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复习考点
社会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2、社会学的社会作用:理论作用:(1)社会学的认识作用。
(2)意识形态作用。
实践作用:(1)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3)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4)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思想:孔德第一个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的学科;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文化的概念:(1)广义理解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理解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5、文化的特性: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
6、文化的构成:(1)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的性质,分为外层、中间层、里层;(2)根据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的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分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3)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7、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扬弃)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对传统文化的糟粕进行抛弃,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适当选择,去粗存精,以端正的心态借鉴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是发展中国家应当借鉴的经验。
8、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社会的影响9、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早期社会化的困境、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代差10、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1)成员有限,规模较小。
(2)成员之间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成员之间的交往富有感情,成员难以替代。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知识梳理超级完整版(含所有知
识点)
1.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中人们
的相互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问题。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
-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
3.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平衡。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
成的。
-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人对符号和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机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
- 社会化: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不平等:关注社会中的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问题。
- 文化与社会:研究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5. 社会学的重要概念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研究和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
过程。
- 角色: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体所扮演的行为和责任。
- 文化:社会共享的符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以上是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的超级完整版,包含了社会学的基
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研究领域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2024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社会学概论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涵盖了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人类行为等方面。
本文将给出社会学概论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回顾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正文内容1. 社会学的定义与范围-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群体、群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变迁规律。
-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涉及个人、小组、社会以及全球范围。
2. 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注重个体与社会交互中的符号使用和意义构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社会冲突理论:聚焦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影响,关注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社会不公正。
-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社会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和约束。
- 解构主义理论:质疑社会的固化观念和主流知识,关注权力和话语的运作。
3. 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与价值观来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总和,包括家庭、教育机构、经济系统等。
- 社会群体:指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一定共同性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如家庭、团体、社区等。
- 社会变迁: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改变。
- 社会问题:指对社会成员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和情况,如贫富差距、失业问题等。
4. 社会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采集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态度,以量化的方式获取数据。
- 深度访谈:借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思想、感受和经验。
- 实地观察:研究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研究对象所在的环境和行为,了解其真实情况。
-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和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总结。
社会学复习要点
1社会动力学;是综合研究人类理性和人类发展过程的。
2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涂尔干)3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4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以证实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5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6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7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结成的人类共同体。
8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9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10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歪曲反映,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
11个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有自身独有特征的人类社会个体。
12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调适的统一过程。
13人格;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与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14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
15冲突:是合作的对立面,主要是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
16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17身体语言:指的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18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知识点整理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人类在社会中的互动方式。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社会学知识点的整理。
一、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中各种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它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方面。
社会阶层是依据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划分的人群层次。
比如,上层阶级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底层阶级则可能面临经济困境和社会排斥。
社会群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或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集合。
例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它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组织则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如企业、政府机构等。
二、文化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价值观、信仰、规范、语言、艺术等。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它们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信仰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或宗教教义的坚信。
规范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它们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三、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通过符号(如语言、手势等)来理解和回应彼此的行为。
在社会互动中,角色和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角色是社会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期望和要求,而地位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四、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工作模式和商业运作。
人口变化也会带来社会变迁,如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增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整。
五、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现象。
贫困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经济层面,还可能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健康状况不佳等连锁反应。
犯罪问题包括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涉及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考点
社会学考点1.社会学的提出:“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来的。
2.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一、功能主义的视角二、冲突论的视角三、互动论的视角A: 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这样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功能主义强调道德共识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当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分享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时,这种道德共识就存在。
功能主义者认为秩序和平衡是社会的常态。
这种社会平衡建立在社会成员所分享得到的共识的基础上。
B: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该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构成社会的各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衡运行的,实际上,它们是互相冲突的。
C: 它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倾向于互动论视角的人,有时被称为微观社会学家,因为它们研究个人和小的群体而不是大规模的社会结构。
乔治·米德通常被认为是互动理论视角的奠基人。
3.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4.社会学产生的背景:.社会变革:发生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两次伟大的革命”引领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变革,它们成为了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产业革命自然科学的发展15世纪下半叶,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到17世纪形成了一场科学革命。
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自然科学取得三项重大成果。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15世纪下半叶,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到17世纪形成了一场科学革命。
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自然科学取得三项重大成果。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的兴起: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为社会学的实际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和数据,也给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课题,还推动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社会学重点整理
社会学重点整理1.社会学产生的背景:①社会学产生:1838年10月,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②社会学产生的条件:(1)历史条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2)思想条件: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形成经济、思想、政治、社会哲学伦理观念。
(3)学术条件:自然科学2.社会学形成的经典人物:a.孔德(1)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是人的社会学。
(2)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b.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1)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阐述了社会学原理(3)宇宙现象、物理、化学、生物、天体现象(4)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5)但他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c.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也是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1)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2)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3)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4)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5)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d.韦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1)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2)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3)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4)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其中(1)(2)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韦伯和迪尔凯姆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3.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康有为“群学”、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并题名为《群学肄言》)→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发展(陶孟和与梁宇皋1915《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费孝通、瞿秋白等)→改革开放开始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考研笔记整理
《社会学》考研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份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9、角色扮演: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学复习重点
一、1.古典社会学开创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评主义三大社会学了理论传统。
·实证主义传统:从孔德到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学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的一致性,希望通过社会学理论研究找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做出“纠正”——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新功能主义等。
·人文主义传统:齐美尔、韦伯开创,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本质不同,反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自然科学倾向,关注社会行动者的主体和主观性。
强调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是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及文化价值——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等。
·批评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使社会学理论在本质上成为一门批评的、革命的学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
7.社会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领域:(1)面向社会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城市规划应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2)社区规划与建设:参与性(让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的有计划改造中来,通过改造达到社区内部诸要素的协调),过程性(时间性,他反映了社会关系发展的水平和持续程度,因此社区规划被看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具有终极形态的最终成果)(3)规划的公众参与:在公众和利益集团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努力寻求共识的规划过程。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一般指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构想、决策、实施和评议等(4)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的延续性、系统性、渐进性(5)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职能正由技术规范走向公众政策,规划理念从蓝图式转向对过程的重视,注重规划的实施(6)城市管治: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容在内的整体管治概念。
8.为什么要学习城市社会学(意义):(1)城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学科(2)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3)规划师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素养10.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古典时期(早期),欧洲出现了哪些有影响的社会学者,各有哪些理论贡献:(1)滕尼斯:1887及以城市为特征的有机联合,差异性(3)齐美尔:重点在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以货币哲学和商品经济为认知基础。
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喔
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喔
一、社会学知识点:
1. 社会学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等,包括社会学的三大基本
范式: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和社会构建主义。
2.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功能和类型,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特点。
3. 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形成和
传播。
4.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的类型、成因和解决途径,以及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心理学知识点: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以及心理学的分支
学科和研究内容。
2.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维护方法。
3. 心理问题与心理干预: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和解决途径,以及心理干预的目的和方法。
4. 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以及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育学知识点: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教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等,以及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
究方向。
2. 教育学与教育实践:教育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理论
的验证和发展。
3.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策略,以及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4.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内容和方向,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对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今后能够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将来的学习
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1. 社会结构
-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和关系的总体组成。
它包括社会层级、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
社会结构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和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2. 社会化
-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内化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文化认同的过程。
社会化对个体的发展和适应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3. 社会不平等
- 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各种差异。
包括经济上的财富、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中重要的结构性问题。
4. 社会变迁
-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观念和社会制度等发生的重大
变化。
社会变迁可以是渐进的,也可以是突变的。
它对社会的发展
和个体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5. 犯罪和社会控制
- 犯罪是指违反社会法律规定的行为。
社会控制是社会对犯罪
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的过程。
犯罪和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和社会稳
定的重要问题。
6. 社会关系
- 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和互动。
包括亲属关系、友谊关系、工作关系等。
社会关系对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凝聚力
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一些社会学的常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社会学的知识体系:1. 社会学理论也称理论社会学,它是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 社会研究方法是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论、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等)3. 应用社会学是指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 整体性观点2. 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3. 科学性4. 应用性5. 建设性和批判性三.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的种差异就在于人类有丰厚的文化,文化传承对人类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它是与自然无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四.文化的分类:文化: 1. 物质文化 2. 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1.产品文化 (住房、衣服、交通工具) 2.工具文化 (厂房、农具、)精神文化: 1.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 2.规范文化(风俗) 3.理念文化(宗教)五.文化的结构1.文化元素: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他是独立的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2.文化丛: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被称为文化丛。
3.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六.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
2.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
3.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文化是人们在以往的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4.文化的传续功能:从世代的角度来看,如果文化能相信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的功能。
整理的社会学复习重点
• (3)“建筑师则请社会学家提供一些建议,以便他们能 向城市、地区、住宅小区提出一些合乎人情的措施”。 • (4)德国社会学家认为应研究“无论何时都和个人与集 体的气息相关的一些问题, 诸如贫困、战争、文盲状态、创 造性、偏见以及另外一些从过去 和现在的现实当中产生的问题, 还有与此有关的各项实地调查等……” 。 • (5)社会公众希望社会学家研究“侧重于人类安全与福 利的问题:种族与民族关系问题、自由职业者、技术环境、 社会福利等问题。世代之间、政治差别之间、人们的各种 派系之间的冲突、人类福利等问题。政治腐败、家庭解体、 人格堕落等社会混乱问题、人口过剩、生态环境破坏等”。 • (6)政府希望社会学家研究“国会与工业界的关系、受 贿现象”,“国家情况恶化的社会症结”,“失业、青年 现象和少年犯罪研究”。
–研究个人或群体互动的稳定的模式化状态; –研究个人互动的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组织关系; –研究非稳定、组织程度不高的准群体。
(3)社会学研究社会的基本关系
•从社会关系的形式上看,包括:
–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人际关系;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角色关系; –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现象与社会现象(事实)之间的关系; –某一社会领域与另一社会领域的关系 。
地理、生物等传统的学科。二是社会科学,包括文学、历 史、哲学、经济、法律、社会、政治等传统学科。
–三分法: 自然科学依旧,在社会科学中进一步分出人文学
科和社会科学两类,人文学科主要指研究人类社会的条件、 各种文化现象的科学,它侧重于理解,包括文学、历史、 哲学等学科。社会科学主要是应用类文科,侧重于解释人 类活动的规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
4、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 它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形象时,都要联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制度和 阶级斗争这一最本质的社会事实,即使是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注意 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
大一上学期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
大一上学期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大一上学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复习要点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社会行为规律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类的行为。
而社会工作则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在大一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知识,下面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总结。
一、社会学复习要点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社会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基本概念。
同时也需要掌握社会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学派的发展。
2. 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是指由各种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而社会组织则是社会结构中各种不同形式和性质的组织。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社会结构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3. 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
我们需要复习各种社会问题的类型和产生原因,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变迁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
4. 社会行为与社会规范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而社会规范则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化。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对社会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总结,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规范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二、社会工作复习要点1.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在学习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等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伦理道德和专业素养要求。
2. 社会工作的对象和内容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而社会工作的内容则包括社会服务、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践等方面。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对不同对象的社会工作特点和技能要求进行总结,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 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巧。
《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社会学第一章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国外①社会及社会现象②个人及其神会行为③其它国内①社会及社会现象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④其它正确把握社会学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具有广泛性;社会学研究视角具有多维性;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①应该肯定社会学有它独特的研究对象②众说纷纭是社会学走向成熟的表现③对社会学研究方向不应该强求一致第二章1.什么是社会,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以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特征:①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②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整个社会系统③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④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⑤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⑤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2.社会结构是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
4.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①整合功能: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组成一种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局面。
社会的整合包括文化的整合、规范的整合、观念的整合和功能的整合。
②交流功能;③导向功能:包括法律的导向、舆论导向、和习惯导向;④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5.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和社会类型的理论社会构成要素:①自然资源②人口资源③文化资源社会类型的理论:⑴伦斯基的社会类型划分(根据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①狩猎社会与采集社会;②畜牧社会;③初民社会;④农业社会;⑤工业社会;⑥后工业社会。
《社会学》复习知识点
社会学考试时间:2012-06-06下午三点考试地点:待定考试类型:名解,填空,判断,简答,论述1、P3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P7所谓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3、P67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4、P67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文化的复合型;(3)文化的象征性;(4)文化的传递性;(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5、PPT文化要素:语言文化,价值观,规范(有PPT的同学补充下嘛)6、P69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7、P70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
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
8、P73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在文化模式的评价上存在着“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两种倾向。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这是根本错误的。
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虽然文化相对主义表现出了一种对外来文化的容忍,但是,由于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的一面,因而发生了明显错误。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社会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份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9、角色扮演: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社会学备考考点
2013社会学备考考点归纳一.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它贯穿与社会学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
(定义社会学的对象,区分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与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相关。
)现实上:它贯穿于实际生活的各层次,各方面。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得好,社会才能良性运转。
从社会学的结构看:该问题与社会学对象有着密切联系。
二.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一)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社会总体发生作用,因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根据这种观点,社会非常像人类的机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
像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四肢、心脏、大脑)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比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良好作用。
每一部分也维持着平衡状态,这也是系统平稳运转所必须的。
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是“显在的”(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也可以是“潜在的”(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
如果社会结构的某一部分阻碍社会满足其需求,则被视为具有反功能。
社会变迁通常被认为来自系统之外。
(二)冲突论视角: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冲突论者强调社会的流动性,认为社会的各部分处于相互的冲突之中。
所谓秩序是强群体对弱群体实施统治的结果。
马克思不相信社会是一个自行管理的有序的体系。
反之,他把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
他指出,每个社会都包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
马克思的理论对后来社会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冲突论这一派。
功能主义的视角和冲突论视角的比较:二者都首先关注宏观社会,或大规模的的社会结构,研究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有时,被称为宏观社会学家的研究人员,运用上述理论视角研究社会的主要结构单位,如组织、制度、社区、民族国家;研究诸如城市化、社会流动等过程,以及研究诸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社会信仰体系。
二者在关于人类社会、人类行为的结构主义观上也是相同的。
结构主义观的前提是:第一,社会结构应被视为这样一种社会事实,即它在个人之外却又控制着个人的行为;第二,个人行为主要是非个人所能造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的产物。
社会学原理考点巩固(题库版)
社会学原理考点巩固(题库版)1、问答题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内涵?正确答案: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是两种属性的统一。
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江南博哥)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②.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③.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2、单选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最早提出来的A、库利B、斯宾塞C、滕尼斯D、孔德正确答案:A3、问答题试分析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区别?正确答案: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
个体的初始社会化由于受到年龄、生活阅历和社会化环境的制约,其内容比较薄弱和单一。
个体成年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开始承担社会角色以后,他的生活压力加重,社会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为了满足自我需要和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要求他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同时在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更新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促使个体通过发展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将其反作用于社会,由此推动社会的前进。
再社会化则是全面放弃原已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各强制性的。
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
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复习考点名词解释1.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理念型: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
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
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3.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4.科学:是为发展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体系而系统的运用一系列方法,包括经验调查、数据分析、理论思维以及对各种论点的逻辑分析。
5.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它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
实地调查。
参与观察或访谈。
6.非言语沟通:借助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行为举止等来进行的信息和意义的交换。
“脸面”、姿势与情感7.三角测量法:在研究中运用多种方法,使用每一种方法去补充和检验其他的方法。
8.蓄意破坏伦:描述这种情形,居于臣属地位的人打破了被具有权势的人所珍视的日常互动的默认原则。
9.反应性惊呼: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某些发音不是交谈,而是含糊不清的惊呼组成的。
那么这种惊呼不是一种反射性反应,而是喊给在场的别人听的,事实上人们独处的时候不会发出这种惊呼。
本质上,是对社会生活细节的控制性管理的一部分。
10.先赋地位:基于种族、生理性别、或年龄等生物属性而指定给你的。
11.获致地位: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的。
12.主导地位:在任何社会里,都有一些地位比其他一切地位更重要,通常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总体位置。
基于社会性别和种族。
13.无焦点的互动:指的是一旦在场的个体们表现出彼此的相互察觉,无焦点的互动就发生了。
当人们和他人在一起时,即使并没有直接说话,他们也会通过体态,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进行非言语沟通。
14.有焦点的互动:一旦个体直接关注别人的言行,有焦点的互动就发生了。
15.社会化中介: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化过程在其中发生的那些群体或社会背景。
16.家庭:直接由亲属关系连接起来的一群人,其成年成员负责照料孩子17. 亲属制度: 个体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或是通过婚姻形成,或是通过连接血亲的血统关系而确立。
18. 核心家庭:两个成年人与他们亲生或领养的孩子一起住在一个家户里。
19. 扩大家庭:当住在一个家户里的不止是一对已婚夫妇及其子女,而且还有近亲,或是彼此之间有一种紧密而又持续的关系时,便称之为扩大家庭。
(扩大家庭可能包括祖父母、兄弟及其妻子、姐妹及其丈夫、姑姨和甥侄)20.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
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21.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
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
简答题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1.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的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2.潜功能:与显功能相反,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哪些活动后果。
3.反功能:指对事物既有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冲突论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
把社会看作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拉尔夫·达伦多夫认为功能主义者只考虑了社会和谐共识的方面,但是冲突和分裂同样重要。
冲突主要源自个人和群体所具有的不同利益。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
人类在互动中依赖共享的符号和理解,个体之间所有的互动都涉及某种符号的交换。
印象管理什么是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过程,使他人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包装,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着装要得体而应景,合理搭配衣服,要保持干净整洁。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身体语言,言行举止要得当,要有礼貌。
最后,要注意隐藏自己的缺点,恰当地进行自我表现,把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
网络空间上的社会互动间接接触卡茨:敲键盘不能体现为人,置身网络也并非置身现实,这些都是虚饰,都是异化,是对真实东西的糟糕代替。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沟通技术过于局限,不能防止使用者隐藏在虚假的身份背后。
这也滋长了欺骗、纵容、操作、玩弄情感之类的行径。
新技术的捍卫者主张,有许多种方式可以用来建立良好或是恶劣的声誉,可以来建立信任,因此可以降低网上沟通的风险。
互联网迷认为:网上沟通具有很多优势,是电话或见面这些传统的互动方式无法拥有的。
支持者认为:网上沟通具有很多优势,是电话或见面这些传统的互动方式无法拥有的。
1、人的声音虽然在表达情感上和细微意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也会传达说话人的年龄、性别、族群或社会位置等可能对说话人不利的信息。
2、电子沟通遮蔽了所有识别标志,保证注意力严格集中于信息的内容上。
这对妇女或传统上的弱势群体特别有利。
3、电子互动常常被认为有助于自由和增权,因为人们能够创建属于自己的网上身份,能够比在其他任何地方讲话都更有自由。
对互联网持怀疑态度的人指出:间接的网上沟通助长了离群索居,有碍于形成真正的友谊。
论述题涂尔干思想埃米尔·杜尔凯姆,译为涂尔干,杜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是《自杀论》及《社会分工论》。
什么学派:实证社会学如何研究自杀:首先系统收集证据,第一个坚持对自杀进行社会学解释。
他对自杀的分析最初发表于1897年,是探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经典研究之一。
得出结论:迪尔凯姆根据融合和规范的有无分出四种自杀类型: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宿命型研究思路:通过观察、实验、统计、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务发展的关系及事务之间的联系,坚持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原则,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
通过寻求社会事实的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揭示决定某一社会事实的主要原因。
社会事实:确定了社会的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并具有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得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并坚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
如何把自杀看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来研究的:社会学学科作为一个整体,主要并不研究诸如为什么某一个人会自杀(犯罪、婚姻失败、被开除学籍,失业)的事件。
社会学关注的焦点是自杀行为所赖以发生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社会学家并不想知道某一人为什么自杀,而是想知道为什么在某一社会环境中,自杀率比其他地方更高或者更低。
基本原则:必须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社会事实只能够用其他的社会事实加以解释。
这就是所谓的“共变法”马克斯韦伯“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什么因素使现代工业有别于早期的经济活动类型?1.积累财富的欲望2.新的对待财富积累的态度——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强烈的积累财富的驱动力、克己和节俭的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精神中所包含的态度源自宗教——清教二.加尔文主义的观点:人是上帝在尘世的工具,上帝需要人履行天职,即为了上帝的莫大荣耀的一种职业。
预定观念:只有在某些命中注定的个体才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可以让信徒领悟这种获选的某些信号。
结论:在一项天职中赢得工作成功,以物质上的丰足为指标,这成为一个人确实位列选民的重要信号。
三.清教:1.有节制的节俭生活 2.奢侈是一种罪恶积累财富的驱动力同严苛而朴素的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
四.批判在人们知道加尔文主义之前,在早期的意大利商业城市看到“资本主义精神”的眼光在天主教的信仰中也有“以工作为天职”韦伯的基本观点仍然被许多人接受,令人注目,富有启迪四大理论问题结构与行动涂尔干:社会优先于个人,社会远远大于个体活动的总和。
具有一种结构的稳定性或固定性。
社会结构制约着人们的活动,对个体所能做的事情做出限制批判:受符号互动论的影响,社会是彼此联系的以特定方式行事的多个个体,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由评价,人们处在一个被文化意义渗透的社会世界里。
社会现象并不类似于物,而是依赖于我们所做事情的符号意义。
评价:1.两者之间的差异言过其实 2.涂尔干的观点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共识与冲突绝大多数功能主义者把社会看作是整合一体的整体,由紧密交织的结构所构成。
身体是由各种专门化的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相互协调,有助于维持有机体的生命。
涂尔干:因为社会有一个长期延续的存在,其专门化得制度必须相互协调工作。
因此一个社会的延续依赖合作,而合作又必须以社会成员对于基本价值观有普遍共识或赞同为前提。
马克思:社会被划分成拥有不平等资源的阶级,所以出现了一些融入社会制度的利益划分,这些利益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成积极的变革。
性别问题涂尔干:男女需求相同,故男女具有不同的认识、品味和倾向。
女性是自然的产物,男性是社会的产物。
目前观点:性别差异基本上依赖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学上被赋予的差别,它设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主要是由她们对于生育和抚养儿童的参与所塑造的。
马克思观点:男性和女性在权利和地位上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的是其他划分,尤指阶级划分。
修正观点:阶级并不是塑造影响男女行为的社会划分的唯一因素,还包括族群与文化背景等其他因素。
来自一种特殊文化对女性与这种文化之间的男性的共同点,要多于这些女性与工业化社会中女性之间的共同点。
1.尤尔根.哈贝马斯:民主与公共领域马克思的很多观点已经陈旧,但有一些还是值得维持的。
要实现强化的控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复兴“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实质就是民主的框架。
没有充分尊重性别和民主之间的关联,遭到了女性主义者的批评。
批判者指出,民主经常被假定基本上是男性领域。
哈贝马斯在讨论民主时,把公民身份看作是中性的。
2.乌尔希里.贝克:全球风险社会全球秩序的首要特征是对于风险的管控。
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迥异于以前年代的风险情境。
风险社会的特点是其危害不受空间,时间和社会的限制。
后果是全球性的,而不仅仅是个人性的。
风险与性别也紧密相关。
许多新的不确定性也融入到两性关系之中。
民族国家不再有能力应对一个全球风险的世界,必须建立跨国合作。
3.曼纽奥尔.卡斯特:网络经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信息社会以网络和网络经济的兴起为标志;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成为生产的基础;变迁对性别的影响:网络社会中,家庭中传统角色划分的打破;新型全球经济称为“自动机制”,回应了韦伯“科层制”,“机器控制者我们这个社会”电子化交易系统;信息技术能成为地方增权及社区振兴的途径。
4.安东尼.吉登斯:在全球时代,国家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某些权利,但政府还是保留了大量权利。
贝克指出的亚政治群体,确实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们不会代替传统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