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文明礼仪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华文明礼仪的看法

在古代,礼主要讲述的就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观念,最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若违背,那便是不忠。忠孝义构成了当时礼的总纲,但却过于注重等级观念,而产生了偏差,偏离了礼存在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却为孔子他们所推崇。如西周时,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他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

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

但这种所谓的有秩序的社会,却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令他们只能生活在礼的枷锁下,无法自由的生活。毋庸讳言,古代的礼仪道德是产生在阶级社会里的,它必然带有产生它的那个社会的深深烙印,有着它不合理的一面,诸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内容,则成为桎梏思想、扭曲人格、扼杀生命的罪恶渊薮。古代礼仪道德的弊端,有的是它本身就存在着的,也有的则是实行礼仪的人造成的。历代统治者往往用礼仪来钳制老百姓,而他们自己却不受其约束,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实也就成了伪礼。

然而,从礼仪制度与风俗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和影响深远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之为礼文化。礼仪原来本是民众的风俗习惯,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出于治理的需要,将其中一部分风俗习惯固定化、程式化、复杂化、神秘化,上升为礼制。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儒家的一再倡导,礼制反过来又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礼制下沉,就成为通常听说的礼俗。

儒家主张“以礼治国”,儒家所提倡的礼,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无所不容,其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诸如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内容,无疑是二生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提升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并且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举个例子,“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程门立雪”的故事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而现代所谓的礼仪,也有不少却又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很少有有钱的人会对贫穷的人客气而不带一丝藐视,但对其他有钱的人却又是十分注重自己的表现。狗眼看人低几乎是每个人的习性了,很少有人能摆脱这个惯性。城市里的人见到农村来的民工,总会曲而避之,不是因为礼的缘故,而是嫌他们脏。但是那些人之中又有几个的祖先不是农民呢,他们平常吃的,用的,又有多少不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呢,他们有什么资格去嫌弃那些同样是一直在靠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家人的民工呢!

我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所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仪节;又

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有着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还希望所遇见的人都是彬彬有礼的,希望自己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也就是说,他们都欢迎礼仪,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的社会里。但是,礼仪的社会又必然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许许多多的约束,用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规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怎样做才会受到赞赏,而怎样做却会引起反感,凡此种种,使人不能随心所欲,于是又使得有一些人对礼仪讨厌起来,觉得它太繁缛,有时候甚至是太缚人手脚。

显然,这是在礼仪领域里必然会遇到的一对矛盾。一方面,从客观上说,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礼仪规范都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是弊端,比如通常所说的繁文缛节就是一例,所以总有人试图要变革它,使得它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有利于吏立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又不至于变成阻碍社会进步、妨导人们个性发展的一种弊端。

事实上,社会礼仪沿革至今乃远远没有达到、而且几乎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另一方面,每个人既然生活在一个群体的社会里,他要交际往来,就必得去遵循在这个时代、这个民族中共同通行、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有时候,即使并非是自己的本性使然,也得强制目己接受这种约束,养成这种习惯,遵循这种规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混乱,人际关系就会受损。可以说讲究礼仪是每个人应有的自我修养。

因而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要而且必须要加强文明礼仪素质教育,必须在全民中融入礼仪,让人们懂礼仪,懂礼节,还是要加强教育与道德素质修养啊。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也不能白叫,中国自从2500多年就提倡“礼”了,善,和,不管怎样,这些文明礼仪制度和思想到现在还一直影响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我们中华民族和对我们大家都很有用。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懂礼貌啊,儿童要对长者懂礼貌,长者也要对儿童示意。农民对官员懂礼貌,官员也要对农民打招呼,互相尊敬,互相敬重,还要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和礼让的心,要懂得你生活在社会上,你和社会组成一个整体,不能以权和钱来衡量人,而要从其他的综合方面,走对面的时候也要正和注意礼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