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在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听到学生“错误”的答案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在面对这些错误时,很多老师选择的处理方式是回避,不是用一个“错”字立即制止,就是接二连三地请其他同学回答,直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上公开课或者课堂教学评比时更是诚惶诚恐,无法预知的“错误答案”就好比是一颗颗子弹,生怕躲闪不及,因此在教学中处处设防、环环避让。
出现问题时,经验不丰富的老师还会慌了神乱了阵脚,赶紧提示或者干脆自己出示正确的答案,接着匆忙进入下一个预设环节。
之所以这样,大多是因为教师太注重课堂预设,担心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但是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错误,恰恰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应采取回避、制止等敷衍的方法,更不该呵斥、责备学生,而是在面对这些错误时要灵活地加以引导运用,服务于课堂教学。
善于捕捉,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对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时,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虽然其中难免也有些错误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但也是学生有益的尝试与思考。
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地出错与纠错的过程中积累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这些问题。
如我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练习课》时出示一道习题:某工厂有男职工120人,男职工比女职工多60 %,女职工有多少人?发现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列式的:120÷(1-60 %)=300人。
我让这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要求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1:错的,应改为1+60%。
生2:对的,男职工比女职工多60%,也就是女职工比男职工少60%,应该用减。
生3:题目意思是说男职工要比女职工多,男职工才120人,这里女职工算出来就有300人,比男生还多很多,肯定错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争论开了,气氛异常活跃,很快就有部分学生总结出答案。
这里要求的百分数是已知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男职工占女职工的160%,女职工是单位“1”,也就是100%而不是40%。
这样做错的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为了让这些做错的学生加深印象,我特地问:“如果台上这道算式是正确的,题目可以怎样改?”我再让学生将改编的题目与原题进行对比。
这样做不仅不会打击做错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这些随机生成的资源,合理取舍,有效利用。
及时追问,查找原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最容易错的的地方往往是这堂课的重点或难点,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会把以往的知识经验强加于解决新的问题当中去,此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错误或偏见,教师就有必要及时追问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出示一幅平形四边形的图片,并把长的一条边标上8厘米,短的一条边标上6厘米。
问:你们猜猜这个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马上有许多学生大声说:“8×6=48平方厘米”。
“大家都赞同吗?”没有一位学生回答。
我知道这是他们深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影响所至,于是我拿出一个平形四边形的框架,再问:“你知道这个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吗?”“横着的边乘以斜边”学生回答得出奇一致。
于是我捏着斜对角往两边拉开一些,继续追问:“现在呢?”“还是横着的边乘以斜
边。
”声音比刚才明显减弱。
我往两边继续再拉,这时平形四边形的高大约只有原来的41
,还没等我来得及问,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面积比原来小了,面积比原来小了……”这时我有意继续追问“四条边的长度都没变化呀,面积怎么就小了呢?那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去求?”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
通过这样一个分析、纠错的过程,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因势利导,变废为宝
在出现错误时,学生的内心就已经产生胆怯和羞耻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还一味去呵斥或指责学生,学生就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担心会因此受到同学的嘲笑或教师责罚,久而久之,不但课堂上学习没气氛,还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宽容学生、宽容错误,要引导并利用好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这样不但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两全其美、一举两得。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出示这样一道习题:
(△+○)+□= +( + )。
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填的:(△+○)+□= □ +( △ + ○ )。
师:大家说他做得对吗?
大部分学生:不对。
师:那应该怎样填?
生:(△+○)+□= △ +(○ +□ )
师:“你真棒!”转向做错的学生说“你应该向他好好学习”。
案例2:一位教师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出示这样一道习题:635-65+35。
一位学生是这样板演的:635-65+35
=635-(65+35)
=635-100
=535
教师看后并没说什么,只是在这道算式的旁边又写了道算式:635-65-35,要求全班同学再次尝试计算,并再让这位学生板演。
这位学生在板演时惊奇地发现两道算式的答案居然完全相同,很快他就找到了答案,并进行了改正,最后老师表扬了他。
这两个案例非常相似,但两位教师所采取的方法却截然不同,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显然是没能在第一位学生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去否定,让学生倍受打击。
如果这位教师能顺势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理由,就不难发现这位学生其实是灵活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届时教师再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回答,或许效果还能超出预期。
在第二个案例中,第一位学生的答案同样没能让老师满意,但教师却能因势利导,巧妙的设计,不但让学生加深了理解,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
在学生发表的各种意见中,对于学生的“创造”教师要充分肯定;对于学生得到的不正确结论,教师也不能置之不理或简单否定,要注意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肯定有价值的东西。
总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纠错的过程。
课堂教学也并不是以解决几个问题为终极目标,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不断生成,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突如其来
的“子弹”不必惊慌,试着让它再“飞”一会儿,或许它能为你打开前进的大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