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小间距隧道施工要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跨度小间距隧道施工要点分析

作者:李一璞辛志国

来源:《卷宗》2018年第15期

摘要:随着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公路隧道也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形式层出不穷的趋势,大跨度小间距隧道代表着公路隧道发展的一个方向。大跨度小间距隧道可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克服工程场地限制等优点,但其结构形式,也大大增加了该隧道的施工难度。为此,本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对大跨度小间距隧道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隧道;工程概况;大跨度小间距

一、小间距隧道的工程特点

小间距隧道结构形式介于分离式和连拱隧道之间,在某些条件下小间距隧道的技术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有可取之处。

1、与双孔平行隧道相比,它具有两端接线难度较小、占地较少的优点,但其造价要比普通分离式隧道高一些;和连拱隧道相比,同样具备占地相对较少、两端接线相对容易布设的优势,同时还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易控制、工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

2、小间距隧道可以增加路线布线的自由度,尤其在某些桥隧相连或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可以作为解决接线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3、采用小间距隧道方案可少占土地,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双连拱隧道与小间距隧道的主要区别是双连拱隧道是两拱一体结构,一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施工工序较多,工艺流程复杂,工期长,造价高。

二、工程概况

某隧道工程属微丘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范围内中线高程310m~350m,最大高差约40m。山体自然坡度20°~35°,植被较发育。进、出口均位于陡斜坡,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两端洞口处均发育有一条冲沟。隧道左线位于线路直线段,纵坡为-2.3%。隧道左右线进口间距22m,出口左右线间距65m,隧道最大开挖断面163m2。隧道起止里程为

ZK117+484~ZK117+673,全长189m。该路段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较差,主要为V级强风化千枚岩,支护形式为V浅埋(加管棚)30m、VX浅埋加双层小导管40m、V浅埋加双层小导管56m、V浅埋30m管棚、8m回填暗挖,隧道左线出口段埋深为1~23m,最大埋深40m。明暗洞交界里程分别为ZK117+499、ZK117+663。

三、地质情况调查分析

本隧道工程属第四系覆盖层薄,大部分路段基岩裸露,岩体呈褐黄色、灰绿色,强风化,变余泥质结构,千枚状构造,受断裂带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屑状和碎块状,岩质软,岩体极破碎,局部炭质含量较高,片理发育,片理面手感光滑,有丝绢光泽,岩质较软,岩体极破碎,自稳能力差,开挖时拱部易坍塌,侧壁易失稳,该层揭露厚度为34.8m~43.8m。 A洞口段岩层产状为148°∠33°,节理J1:160°∠65°;节理J1密度5-7条/m;节理水平延伸一般小于1.5m,竖向切深约1.0m,微张至闭合状,裂隙为方解石脉、泥质充填。相对应的岩石完整性系数Kv=0.63。 B洞口段岩层产状为332°∠40°,节理J2:61°∠75°;节理

J3:186°∠74°。节理J2密度5-7条/m;节理J3密度4-6条/m;节理水平延伸一般小于1.0m,竖向切深约1.0m,微张至闭合状,裂隙为方解石脉、泥质充填,相对应的岩石完整性系数

Kv=0.49。隧道左线、右线均位于断裂破碎带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隧道V级围岩为泥质结构强风化千枚岩,围岩深灰色,千枚状构造,千枚岩遇水后软化为粉末状,泥化呈淤泥状。

四、地质病害及处理措施

1、边坡滑塌

该隧道左线出口右侧位于地表冲沟一侧,埋深1m~5m,左侧埋深24m,形成严重偏压,原设计ZK117+673-ZK117+663采用M偏压型明洞衬砌形式(明挖法)进洞,边仰坡开挖过程中出现多次滑塌,进洞异常艰难,且进洞方向右侧临时边坡高达16多米,植被破坏严重。

(1)原因分析。第一,隧道出口埋深较浅,处于严重偏压地段,开挖坡脚后边坡松散堆积体难以自稳形成滑塌。

第二,隧道出口位于地表冲沟一侧,常年饱水丰富,极不稳定。

(2)处理方案。第一,在进洞方向左侧设置偏压挡墙(ZK117+673-ZK117 +655)。第二,延长护拱(ZK117+673-ZK117+655),施作大管棚后进洞。第三,进洞方向右侧护拱拱脚预设锚管(5米φ50×5锁脚钢管4根/榀),以加强护拱与山体连接。

ZK117+673~+615埋深最低为1.5m,右侧为冲沟,左侧存在严重偏压,故将原来套拱变更为偏压套拱,在出洞方向左侧拱脚预设钢管(5mφ50*5锁脚4根/榀)以加强与山体的连接,原管棚长度增加至58m。

2、收敛变形较大

自进入暗洞开挖后,隧道频繁出现围岩变形,初期支护开裂,拱顶下沉等现象。当开挖至ZK117+600处时,隧道顶部位公路出现开裂和下沉现象,洞顶地表出现大量长度2~7m不等宽度2~13mm的裂缝。经设计单位现场查看后,确定将ZK117+673~+655段原有衬砌形式变为VX浅埋复合式衬砌,并每榀拱架拱腰打设5根φ50*5长5m间距为50cm的注浆小导管,同时在原预留变形量基础上增加10cm(原设计预留沉降量15cm)。在采取以上加固措施后,

隧道内初期支护喷射砼仍出现裂缝、掉块、拱架变形等现象。尤其是导洞施工至ZK117+555处时,主洞掌子面位于ZK117+560,邻近几日降雨,导洞、主洞掌子面均出现渗水,已经施工段落初期支护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加剧,初期支护出现开裂,拱架下沉严重,为保证施工安全,停止掌子面掘进,对已经掘进ZK117+555的段落进行临时支撑,但导洞掌子面增加的临时支撑严重变形失稳,经观测下沉近45cm,现场又临时增加φ108×6mm无缝钢管支撑,也同样出现下沉,钢管变形弯曲。在雨水过后,ZK117+620-555仍有不同程度的下沉变形,其中ZK117+607.5~+565变形更为严重,最大侵限为49.9cm,严重影响二衬厚度。

(1)分析原因。第一,隧道出口段埋深较浅,断面大,围岩破碎,开挖后自稳能力较差。第二,隧道出口位于地表冲沟一侧,常年饱水丰富,千枚岩具有微膨胀性,开挖后含水量变化,致使围岩极不稳定。

(2)处理方案。ZK117+606.9~ZK117+555段由于初期支护变形、已侵入二衬,需换拱处理,处理方案为:首先,停止掌子面掘进施工,封闭掌子面,对隧道洞顶的裂缝用水泥浆灌注,然后用3:7灰土封口,对洞顶隧道轴线方向进行观察,对存在积水及时进行排水。其次,按照双侧壁临时支护形式对ZK117+606.9~ZK117+555段进行临时加固,临时加固采用

I20b工字钢、连接钢板采用厚δ18mm、纵向采用I20b工字钢连接。最后,对侵限段每1m进行段面侵限情况扫描,标出断面侵限部位,从ZK117+606.9向小桩号方向逐榀拱架侵限段进行钢拱架更换,从边墙到拱顶逐段进行更换,ZK117+606.9~ZK117+555采用φ50×5小导管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小导管径向布置,纵环向间距:1.2×1.0m。(其中ZK117+606.9~

ZK117+569换拱采用I22b型钢支护),连接筋设置与Ⅴ级浅埋相同;对于ZK117+575~

ZK117+555段初期支护先进行落底成环后,再进行上断面换拱处理,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每换拱完成10m后浇二衬砼,然后继续下一段换拱处理。

五、结束语

总之,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率的交通设施,选择公路隧道能有效缩短时空距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隧道建设事业开展地如火如茶。由于隧道大量穿越软弱松散围岩且常处于浅埋偏压状态,对隧道受力变形产生不利影响。大跨度小间距隧道与普通公路隧道相比,能更好地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工程修造与维护成本。但是,大跨度小间距隧道开挖断面大、施工流程复杂,受浅埋偏压软弱松散围岩影响明显,极易引发工程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大跨度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对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乐平.软岩层中小间距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