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是人材大厦的奠基工程,它承担着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的任务,因此,素质教育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并应得以很好的落实。改革传统的偏重考试的评价制度,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富有个性地、主动地发展的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四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教育评价制度被列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环节,而且有利于把握教育的方向,有利于科学的导向和激励。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行了一点探索,现将我粗浅的认识作如下总结:

一、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素质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不断改变学生的发展状态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

我觉得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全面性、发展性、民主性、主体性、差异性、时

代性等特点。综合素质评价不但对学生的各方面和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切实评价而且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评价内容(项目和各项指标)随着学生与学校的

发展而发展。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项目与指标的确立,以及最后的评定,均由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评价过程中,承认了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综合评价的项目和指标直接体现着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因此,它必需符合当前学校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教育目标的超前,手段的超前,以确保本评价体系的时代性。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1、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的理解是:

“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教学到重育人的转变;从重分数到重品行的转变。明确了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一种好的学习品质。

2 、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了课堂教学中主次地位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

3、体现了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既要

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如何让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成学生完善的健康人格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课题。德育教育需要利用学科的载体,也需要课外体系的协助,如教育基地、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同时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如果缺乏德育教育的系统构架,校内外教育形成反差,德育教育的成果就会被削弱。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

四、综合素质评价任重而道远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对接受教育的学生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既要减少其功利性,又要避免随意性。要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所提高,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生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精神环境。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1. 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缩短师生间的

“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的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2. 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必须要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能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以便顺利的展开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理接受你善意的意见和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情感,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经常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并对学生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对于素质教育必须进行综合评价,这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构架综

合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