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实习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锻造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锻造的基础知识。

2、了解简单锻件的自由锻造过程。

3、学习锻造设备工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自行设计锻件,掌握模锻锻造的基本工序,加深对模锻的了解。

二、实习设备

实习用63T、100T模锻液压机,63T模锻液压机的公称力为

630KN,100T模锻液压机的公称力为1000KN,两种吨位的液压

机的结构相同,均为三梁四柱形式,如图1为液压机的简图。三梁

为上横梁、滑动横梁、底座,三个横梁通过四根立柱相连接。凸模

与滑动横梁中的模座相连,滑动横梁向下带动凸模向下运动。凹模

固定在底座的下模座上。

1-冲液筒2-上横梁3-上液压缸4-滑动横梁5-立柱6-底座7-顶出液压缸

8-液压系统站9-电动机

图1液压机简图

操作设备时,首先接通电源,启动设备,根据设计锻件的情况,调节主液压缸的压力在合适的范围内。选择液压机手动、自动的工作方式。当采用手动时,点动按钮,滑动横梁可以停在任意位置;采用自动方式时,可实现单次循环工作。出现任何问题时,可采用急停停止。

下压:滑动横梁带动凸模具向下运动。电机带动高压油泵,将液压油经过液压系统推动到上液压缸缸中,滑动横梁与上液压缸相连,液压油推动上液压缸柱塞向下,带动滑动横梁向下运动,使得凸模压紧锻件。

上升:滑动横梁到达下限位位置后,向上运动。上液压缸经过液压油的推动,上液压缸柱塞向上运动,带动滑动横梁向上运动,凸模脱开凹模。

顶出:顶出装置向上运动。液压油经液压系统流向顶出缸,顶出缸柱塞向上运动,带动顶出装置向上运动,将锻件顶出凹模。

顶出回程:顶出装置向下运动。液压油推动顶出缸,顶出缸柱塞向下运动,顶出装置向下回程。

单次循环:工作方式采用自动形式,按压控制面板向下按钮或者踩踏板后立即松开。完

成滑动横梁向下压运动、

上升运动、顶出装置顶出、顶出装置回程一次完整循环。如要实现下一循环,需要重新按向下按钮或者踩动踏板。 三、 实习内容

利用模具使毛坯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称为模锻。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具有锻件精度高、流线组织合理、力学性能高等优点,而且生产率高,金属消耗少,并能锻出自由锻难以成形的复杂锻件,如图2是曲轴模锻件和航空模锻件。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广泛采用模锻,但模锻需用锻造能力大的锻造设备和价格昂贵的模具,而且每种模具只能加工一种锻件,所以模锻不适合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a) 曲轴模锻件 (b) 航空模锻件

图2 典型的模锻件

(一)、模锻的分类

按模具类型模锻可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1、开式模锻(有飞边的模锻)。两模具间间隙的方向与模具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在模锻过程中间隙不断减小的模锻方式成为开式模锻,如图3所示,开式模锻中设有飞边槽,因此开式模锻又叫有飞边模锻。

图3 开式模锻

终锻模膛是模锻成形用的模膛,和热锻件图上锻件相应部分的形状、尺寸一致。模锻膛周围设有飞边槽,飞边槽由飞边桥部和飞边仓组成,如图2所示。飞边桥是飞边槽和模膛紧密相联接的间隙面,多余金属越过该间隙面挤出而形成飞边,它可产生阻力使金属充满模膛,保证锻件尺寸精度;飞边仓是围绕着飞边桥外周的凹槽,用于容纳多余的金属材料;飞边槽在模锻时还可起到缓冲作用,减弱上下模具间的打击力,防止模具压塌和开裂。

飞边桥

飞边仓

1)飞边槽形式

开式模锻的模膛周边必须设计飞边槽,其形式和尺寸对锻件质量影响很大,常见的飞边槽有如下两种形式。

形式Ⅰ:一般多采用此种形式,如图4所示。桥口设在上模,与坯料接触时间短,吸收热量少,因而升温少,能减轻桥部磨损或避免压塌。

图4飞边槽形式Ⅰ

形式Ⅱ:飞边槽形式Ⅱ如图5示,锻件的上模部分形状较复杂,切边时需翻转,采用此种形式可简化切边凸模形状。当整个锻件模膛完全位于下模时,为简化锻模的制造,亦采用此形式。

图5飞边槽形式Ⅱ

飞边槽的设计,首先选择一种形式的飞边槽,然后通过吨位法确定飞边槽各个部位的尺寸。模锻实习过程中,锻件尺寸较小,简化锻件飞边槽,锻件飞边槽采用等高的形式,飞边在上下模具对称分布,如图6所示。选为15~20mm,飞边高度4~6mm。

图6简化的飞边槽形式

2、闭式模锻(无飞边模锻)。两模间间隙的方向与模具运动方向相平行,如图7示。在模锻过程中间隙大小不变化的模锻方式称为闭式模锻。闭式模锻时不设置飞边槽,所以也叫无飞边模锻。

图7闭式模锻

(二)、绘制模锻锻件图

1、分模面的选择,上下模具或凸凹模具的分界面称

为分模面,分模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选择

分模面的基本原则是:应该选在锻件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

寸的位置上,最好为锻件中部的一个平面,上下模膛深度

最浅且尽可能基本一致,这样可使上下模膛具有相同的轮

廓,易于发现上下模的错移,金属容易充满模膛,便于取

出锻件,并有利于锻模的制造,如图8锻件分模面的选择。

图8分模面选择

2、加工余量、模锻公差和工艺余块,模锻件的加工余量和公差比自由锻件小得多,其数值根据锻件大小、形状和精度等级有所不同,设计锻件的公差和余量在下表中选取。

公差余量

大小±0.5~±2mm 5~10mm

3、模锻斜度,为了使锻件易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与模膛侧壁接触部分需带一定斜度。锻件上这一斜度称为模锻斜度,如图9所示α即为模锻斜度角。模锻斜度不包括在加工余量内,一般、取5°、7°、10°、12°等标准值。

图9模锻斜度

4、圆角半径,模锻件上所有两平面的交角处均需做成圆角,如图10所示R即为模锻圆角,其作用是锻造时易于金属充满模膛,便于取模,保证锻件质量;避免锻模凹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减缓模具外圆角处的磨损,提高模具寿命。模锻件圆角半径r取1~6mm。

图10模锻圆角

分模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