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解读
作者:汪振城发表于核心期刊《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 2005年第02期
[摘要]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弥补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视觉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把握和合理应用,无论对当代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对当代艺术审美教育的发展,都将是一个深刻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视觉思维”概念的提出
20 世纪中期,美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那些致力于培养自己感性能力的人中(尤其是艺术家中) ,有不少人对理性的东西采取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是艺术的敌人;另一方面,那些从事科学理性思维的人则对人文艺术采取藐视的态度,他们总喜欢把理性思维说成是一种完全超越了感知范围的纯粹理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由于这种分裂,艺术家把自己封闭在感性的区域内,清高孤傲,自成一统;科学家不问艺术,教育家忽视艺术。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文化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对此,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拉尔夫·史密斯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探索是有局限性的,它为了追求高度抽象的思维而排除了一切人类目的所包含的意义”[1 ] (P2) 。这种情况不仅给人类造成通向真理之路的障碍,而且引起了现代人的各种“营养缺乏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就开始了探索如何弥合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裂缝的研究历程,而这又恰恰是他《视觉思维》一书的基本宗旨。
其实,在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上“知觉与思维的割裂”早已在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古希腊思想家那里萌芽。巴门尼德就曾竭力把知觉活动与理性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认为只有理性才能纠正感觉的错误,最后达到对真实的把握。柏拉图所持的理性与感性分裂的世界观也在昭示人们,不要过分相信感性。而最早提出需要从经验角度着手的亚里斯多德对感性经验的态度也同样非常复杂。西方文明史上知觉与推理的这一“区分”,不仅诱导了人们把世界分为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两大领域,而且也导致了西方心理学的诞生。但是,细心的研究者不难发现,尽管在古希腊人接受的教条中含有对感性的不信任,但他们毕竟还没忘记直接的视觉是智慧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源泉的道理。古希腊哲学家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这一区分可能会引起的困境也不是没人注意到。德谟克利特就曾提出这样的警告:“可怜的理智,你从我们这儿得到证据,而后就想抛弃我们,要知道,我们被抛弃之时就是你垮台之日。”同样,亚里斯多德也说:“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2](P16)
然而,在西方文化史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人们还是普遍地接受这种知觉和思维的“二分”观,即使认为感性知觉对于认识活动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也是低级的、混乱不清的,只有创造概念、积累知识、联系、区别和推理等等才是大脑中高级的认识活动,这种推理活动具有概念的清晰性和明确性。到了17 、18 世纪,感性主义哲学家们尽管一直坚持着对原始感性领域的诉求,但在不同程度上也仍然把获取感性材料的活动说成是一种低级的“粗活”;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笛卡儿们更是以一句“我思故我在”而否定了认识活动中感觉经验的可靠性;甚至就连提出关于感知的新原理,具有“感性学之父”美誉的鲍母嘉通也没能越出这种传统的知觉观。
阿恩海姆认为,正是西方文化中这种“知觉偏见”导致了当今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
之间的分裂。因此,他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3 ] (P5) ,在此基础上他又明确地提出了“视觉思维”这一崭新的概念,并用大量的知觉心理学试验和艺术实践的事实材料,对“视觉思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二、视觉意象的形成与作用
阿恩海姆指出“, 所谓的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工具(或媒介) ,而且视觉思维的知觉特征不仅仅限于直接的知觉范围内,广义的知觉还包括心理意象,以及这些意象同直接的感性把握之间的联系[4 ] (P18) 。因而它也就有了一般思维活动的认识功能。
如果说,思维需要通过某种媒介而运行的话,那么这种媒介,在阿恩海姆看来,并不是人们所普遍设想的语言(词语) 或概念,而是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阿恩海姆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每当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都会有某种意象作为出发点或基础,这种“意象”是一种特殊的形象,它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而生成“心理意象”。当思维者集中注意力于某个具体事物的关键部位,把其他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时,就会见到一种表面上不清晰、不具体甚至模糊的视觉(心理) 意象。例如:当思维者看到了一列火车,但分不清它是一列客车还是货车;看到一枚金币,但分不清它是什么货币单位;看到一个人的形象,但说不清是男是女。可见,这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意象,因而在阿恩海姆看来,它也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意象”。这种视觉意象不仅直接来自于以上这些感性现象本身,而且它还可以由某些抽象概念(如谦虚、严肃或骄傲等) 间接地唤出,例如,一提到谦卑,我们心目中便呈现出一个躬腰、屈膝,似乎在乞求什么东西的人物形象。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意象仅仅与某种性质、某种品行或事物的大体构造同形。但这种形象的若隐若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它没有充分的把握,也不是由于心灵只把握到一个完整事物的一部分,它并不代表一个真实的事物,而是代表一种“质”的东西。正因如此,才使心理意象与事物的自然本体从根本上区别开来。总之,这种意象的形成,其实是心灵对感性事物之本质的解释的产物,它不是对物理对象的机械复制,而是对其总体结构特征的积极主动的把握。
在阿恩海姆看来,意象的形成还有点像是从印象派绘画中或是现代抽象派绘画中看到的形象,是一种“视觉闪现”或“视觉暗示”,它着力于事物的大体色彩和方向,而不是物体的具体而又确定的轮廓或物体的某一细节。阿恩海姆认为,在西方艺术美学的发展过程中,自从印象派兴起之后,美学理论才开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才认识到一幅画乃是心灵对外物解释的产物,而不是外部物理对象的复制。这一认识也就成了现代西方艺术理论的基石。各种知觉的或绘画的形状不仅是对思维活动的结果的“翻译”,而且还是思维活动自身的血肉之躯,这种视觉解释包括的种类繁多,从人类日常交往中使用的普遍姿势,到优秀艺术作品中见到的美的式样,它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等级序列。
因此,为了弥合当代哲学心理学中出现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裂痕,阿恩海姆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而思维活动中的视觉意象正好起到了这样一座桥梁的角色和作用。由于“视觉思维”是一种以视觉意象为运作单元(中介) 且具有理性功能的视知觉,而这种以视觉意象为中介的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无论对科学还是对人文艺术都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在知觉中包含着思维成分,在思维活动中也包含着感性因素,所以“才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成为一个统一或一致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最基本的感性信息的‘捕捉’到获得普遍的理性概念的连续统一的过程”[4 ] (P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