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

合集下载

从归因理论谈体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2019年精选文档

从归因理论谈体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2019年精选文档

从归因理论谈体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体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不足的心理动力学分析般而言,动机是人们对特定需要的渴求及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和意愿。

而成就动机( achivement motivation )是人们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并用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使自己获得较大收获和成功的动机。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具有成就动机将会使人更加刻苦努力,面对各种艰难险阻都会保持高昂斗志,坚持不懈直至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包括预定目标是否具有吸引力、在完成目标中遇到的风险的主观概率的大小、个体施展才干机会的多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首次使用了“约拿情结”( Jonah complex )这个心理学名词。

约拿是一个虔诚并且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的基督教徒,神终于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但面对这突然到来的荣誉,约拿却胆怯起来并试图逃避这一使命。

最后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悔改并完成了使命。

“约拿情结”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普遍心理现象,体现了人们对成就和成功的某种恐惧。

心理动力学上有这样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

”这种心理假设表现出在机遇面前有的人产生逃避、退缩的复杂心理和情绪状,以至于本来能做的事情最终未能完成。

有“约拿情结”的人往往缺乏积极的上进心,由此也成为阻碍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 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完善, 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众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影响体育教育效果 的诸多非智力因素中,作为核心的是学生的成就动机, 这也是促 使学生取得成就的重要前提。

体育教育中的成就动机是指促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的的内驱力。

体育活动正是这种 内驱力作用下的积极过程和结果。

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往 往是借助参加体育活动的意向、 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体育 教育实践中,体育老师普遍认为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在学习的积极性而非智力因素上。

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这些心理学变量在学生学业成就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影响。

动机定向关注个体在面对学习任务时的目标设定和行为导向,成就归因涉及个体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解释方式,而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人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信心。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影响学业成就的心理动力结构。

文章首先对这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理论阐述,接着分析它们如何单独或共同作用于学业成就,最后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和实际教育应用,以期为优化教育实践和提高学生学业表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2. 动机定向理论概述动机定向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个体在学习和成就活动中的目标设定、努力投入以及应对策略的选择。

动机定向通常被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

掌握目标定向强调的是技能提高和理解深化,关注的是个体能力的发展而成绩目标定向则更侧重于与他人比较和评价,关注的是个体能力的证明和展现。

掌握目标定向的个体倾向于设定与自我提升和技能发展相关的目标,他们享受学习过程,对挑战性问题有更高的兴趣,并愿意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这种定向通常与学习策略和认知投入的增加、更高水平的自我调节和更好的学业成绩相关联。

相反,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更关注于他人的评价、社会地位和比较结果。

他们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害怕失败和负面评价,从而导致学习焦虑和回避挑战。

这种定向与学习策略的减少、较低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较差的学业成就相关。

动机定向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理解学生的动机定向有助于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干预,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的掌握目标定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挑战并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3. 成就归因理论概述成就归因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归因调查研究

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归因调查研究

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归因调查研究作者:皮茜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2期摘要:本研究探讨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归因,对砚山县第一中学600名在校学生、家长、任教教师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学生填写了考试成绩归因关系问卷,对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消除学生学习恐惧心理的问题进行了追踪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1、成绩优异的学生倾向于可控制的、内部的、稳定性归因,这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

学生在学习恐惧上的压力较平均水平低。

2、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内外归因上有可控归因也有不可控的归因。

他们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38%,在考试上学习生活中的有学习恐惧心理。

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归因上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归因,对学习怀有恐惧的人数达到该水平总人数的 52%。

学校与家长应该给予成绩较差的学生跟多的帮助与关爱。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看,成绩优异与成绩良好的学生归因为积极、稳定归因,成绩中等与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归因偏向外因、不可控、不稳定。

2、随着成绩的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加强。

在恐惧方面包括父母压力,面对教师等占据着主要地位。

3、学校应当从教师、父母、学校、学生、学生成长环境等几个方面努力,为学生建设一个温暖友善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学习成绩;归因维度;恐惧心理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成绩关系到个人升学、个人荣誉、就业倾向、未来发展等,成绩的好坏就成为学生、教师、父母最为关注的内容。

因此,学生就经常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归因,即寻找自己考试成败的原因,渐渐地对成绩进行归因就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归因,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合理归因有益于身心健康。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学习恐惧心理,即使成绩优异的学生面对高压的学习环境对学习也会产生压力与恐惧,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恐惧心理不仅来源于对学习的恐惧,对未知的迷茫同时也会对教师、家长学习环境有所担忧,比如很害科任教师、班主任,害怕自己的成绩对不起父母。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就进行科学归因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就进行科学归因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就进行科学归因——初中生学业水平的现状、差异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基本情况学业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效能、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核心依据。

从学生视角来看,学业水平不仅是学习结果,而且应当包含学习的各个方面,如基本的学习状况、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差异、成因等,或者说只有对学业水平赋予这种宏观的、过程化的理解,才更有可能理解学业水平的实践逻辑,并为其提升提供科学的现实依据。

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基本背景、课外学习时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兴趣、学习压力、学习效能感等。

设计的问卷通过对100名学生的试测后修订定稿。

正式测试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我国东、中、西三省(分别为江苏、安徽、四川)选取约2400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有效样本2180人,其中男生1044人、女生1136人;来自城市、县镇、农村和山区的学生分别为368人、613人、1059人和140人。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对学业水平的衡量,立足于学生个人视角,让学生用主观判断的方式来对学业水平的等级进行评价,这有别于用考试的手段来进行直接测评的方式。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学业水平的基本状况、不同类别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与分析学业水平的基本状况分析学业水平的自我评价。

学业水平的评价分为很差、较差、中等、良好、优秀等五个等级,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约1/3的学生处于良好水平,6.61%的学生处于优秀水平。

为了便于分析,经设定:学业水平的取值位于1-5之间,值越大,学业水平越高。

课外学习时间与学业水平。

从学生每天课外学习时间来看,约42%的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在2-4小时之内。

学习时间超过6小时的学生人数比例为11%。

近70%的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在2-6小时之间,可见,在不考虑做作业效率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还比较重。

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_百度...

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_百度...

本文由kAP5lyMZdr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3A 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任务难度一时的帮助运气韦纳认为控制源主要与一个人的自尊有关,把成功归于内部因素则产生自豪,强化学习动机,反之把失败归于内部因素则减少自尊。

稳定性与对未来的期待有关,把成败归于稳定的因素,如难度,则会预期同样难度上的失败,而归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情绪等,则会预期成败将发生变化。

可控性则与体验有关,成功归于可控因素可产生满意,归于不可控因素则产生幸运或感激;失败归于可控因素产生羞辱和负罪感,归于不可控因素则产生愤怒。

韦纳发现在不同情境中学生对成败有不同的归因,并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尤以是否将成败归于能力和努力这两个内部因素最为关键。

自从 60 年代心理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观点研究归因问题以来,在学校教育上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随之受到更多重视。

韦纳的三维度成败归因理论,是以学校教学情境为基础,因而成为近年来教育心理学上探讨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理论根据。

2.2 学习归因的研究现状 80 年代中期,我国一些研究者曾在大中小学生中作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学3A 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3A 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生理想的归因模式是按下列主次顺序排列的:努力、方法、能力、教师讲课水平、家庭环境、任务难度和运气;成绩好的重点班学生比普通班学生更多地考虑能力的因素,而后者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勤奋;对别人的评价注重勤奋因素,而对自己则注重能力因素;归因中有年龄因素的作用,总体上对努力的作用都高于对能力的归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能力的作用逐渐重视。

康英(1992)‘。

对小学儿童考试成败归因特点进行初探,万翼(1992) "'对学习困难儿童学业失败的自我归因特点作过研究,发现儿童的归因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受
研究者关注极高,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有趣的相互影响关系。

首先,中学生性学习动机与成就归因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发现,中
学生以有效成就为目标,尊重考试,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具有更健康的
自我效价观,他们的学习意愿比以自我改变为目的的学习者更强烈。

从长
远来看,该学习动机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就归因,进而增强他们的
学习效能感。

其次,成就归因增强了中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并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正确的成就归因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并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他
们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紧张情绪,增强他们对自身能力的
认知,从而具备更强大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
习效率和学习成效,同时也促进他们的学习成就水平的提高。

最后,中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成就水平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

学习效
能感高的学生往往学习态度更积极,参与程度更高,对自己学习到的东西
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更加有自信,这样,有助于他们取得更高的学习成就。

总而言之,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是一种密切的短期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现象、原因和结果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选择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归因,即个体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成功或失败,同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产生深远影响。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研究将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和学习成绩数据,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探讨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具体影响机制,以及不同性别、学科背景下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的差异。

本研究将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启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本研究也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心理学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其中,自我效能感、归因以及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这些概念在多个理论和模型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为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和期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中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面对困难时更有毅力,因此学习成绩也往往更好。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

归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有助于理解学生如何解释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后续学习行为。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力和信心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愈发凸显。

初三阶段是学生面临中考的关键时期,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显示,学生成就动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内在动力,是决定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而学习自我效能感则是学生对自己在特定学习任务中能力的信心和评价,对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深入探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和内在心理状态。

而初三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学生成就动机对学业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高度成就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

深入研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深入研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有助于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表现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旨在探究初三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我们也将为学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实现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初中生在学习中所展现的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业成就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业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是两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which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among which academic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two key factors.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from two aspec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providing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depth research.在理论框架方面,本文将梳理学业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理论,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

同时,本文将探讨学业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article will sort out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clarify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se two concepts. Meanwhile,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bsequent empirical research.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 -ment Motivation Scale ,简称AMS )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成都某中学初三年级的18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在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业成绩。

[关键词]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4-0154-02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常怡(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106)从接受教育开始,学业成绩就成为一个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无法回避的问题。

学业成绩成为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业成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是初三学生。

因此,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也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一、研究背景(一)成就动机到目前为止,成就动机的定义很多,不同学者对成就动机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

莫瑞(1938)提出成就动机是人想要跨越障碍,施展才能,力图尽好尽快地解决困难的心理需求。

并且将成就动机归为人的20种最基本需求之一,是与生俱来的[1]。

麦考密克(1997)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会积极从事的工作或任务,对自身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内驱力[2]。

麦克莱德采用档案法对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成就动机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成就动机与其所在国家二十年后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成就动机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激励的作用,有较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往往比那些较低成就动机的个体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学习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4]。

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的调查

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的调查

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的调查作者:高娟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06期目前由于国家、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和老师往往都要进行学业成就归因。

本研究就是通过用《学业成就归因问卷》调查初中生的成就归因情况。

调查的结果显示:(1)男生更倾向于把成就归因为能力和情境(P通过本次的研究,了解了百灵庙第二中学初中生归因的特点,以便给予更好的指导与建议。

最好的归因方式是:将成功运气归因改变为能力归因,将失败的能力归因改变为努力归因。

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有一个模式,成功那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所在,从而会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失败了那是自己不够努力,只要努力成功必定会属于我们。

针对以上结果,学校、家庭都应给予初中生积极的关注。

现提出几点建议,主要从教师和家长方面谈。

一、要了解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归因倾向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

例如,有的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不好,他们通常把学习失败归因为自己脑子“笨”,能力不行,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就要经常引导他们失败了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如果努力,是有可能成功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成败得失做出正确的原因分析,这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二、给学生恰当的评价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为此,家长要指导孩子正确归纳,不能说“你真笨”一类的话来打击孩子。

教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对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绝不能流露出学生笨,提高成绩无望等情绪,避免影响学生的成就归因,降低其学习积极性。

三、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表明,归因训练能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教师和家长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好归因理论,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如通过实例探讨,观察学习语言说服等方式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正确的归因,特别针对一些有“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有不良归因倾向的学生,有特殊行为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归因训练的目标是,将成功运气归因改变为能力归因,将失败的能力归因改变为努力归因。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一、概述随着教育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内在心理机制。

自我效能感、归因以及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和期待,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归因则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解释的内部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选择。

而学习成绩则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全面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自我效能感、归因等个体心理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备受关注。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某一目标的能力的信念,是个体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因则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内部解释,它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行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

同时,归因方式也对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积极的归因方式,如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目前关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优化归因方式,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与成就归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与成就归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Disposition,the motivation to pursuit succeed,capac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study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3)Serf-efficacy, influence academic
Key words;Time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chievcmont Motivation
Self-efficiency
Academic
Achievement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自我效 能与成就归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1文献综述
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 自我效能、成就归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对于学业成就影响因素 的研究.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一切。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意 义重大。如何支配和管理时间。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决定着我们的个人成就和 生命价值。揭示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及其重要性,探讨时间管理如何 影响我们的动机态度及成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时间管理倾向通过对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因素来促进学
习目标的达成,从而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研究时 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时问管理倾向与学业成就显著 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的动机和态度等因素有显著相关;动机因素是学 业成就的主要影响因素,时间管理倾向通过动机、态度等因素间接影响学业 成就。国内目前还没有对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做过比较系统的研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三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不仅是学生转变为高中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构建学业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关键时期。

初三学生成绩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升学方向和就业前景,也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研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对于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提升学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以及学习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初三学生处于青春期,面临着身心发育迅速、学业压力增大等挑战,而他们的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往往会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的表现。

深入探讨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体和整个教育系统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2 研究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了解初三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有助于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通过分析初三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有助于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和辅导策略。

此外,研究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有助于拓展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总之,本研究旨在揭示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初三学生学业成败正确归因心理辅导方案

初三学生学业成败正确归因心理辅导方案

活动程序:一、暖身与分组《说字成组》(游戏中播放《西班牙斗牛士》,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分好组,避免学生产生分组障碍和阻抗)将全班学生分成每3 个人一组,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

同学们都是九年级学生了,平时学习很紧张,今天我们趁这个机会来放松一下心情。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说字成组”。

说游戏规则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哨子的声音。

教师一边吹哨子,一边带领大家做拍手掌的动作,当哨声停止时,大家必须同时停止动作。

重复几次,让学生熟悉哨子的声音。

游戏规则是:教师一次说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学生根据老师所说的话的字数进行分组,听到几个字就必须几个人组成一组。

例如我说“天气真好”,你们必须组成四人一组;如果我说“一只猫”,你们就要每三人组成一组。

分组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我说词语之后你们可以立即行动,然后我会吹哨示意分组时间,如果哨声停止,即使没有找到同伴也必须停止动作。

没有按要求完成分组的人要表演一个节目。

节目可以自己选:笑话,歌曲、脑筋急转弯、学动物肢体动作或叫声都可以。

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准备词语:“你们真可爱”、“一只小鸟”、“笑一笑”、“你做得很好”、“和对面的人握手”、“做游戏真高兴”、“原地跳一跳”、“花儿朵朵”、“太好了”。

教师掌握好节奏可以多来几轮。

最后教师根据之前计划好的人数将学生分好组。

我们就按照每组三人围坐在一个桌前。

二、活动实施1.看情景剧表演,并完成《学业成败归因表》的填写。

情景剧表演《期中考试后和期末考试后》(表演目的:使学生能直观看到学习成败归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同学们,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成功或失败,特别是现在我们即将面对中考。

学习的成功和失败,不同的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咎于是否努力,并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努力程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结于自己是否足够聪明,这些学生容易把失败看做是愚笨的证据,认为努力也于当我们写完这个表格,仔细看一看,哪些归因和决定导致的结果是你的成绩上升了,这些就是积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就像“天使”一样,能让人鼓起勇气,增添希望和动力。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摘要用自编问卷对913名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和学习动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1)整体上看中学生较多使用内在原因和可控原因解释自己的学习成绩;(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归因倾向;(3)归因倾向与学习动力有明显联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到“自挫因子”对学习动力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本文还就如何进行归因训练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归因,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中学生。

1 问题提出归因(causal attribution)研究始于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他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中总结了自己关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原因活动的研究成果,开创了归因研究的先河。

海德之后,归因研究便蓬勃地开展起来,学者们相继提出“对应推理理论”(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方差分析模型”(analysis of variance model)等。

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普遍的当属维纳(B.Weiner)等提出的成就归因理论。

维纳提出,人们通常将活动成败归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这些原因可划分为内—外、稳定—暂时、可控—不可控3个维度。

他认为归因是一个多阶段的反应过程:首先是认定活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然后是作出解释(归因),解释的结果影响人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情绪和期待结合起来,决定在新的成就情境的行为。

维纳的模型将归因与学习动力相联系,激发起了大量的相关研究[1]。

目前我国关于成就归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研究国外归因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由于归因过程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中国人的归因模型很有必要。

如潘佳燕、张进辅等人的研究[2,3]。

(2)研究不同人群的归因特点以及归因倾向与其他心理结构的关系。

浅谈成就归因和初中学习

浅谈成就归因和初中学习

浅谈成就归因和初中学习摘要通过对初中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归因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其特点、成因及其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做了一些尝试、探索和总结关键词成就归因归因偏差学习过程引导能力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他认为“归因”对一个人对待某个问题的行为和情感反应有重要作用。

所谓“归因”就是指人们在体验到成功或失败的同时,往往都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也就是对成就行为进行归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对自己学习的成败进行归因,分析成败的原因,这种成就归因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作用,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行为以及对自己学业的期望,同时还将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情感反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分析学生成就归因的特点,并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一、成就归因的模式海德认为人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内因和外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总是将学习结果归结为两种因素:一是来自自身的因素,即内源归因。

例如:有的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学习,学习能力强等等,而有的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学习基础差或是解题时粗枝大叶;另一种是来自自身以外的因素,即外源归因。

例如将成功归因于内容材料简单容易或是有同学、老师的帮助,而把考试失败归因于题目太难或是老师教得不好,甚至是认为自己的运气不佳等等。

基于海德的观点,心理学家罗特和韦纳提出成就归因还应两个方面的因素:可控性和稳定性。

1.可控性。

在学习过程中,指的就是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原因是否能受到自己控制的认识。

例如:努力程度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则是不可控因素;2.稳定性。

学生在解释或认识学习成败的诸因素中,有些是相对保持不变的稳定因素,如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难易和多少,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有些则是容易发生变化的不稳定因素,如自身的学习心境好坏,运气或是阶段时间内所受到的帮助等。

综合这三个方面,从理论上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结果进行的成就归因,可分为八种类型。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多个因素的分析和调查研究,揭示了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本研究还分析了其他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更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初三学生学业成绩背后的影响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提高。

【关键词】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相关因素、关系、探讨、研究结论、启示与建议、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三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关键的一个时期,对学生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着课程学习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挑战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及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重视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成就动机是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和努力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表现。

而学习自我效能感则是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初三阶段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1.2 研究意义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能够帮助深入了解初三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中学生学习动机_成就归因_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_张学民

中学生学习动机_成就归因_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_张学民

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张学民 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该研究采用测验法对中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起因果关系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成就状况。

关键词: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成就状况中国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2)04-0033-051 问题的提出1.1学习动机对成就状况的影响关于学习动机的探讨源于White 的研究。

White [1]强调内在动机对学习及其他活动的影响,继White 之后,很多心理学家将学习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和外在动机(ex trinsic motivation )[2~4]。

Harter 等人[2~3]认为,动机是内在动机到外在动机的一个连续体。

基于这种观点,H arter 和Cristine 等[3~4]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内化动机(internalized motivation )和外在动机。

其中,内化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激发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意义的内在认同和追求,并成为学习的主导动力。

Harter 等[3]根据这三种动机类型将中学生划分为A 、B 、C 和D 四种学习类型,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活动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A 类学生具有较高的内在动机和内化动机,外在动机水平低,他们很少需要外部激励来完成学习活动;B 类学生需同时在三种动机激发下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活动;C 类学生需要较高的外在动机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活动;D 类学生三种动机水平均较低,没有什么动力来促使他们很好地从事学习活动。

1.2 学习动机与成就归因的关系学习动机与成就归因是密切联系的。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教育建议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教育建议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教育建议[摘要]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是: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弄;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对学业成败的情感反应较敏锐。

中小学生归因特点的成因源于:中国人的“自谦”人格;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对突显刺激的过度反应;在失败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各年级归因倾向不同;个体对自己活动结果的预先性认知;在归因过程中把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

具体教育建议是: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教育建议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存在与西方相关研究求同多而求异少的问题。

我们在调研与实验的基础上,参阅其他研究成果,试图归纳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1.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存在差异,显示出各年级归因倾向各异的特点。

归纳起来,小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和自己刻苦努力、运气好,较少归因于临考前的“抱佛脚”和心境好等原因;倾向于将失败结果更多地归因于心情紧张、他人帮助少、临考前不抓紧时间复习等。

初中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自己长期努力学习;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质量差和自己没有长期努力,较少归因于运气和心境等。

高中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运气差和他人帮助少;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子能力低、没有努力、紧张等,较少归因于他人帮助少、考前没有加强复习等。

通过比较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水平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差异发现,年级或学生年龄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除临时努力因素外,对其他各种原因的知觉都存在显著差异。

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也就是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