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解读小学数学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枚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也有 几种策略,基本的策略是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倍 数,再找一找;变化的策略是写出其中一个数 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而且, 是先写出其中较大数的倍数比较方便。因此, 看上去教材只是提出了一个比较纯粹的数学问 题:“4和6的公倍数有哪些?公有的最小倍数 是多少?”,实际背后有丰富的数学内涵.
(1)教师亲自解题。(过于简单习题除外) 通过解题的思考与演算,获得切身体验,了 解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前后联系,了解练习的 分量和重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十分必要 的。
(2) 分析习题配备的目的性、层次性。
(3) 分析习题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拓展 空间。
(4) 分析习题的特点与学生的解题特点。
对“认识几分之一”的练习解读
数的认识
例如:300页书大约有多厚?1200个字大约需要多长 时间读完?100万次的心脏跳动相当于一个正常人多 少天的心脏跳动?……
这是以前的旧教材所没有的内容。教师不读《标 准》,不领会《标准》的精神,就会忽视,觉得这 些题可教可不教。
对于“数感”和估算的要求,《标准》 “结合现实 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计算
•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计算繁难程度的 要求有所降低,而对估算要求有所增加。
• 《标准》对于四则混合计算提出明确要求 “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如:7.4×[﹙1.53+1.28×2﹚÷0.25]这样的 算式是不会考的。
——通过学习《标准》,掌握教学的度。不 要过难。
浅谈如何解读小学数学教材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李楚英助推站成员 邝继智
自我简介
• 邝继智,高级教师,海口市骨干教师,海 口市十佳教坛新秀。赴香港支教一年,获 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执教《抽屉原理》一 课,获国家级录像课一等奖;执教《复式 统计图》一课,获国家级比赛课二等奖。 撰写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 二、三等奖。现任海口市第二十七小教科 室副主任,主抓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比的意义”为什么教的别扭呢?就是因为 没有把抽象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内容联系起 来,新旧知识无法和谐统一,学生只能被动 接受,但还是一头雾水。也可以说没有找出 学生学习的“支撑点”。
我的尝试:
师:同学们,你们好!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今年多大了? 师: XX同学都是11岁,邝老师今年34岁。(板书:生 11 师 34) 师: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用老师年龄和XX同学年龄这两个信息,进行 比较,你怎么比较? 生:邝老师比XX同学大几岁? 板书:34-11=12 师:这是两个量进行相差的比较。 生:老师的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怎样列式? 生:34÷11= (板书) 师追问:结果要写单位吗?为什么? 生: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几分之几?又该怎样列式? 生:11÷34= (板书) 师追问:结果要写单位吗?为什么?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像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 关系的,我们数学上还有一种新的表示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新 内容“比”。
人教版六上《圆的周长》
化静为动
《圆的周长》教材分析
通过观察、比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认知的同
化提供生长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摸一摸、
【案例2】口算除法(人四上:P71) 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80÷20= (数)
(形)
20
20
20
20
4个20
• 以上所说的,就是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隐性内容)①领会教材所体现的目标, 即对学习者的要求。②领会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③领会教材中素材的选取和情境 的创设。
• 要善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教 材都呈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 呢?根据教材内容准备设计哪些相关的数 学活动呢?通过这些数学活动要解决哪些 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量一量、滚一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对周长含义理解的 的基础上引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联系起来,把新知 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设计多个测量圆周长的环节,让学生进行多次比较“周长”
与“直径”的关系,促进学生对圆周率含义的理解。
(再举平行四边形的高)
二、怎么解读教材
从微观看: 2.解读习题。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解答习 题是学习课本正文的延续,学数学,历来有 “做数学”之说。必要的、恰当的练习,对 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不可或 缺的。同时,习题的解答的过程也是数学学 习的反思过程,可以起到纠正错误理解,深 化正确认识的作用。
2014-12-24
23:53:58 如何领会新教 材的编写意图 一、教研内容:
以六年级第十 二册数学广角 第68~73页为 例。……
摘自《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一书
一、学习课程标准
• 《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文 本,同时也是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估 教学质量以及考试命题的依据。
• 举几个案例——读《标准》的重要性。
教之道在于研究,教而不研则浅. 因为一般教师希望看课例,积累经验 而不善于提升经验向理性思维方面发 展,所以提出深入研究吃透开发教材 资源,这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目的 是引导广大教师回归课本,理论与实 践结合地把“教什么”研究的深,吃 得透。这是教学的根,是我们成为优 秀教师的重要基础。——沈阳师范大 学 关成志 教授
——通过学习《标准》,了解课程的最新变化 。
• 又如:《标准》为了克服“重图形的量的 计算公式,轻图形的分析过程与方法”的 倾向,消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面积、体积 、周长等计算,融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于探索和操作过程之中,提出“探索并掌 握”,把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与探索活 动结合起来。
• 插入圆的试题。
教师如何解读 教材 上传: 杨丽英 更新时间:
2012-6-4
15:39:12 现行的《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 试验教科书数 学》,都是以 《全日制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的基本 理念和所规定 的教学内容为 依据。……
作为数学教 师备课如何 解读挖掘教 材,本人认 为这里的解 读挖掘教材 可分为一解, 二读、三解 读。 一、解: 这
从微观看
二、怎么解读教材
从微观看 1.读主题图和例题 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 上才能驾驭自由。如: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 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等等。
从微观看 1.读主题图和例题
释解 放压 信缩 息,
梳细 理分 思层 路,
空填 白补
例 题 的
从教材的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
(1)解压缩,释放信息
“位置”的练习
三、借鉴参考资料
• 《教师教学用书》它既是教材的说明书, 又是教学的指导书,因此,在进行教材解 读时,认真阅读《教师教学用书》,能给 教师带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通过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可以了解教 材是如何体现和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清楚各部分教学内容编排的特点,明确教 材中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以及每一道例题、 习题的设置意图。
▲分数除法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从宏观看:
2.一节课的教材在所属单元的地位。
这里强调的是单元整体备课的观念。 要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知道整个单元 的教学内容目标。有利于对本单元的重 点、难点的掌握, 更能把训练重点合理 安排到每一节课中,去分散、有针对性 的训练。(插入“位置”这单元备课的 照片
二、怎么解读教材
只吸收其精华,抛开“它”的一切收缚,变 “它”的东西为“我”的东西。切记,“吃 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小结:摘自《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一书
结束语
• 由于时间紧迫和水平有 限,不足之处肯请批评 指正!
• 感谢大家!
三、借鉴参考资料
• 阅读《教师教学用书》需要注意的是:最后先 研读课本,再阅读《教师教学用书》,以便自 己较为清醒地将教材的实际表现与编者的意图 加以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
• 其他的参考资料,如网上查找的。这有利于教 师广泛吸取他人的成功教学经验,缩短自己的 摸索进程。
三、借鉴参考资料
查找有关资料,参考出优秀教案。当然 对这些东西的读要做的三个境界: 第一遍有“它”(参考的东西)无“我” 第二遍有“它”有“我”, 第三遍有“我”无“它”。
里的解是了 解,理解, 了解知识内 容所处的阶 段,……
解读教材 上传: 李福高 更新时间:
2013-1-5
11:51:34 教材是十分重要 的学习资源,它 不仅提供了“教 什么”,还包含 了“怎样教”的 信息。我总结6 条常用的解读小 学数学教材的策 略。
如何领会教材 的编写意图 上传: 王天红 更新时间:
(3)填补例题的空白
• a.弄清楚学生学习例题知识的支撑点。 • b.换角度弄清楚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
。(旁注) • c.把静态的例题,变化为动态。(用动画呈
现、用实物展现) 以上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利于
我们知道让学生学到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至于怎么教那是读懂教材后的自然生成。
数学家奥苏伯尔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 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时,通过新 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相互作用, 发生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有意义的学习 便发生了。”
建立图像模型:用小 棒表示相应集合中对 应元素,引导学生从 物体数量的角度观察 事物。
教材编排的特点: 例1: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⑴口算方法不惟一,呈现了两种方法: ①用表内除法计算,想8÷2=4,算 80÷20=4,这里渗透了商不变的性质。 ②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来算除法,即 想20×4=80,算80÷40=2。 ⑵接下来,利用以上口算安排了相应的估 算,为试商作准备。 例2: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选择此内容的原因
• 钻研教材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但这属 于课前的准备,无法衡量。
• 准备得多、准备得少,准备是否充分,学 校很难界定。故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容易放 松的地方。
• 自己平时也感到对这内容做不够好,借此 机会,逼迫自己去学习和整理。
• 今天是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
查阅的资料
查阅的资料
在网络上查的资料
实验教材的编者费了很多心思在现实生活 中寻觅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了 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 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 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一份压缩文件。对教材进行教学处 理,就要对教材“解压缩”,将教材中蕴涵 的信息充分释放出来。教材中一幅简单的主 题图,一个简明的解答,一句简短的对话等 ,背后都可能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信息。
二、怎么解读教材
从宏 观看
从微 观看
百度文库
二、怎么解读教材
• 从宏观看:
1.一节课的知识点所属的知识体系,在整个小学的教材中是 如何编排的。(学段的编排)
如分数的教学(人教版)
三上编排的内容是: ▲分数的初步认识(只出现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 组成的内容)
▲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是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 ▲分数的简单应用 五下安排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出现单位“1”有若干个物体组成的内容 2、还出现了分数的定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在六上: ▲分数乘法
(2)细分层,梳理思路
小学数学的每一节教材都可以分 出不同的层次。这一方面是教材本 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便教利学,另 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土要一层 层的垒,学习过程也应一个层次一 个层次往上发展。
分类(构建集合)
建立符号模 型:用数字 刻画可以建 立一一对应 关系的有限 集合中的元 素个数。
比如教学“公倍数”时,教材在例题中介绍 了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为什么教材会采用这种看来比较“笨”的方法 呢?《课程标准》规定:“能找出10以内两 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所以,在 小学阶段,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所涉及到的 数都比较小,用枚举法不难解决,而且,枚举 法来源于倍数的意义,容易理解和运用。由此 可以看出,教材在学习内容、目标要求方面既 遵循了《课程标准》有关的规定又作了适当的 拓展、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后续 学习作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