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理解行政与环境关系的大门。

拿一些旅游城市来说,当地的行政管理很大程度上要围绕旅游产业环境做文章,就像钥匙要对应锁孔才能开锁一样。

9. 这本书让我觉得行政系统像是一个被无数丝线拉扯的木偶,这些丝线就是各种环境因素。

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行政生态学(Administrative ecology)行政生态学是比较行政学的代表作。

行政生态学定义为:“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科学.行政生态学认为,行政和它的行政生态环境互相影响,是一个相互辩证的关系。

行政生态学的概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学界开始摆脱就行政话行政的“隧道视野式”的研究路径,尝试从生态学的新视野来研究行政行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行政生态学的理论先驱是美国学者约翰·M·高斯(JohnM·Gaus),他正式把“生态学”一词引入行政学研究领域;而理论集大成者则是另一位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弗雷德·W·里格斯(Fred W·Riggs),他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现象,即从公共行政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外部关系上着手,去分析一个社会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

里格斯教授借助“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学“光谱分析”的概念,通过对各国行政生态背景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态学、历史学的角度提出了行政现象研究的两个维度。

纵向维度是与三种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三种行政类型: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熔合型行政模式(Fused Model);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衍射型行政模式(Diffracted Model);与过渡转型期社会相适应的棱镜型行政模式(Prismatic Model)。

其中他重点分析了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异质性、重叠性与形式主义三个基本特征。

横向维度则是对行政生态要素进行分析,他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生态要素有五种,即: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

这些要素之间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交叉作用、互相影响的,因此在实际考察中,既要注意到各个因素的独特性,又要注意到彼此之行政生态学概念的基本特征[2]1.将“生态学”定位为一种哲学方法论。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上课讲义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上课讲义

子分享同一的符号、认同于同一的基本价值与目标的程
度。
By xiaoyu12/23/2019
--By xiaoyu
17
三、对五种主要生态要素的分析
影响一个国家公共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
经济
还有
符号
要素
系统
社会
沟通
要素
网络
里格斯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动员性和同化性都很高,
在这种社会里,民众与政府之间有着基本相同的价值观
“过渡形态” (中间均衡模型)
棱柱型行政: 过渡性的
工业化行政形态
衍射型行政: 功能专一性的
By xiaoyu12/23/2019
--By xiaoyu
7
二、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说的基本内容
里格斯对行政 生态的研究是建
立在他对社会的 分析的基础之上 的。里格斯认为, 人类历史上存在 着三种基本社会 形态,
--By xiaoyu
2
即将进入正题~~~
By xiaoyu12/23/2019
--By xiaoyu
4
目录
第三:
里格斯行政 生态学理论 的产生背景
里格斯提出 的三大行政 模式分类
对五种主要 生态要素的
分析
过渡社会公 共行政的特

形式主义
By xiaoyu12/23/2019
--By xiaoyu
这种情形会阻 碍有效的计划
之执行。
在上述这两种情形里,甄拔工作就要 受到妨害,而行政中不免渗入了摩擦
与误解的因素。
情形一
情形二
在一个分化为各种互相对立的社
行政机关在任用、选拔官吏时也遇到同样的情
会集团的多元化社会中,行政机

第一节 行政生态的特点与类型.

第一节  行政生态的特点与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2 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 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 (1)当今各国社会的三种存在形态 ● 农业社会 社会结构混沌未分,缺乏明确细致的社会分工,社会组织是融合型 而不是专业化的。 ● 工业社会 社会结构有着明确而细致的分工,专业化程度高,社会组织从事不 同的专业化功能,讲究效率与科学性。 ● 过渡型社会 异质性特性;重叠性特性;形式主义特性。 (2)三种行政模式 根据各种社会因素结构上的专业化分工发达程度、特点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行 政系统结构上的专业化分工发达水平,与上述三种社会形态相对应,雷格斯把现 代各国行政系统归纳为三种行政模式。 ● 融合型行政模式——农业社会 像自然光一样,社会结构混沌未分,与之相适应,其行政行为与诸如立法、司 法、军事、宗教乃至于社会经济活动等其他社会行为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在农 业社会,不存在专业化的行政机构。 ● 衍射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 就像自然光线经过光学三棱镜折射过后所形成的单色光谱一样,工业社会各种 环境因素的结构与功能实现了高度的分工与专业化,相应地,其行政系统也在结 构与功能上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行政系统由有着高度分工的不同行政机构所 组成,它们各自执行不同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科学性与效率 为追求目标。
第一节 行政生态的特点与类型
1.1 行政生态的含义及特点 1.1.1 生态的含义 生态,即生态环境,是针对特定系统而言的,是处于特定系统的边界之外,占 据一定空间,构成该系统存在条件的种种物质条件和形势因素的统称。 1.1.2 行政生态的含义 行政生态,即行政生态环境,它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 统的存在、运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实体、情势与之间的总和。 (1)行政生态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生态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生态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 产生影响。 (4)行政生态因素是有形的实体因素、无形的情势因素的特定组合——各种 社会、自然事件的总和。 1.1.3 行政生态的特征 (1)特定性与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雷德·里格斯:行政生态学
一、行政的生态五要素:
1经济要素,影响国家行政的第一位要素,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

2社会要素,主要是指各种社会组织,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自然团体;一类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结成的人为团体。

3沟通网络,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使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状况等,它对一国的公共行政发生重要影响。

4符号系统,指包括政治神话、政治法则、政治典章在内的一整套政治符号系统。

(君权神授、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5政治构架,行政对政治实际上存在着“功能依附关系”,这决定了政治架构是对公共行政具有重要影响的行政生态要素。

二、三种行政模式之一: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融合型行政模式
1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
2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最重要事务
3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4家族与亲族主义的行政风范
5世卿世禄制度
6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都是特权阶层7政府与民众沟通少,同一阶级间交往也受空间限制
8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三、三种行政模式之二: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衍射型行政模式
1自由经济为经济基础
2民众与政府关系密切,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
3平等主义的行政风范,成就导向与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4高度的社会流动,发达的沟通渠道
5政府职能明确,各行政机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6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四、三种行政模式之三:发展中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社会8888
棱柱型社会兼具有融合和衍射社会的价值模式,是中间型社会。

棱柱型社会的行政生态五要素:
1社会的经济结构是“集市——有限市场”型。

在这种社会里,虽然已有了市场化的“集市”,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行为,但社会经济并未完全商品化。

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以及个人地位等因素仍然强烈地影响着经济行为,也就是说过渡社会的经济是一种有限的市场经济。

最明显特征是“价格不可决”,即:商品价格不完全由其供需决定,而要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诸如交换双方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名望、亲疏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价格不可决”影响到行政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在确定行政职位的授予、荣誉及薪水时,“市场”与“身份”同时在起作用
“职位分类”综合了职责与身份、成就与关系,既要看其能力高低、贡献大小、绩效如何,又要看其资历深浅、教育水准,以及家庭地位、社会背景乃至宗教信仰、种族肤色等等。

2社会要素:在棱柱社会,家庭福利、裙带关系和偏袒在分配各种行政职务、履行行政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异常重要,社团发展则较脆弱。

这与传统社会类似。

政府官员的任命升迁所注重的,主要不是其能力才干,而是其家庭和社会背景。

正如中国古语云,“朝里有人好做官”。

3社会沟通的渠道比传统社会畅通,但比现代社会的同化性程度低。

4政治符号系统比较复杂,传统社会的符号系统和现代社会的符号系统并存、主流的符号系统和支流的符号系统并存。

西方与传统意识形态存在冲突。

5社会的政治构架表现为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离未完成,甚至合成为一体。

五、棱柱型社会特征8888
1、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

异质性现象:发达与落后共存,科学与巫术并行。

2、重叠性:是指传统社会组织结构与现代组织结构彼此交织存在。

进而造成公共行政的重叠性,严重影响到了政府的效率:
(1)行政机构并不仅产生其权限内的功能,
(2)行政行为往往受到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不受行政标准所约束。

重叠性的现象:基层领导(行政、宗族、宗教、经济、黑帮;上下中)
3、形式主义:在“正式的法定规定”与“实现的潜规则”之间的差异和自相矛盾,以及在“既定目标”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不一致和差距。

形式主义现象:有些事情虽然有法律的规定,但法律不好使,还得靠宗教、家族、同学会等非正式的途径来解决。

因此有些事情,可以说,但是不能做,有些事情不可以说,但是可以悄悄地做。

融合型社会的“君权神授”已经瓦解,衍射型社会“人民主权”的社会基础又没普及。

官僚体系对上不服“君”管,对下不对“民”负责,演化为以家族、派系、门第、种族为依托的权力斗争以及普遍的腐败。

使“正式的规定”流于形式,恶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合法性。

六、棱柱型社会的起因8888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变迁多是“外生性”
变迁顺序:技术→制度→思想,三者脱节导致棱柱形行政
内生性变革:有效行为在先,正式制度在后
外生性变革:正式制度的引进在前,有效行为还在发育
越是高速的“外生性”变革,棱柱形的特征越明显。

(和服、相扑)
“后发优势”的代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