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的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课件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730f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d.png)
术后评估
术后,医生可以通过MRI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通过观察术后MRI图像的变化, 医生可以判断手术是否成功,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
THANKS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足底筋膜的形态和信号变化,有助于判断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同时,MRI还可以发现足底筋膜内部的钙化和撕裂等并发症。
骨髓炎
01
骨髓炎是骨组织的感染,MRI表 现为骨皮质增厚、骨髓水肿和软 组织肿胀。
02
MRI可以早期发现骨髓炎的征象, 如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胀等。同 时,MRI还可以评估感染的范围 和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I可以检测出踝关节和足部的骨折、 脱位、韧带损伤、肌腱损伤、关节炎 等疾病。
MRI踝关节和足部成像的优缺点
优点
MRI成像清晰度高,能够多角度、多 层面地显示踝关节和足部的结构,有 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同时,MRI检查 无辐射、无创,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缺点
MRI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另外, 由于磁场的存在,MRI检查不适用于 体内植入金属或磁性物质的患者。
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的慢性劳损或创伤 引起的炎症反应,MRI表现为跟腱增 厚和信号异常。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跟腱的形态和信 号变化,有助于判断炎症的程度和范 围。同时,MRI还可以发现跟腱内部 的钙化和撕裂等并发症。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由于足底筋膜的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MRI表现为足底筋膜增厚和 信号异常。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课件
$number {01}
目
• 踝关节和足部MRI基本原理 • 踝关节MRI解剖结构 • 足部MRI解剖结构
01
踝关节和足部MRI基本原理
MRI技术简介
术后,医生可以通过MRI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通过观察术后MRI图像的变化, 医生可以判断手术是否成功,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
THANKS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足底筋膜的形态和信号变化,有助于判断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同时,MRI还可以发现足底筋膜内部的钙化和撕裂等并发症。
骨髓炎
01
骨髓炎是骨组织的感染,MRI表 现为骨皮质增厚、骨髓水肿和软 组织肿胀。
02
MRI可以早期发现骨髓炎的征象, 如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胀等。同 时,MRI还可以评估感染的范围 和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I可以检测出踝关节和足部的骨折、 脱位、韧带损伤、肌腱损伤、关节炎 等疾病。
MRI踝关节和足部成像的优缺点
优点
MRI成像清晰度高,能够多角度、多 层面地显示踝关节和足部的结构,有 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同时,MRI检查 无辐射、无创,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缺点
MRI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另外, 由于磁场的存在,MRI检查不适用于 体内植入金属或磁性物质的患者。
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的慢性劳损或创伤 引起的炎症反应,MRI表现为跟腱增 厚和信号异常。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跟腱的形态和信 号变化,有助于判断炎症的程度和范 围。同时,MRI还可以发现跟腱内部 的钙化和撕裂等并发症。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由于足底筋膜的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MRI表现为足底筋膜增厚和 信号异常。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课件
$number {01}
目
• 踝关节和足部MRI基本原理 • 踝关节MRI解剖结构 • 足部MRI解剖结构
01
踝关节和足部MRI基本原理
MRI技术简介
《踝关节镜技术》课件
![《踝关节镜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c3cb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0.png)
技术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更多的患 者带来福音。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技术前景展望
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踝关节镜手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运动医学、老年医学等。同时,随着人们对健 康需求的提高,踝关节镜手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功 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随访,提供必要的康 复指导。
04
踝关节镜手术效果与并发症预 防
手术效果评估
01
02
03
疼痛缓解程度
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的 疼痛程度会有明显减轻,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镜下操作
关闭切口
在关节镜下观察关节内结构,了解病变情 况;进行清理、修复或重建等操作,如切 除增生滑膜、修复撕裂的韧带或软骨等。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关节内残余物,缝合 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手术后处理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及时处理 并发症;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进行疼痛控 制和康复训练。
创新发展
未来踝关节镜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新型材料、新型手术器械、新型手术方法等都将不断涌现,推动踝关节镜技 术的发展。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不断交流与合作,踝关节镜技术也将走向国际化,医生和学者将更加频繁地进行学 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THANKS。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进行皮肤准 备,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干燥;进行抗生素皮试,预防术后感染。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更多的患 者带来福音。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技术前景展望
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踝关节镜手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运动医学、老年医学等。同时,随着人们对健 康需求的提高,踝关节镜手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功 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随访,提供必要的康 复指导。
04
踝关节镜手术效果与并发症预 防
手术效果评估
01
02
03
疼痛缓解程度
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的 疼痛程度会有明显减轻,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镜下操作
关闭切口
在关节镜下观察关节内结构,了解病变情 况;进行清理、修复或重建等操作,如切 除增生滑膜、修复撕裂的韧带或软骨等。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关节内残余物,缝合 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手术后处理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及时处理 并发症;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进行疼痛控 制和康复训练。
创新发展
未来踝关节镜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新型材料、新型手术器械、新型手术方法等都将不断涌现,推动踝关节镜技 术的发展。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不断交流与合作,踝关节镜技术也将走向国际化,医生和学者将更加频繁地进行学 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THANKS。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进行皮肤准 备,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干燥;进行抗生素皮试,预防术后感染。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f1e97a5727a5e9846a6106.png)
– 根据损伤机制分型 ➢ 旋后内收(supination-adduction) ➢ 旋后外旋(supination-external rotation) ➢ 旋前外展(pronation abduction) ➢ 旋前外旋(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
21
Lauge-Hansen 分型
12
影像学检查——外侧复合体
– 在Mortis位和侧位片上观察腓骨的移位和短缩 – 在Mortis位注意有无胫腓线的断裂
13
影像学检查——距骨
– 距骨倾斜 – 距骨半脱位 – 距骨顶骨折
距骨倾斜、半脱位
14
影像学检查——后踝
– 在侧位片上可以估计后踝骨折的大小和位置 – 最好通过CT扫描来明确
24
旋后-外旋型(SER)
I度:下胫腓前联合损伤 II度:腓骨短斜形骨折(骨折线方向往往从前下到后上) III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撕脱骨折 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25
旋前-外展型(PA)
I 度: 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 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下胫腓联合处或以上的腓骨骨折,胫距关节顶部前外侧压缩
•距腓后韧带—— 限制距骨向后移位 和旋转
4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包括下胫腓前韧带和后韧带,其间有牢固的骨间 韧带。连接下胫腓,是维持踝穴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
5
生物力学——踝关节的活动
距骨前宽后窄,踝关节跖屈时踝关节不稳定?
NO!!
▪ 踝关节在正常活动时距骨始终与踝穴完全匹配 ▪ 距骨就像截头去尾的一个圆锥体 ▪ 当踝关节活动时,距骨顶沿其外侧基底发生旋
转
6
踝关节滑车的结构
21
Lauge-Hansen 分型
12
影像学检查——外侧复合体
– 在Mortis位和侧位片上观察腓骨的移位和短缩 – 在Mortis位注意有无胫腓线的断裂
13
影像学检查——距骨
– 距骨倾斜 – 距骨半脱位 – 距骨顶骨折
距骨倾斜、半脱位
14
影像学检查——后踝
– 在侧位片上可以估计后踝骨折的大小和位置 – 最好通过CT扫描来明确
24
旋后-外旋型(SER)
I度:下胫腓前联合损伤 II度:腓骨短斜形骨折(骨折线方向往往从前下到后上) III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撕脱骨折 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25
旋前-外展型(PA)
I 度: 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 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下胫腓联合处或以上的腓骨骨折,胫距关节顶部前外侧压缩
•距腓后韧带—— 限制距骨向后移位 和旋转
4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包括下胫腓前韧带和后韧带,其间有牢固的骨间 韧带。连接下胫腓,是维持踝穴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
5
生物力学——踝关节的活动
距骨前宽后窄,踝关节跖屈时踝关节不稳定?
NO!!
▪ 踝关节在正常活动时距骨始终与踝穴完全匹配 ▪ 距骨就像截头去尾的一个圆锥体 ▪ 当踝关节活动时,距骨顶沿其外侧基底发生旋
转
6
踝关节滑车的结构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行业荟萃.ppt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行业荟萃.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fb21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b.png)
可触及间隙。
检查者一手稳定小 腿下方,另一只手 握住跟骨,使踝关 节跖屈20°,将跟 骨与距骨向前拉出 踝穴
前抽屉试验
足过多前移(伴有 摩擦音)--阳性
胫腓前韧带、前关节 囊和跟腓韧带的结构 完整
内翻应 力试验
在前抽屉试验阳性的基础上检查跟腓韧带的损伤
把病人的足跟放在手掌内内翻跟骨和距骨,在踝穴内 距骨的过度内翻活动--阳性
影像学检查方法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周围韧带
• 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内侧三角韧带 ,胫腓联合韧带
•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 带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 距腓前韧带损伤常见,此韧带是限制距骨前脱位及踝关节 跖屈的主要结构,此韧带与关节囊相邻,典型表现为上下 两层结构(图1、图2)。中间有腓动脉穿支穿出,并和外 踝动脉交通
• 跟腓韧带也起自外踝前面,起点位于距腓前韧带下方。 在踝关节中立位,此韧带斜行向下后止于跟骨外侧面的后 方部分。 此韧带被腓骨肌腱覆盖,仅有1cm处韧带外露 ,箭头所 示,外露部分
距腓后韧带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 距腓后韧带起自踝筋膜,位于外踝内侧面,基本平行止 于距骨后外侧面。在踝关节跖屈或中立位,该韧带松弛, 当背伸位时,此韧带紧张。由于此韧带呈束形,其止点不 仅仅是一个特定区域
跖屈
* 正常活动范围 0°~50°
• 阻力实验:让病人用趾站立,通过身体的重量给
予阻力。
• 意义:①腓肠肌、比目鱼肌损伤;②跟腱炎;③跟
后滑囊炎
距下(后足)内翻
* 正常活动范围 0°~5°
• 阻力实验:一只手稳定小腿的下端,用另一只手
检查者一手稳定小 腿下方,另一只手 握住跟骨,使踝关 节跖屈20°,将跟 骨与距骨向前拉出 踝穴
前抽屉试验
足过多前移(伴有 摩擦音)--阳性
胫腓前韧带、前关节 囊和跟腓韧带的结构 完整
内翻应 力试验
在前抽屉试验阳性的基础上检查跟腓韧带的损伤
把病人的足跟放在手掌内内翻跟骨和距骨,在踝穴内 距骨的过度内翻活动--阳性
影像学检查方法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周围韧带
• 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内侧三角韧带 ,胫腓联合韧带
•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 带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 距腓前韧带损伤常见,此韧带是限制距骨前脱位及踝关节 跖屈的主要结构,此韧带与关节囊相邻,典型表现为上下 两层结构(图1、图2)。中间有腓动脉穿支穿出,并和外 踝动脉交通
• 跟腓韧带也起自外踝前面,起点位于距腓前韧带下方。 在踝关节中立位,此韧带斜行向下后止于跟骨外侧面的后 方部分。 此韧带被腓骨肌腱覆盖,仅有1cm处韧带外露 ,箭头所 示,外露部分
距腓后韧带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 距腓后韧带起自踝筋膜,位于外踝内侧面,基本平行止 于距骨后外侧面。在踝关节跖屈或中立位,该韧带松弛, 当背伸位时,此韧带紧张。由于此韧带呈束形,其止点不 仅仅是一个特定区域
跖屈
* 正常活动范围 0°~50°
• 阻力实验:让病人用趾站立,通过身体的重量给
予阻力。
• 意义:①腓肠肌、比目鱼肌损伤;②跟腱炎;③跟
后滑囊炎
距下(后足)内翻
* 正常活动范围 0°~5°
• 阻力实验:一只手稳定小腿的下端,用另一只手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912b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c.png)
17
踝关节运动
1、活动范围:背伸10-20 ° ,跖屈25 °-35 ° 2、踝关节背伸时,踝关节可增宽1.5-2.0mm 3、距骨向外侧移位1mm,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
减少约42%
18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外侧结构紧张,内侧松弛
19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内侧结构紧张,外侧松弛
20
内收、外展
➢内收和外展是距骨在关节 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6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 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 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 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 胫腓骨全长像
踝穴位摄片
24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25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旋后/内翻 S.A . 旋后/外旋 S.L. 旋前/外展 P.A . 旋前/外旋 P.L.
内翻 内翻 外翻 外翻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时距骨上关节面转向 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反 之为外展
21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是指距骨相对 胫骨的活动,是距骨发生在 水平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反之 外旋
22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外力,如敲击或撞击,直接作用
于局部可致骨折
23
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
68
踝关节运动
1、活动范围:背伸10-20 ° ,跖屈25 °-35 ° 2、踝关节背伸时,踝关节可增宽1.5-2.0mm 3、距骨向外侧移位1mm,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
减少约42%
18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外侧结构紧张,内侧松弛
19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内侧结构紧张,外侧松弛
20
内收、外展
➢内收和外展是距骨在关节 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6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 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 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 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 胫腓骨全长像
踝穴位摄片
24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25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旋后/内翻 S.A . 旋后/外旋 S.L. 旋前/外展 P.A . 旋前/外旋 P.L.
内翻 内翻 外翻 外翻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时距骨上关节面转向 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反 之为外展
21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是指距骨相对 胫骨的活动,是距骨发生在 水平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反之 外旋
22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外力,如敲击或撞击,直接作用
于局部可致骨折
23
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
68
踝关节mri ppt课件
![踝关节mri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59f3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4.png)
拇长 屈肌
跟 腱
拇长 屈肌
跟 腱
胫骨前 肌腱 跟 腱
跗骨窦
趾长 伸肌
拇长 伸肌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浅层部分: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 韧带组成
• 深层部分:胫距前韧带和胫距后韧带组 成
胫跟 韧带 跗骨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距腓前韧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同的特点; • MRI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脂肪抑制像比
同位素扫描更为敏感;
七、肿瘤性病变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纤维瘤
跖痛症
• 跖骨头挤压跖神经引起的跖部疼痛症, 多发在第2/3、3/4趾蹼之间;
• 长期反复机械性压迫摩擦作用,足内侧 肌劳损萎缩,使第2/3、3/4趾下垂挤压 足底神经;
• MRI:跖骨头突起的低到中等信号肿块, 神经瘤在T2WI呈高信号(Morton Neuroma);
Tarsal coalition
其他病变
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常见原因是反复外伤或重复 压迫;
• 运动员和肥胖人多见; • 筋膜及筋膜周围组织炎性变化;
足底筋膜炎MRI表现
• 足底筋膜炎厚度增加呈梭形(正常为 3.22mm +/- 0.44mm );
距腓后韧带
踝关节横断解剖主要结构示意图
胫骨前 肌腱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 肌及肌 腱
拇长伸 肌腱
趾长伸 肌腱
腓骨 长短 肌腱
外侧副韧带
• 距腓前韧带 • 跟腓韧带 • 距腓后韧带
跗骨窦(sinus tarsi)示意图
跗骨窦(sinus tarsi)MRI
MRI踝关节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MRI踝关节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f0f5b55ef7ba0d4a733bb8.png)
.
Shanghai Jiao Tong U3n7iversity
跟腱变性
冠状位STIR
.
横断位STIR
Shanghai Jiao Tong U3n8iversity
跟腱断裂
TIWI
.
STIR
Shanghai Jiao Tong U3n9iversity
跟腱完全断裂
T1WI
.
STIR
Shanghai Jiao Tong U4n0iversity
急性不完全撕裂(1~2级) 肌腱增粗,T2WI上信号强度
升高但小于肌腱的1/2
慢性部分撕裂
肌腱增粗,质子密度加权像上 呈中等信号,T2WI上信号升 高不明显
腱鞘滑膜炎
肌腱正常或轻度增粗,肌腱周 围腱鞘积液,T2WI上信号增 高
.
Shanghai Jiao Ton的创伤,CT能显示距跟关 节、跗骨之间的横向关节和踝关节胫距部的解剖
MRI能够较好地显示复杂的软组织解剖,是唯一能 够直接显示透明关节软骨的图像
.
Shanghai Jiao Tong U1n1iversity
韧带显示技术要点
➢T1WI及PDW能清晰显示踝关节解剖,T2WI及
病和痛风
➢ 急性断裂:易患因素包括慢性跟腱炎和部 分撕裂
.
Shanghai Jiao Tong U3n6iversity
跟腱断裂
MR表现:(信号+形态)
➢ 正常跟腱呈均匀低信号 ➢ 脂肪抑制T2WI图像上,跟腱内部或跟腱周围软组
织出血或水肿表现为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表 现为跟腱连续性中断或不伴波浪状回缩 ➢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 撕裂处增粗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可见疏松的连接
踝关节影像诊断 ppt课件
![踝关节影像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3562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f.png)
号) ➢ 滑膜炎、液体和韧带扭伤(T1WI低信号;T2WI高
信号)
➢ 在距下关节后面前、后微隐窝处的液性信号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常见到踝外侧韧带撕裂,外踝肿胀
跗骨窦综合征
T1WI
T2WI
MR关节造 影
三角籽骨综合征
病因病理机制: 多见于经常跖屈的患者,如芭蕾舞演员、登山运
病因:肌腱囊肿、水肿、滑膜增生、跗骨融合、 先天或获得性骨和肌肉软组织异常
临床表现:疼痛感觉异常和胫后神经所支配的肌 肉运动功能下降
静脉扩张是神经受压最常见的病因和手术指征。
跗骨管综合征
跗骨管综合征伴 发的多个高信号 的曲张静脉(箭
头)
跗骨窦综合征
病因病理机制: ➢ 跗骨窦位于跟距关节间,呈圆锥形,其内有神经、
动员、足球运动员 三角籽骨位于距骨后缘 足强制性跖屈导致胫骨后下缘或跟骨上缘撞击 三角籽骨、距骨后三角、周围软组织、肌腱损伤
(后踝撞击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后踝疼痛,活动受限
三角籽骨综合征
MR表现: 三角籽骨或距骨后三角结构模糊和变形,T1WI信
号降低, T2WI信号升高 周围脂肪水肿 屈踇趾长肌腱信号升高,见鞘膜积液 胫骨后下跟骨上缘骨结构形态变化和信号异常。 三角籽骨和距骨退行性囊变
在MRI上多表现为紧贴腱鞘生长的异常信号,边 界清楚,T1WI上与骨骼肌信号相仿,T2WI上信号 可以不均匀,这可能是由于含铁血黄素的存在、 囊变以及出血所致。
MRI: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脓肿 壁在T1WI为中高信号,增强后有明显强化。病灶 周围的强化带呈T1W及T2W低信号带。
撞击综合征
一种由复杂创伤所造成的疼痛状态,以慢性、进 行性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综合性病变
信号)
➢ 在距下关节后面前、后微隐窝处的液性信号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常见到踝外侧韧带撕裂,外踝肿胀
跗骨窦综合征
T1WI
T2WI
MR关节造 影
三角籽骨综合征
病因病理机制: 多见于经常跖屈的患者,如芭蕾舞演员、登山运
病因:肌腱囊肿、水肿、滑膜增生、跗骨融合、 先天或获得性骨和肌肉软组织异常
临床表现:疼痛感觉异常和胫后神经所支配的肌 肉运动功能下降
静脉扩张是神经受压最常见的病因和手术指征。
跗骨管综合征
跗骨管综合征伴 发的多个高信号 的曲张静脉(箭
头)
跗骨窦综合征
病因病理机制: ➢ 跗骨窦位于跟距关节间,呈圆锥形,其内有神经、
动员、足球运动员 三角籽骨位于距骨后缘 足强制性跖屈导致胫骨后下缘或跟骨上缘撞击 三角籽骨、距骨后三角、周围软组织、肌腱损伤
(后踝撞击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后踝疼痛,活动受限
三角籽骨综合征
MR表现: 三角籽骨或距骨后三角结构模糊和变形,T1WI信
号降低, T2WI信号升高 周围脂肪水肿 屈踇趾长肌腱信号升高,见鞘膜积液 胫骨后下跟骨上缘骨结构形态变化和信号异常。 三角籽骨和距骨退行性囊变
在MRI上多表现为紧贴腱鞘生长的异常信号,边 界清楚,T1WI上与骨骼肌信号相仿,T2WI上信号 可以不均匀,这可能是由于含铁血黄素的存在、 囊变以及出血所致。
MRI: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脓肿 壁在T1WI为中高信号,增强后有明显强化。病灶 周围的强化带呈T1W及T2W低信号带。
撞击综合征
一种由复杂创伤所造成的疼痛状态,以慢性、进 行性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综合性病变
踝关节骨折PPT演示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fe90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1.png)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固定架固定
通过手术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骨 折端,直视下将骨折块复位并使用钢 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 伤的患者,可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待 软组织修复后再行内固定治疗。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
在关节镜引导下进行微创手术,复位 骨折块并使用内固定物固定,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康复训练与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
中期康复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踝关节 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 功能恢复。
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负重行走、抗 阻训练等强度更大的康复训练。
晚期康复训练
预防并发症
在骨折完全愈合后,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 、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训练,以恢复踝 关节的正常功能。
远程医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将在踝关节骨 折的诊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和 获得专业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可以 进一步提高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准确 性。
03
踝关节骨折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01
02
03
闭合复位
在X光或CT引导下,通过 手法复位骨折块,并使用 石膏、支具等外固定方法 维持复位。
药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促进骨折 愈合的药物,如非甾体抗 炎药、钙剂等。
定期复查
定期拍摄X光片或CT,观 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踝关节骨折通常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 起,如车祸、高空坠落等事故,或运 动过程中扭伤、撞击等。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关节炎症、既往踝关节损 伤等可增加踝关节骨折的风险。
_踝关节
![_踝关节](https://img.taocdn.com/s3/m/90a26bb0ee06eff9aef807ee.png)
所有腿部、踝部和足部的骨性、韧带结构都应该仔细地触诊, 以明确触痛点和骨擦音。随后应进行踝关节地应力检查,以明 确是否存在踝关节韧带损伤或稳定性丧失。内侧韧带结构损伤 或韧带稳定性丧失 是否存在,是决定采取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 疗地重要因素。同时应注意腿或足地筋膜室张力,确认是否存 在筋膜室综合征。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注意对神经血管状况的评 估。
通用准则可有助于评估运动员重返运动是否安全,包括运动范 围完全且无痛,力量恢复至少90%,平衡和本体感觉达到损伤前水 平,以及对再损伤风险和如何避免的彻底理解。使运动员重返运 动的决定应由多人参与,包括教练、物理治疗师、医生和队内训 练师。体育活动应在次最大强度中恢复,运动员应随着力量的增 加而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 评估与治疗 • 治疗模式 • 损伤后康复活动
评估与治疗
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之前,物理治疗师应对个体的伤势进行全面的评估。初 步评估的重点有三个方面:对损伤进行认定,对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及制订一 个多学科计划来治疗患者和使他们尽早恢复正常活动。
评估完成后,开始设计康复计划。为了有效地要,因为它们与运动行为关系密切。研究显示总人口中足踝 疾病的发病率高达80%。对于特殊群体,如运动员,足部损伤同样高发——仅跑 步运动员中膝关节以下部位损伤就占40%~50%。
治疗模式
冷疗 热疗 超声 离子导入 神经肌肉电刺激
冷疗
冷疗,即将低温用于损伤部位的疗法,在 急性期的炎症消退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应 用冷敷的局部效应包括降低代谢率、促进血 管收缩、减轻疼痛和肿胀。在急性损伤过程 中冷敷最有益的效应是降低局部的需氧量。 冷敷的应用降低了细胞的代谢率,进而大大 地减少了细胞存活所需的氧。通过减少因为 缺氧导致的死亡细胞的数量,限制了继发性 缺氧的严重程度。细胞死亡越少,损伤区域 的炎性物质的释放也就越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X线平片———正位
❖ 显示内、外踝,距骨上面及胫骨 关节面的影像
❖ 远端胫、腓骨关节面,外踝与距 骨是重叠的
常规X线平片——侧位
❖ 清晰显示后踝以及距骨的前 面的影像
❖ 内、外踝相互重叠
常规X线平片
正位显示:内、外踝骨折
侧位显示:后踝也有骨折
特殊体位——踝穴位
❖摄片方式:踝关节以正位为主轴,脚尖内旋 15--20°。
踝关节损伤——肌腱部分、完全撕裂
T2WI显示跟腱增粗,呈混杂 信号;周围软组织水肿
踝关节损伤——肌腱部分、完全撕裂
踝关节感染性病变
❖踝关节结核(与其它部分的骨关节结核有相 似的特点)
❖化脓性踝关节炎(与其它部分的化脓性骨关 节炎有共同的特点)
踝关节感染性病变——结核
X线表现: ❖ 关节面骨质呈虫蚀样破坏,
特殊体位——踝穴位
❖摄片位和 效果图
CT检查
横断位
CT检查
MPR(冠状位)
MPR(矢状位)
CT检查
VR
MRI检查
T1WI
T2WI
FSE T2WI
MRI检查
T1WI
T2WI
FSE T2WI
平片、CT、MRI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合理 应用
三者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了解三种检查各 自的特点,根据病情合理使用。
❖韧带在MRI上表现 为纤维索条样改变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损伤
❖连续性中断 ❖T2弥漫性高信号 ❖并发水肿、出血和
肉芽组织---肿块样 表现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损伤
跟腓韧带损伤
诊断要点: ❖ 失去正常形态 ❖ T2WI呈高信号 ❖ 边缘模糊
跟腓韧带损伤
踝关节损伤——肌腱部分、完全撕裂
❖ 10-20%的跟腱损伤临床上难以判断,MRI成为必要 ❖ 完全或部分撕裂临床上有时诊断困难,需要影像检查判定,
首选X线平片 优点:平片对骨结构的空间分辨力最高。
显示病灶整体(定位定性),为CT、MR 扫描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缺点:软组织层次显示差,骨性结果为重叠影
平片、CT、MRI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合理 应用
❖ CT密度分辨力高,无结构重叠。 能显示细微骨折,能行多平面重组(MPR)、 VR图像,从多方位显示骨折的情况。 显示软组织有无肿胀,关节囊有无积液。
MRI:显示三角骨骨髓水肿
跗骨窦综合症(Sinus tarsi syndrome)
❖跗骨窦的组成: 由距骨沟和跟骨沟组成; 窦内含跟距骨间韧带、脂肪垫和跟
距关节滑囊;
跗骨窦综合症(Sinus tarsi syndrome)
❖普通 X线平片显示骨质和关节无 异常表现
❖CT亦不能发现病变
跗骨窦综合症(Sinus tarsi syndrome)
周围骨质疏松 ❖ 关节间隙变窄 ❖ 周围脓肿形成
踝关节感染性病变——结核
X线片显示跗骨局部见斑片稍低密度灶,未见典型的虫 蚀样骨质破坏,关节间隙也无明显的狭窄改变
踝关节感染性病变——结核
CT显示内外踝、距骨、跟骨以及跗骨多发虫蚀样骨质 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气
踝关节感染性病变——结核
CT显示内外踝、距骨、跟骨以及跗骨多发虫蚀样骨质 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气
踝关节感染性病变——结核
内外踝、距骨、跟骨都有骨质破坏
踝关节骨关节炎
❖普通平片、CT及MRI都能显示关节间隙的 狭窄,骨质增生硬化,以及软骨下骨质的 改变
❖MRI评价关节软骨改变有很高的价值;可显 示软骨变薄、信号不均、部分软骨层的信 号消失
MRI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 X线平片及无法诊断
踝关节损伤——肌腱部分、完全撕裂
❖ 完全撕裂: 跟腱附着点上3~4cm常见; 矢状位用于T2WI显示肌腱及其周围软组织出血和水肿; 横断位用于显示积液、出血或跟腱炎症变化、评价其它肌腱和踝关节支持
带的完整性; ❖ 部分撕裂:
表现为线状或局灶的高信号和局灶纤维增厚; 肌腱联合处增厚;
❖ 缺点不能显示肌腱、韧带以及软骨的损伤
平片、CT、MRI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合理 应用
❖ MR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最佳,在关节及软 组织损伤的定性诊断价值最高。
❖ 适合于显示踝关节非骨性结构的损伤, 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以及关节软骨的 损伤
❖缺点:禁忌症:病情危重患者、有心脏起
踝关节的损伤——隐匿性骨折
踝关节骨关节炎
❖踝关节间隙狭窄 ❖骨质增生硬化 ❖软骨的改变 ❖软骨下骨质的改变
足踝相关综合征
❖三角骨综合征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跗骨窦综合征
三角骨综合征(os trigonum syndrome)
❖跗三角骨位于距骨后下部,多呈三角 形,也可呈圆形、椭圆形
❖ 可来自于二次骨化中心与距骨后缘骨性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失败,靠软骨连 接。
踝关节病变的影像检查与诊断
大体解剖与影像解剖
♪ 踝关节包括:胫距关节、远端胫腓关节、 距下关节
♪ 踝关节组成 1、胫腓骨、距骨、跟骨 2、三个主要韧带组: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韧带联合复合体
踝关节病变的影像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前后位、侧位、踝穴位
♪ CT 平扫、三维重建(MPR、VR)
♪ MRI 常规MRI、增强MRI、关节腔造影
❖隐匿性骨折也称骨挫伤,常规X平片及CT 多无阳性表现
踝关节正侧位未见骨折征象
踝关节的损伤——隐匿性骨折
踝关节CT平扫未见骨折征象
踝关节的损伤——隐匿性骨折
T1WI外踝斑片低信号 T2WI压脂见斑片高信号
STIR见斑片高信号
踝关节损伤——韧带损伤
❖正常韧带在MRI所 有序列上均表现为 低信号
❖轴位和冠状位能显 示其全貌
❖作用:远侧胫、腓骨关节面不互相重叠,外 踝内侧缘与距骨不重叠
❖适应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的摄片方式,可利 于诊断,可显示踝关节功能 恢复情况,更好满足临床要求
特殊体位——踝穴位
足内旋20°正常X线片:所有 的关节间隙等宽;胫骨关节 面的软骨下骨板位于间隙上 方,与腓骨的骨板相延续, 无台阶
当腓骨出现短缩,即使很轻 微的短缩也可表现出台阶, 距骨的外移和内侧间隙的增 宽也可看。
❖ 也可来自三角骨骨性突起骨折后未形成骨性连接
三角骨综合征(os trigonum syndrome)
X线片:三角骨多数呈三角形 边缘光滑或呈锯齿状 仅能显示三角骨的存在
三角骨综合征(os trigonum syndrome)
CT:显示三角骨的存在,并显示三角骨骨质增生、囊变
三角骨综合征(os trigonum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