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复习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
脉中贯单元复习方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珽,字公度,陇西人。
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
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
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弟琪当腊雪以单缞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祔。
而珽日不过食一溢[注],恒藏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
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逾时乃就。
天复中,淮寇大举围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
珽入言曰:“今舳舻客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
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汭性刚决,不听。
淮人果乘风纵火,舟尽焚,兵尽溺,汭亦自沉于江,一如所料。
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已,率兵击破之,太祖复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兵十余万国之,乃召珽草檄。
珽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
受禅之岁,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
寻以本官监曹州事。
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
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
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
先是,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
珽至传舍,召将吏亲加抚慰。
行袭欲使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
”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
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琏,代掌军府事。
及庶人友珪篡位,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
士。
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为乱兵所伤,卒于洛阳。
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
(选自《旧五代史·梁书》,有删改)(注)溢:通“镒",重量单位。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珽聪明有才学。
二十四岁就考中进士及第,他工于词赋,在太祖征讨刘守文时应召起草檄文,挥笔立就,深得太祖赏识。
B.李珽为人孝顺。
先前因家贫去世的父亲的灵柩安放于外地,母亲去世后,他和弟弟李琪一起冒着风雪四处求人,最终让父母合葬。
C.李珽治民有方。
他在曹州任职时,不到一年时间,就让当地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这是之前十几任官员都未曾做到的。
D.李珽见识过人,有谋略。
成汭征讨淮寇时李珽准确判断局势;太祖让他出任许州留后,他亲近安抚将吏,并解除了冯行袭的后顾之忧。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战败而.亡者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请归取其.孥
C.洎牧以.谗诛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
D.与.尔三矢吾与.汝俱幼
4.下列文言句式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定语后置句)
B.智勇多困于所溺(用“于”表被动)
C.轮扁,斫轮者也(用“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
D.岂独竹乎(岂……乎:表反问,难道……吗)
5.在下面语句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一”期间,天气较好,温度适宜,正是旅游的旺季。
石湖公园▲,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优质的服务,深受游客好评。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
当前,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挑战和突出问题。
(3)中华慈善会领导在2018“美丽童行”厦门晚宴上表示,现在很多项目都偏重于儿童公益,▲,集合大家的力量一定会做得更好。
A.别出心裁一蹴而就众人拾柴火焰高
B.别有用心一蹴而就一个巴掌拍不响
C.别出心裁一挥而就众人拾柴火焰高
D.别有用心一挥而就一个巴掌拍不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参与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B.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难免贻笑大方。
C.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使甲骨文研究“低迷”的情势有所改观,不仅增强了国民的自豪感,还有助于弘扬中华古老文明的影响力。
D.为提升我国科普作品的创作能力,加强全球科普资源互惠互享,中国科技协会面向全球征集科普选题,今天是稿件征集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二、名著阅读
7.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三、小作文
8.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
120字左右。
9.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表达简明。
①《家山》一文中说,地坛是史铁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某个地方也与某个人物关联密切。
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
潇湘馆与林黛玉(《红楼梦》未庄与阿Q(《呐喊》)
茶峒与翠翠(《边城》)渣滓洞与小萝卜头(《红岩》)
黄原与孙少平(《平凡的世界》大海与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②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
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点与命运的关系。
贾宝玉(《红楼梦》)阿Q(《呐喊·阿Q正传》)田晓霞(《平凡的世界》)
③电影《阿Q正传》在结束前增加了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的断子绝孙了。
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理?
四、语言表达
10.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请鼓掌欢迎。
11.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诗,请依据律诗知识将下列标有序号的四句话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小字云笺记岁丰③心多自信得宽广④寒霜不减一旗红
12.2021年,适逢苏轼980周年诞辰,某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
活动期间,孩子们吟诵苏轼的诗词,临摹苏轼的书法和画作,跟着《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康震老师一起品读苏轼的作品,并观看纪录片《苏东坡》……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孩子们也产生了很多想法。
在假期,由学校组织,这些孩子自愿组成学习小组,以苏轼为主题进行研究,完成了《大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等23份研究报告。
针对此举,有人认可,有人反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13.下面是某大学社团招新的声明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近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现部分未经批准注册成立就假借学校社团名义的学生或社会团体潜入新生寝室,进行宣传招新,并收取20元至100元不等的钱。
根据《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规定,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
一经发现,校团委将联系相关学院,并报保卫处给予负责人相应的纪律处分。
请全体同学共同遵守,若发现非官方组织打着社团的幌子招收新生、收取资金,请向校团委办公室检举。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
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
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
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
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
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
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
不知有王也。
平原君以婚姻
..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
姻,不知有王也。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
..也,为赵焉耳。
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
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
使赵无平原,或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
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
..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①,而如姬②成之也。
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
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
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注)①侯生:侯赢,信陵君门下食客。
原为魏都大梁夷门看守。
②如姬:魏王宠妾。
因信陵君为其报父仇,故对信陵君深为感激。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B.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C.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D.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古代朝廷封官、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用的凭证。
分为两半,合二为一方生效。
B.婚姻: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文中指后者。
C.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
D.社稷:社,古指五谷之神;稷,古指土地之神。
象征国家。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唇齿相依,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魏国又是楚国、燕国、齐国等国的屏障。
B.作者认为,通过“窃符”而借一国的军队分散六国的灾祸,并不是信陵君的罪过。
C.作者认为,信陵君窃符救赵不是为了魏国,也不是为了六国,而是为了赵国和平原君。
D.作者认为,信陵君备受时人尊祟,致使时人和邻国不知魏国还有魏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乾隆
..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
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
一青又先返。
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
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
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
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
..,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棚,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
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护,蚤匿于岩交,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
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乐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双溪归后十日,偕一青、仲孚、应宿,观披雪之瀑。
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弃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
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
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
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
石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
......、建安陈信臣、荥阳张峣子厚、合淝黄甫升。
绍圣丙于正月甲寅。
”凡三十六字。
“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
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
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
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
..者,至余辈乃发出之。
人事得失之难期,而物显晦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是以慨然而复记之。
(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有删改)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
B.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
C.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
D.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
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隆”是中国清代年号,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
帝王为清高宗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B.“辅相”,宰相,也泛指大臣。
清朝龚自珍《农宗》:“古之辅相大臣尽农也,则周之庸次比耦之亚旅欤?”
C.“敷阳王孚信道”,敷阳为地名,王孚为人名,而信道为“字”。
而“字”古代普通百姓都拥有。
D.“题名”指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如唐朝张籍《送远曲》:“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出游经过以及留宿张文端墓舍的原因,然后对双溪的自然风景做了精彩描写:岩石青碧,松树茂密。
B.置身于双溪优美的环境,作者情不自禁地凭吊张文端,张文端功成身退,衣锦还乡,作者表达自己想退休归乡颐养天年的愿望。
C.作者将披雪瀑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势,将其气势、声威和形状和盘托出。
其中“坠、奋、起”等动词笔力千钓,生动传神。
D.观披雪瀑的所记所感的写法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引导读者欣赏景物的同时,给人以深刻有益的启示。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乐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2)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
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翃,字宏肱,并州晋阳人。
少治兵家。
天宝
..中,授翊卫尉,擢才兼文武科,出为辰州刺史。
大历中,擢容管经略使。
夷酋梁崇牵号“平南都统”,与别帅覃问合,又与西原贼张侯、夏永更诱啸,因陷城邑,遂据容州。
前经略使陈仁琇等皆侨治藤、梧。
翃至,言于众曰:“我,容州刺史,安可客治它所?必得容乃止。
”即出私财募士,有功者许署吏,于是人自奋。
不数月,斩贼帅欧阳琏。
因至广州,请节度使李勉出兵并力,勉不许,曰:“容陷贼久,獠方强,今速攻,祗自败耳。
”翃曰:“大夫即不出师,愿下书州县,阳言以兵为助,冀藉此声,成万一功。
”勉许诺。
翃乃移书义、藤二州刺史,
约皆进讨,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日数遇。
勉檄止之,辄匿不发,战愈力,卒破贼,禽崇牵,悉复容州故地。
捷书闻,诏更置顺州,以定余乱。
平南都统”,翃凡百馀战,禽首领七十,覃问遁去。
复遣将李寔等分讨西原,平郁林等诸州。
累兼御史中丞、招讨处置使。
会哥舒晃反翎命寔悉师援广州问因合众乘间来袭翎设伏击之生禽问岭表平代宗遣使慰劳赐第京师。
时吐蕃入寇,郭子仪悉河中兵乘边,召翃为河中少尹,领节度后务。
悍将凌正数干法不逞,约其徒夜斩关逐翃。
翃觉之,阴乱漏刻,以差其期,众惊,不敢发。
俄禽正诛之,一军惕息。
历汾州刺史,为振武军使绥、银等州留后。
入拜京兆尹。
会起泾原兵讨李希烈,次泸水,京兆主供拟,饔败肉腐,众怒曰:“食是而讨贼乎?”遂叛。
翃挺身走奉天,拜
太子詹事。
德宗还都,再迁
..,既至,开田二十余
..大理卿,出为福建观察使。
徙东都留守
屯,修器械,皆良金寿革,练士卒,号令精明。
俄而吴少诚叛,独东畿为有备,关东
..赖之。
贞元十八年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肃。
(节选自《新唐书·王翃传》,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哥舒晃反翃/命寔悉师援广州/问因合众/乘间来袭/翃设伏击之/生禽问/岭表平/代宗遣使慰劳/赐第京师
B.会哥舒晃反/翃命寔悉师援广州/问因合众/乘间来袭/翃设伏击之/生禽问/岭表平/代宗遣使慰劳/赐第京师
C.会哥舒晃反/翃命寔悉师援广州/问因合众乘间来袭/翃设伏击之/生禽问/岭表平/代宗遣使/慰劳赐第京师
D.会哥舒晃反/翃命寔悉师援广州/问因合众乘间来袭/翃设伏击之/生禽问/岭表平/代宗遣使慰劳/赐第京师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是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
“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C.“留守”是官职名称,隋唐以后,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设留守,由地方行政长官兼任。
D.“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这种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指称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为“关东”不同。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止确的一项是
A.王翃屡经战阵,功勋卓著。
王翃收复容州促使朝廷另建顺州,在收复失地过程中他亲历百余次战斗,擒获叛军首领七十人,分兵讨伐西原后平定郁林等州的叛乱。
B.王翃为官一方,奋发有为。
赴容州任职时,恰逢当地首领梁崇牵和别帅覃问等人作乱,在李勉不支持的情况下,王翃努力作战捉拿梁崇牵一举收复容州。
C.王翃为人机智,执法严明。
郭子仪带领军队防守边境时,王翃任河中少尹,管理后方军政事务,他略施小计就破坏了凌正的叛乱,将凌正绳之以法后全军肃然。
D.王翃忠于朝廷,忠于职守。
泾原兵作乱时,王翃脱身逃到奉天,任东都留守时开荒屯田、修治器械、训练部队,为后来朝廷抗拒吴少诚叛乱做出重要贡献。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夫即不出师,愿下书州县,阳言以兵为助,冀藉此声,成万一功。
(2)翎觉之,阴乱漏刻,以差其期,众惊,不敢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辨析。
题干明确要求选出“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
首先应了解“比喻”这种修辞的特点,作为比喻必须出现喻体,且喻体和本体之间应有相似点,且两者本质不同;然后找出选项中的本体、比喻词和喻体,最后辨别是否使用比喻。
ACD三项均有比喻,“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把“一带一路”比喻成“新引擎”;“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把“网络病毒”比喻成“洪水猛兽”;“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把“观念变化”比喻成“弯道超车”。
B项,“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雨”和“及时雨”两者之间本质一样,故不是比喻。
2.C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项,“不到一年时间”理解错误。
原文中“珽在任期岁”的意思是李珽在曹州任职满一年。
故选C。
【点睛】
对选文的分析和判断一道是对文章的全方位把握,答对这道题的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大致译出全文的能力。
然而,具备这一能力不一定能保证把分全部拿到,如果不能做到细心,还是会失去这宝贵的3分。
那么怎样才能在译出全文的情况下不失分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考生要认真核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
因为命题人有时会利用考生的粗心、紧张,让考生先看前半部分,准确地说是重点看题支的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只是一般地浏览,这时有些考生就盲目下结论,判定对还是不对。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做仔细的推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中招。
其二,无中生有。
文言文本来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且有些考生在考场上也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命题人就会利用这一点,在设题时,把本来文
中没有的事件,强加于人物身上,而考生又因为在文言文方面不特别擅长,加上时间急迫和粗心,很容易对其忽略不计,选中错误的答案。
其三,张冠李戴。
试卷中的文言文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止一个,这样,出题人在命题时很容易故意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
考生在阅读时确实看到文中有这件事情,然而,他们没有仔细地看一下这些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
如有一篇文言短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也把百姓放在心上,最后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在设题的时候,命题人把这一功劳记在了这个官员的头上,说是这个官员爱民,把妻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考生在阅读时确实看到文中有把嫁妆分给百姓一事,但没有注意到底是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丈夫妻子是一家,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
这样草率地判断,当然不会选出正确的答案。
其四,在某些题中,人物事件都能对上,人是这个人,而事情又是这个人做的事,按理说应该没有问题了吧?其实不然。
命题人总是会给你制造点麻烦,设下陷阱,引诱你出错,他们会在时间和事件的衔接上让考生产生错觉。
如有一道题的设置,有一位官员不断升迁,在升迁中,他在每个阶段都建立了功绩,设题人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在做太守时的业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业绩。
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差错,仔细推敲,才知大谬不然。
总之,这类题只要考生认真去阅读思考,一般就不会中招了。
参考译文: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
李珽聪明颖悟,有才学,尤其擅长词赋。
二十四岁考中进士,初次做官授任校书郎,授官为监察御史。
不久为母亲守丧。
这之前,父亲的灵枢远在外地,家中贫困无法办成丧事,他和弟弟李琪冒着腊月的风雪,身穿粗麻丧服,手拿丧棒,含哀求人,因此双亲得以迁到一起合葬。
而李珽每天不超过一顿饭,常虚弱地躺在丧舍中不能起身。
深受当时有才德的人赞叹。
服完丧,再次诏任御史,因瘦弱不能赴任,过了一段时间才就职。
天复年间,淮寇大举包围夏口,逼近巴陵,梁太祖担忧,急命成汭率水军十万人到鄂州援救。
李珽进言说:“如今成船载一千名甲兵,就要载一倍的粮食,有紧急情况不能行动。
吴人剽悍轻捷,如果被他们牵制,会有后患。
不如派骁将屯住巴陵,一个月不和他们交战,那么吴寇就会断粮,而鄂州就解围了。
”成汭性格刚强独断,不采纳。
淮人果然乘风放火,船全部被烧毁,士兵全部落水淹死,完全如李珽所料。
第二年,梁太祖任元帅,因襄阳对自己有二心,率兵攻破襄阳,让李珽暂时担任天平军掌书记。
沧州节度使刘守文违抗命令,梁太祖率兵十多万人包围他,于是召李珽起草声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