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标准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401b1183c4bb4cf6ecd114.png)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 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肌层浸润、非转移性膀胱癌治疗—AUAASCOASTROSUO指南
![肌层浸润、非转移性膀胱癌治疗—AUAASCOASTROSUO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3bdc17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a.png)
肌层浸润、非转移性膀胱癌治疗—AUAASCOASTROSUO指南编译:王强来源:肿瘤资讯美国泌尿学会(AUA)、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泌尿肿瘤学会(SUO)联合制定了膀胱肌层浸润、无转移尿路上皮癌的循证治疗指南,并提前在线发表于The Journal of Urology。
预计2017年美国新发膀胱癌79,030例,死亡16,870例。
约25%的新确诊患者为肌层浸润性病变,这一比例相比10年前而言并无改变。
吸烟仍是膀胱癌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估计促进了50%的膀胱肿瘤发生。
其他已证实的危险因素还有致癌物(如芳香胺、多环芳烃、氯代烃)的职业性暴露、因其他恶性病变行盆腔放疗、血吸虫感染、遗传易感性。
近期,美国泌尿学会(AUA)、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泌尿肿瘤学会(SUO)联合制定了膀胱肌层浸润、无转移尿路上皮癌的循证治疗指南,并提前在线发表于The Journal of Urology。
肿瘤资讯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患者首诊评估及会诊1. 治疗前,应充分了解病史并详细体检,包括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时麻醉状态下检查有无浸润。
(临床原则)2. 肌层浸润膀胱癌(MIBC)治疗前,应进行全面分期评估,包括胸部影像检查、腹部及盆腔横断面影像检查,无禁忌症时应行增强影像检查。
实验室检查则应包括全套生化检查(全血计数、肝功能、碱性磷酸酶、肾功能)。
(临床原则)3. 如果考虑有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如微乳头状、巢状、浆细胞样、神经内分泌分化、肉瘤样分化、广泛鳞状或腺样分化)、或肌层侵犯并不明确,则应由有经验的泌尿专科病理医师评估患者的病理资料。
(临床原则)4. 对于新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应根据患者并发症及肿瘤情况考虑并制定治疗方案。
应对患者进行多学科、全面评估。
(临床原则)5. 治疗前,临床医师应与患者就治疗并发症、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对性欲、性功能、生育、肠道功能紊乱、代谢等的影响)进行沟通。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1f19c8844769eae109ed94.png)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 年版)一、概述膀胱癌就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得恶性肿瘤,就是泌尿系统最常见得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 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得第7位;女性为2、2/10 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得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 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得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 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根据2010 年至2014 年美国SEER 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得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 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 6 、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 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与3、51/10 万,男性就是女性得3、3倍;死亡率为2、60/10 万,男、女性膀胱癌得死亡率分别为3、75/10 万与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 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 万例,其中男性6、21 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 6 位)、女性1、84 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 万例。
膀胱癌就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得恶性肿瘤之一,规范与提高膀胱癌得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得危险因素膀胱癌得发生发展就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得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研究证实:内在得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就是膀胱癌最为确定与最主要得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得芳香胺类化合物 4 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得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得患病风险增加2~5 倍,并与吸烟强度与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得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3版(2)
![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3版(2)](https://img.taocdn.com/s3/m/61f7286cf242336c1eb95efb.png)
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3版(2)致医生同行:欢迎订购《指南解读》会员(点击了解详情)欢迎大家对编译内容提批评指导意见,可在文末留言,谢谢!致患者及家属:疾病咨询,可加主编黄医生微信:30842121。
目录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影像学检查原则(BL-A)BL-A,1/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影像检查原则英文版中文版没有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单一随访计划。
随访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并可在患者和医师共同决策后将随访时间延长至5年以上。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期:?非侵袭性膀胱癌的初始分期可能无需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NMIBC的随访:?不推荐常规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7 腹部和盆腔影像学检查●分期?CT尿路造影(CTU,CT urography ) (使用或不使用静脉对比剂的腹部和盆腔CT加排泄性造影)。
?MR尿路造影(MRU,MR urography )可用于肾功能差或对碘对比剂过敏但GFR> 30且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可通过不使用钆对比剂的初始图像和T2图像评估上尿路。
对斑块状或非阻塞性病变和转移性病变的敏感性降低。
?对于碘对比剂和钆对比剂都不能使用的患者,可采用肾脏超声(US)或CT平扫结合逆行性输尿管肾盂造影。
?输尿管镜检查?考虑:对于无蒂或高级别肿瘤,可行使用或不使用静脉对比剂的盆腔MR进行局部分期。
?除CTU外,可行盆腔MR。
?有早期数据表明:如果肾功能不允许使用对比剂进行增强,T2和弥散加权图像可能有助于局部分期。
8,9●NMIBC的随访:(见BL-E)?基线时行上尿路(CTU、MRU、或CT或超声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和腹部/盆腔影像学检查。
对于高风险患者,在12个月后复查上尿路影像检查,以后每隔1-2年复查直至10年。
疑似骨转移的评估●对于骨转移可能性不大的患者,一般不推荐行骨成像检查。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指南解读——BCG免疫治疗篇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指南解读——BCG免疫治疗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24bd88647d27284a735155.png)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指南解读——BCG免疫治疗篇*The interpretation of 2018 EAU guidelines fo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BCG Immunotherapy 张 菁①②,张 林①③,汪 洋①③,曾宪涛①④,靳英辉①④,王行环①④ZHANG Jing,ZHANG Lin,WANG Yang,ZENG Xiantao,JIN Yinghui,WANG Xinghuan摘要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于2018年3月颁布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2018年版)》。
新指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分类分期分级、基于循证医学的流行病学情况、诊断标准、安全而有效的治疗等方面做了论述。
本文重点对其中BCG膀胱内灌注免疫治疗部分进行解读,包括BCG的疗效、菌株、毒力、副作用及相关治疗、最佳剂量及疗程、治疗指征、治疗不成功的原因分类及治疗失败后治疗。
关键词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免疫治疗;指南解读Abstract In March 2018,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2018 edition). The new guideline described the classification, staging, epidemiology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diagnosis,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art of intravesical BCG immunotherapy, including the efficacy, strains, toxicity, side effects ,optimal BCG schedule, optimal dose of BCG , indications, categories of unsuccessful treatment , treatment of BCG failure and recurrences after BCG.Key words Bladder cance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BCG; Immunotherapy; Guideline interpretation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TURB)后有10%~67%的患者在12个月内复发,有24%~84%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1]。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bc53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f.png)
灌注后护理
灌注后的护理对于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 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注意患者的 疼痛、排尿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应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活动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降低肿瘤进展风险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癌细胞容易向 肌层浸润,导致病情恶化。膀胱灌注 治疗能够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降低肿瘤进展的风险。
通过有效的膀胱灌注治疗,可以延长 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减少病情恶化的 可能性。
提高患者生存率
膀胱灌注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 期。
及时、规范地进行膀胱灌注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3 膀胱灌注治疗方 法
药物选择
01
02
03
化疗药物
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用于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 散。
免疫调节剂
如卡介苗(BCG),通过 调节免疫系统来预防肿瘤 复发。
生物反应调节剂
如干扰素,具有抗病毒、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未来,NMIBC的膀胱灌注治疗 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综合 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活质量。
随着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 型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 NMIBC的膀胱灌注治疗将有望 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 转化为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存机会。
THANKS
感谢观看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 注治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contents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6ddf946bec0975f465e234.png)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一)2007一、前言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
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为了进一步统一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利于对膀胱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判定以及与各地区膀胱癌诊疗结果的比较,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在分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以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相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际,经过反复研讨,编写完成了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便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膀胱癌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提供相应有益的指导。
在《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过程中,通过PUBMED医学检索网、中华医学期刊网等对膀胱癌诊断治疗相关论文特别是近10~15年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根据论文可信度的评价,最后《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中共引用342条文献,其中由我国学者在国内或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共41条。
二、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一)流行病学1.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在男性排名第六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
在美国,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位列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之后,在女性恶性肿瘤位居第九位[2]。
2002年世界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10.1/10万,女性为2.5/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男性为4/10万,女性为1.1/10万。
美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24.1/10万,女性为6.4/10万[10。
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数为61 420例(男44 690例,女16 730例),死亡病例数为13 060例(男8 990例,女4 070例)[2]。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60913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1.png)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廖祥鹏;张增利;张红红;朱汉民;周建烈;黄琪仁;汪之顼;王亮;刘忠厚【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4(20)9【摘要】Vitamin D may contribute to widespread effects in human health,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ma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 and to falls and fractures;meanwhile, there have been some conflicting guidelines and inconsistent practices about vitamin D in the West.Given these conditions, some specialists from Osteoporosis Committee of China Gerontological Society develop this practical application guideline for vitamin D and bone health in adult Chinese.This guidelineincludes“Starter Edition”and“Standard Edition”, and the evidence of this guideline mainly comes from the guideline of National Osteoporosis Society in the UK (2013), the report of Institute of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1), supported by some domestic literatures.This guideline addresses the management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dult patients with, or at risk of developing, bone disease.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management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ldhood, in pregnancy or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r end-stag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Stages 4-5) is beyond the topic of this guideline.Based on the published"Starter Edition"in this journal, this"Standard Edition"goes further;and the contents of this guideline includes the setting up of vitamin D thresholds for adultChinese, assessment of vitamin D status, interpretation of 25OHD measurement, detailed plan of vitamin D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strategy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维生素D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作用,维生素D缺乏症( Vitamin D deficiency)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进展、跌倒和骨折;同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不一致维生素D标准和实践方案。
2024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与治疗AUASUO指南修订版
![2024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与治疗AUASUO指南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ea7b8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e.png)
2024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与治疗AUA/SUO指南修订版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泌尿肿瘤学会(suo)指南修订的目的是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循证治疗策略提供进一步参考。
近期,AUA/SUO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024修订版发表于《The丿ournal of C 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其中,对组织学变异、膀胱癌诊断后尿液标记物、膀胱灌注治疗、卡介苗(BCG)维持治疗、增强膀胱镜检查以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更新,对方法i佴D参考文献部分做了进一步修订。
医脉通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一、组织学变异如果正在考虑对组织学变异的患者进行膀胱保留治疗,则临床医生应在初次经尿道膀胱切除术(TURBT)后4-6周内重新进行TURBT分期。
(专家意见)2021年,Iida等人发现,组织学变异的存在是总体生存率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支持组织学变异的高风险阳贡因此,具有混合组织学特征的患者通常不是膀胱保留治疗的理想候选者,最好采用积极的治疗方式。
由千组织学变异高发,临床医生应考虑提供初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专家意见)先前引用的Iida等人的研究支持对卡介苗(BCG)无反应的NMIBC患者存在组织学变异时,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基本原理。
二、膀胱癌诊断后的尿液标记物对千NMIBC患者临床医生可以使用生物标志物UroVy s 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来评估膀胱灌注BCG的反应,并对可疑的标志物进行检测(UroVysion和Im munoCy t�(专家意见)BCG注射后立即出现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尿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
尿液标记物可用千评估膀胱内BCG治疗的反应。
多项研究表明BCG反应与疾病进展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完成诱导BCG后出现持续阳性的UroVysion FISH可能预示着BCG治疗的反应较差,且复发和进展的可能性较高。
临床医生可以使用UroVy s ionFISH作为预测膀胱内BCG治疗反应的早期指导。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方案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d2dde2bceb19e8b8f6ba6c.png)
年 内复发 、进 展或死亡 。正确有序 运用各种 方法进行 用欧美 的循证 医学 指南 ,而另 一部分 医院则仍然 继续
规 范治疗是有效遏制 NMIBC复发进展 的重要措施 。 沿用原来 经验 医学 的诊治 原则 ,这使 许多临床 医生和
DOI:10.1945o/j.cnki.jcrh.2018.03,009 基金 项 目 :国 家重 点研 发计 划 专项 基金 (编 号 :2016YFC0106300);国 家 卫生 计生 委 医疗 服务 管理 指导 中 心委托 课 题 (医管 办函
[2018] 9号);湖北 省科技 厅技术 创新专项重 大项 目基 金 (编号 :2016ACA152) 湖北 省卫生和 计划生育 委员会联 合基金项 目 (编号 : WJ20l8H0O09) 通 信 作 者 :王 行 环 , E-mail:wangxinghuan1965@163 com ①武汉大 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 医学中心 武汉大学循证与转 化医学中心 武汉大学第 二临床 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 病学教研室 ,武 汉 市 武 昌 区 东 湖 路 169号 (430071) ② 武 汉 大 学 中 南 医院 泌 尿 外 科 湖 北 省腔 镜 泌 尿 外 科 临 床 医 字 研 究 中心 ,武 汉市 武 昌 区 东 湖 路 169号 (430071) ③ 北 京大 学 第一 医院 泌尿 外 科 ·国 家泌 尿 男性 生 殖 系 肿瘤 研 究 中心 ·北 京 大学 泌 尿 外科 研 究 所,北 京 市 西城 区西 什库 大 街 8号 (100034) ④ 西安交通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陕西省泌尿外科疾病 临床 医学研究中心 西安 交通 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 路 277号 (710061)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解读——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篇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解读——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1cfd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b.png)
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解读——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篇邓通;梁丹丹;黄瑞秀;曾宪涛;靳英辉;王行环【期刊名称】《中国研究型医院》【年(卷),期】2018(005)005【摘要】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目前常对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但术后复发率高,如何预防、预测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一直是焦点问题.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在2017年3月发布了的关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新指南并于2018年3月修订了部分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对指南的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部分进行解读.诊断内容涉及初步诊断、影像学、尿细胞学及尿分子标志物检测、内镜检查、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等多个方面.复发与进展内容包括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评分系统及西班牙泌尿肿瘤治疗组(CUETO)评分系统两大部分.【总页数】6页(P44-49)【作者】邓通;梁丹丹;黄瑞秀;曾宪涛;靳英辉;王行环【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开封市西门大街115号 47500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开封市西门大街115号 475000;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 47500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开封市西门大街115号 475000;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 47500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湖北省腔镜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湖北省腔镜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湖北省腔镜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43007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解读——诊断、复发与进展风险评估篇[J], 邓通;梁丹丹;黄瑞秀;曾宪涛;靳英辉;王行环;;;;;;;;;;;;;;2.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指南解读——BCG免疫治疗篇 [J], ZHANG Jing;ZHANG Lin;WANG Yang;ZENG Xiantao;JIN Yinghui;WANG Xinghuan3.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指南解读:2018版更新部分 [J], 魏永宝4.2018年EAU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指南解读——BCG免疫治疗篇 [J], 张菁; 张林; 汪洋; 曾宪涛; 靳英辉; 王行环5.2019EAU-EANM-ESTRO-ESUR-SIOG转移性前列腺癌指南解读 [J], 李晋; 陈波; 陈泽昱; 曹德宏; 柳良仁; 魏强; 董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的依从性和临床实践的现状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的依从性和临床实践的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07fdda2af90242a995e505.png)
i
anc
eo
ft
hegu
i
de
l
i
ne
sandg
i
vef
u
l
lp
l
ayt
ot
he
i
rc
l
i
n
i
ca
lva
l
ue.
po
KEY WORDS:bladdercancer;nonGmusc
l
e
G
i
nva
s
i
veb
l
adde
rcanc
e
r;gu
i
de
l
i
ne
s;u
ro
l
og
i
s
t;comp
l
i
anc
e;c
l
q
,
,
,
,,
,
,,
WANG Xi
ng
G
huan1 2 5
(
1.
Cen
t
e
rf
o
rEv
i
denc
e
GBa
s
edandTr
ans
l
a
t
i
ona
lMed
i
c
i
ne,
Zhongnan Hosp
i
t
a
lo
fWuhanUn
i
ve
r
s
i
t
Cen
G
y;2.
,,
t
e
rf
o
rEv
i
denc
e
GBa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年目次索引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年目次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c732188502768e9950e73830.png)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年目次索引(按栏目编排)医学人文 健康中国㊀张骞,孟一森.泌尿外科医生成长路上的腹腔镜基本功.2019,24(1):1.郑军华.肾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所思所悟.2019,24(3):169.陈炳琦.台湾专科护理师制度建设历程.2019,24(5):329.刘贤奎,孔垂泽.泌尿外科诊疗安全隐患的患者因素分析.2019,24(7):505.费夏玮,李慧峰,沈彦婷,等.基于移动A P P+云平台的前列腺疾病随访系统的初步建立.2019,24(9):689.宋文辉.前列腺剜除与世界杯和武林哲学.2019,24(11):879.专家论坛㊀许克新,张晓鹏.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男性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关键和技巧(附光盘).2019,24(1):4.冯骏.肾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现状.2019,24(1):7.孙中义,周青松.高促性腺激素型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症的第二性征外科重塑(附光盘).2019,24(2):85.傅强,张楷乐.肠代输尿管的临床实践.2019,24(2):88.吴剑平,刘春辉,许斌,等.免气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附光盘).2019,24(3):171.许长宝,张一帆.要高度重视输尿管软镜术的术前准备.2019,24(3):174.朱耀丰,陈守臻,史本康.基于盆腔解剖的 两区三段法 腹腔镜男性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经验分享(附光盘).2019,24(4):249.夏术阶,钱雨鑫,杨博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激光治疗的昨天㊁今天㊁明天.2019,24(4):252.冯翔,吕晨,陈锐,等.下腔静脉延迟阻断法在M a y o2级静脉癌栓取出术中的应用(附光盘).2019,24(5):332.吕强,曹强,杨潇,等.完全盆底腹膜化技术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的应用(附光盘).2019,24(6):421.梁朝朝,郝宗耀.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再认识.2019,24(6):425.李文智,王忠.基于泌尿生殖膜解剖的 膜 术师手术理念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光盘).2019,24(7):507.任善成,冀明,常易凡.保留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在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2019,24(7):511.孙洵,谭顺成,崔建春.机器人全腔镜下原位S t u d e r膀胱构建的初步体会(附光盘).2019,24(8):597.傅强.后尿道成形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范.2019,24(8):601.范登信.超微通道单孔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在治疗小儿输尿管末端梗阻中的应用(附光盘).2019,24(9):693.魏强,王帆,鲍一歌.如何确保泌尿系肿瘤手术无瘤原则的贯彻?2019,24(9):696.张古田,云天纬,郭宏骞.机器人辅助体内尿流改道的技术现状和预后分析(附光盘).2019,24(10):781.梁朝朝,邹志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2019,24(10):786.符伟军,张寰,李兴,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叶剜除术的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附光盘).2019,24(11):881.虞巍,何志嵩.阿帕他胺(A R NG509)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2019,24(11):885.郭洪,王东文.软性膀胱镜及N B I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附光盘).2019,24(12):975.陈兴发,陈军,贺大林.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并发症及其防范.2019,24(12):979.诊疗安全共识㊀经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疾病安全共识.2019,24(1):13.尿道狭窄治疗安全共识.2019,24(2):93.尿道损伤诊疗安全共识.2019,24(3):178.前列腺癌冷冻消融术安全共识.2019,24(4):256.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安全共识.2019,24(5):336.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安全共识.2019,24(6):429.睾丸扭转诊治安全共识.2019,24(6):434.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安全共识.2019,24(8):605.隐睾症诊断与处理的安全共识.2019,24(9):700.肾癌靶向药物治疗安全共识.2019,24(10):791.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安全共识.2019,24(11):890.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2019,24(12):983.标准与指南㊀中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标准版).2019,24(7):516.临床研究㊀翁鸿,曾宪涛,黄桥,等.采用基因表达数据集分析U B E2C 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2019,24(1):19.崔庆鹏,罗钰辉,李同海,等.尿脓毒血症非休克组与休克组的临床特征比较.2019,24(1):24.章俊,王曦龙,史朝亮,等.1470n m半导体激光联合腹腔镜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憩室(附6例报告).2019,24(1):28.杨林,罗军,熊波,等.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的临床应用(附47例报告).2019,24(1):31.王潇,拜合提亚 阿扎提,李晓东,等.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临床价值.2019,24(1):34.李云波,郭坤,何伟,等.18FGF D GP E T/C T和P E T/M R 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效能研究.2019,24(1):39.田丰,姜大朋,史政洲,等.2个月以下婴儿尿路感染98例临床分析.2019,24(1):43.孙长海,董礼明,崔星蕾,等.淋巴血管侵犯在评价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方面的系统性回顾与分析.2019,24(1):46.毛俊杰,孙圣坤,徐阿祥,等.针状电极经尿道切除直径大于3c m膀胱肿瘤的临床观察.2019,24(1):52.万胜红,徐德强,阮建中,等.经囊肿穿刺肾盏的方法同期治疗肾囊肿和肾结石.2019,24(1):55.王阳贇,焦伟,史朝亮,等.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2019,24(2):98.李宁,陈国俊,王健.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居民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2019,24(2):102.唐旭,张晓威,吴元翼,等.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评价.2019,24(2):106.孟庆泽,郝佩静,李鹏,等.侧卧位㊁俯卧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2019,24(2):110.章杰城,何弘毅,陈雨鑫,等.经尿道激光与冷刀对比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疗效的对比分析.2019,24(2):114.王梓阳,姜成龙,廖鹏腾,等.米拉贝隆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M e t a分析.2019,24(2):122.加素尔 巴吐尔,徐海,阿力木江 阿布来孜,等.同期双侧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10例报告.2019,24(2):128.孙明冲,田素建,徐奔.膀胱镜下逆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困难的处理方法探讨.2019,24(2):132.史朝亮,王阳贇,屠民琦,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2019,24(3):185.李瑞晓,唐启胜,王磊,等.术中超声辅助对精囊镜检成功率及精囊腺疾病治疗的效果观察.2019,24(3):190.李健,章璟,徐冀东,等.间歇阶梯式增能方式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2019,24(3):193.谷猛,高小超,万祥,等.加速康复外科在钬激光剜除治疗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2019,24(3):197.马玉波,刘芳,张同殿,等.中国早泄患者与健康男性的性激素水平比较.2019,24(3):200.林笑宇,宋伟,毛宏晖,等.68G aGP S MAG617P E T/C T在初诊前列腺癌远处转移灶检测中的应用时机.2019,24(3):205.张连栋,王莉,李和程,等.男性肾癌进展与代谢相关指标及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的关系.2019,24(3):210.高宇奎,孟庆军,田雨冬,等.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5例报告.2019,24(3):214.曾桓聪,齐桓,王树声,等.女性原发性尿道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2019,24(3):219.冉安鹏,张立东,王玉杰,等.新疆地区多中心阿比特龙和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2019,24(4):262.吕坚伟,吕婷婷,司俊文,等.经尿道E r:Y A G铒激光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2019,24(4):268.纪世琪,赵洪亮,韩志兴,等.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43例H I V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019,24(4):272.张景波,韩博,安瑞华.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2019,24(4):275.李欣洁,关永辉,李晓东,等.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019,24(4):280.彭光伟,余青松,李超,等.尿道造影片中膀胱上浮线在后尿道端端吻合术中的初步应用.2019,24(4):284.王元元,阴正坤,邱爱萍,等.E C㊁F I S H及B T A联合在肾盂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19,24(4):287.李新新,毕建斌.年轻膀胱癌患者50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2019,24(4):291.周文豪,朱新胜,木库木江 吾布力海日,等.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新疆喀什地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性功能的影响.2019,24(4):296.郭潇潇,刘明,钟秋子,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盆腔照射放疗不会影响尿失禁的恢复.2019,24(5):347.魏正茂,范龙龙,李维清,等.核转运蛋白基因2在265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2019,24(5):352.王曦龙,章俊,史朝亮,等.1470n m半导体激光对74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80m L)患者的疗效分析.2019,24(5):356.余舟,张学齐,郭吉楠,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的临床观察.2019,24(5):361.赵志易,张慕淳,谷安娜,等.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手术治疗:单中心3年回顾性研究.2019,24(5):365.吕学锋,郭强,李双平,等.抗栓药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围术期出血影响的M e t a分析.2019,24(5):369.王敏,刘修恒,陈志远.后腹腔镜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019,24(5):377.王峰,王晋龙,罗峰,等.西藏某医院泌尿系统细粒棘球蚴病23例临床分析.2019,24(5):381.吴中华,刘同族,王行环,等.单孔与标准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积水肾的对比研究.2019,24(5):385.温馨,梁天才,杜江,等.水气合剂超声造影在女性尿道憩室诊治中的意义.2019,24(5):389.张连栋,李和程,唐骁爽,等.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与高危前列腺癌 文献回顾及基于单中心的初步研究.2019,24(7):543.付强,高闫尧,孙振业,等.小肾癌伴远处转移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2019,24(7):547.廖凯,沈华,吴伟力,等.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收缩力受损患者尿动力学分析与治疗效果评价.2019,24(7):550.彭华,朱海涛,刘帅,等.3D打印个性化经皮肾镜穿刺导板的临床应用.2019,24(7):555.陈玉明,申余勇,周海,等.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技术在30例筋膜内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2019,24(7):560.孙永明,蔡伟奇,方先林,等.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疗效的影响.2019,24(7):563.李丽伟,刘茁,王国良,等.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影像评估模型对下腔静脉切除的应用价值.2019,24(8):614.王永兴,姜永光,罗勇,等.前列腺癌患者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2019,24(8):621.肖荆,阮极盟,王苗苗,等.进展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术后G C方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2019,24(8):625.袁雪锋,蒋旭平,秦振乾,等.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经验体会.2019,24(8):630.刘茁,唐世英,范雯怡,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肾癌伴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2019,24(8):634.赵勋,李丽伟,刘茁,等.根治性肾切除术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M a y oⅣ级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经验.2019,24(8):639.苑炜,宋鲁杰.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狭窄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2019,24(8):645.谭军,杨国胜,张涛,等.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10~20m 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2019,24(8):649.王大川,王璟琦,许腾飞,等.原位回肠和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后尿动力学检测和尿控水平对比的M e t a分析.2019,24(8):654.吴迪,杨震宇,盛畅,等.输尿管镜手术相关输尿管全长离断的急诊原位再植修复4例报告.2019,24(9):704.王振龙,张鹏,薛玉泉,等.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分型检测在肾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2019,24(9):709.周立斌,龙慧民.基于O n c o m i n e数据库分析E N O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2019,24(9):715.侯惠民,付春龙,郭潇潇,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纤溶系统过度激活的发生及危险因素.2019,24(9):719.张宝鹏,斯郎江村,牛吉瑞.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西藏地区儿童肾结石的疗效.2019,24(9):722.徐嘉男,顾晓,周宇权,等.膀胱镜与腹腔镜联合在复杂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2019,24(9):725.马建锋,黎玮,李守宾,等.C I A P I N1和F i b u l i nG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019,24(9):728.黎桂源,蒋双键,莫承强,等.原发性上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在预防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 系统综述及M e t a分析.2019,24(9):733于学炜,徐奔,仲伟一,等.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女性单纯膀胱炎的随机对照研究.2019,24(9):741.茆飞,王恒兵,牛晓兵,等.显微镜下睾丸肿瘤剜除术治疗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2019,24(9):745.王晓锋,杜友怀,孙洪才,等.不同评分模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预测价值.2019,24(9):748.董翔,刘宁,马文亮,等.X p11.2易位性肾癌与肾嫌色细胞癌基于动态增强C T的鉴别诊断.2019,24(10):801.王星渊,曹德宏,陈泽昱,等.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M e t a分析.2019,24(10):806.王振龙,汤辉,李洪亮,等.膀胱癌中自噬相关基因B e c l i n1和B c l2m R N A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2019,24(10):812.王阳贇,焦伟,史朝亮,等.国产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女性夜间多尿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2019,24(10):816.孟令峰,张威,刘晓东,等.女性原发性尿道癌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2019,24(10):821.王伟,马凤宁,刘红,等.双侧上尿路结石成分的差异性.2019,24(10):825.张志昱,张江磊,臧晋,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新参数在早期前列腺癌筛查中的作用.2019,24(10):828.罗保华,李名钊,王华,等.1470n m激光层面递进法剜除前列腺增生术的学习曲线.2019,24(10):833.陈立杰,吕学锋,郭强,等.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荟萃分析.2019,24(10):837.徐炜,胡宏业,王允武,等.半导体激光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2019,24(10):843.王永辉,宋永胜,李原学,等.术前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2019,24(10):847.刘晓东,孟令峰,张威,等.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多中心研究.2019,24(11):897.郭中强,陈松,熊晶,等.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电切手术疗效的影响.2019,24(11):902.夏康,郭佳,翟官忠,等.乳腺癌高表达基因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019,24(11):906.杨婷,田思娟,赵娟,等.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引起尿路损伤的危险因素.2019,24(11):910.庄惠强,邓超雄,邓丽,等.累积求和分析法研究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学习曲线.2019,24(11):914.王敏,刘修恒,陈志远.L S D1对前列腺癌L N C a P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2019,24(11):918.张弋,于澄钒,张军晖,等.3D打印肾脏模型在软性输尿管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2019,24(11):923.于学炜,仲伟一,张悦,等.膀胱癌核磁图像G数据系统评分评估膀胱癌肌层的浸润状态.2019,24(11):927.谢英伟,金世鹏,刘丹,等.维生素D辅助多西他赛化疗对前列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 e t a分析.2019,24(11):932.张莲,陈松,张卫兵,等.高级别T1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与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2019,24(11):938.张琼,王彩凤,梁哲.黄蜂蛰伤临床特点及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2019,24(11):944.杨炜,杨启维,潘秀武,等.I Q Q A虚拟手术规划技术在多发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2019,24(12):990.张静琦,周晓洲,季惠翔,等.膀胱癌根治术治疗高级别T1期膀胱癌的预后分析.2019,24(12):995.邱敏,田晓军,徐楚潇,等.N B I辅助T U R B T治疗膀胱多发肿瘤的效果及手术经验.2019,24(12):1000.秦诗沅,王亮,杨航,等.女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生殖器官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观察.2019,24(12):1004.刘立民,范李,张海燕,等.改良的龟头减容结合舌黏膜替代尿道腔治疗尿道外口狭窄.2019,24(12):1007.吴成璋.县级医院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500例体会.2019,24(12):1010.张林林,蔡文,黄吉炜,等.原发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尤文肉瘤7例临床分析.2019,24(12):1013.程洁,窦启锋,卞建强,等.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与肾癌预后的相关性.2019,24(12):1019.王永辉,宋永胜,李原学,等.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2019,24(12):1023.郭耀川,王胜,熊迪,等.渝东北地区150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2019,24(12):1027.赵友,周烨,徐仁芳.保留R e t z i u 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M e t a分析.2019,24(12):1029.男科学研究㊀姚雄波,白培德,周奇芬,等.显微镜下双针法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症34例分析.2019,24(6):438.黄怡,原劲杨,赵维明,等.改良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及意义.2019,24(6):441.苏新军,雷钧皓,郭雨鸣,等.经阴囊入路反向脱套固定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019,24(6):445.杨书龙,张奥丹,范美丽,等.腹腔镜下切除不可触及隐睾残迹的病理分析.2019,24(6):448.刘旭东,李彦锋,李中泰,等.阴茎及双侧睾丸完全离断显微再植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2019,24(6):451.宋炜,郭强,兰晓煦,等.手术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外周血液睾酮水平影响的荟萃分析.2019,24(6):455.苟江,赵军,赵静,等.男性体质指数对精子质量及性激素水平影响的M e t a分析.2019,24(6):461.杨浩森,双卫兵.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男性精子质量及功能的影响.2019,24(6):467.主编推荐 多学科病案讨论㊀史玉强,张保,雷振涛,等.1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多学科病案讨论.2019,24(2):136.吴开杰,樊俊杰,贺大林,等.多学科病例讨论:寡转移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快速进展病例.2019,24(4):300.樊俊杰,吴开杰,贺大林,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远处淋巴结转移病例的多学科讨论.2019,24(6):470.樊俊杰,吴开杰,贺大林,等.前列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局部复发及双肺转移病例的综合治疗.2019,24(8):660.吴开杰,樊俊杰,贺大林,等.多学科病例讨论: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罕见脑转移.2019,24(10):851.樊俊杰,吴开杰,贺大林,等.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急性肾功衰的序贯治疗.2019,24(12):1035.基础研究㊀王神香,高吴阳,熊少兵,等.向尿路上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脂肪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2019,24(1):58.申茂磊,王勤章,钱成,等.C l a u d i nG14在纳米细菌肾结石形成中表达的动态研究.2019,24(1):64.张栋,杨小杰,雒启东,等.白藜芦醇促进膀胱癌细胞对T R A I L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2019,24(2):141.高飞,刘荣华.蛋白激酶Cδ通过抑制自噬促进T R A I 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2019,24(2):145.李超,胡万里.白藜芦醇对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系B P HG1氧化应激及凋亡的作用.2019,24(3):222.何岩,刘沛,韩广业,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通过A K T 和E R K信号促进肾癌细胞增殖.2019,24(3):227.杨迷玲,徐宪伟,张果,等.M2型巨噬细胞在移植肾上皮G间质转化中的作用.2019,24(4):305.刘畅,张宁.从V E G F和s V E G F R2探究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机制.2019,24(4):309.刘国雄,徐晓峰,姜大力,等.800μm纤芯光纤发散角影响激光止血效果的离体作用研究.2019,24(5):392.安凌悦,张珩,罗光恒,等.尿斑蛋白Ⅲ在S D大鼠前列腺各叶的表达及意义.2019,24(5):396.王敬梓,韩杰,于浩,等.稳定过表达环状R N A c i r cGF a m114a2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建立.2019,24(6):474.鲍星奇,黄轶晨,魏思思,等.藻蓝蛋白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间质性膀胱炎作用的研究.2019,24(6):480.石昌龙,宋永胜.染料木素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2019,24(7):567.刘雷,黄星华,陈统权,等.P C A3特异性启动T R A I L诱导前列腺癌P C3细胞凋亡效应研究.2019,24(7):572.刘迅,陈林,何平林,等.膀胱穿刺活检术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大鼠中应用的可行性.2019,24(8):663.张建文,王宏亮,邓琼,等.核受体R O Rβ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多细胞球形成的影响.2019,24(8):667.刘亚东,于时良,刘健男,等.西红花苷通过T G FGβ1和N FGκB通路抑制草酸引起的肾小管细胞E M T.2019,24(9):754.虞亚杰,梁超,王尚乾,等.C D151调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研究.2019,24(9):758.张栋,杨小杰,雒启东,等.白藜芦醇抑制膀胱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研究.2019,24(10):855.何岩,韩广业,刘沛,等.微小核糖核酸m i RG613通过下调E2F5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2019,24(10):859.焦敏,郭卉,秦天洁,等.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人前列腺癌A R C a P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实验研究.2019,24(11):948.陈玉乐,吕伟,杨文杰,等.肥大细胞通过T G FGβ/MM P2信号通路促进肾癌细胞侵袭迁移的研究.2019,24(11):952.陈玉乐,杨文杰,吕伟,等.肾上腺髓质素㊁受体活性调节蛋白2㊁3在膀胱癌的表达及意义.2019,24(12):1038.周亮,向滨,潘玉龙,等.m i RG37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2019,24(12):1042.前沿 动态 热点㊀李旭东.E u rU r o l:C e r t o l i z u m a bP e g o l治疗女性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2019,24(1):68.杨林.S c i e n c e:将正常人类上皮组织重新编程为致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系.2019,24(1):70.吴开杰.E u r o p e a nU r o l o g y:初发T1H G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策略 新见解及新推荐.2019,24(2):151.李翔.E u r o p e a nU r o l o g y:一项关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的系统评价.2019,24(2):153.朱国栋.E u rU r o l:系统评价减瘤性肾切除术在分子靶向药物时代及其后的价值及意义:个体化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探索之路.2019,24(3):233.张林琳,陈玉乐.U r o l o g y:保留球海绵体肌的尿道成形术及传统尿道成形术的疗效比较.2019,24(3):234.杨林.E u rU r o l: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来自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学会指南专家组的系统综述及M e t a分析.2019,24(4):314.李旭东.E u r JO b s t e t r:微点阵激光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研究.2019,24(4):315.李翔.W 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U r o l o g y:哪种输尿管软镜最适合上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19,24(5):401.吴开杰.E u r o p e a nU r o l o g y:雄激素剥夺疗法对G l e a s o n8分与G l e a s o n9~10分前列腺癌总生存期的影响.2019,24(5):403.朱国栋.N E n g l JM e d:派姆单抗联合阿西替尼对比舒尼替尼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2019,24(6):485.张林琳,陈玉乐.JP e d i a t rU r o l:多次手术后的尿道下裂治疗G基于游离移植物的分期成形术.2019,24(6):486.李旭东.B M C U r o l o g y:米拉贝隆对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性行为影响.2019,24(7):578.曾津.E u r o p e a nU r o l o g y:机器人辅助膀胱全切患者的肿瘤学预后是否优于开放膀胱全切?2019,24(7):579.刘锐.E U R O P E A N U R O L O G Y:淋巴结寡转移前列腺癌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疗效与解剖部位相关.2019,24(8):673.朱国栋.E u rU r o l:肾部分切除术及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患者肾功能预测因素的研究.2019,24(9):762.张林琳,陈玉乐.JU r o l:硬化性苔藓样病变所致尿道狭窄的病理生理学研究.2019,24(9):763.吴大鹏.E u rU r o l:临床c T1期肾细胞癌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v s.肾部分切除术.2019,24(10):865.李翔.U r o l i t h i a s i s:一种新型可视穿刺超微通道P C N L与输尿管软镜在治疗小于2c m肾下盏结石中的疗效比较.2019,24(10):866.吴开杰.E U R U R O L: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P S A持续表达对肿瘤学结局的影响.2019,24(11):957.李翔.JE n d o u r o l: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腔道温度的变化.2019,24(11):958.张林琳,陈玉乐.JU r o l:内镜下尿道扩张术和内切开术在治疗复发性尿道球部狭窄方面的疗效比较.2019,24(12):1047.朱国栋.新型免疫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来自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的临床研究结果.2019,24(12):1048.综㊀述㊀黄桂海,李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参数在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2019,24(1):72.许端雅,刘修恒.B M IG1在泌尿系肿瘤侵袭性转移中的研究进展.2019,24(1):77.白云金,曹德宏,韩平,等.胱氨酸结石诊治研究进展.2019,24(2):155.谢模政,龙雪梅,张威.巨噬细胞在急性肾脏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2019,24(2):158.罗荣团,王涛,白培德,等.妊娠期尿潴留的诊断及治疗管理.2019,24(2):163.柏争鸣,徐雨辰,沈旭峰,等.T K V作为A D P K D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2019,24(3):235.周鑫,王禾.索拉非尼用于高危局部进展性肾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探讨.2019,24(3):238.王翔宇,王苗苗,肖荆,等.泌尿系结石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19,24(3):242.张瑞,任珍,杨晓峰,等.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肾脏手术中的应用进展.2019,24(4):316.谭军,杨国胜.肾下盏解剖结构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研究进展.2019,24(4):320童行,何卫阳.自噬在肿瘤上皮G间充质转化以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2019,24(5):404.宋汶雄,撒应龙.膀胱颈部挛缩外科治疗的现状.2019,24(5):409.王凯,陈林,何平林,等.输尿管狭窄的微创治疗进展.2019,24(5):413.王梦珍,傅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起源及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2019,24(6):487.赵贵成,何星成,张怡,等.输尿管腔内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诊治进展.2019,24(6):492.王帅军,李胜文.长段输尿管修复重建研究的进展.2019,24(6):496.陈波,曹德宏,陈泽昱,等.C R P C的治疗靶点及新型药物研究进展.2019,24(7):580.张子业,张宇,韩邦旻.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尿失禁预测因素研究进展.2019,24(7):585.张鑫垚,杨涛,薛竞东,等.男性复杂性长段尿道狭窄的诊疗进展.2019,24(7):590.丁煜,王宁,王晨,等.尿路微生物与泌尿系统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2019,24(8):674.麦麦提 吾斯音,宋光鲁.逆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不同类型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研究现状.2019,24(8):680.周万明,鲁雄兵.外泌体在膀胱癌中的研究前景.2019,24(9):764.姚刚,张立东,王玉杰,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非A R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2019,24(9):768.徐煜宇,李协照,苏郑明,等. 无意义结石 在输尿管软镜时代的研究进展.2019,24(9):773.尚芝群,陈宣蓉,田昊,等.染色质可接近性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作用.2019,24(10):867.韩菲,李胜文.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保留肾脏治疗的研究进展.2019,24(10):871.曾志华,鲁雄兵.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2019,24(11):959.张栋,程跃,严泽军.寡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2019,24(11):963.万邦贝,吕蔡.膀胱癌中环状R N A相关研究的新进展.2019,24(11):966.刘鹏飞,严奉奇,倪建鑫,等.保留肾单位手术肾功能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2019,24(12):1049.张国晖,梁高照,汪清.弱精子症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2019,24(12):1054.季昊,邱雪峰,郭宏骞.保留R e t z i u s间隙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之进展.2019,24(12):1059.短篇与个案㊀王梦珍,傅斌,朱科.肾上腺复发性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2019,24(1):81.付梓峰,梁国标,宋先初,等.先天性Ⅲ型压力性尿失禁1例报告.2019,24(1):83.刘军,王田,王晓峰.胡桃夹综合征合并经皮肾镜术后反复出血1例报告.2019,24(2):166.周军,李伟健,曹月鹏,等.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告.2019,24(2):167.佟哈达,代斯日古愣,包萨仁其木格.原发性输尿管肉瘤样癌2例报告.2019,24(3):246.昂小杰,陈一帆,王程远,等.以干咳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炎症型肾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报告.2019,24(3):247.谭智勇,栾婷,王海峰,等.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2019,24(4):325.宋涛,陈宗平,张鹏,等.右输尿管全长撕脱伤急诊行回肠代输尿管术1例报道.2019,24(4):327.戴锋,王忠禹,鞠文.未分类肾癌1例报告.2019,24(5):417.彭华,李硕丰,温儒民.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2019,24(5):419.芦长廷,胡向农,杨关天,等.Z i n n e r综合征2例报告.2019,24(6):502.林枫楠,殷德俊,周茂军,等.埃及血吸虫病致膀胱乳头状瘤1例报告.2019,24(6):503.杨桐,吴垚海,徐忠华,等.左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1例报告.2019,24(7):594.罗标,姜福全,刘鑫,等.儿童睾丸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报道.2019,24(7):595.胡道远,孙兆林,罗光恒.阴茎结核合并葡萄球菌感染1例报告.2019,24(8):686.代新胜,邢维思,王志强.腹腔镜精索静脉精准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26例报道.2019,24(8):687.夭志刚,周念,严兵,等.儿童肾包虫病误诊肾囊肿1例报告.2019,24(9):776.谢科,朱国栋.胃重复囊肿误诊为左肾上腺囊肿1例报告.2019,24(9):777.周忠涵,王方明,孙立江,等.成人腹腔淋巴管瘤误诊为肾上腺囊肿1例.2019,24(9):779.刘玉镐,简钟宇,罗德毅,等.女性尿道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2019,24(10):875.董玉龙,孟繁萍,谷欣权,等.肾管状囊性癌1例报告.2019,24(10):876.关迪,陈山,王明.先天性异位精囊1例报告.2019,24(10):878.谭智勇,李宁,王海峰,等.微创治疗膀胱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2019,24(11):970.谢剑伟,殷波.男性化肾上腺肿瘤1例报告.2019,24(11):972.王适雨,陈守臻,朱耀峰,等.原发性肾骨肉瘤1例报道.2019,24(11):973.王常明,王海波,孔垂泽.肾平滑肌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2019,24(12):1063.杨罗佳,张鹏,彭程,等.二次开放肾盂成形术术后复发再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1例报告.2019,24(12):1065.。
陈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49页】
![陈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652cb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1.png)
疗效 低危或中危组 灌注化疗 = 灌注免疫治疗 高危组 灌注化疗<灌注免疫治疗毒副反应 灌注免疫治疗>>灌注化疗
Witjes JA, et al. Eur Urol 2008; 53:45-52.
指南推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膀胱内治疗的方法基于各个危险组 对于低危复发及进展患者,强烈建议将单次即刻灌注作为完整的辅助治疗(推荐程度:A) 对于中高危复发及进展患者,单次即刻灌注化疗后还应继以更进一步的化疗或至少一年的BCG治疗(推荐程度:A)若给予化疗,建议使用pH值理想的药物,通过减少液体摄入以维持灌注期间的药物浓度。灌注化疗理想的方案与时间仍未明确,但可能应给予6-12个月(推荐程度:B)对高危进展风险的患者,膀胱内BCG治疗至少1年。最高危患者应当立即接受膀胱切除术(推荐程度:A)复发与进展的绝对风险并不一定总能显示理想的治疗方案的风险。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考虑个体患者与泌尿科医师可的接受程度
体积较大(≥ 3 cm)及多发的肿瘤切除标本病理未及浅肌层 首次TUR手术后,肿瘤所在基底层中活检仍为阳性高分级,可疑残留肿瘤所有的T1期肿瘤(T1G3)
在2-6周内进行必须包含首次TUR手术的肿瘤切除部位
膀胱内灌注治疗
TUR术后6小时内或24小时内2年复发率降低50%;5年复发率降低≥15%两项ECOG研究即刻膀胱内灌注 术后24小时的疗效更优于多药延迟膀胱内灌注(术后7-15天)安全性好,目前还没有膀胱穿孔及膀胱并发症的可对照报道适用对象低危:仅需即刻单次膀胱内灌注中危、高危:仍需增加其他膀胱内灌注化疗
指南推荐 —— CUA2009
按照危险因素评估采用最佳术后辅助治疗及后续治疗方案
膀胱灌注治疗
预防经尿道电切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去除原位癌和残留病灶阻止肿瘤进展延长膀胱无瘤生存期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6e9e11453610661ed9f489.png)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4baf80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2.13•【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施行日期】2018.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组织对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了制修订,形成了相关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遵照执行。
附件:1: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3: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4: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5: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6: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7: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8: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9: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0: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1: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3: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4: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5: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6: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7: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8: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8年12月13日。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新选择一积极监测的价值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新选择一积极监测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726d5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4a.png)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新选择一积极监测的价值朱付勇;陈国俊;王健【摘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是一种异质性恶性肿瘤,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低级别Ta乳头状癌因预后良好,被归类为低危NMIBC.对NMIBC过度诊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考虑到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生活质量,这种现象应该避免.对NMIBC积极监测这种新型治疗方案的初步评估至今已有10年多的时间,表明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然而,泌尿外科医生仍不熟悉这种有可能成为某些患者理想选择的治疗方案.在本篇综述中,讨论了积极监测在低危NMIBC中的应用以及该方案的基本原理和选择依据.【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7【总页数】4页(P559-562)【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传统治疗;等待观察;积极监测【作者】朱付勇;陈国俊;王健【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青海西宁810000;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青海西宁810000;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综述·在一些低危恶性肿瘤中,积极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AS)和等待观察(watchful waiting,WW)是常用的处理方案,如前列腺癌[1]、肾脏小占位性病变[2]、临床Ⅰ期的非精原细胞瘤[3]。
AS和WW之间可能会有一些混淆。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出版的癌症术语词典中,AS被定义为“一种治疗方案,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但不给予任何的治疗,除非监测指标发生变化,病情恶化。
”在AS期间,相关化验和检查如影像学评估、内镜检查以及血液尿液的化验是定期进行的。
WW则被定义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但不给予治疗,除非一些相关症状出现或改变。
WW有时被用于一些发展缓慢的病情。
”在WW期间,相关检查和化验可能要做。
AS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度治疗,同时又有机会在密切随访过程中进行必要时的医疗干预。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方案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e12a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b.png)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方案靳英辉;曾宪涛;刘同族;龚侃;贺大林;王行环【期刊名称】《中国研究型医院》【年(卷),期】2018(005)003【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首位,世界范围内,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9.0/10万,女性为2.2/10万,分别位居两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的第7位和第18位。
【总页数】10页(P42-51)【作者】靳英辉;曾宪涛;刘同族;龚侃;贺大林;王行环【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字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字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湖北省腔镜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字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湖北省腔镜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国家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100034;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省泌尿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71006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字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湖北省腔镜泌尿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运用《腰痛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方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J], 朱远;赵宏;李思诺;孙玉秀;韩明娟;2.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方案 [J], 靳英辉;曾宪涛;刘同族;龚侃;贺大林;王行环;;;;;;;;;3.中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标准版) [J],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及云规划解决方案项目组4.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9版) [J],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治疗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水疗康复专业委员会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预防、诊断、治疗与出院管理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版) [J], 靳英辉;杨启文;纪建光;夏剑;李一荣;周福祥;高亚东;余追;徐峰;涂明利;谭力铭;詹庆元;杨旻;陈芳;张晓菊;曾玫;朱渝;刘新灿;杨简;赵东赤;丁玉峰;侯宁;彭志勇;汪付兵;陈昊;张永刚;李玮;陈文;施月仙;杨秀芝;王学军;钟燕军;赵明娟;任学群;李柄辉;马琳璐;訾豪;王娜;王云云;余绍福;李路遥;黄桥;翁鸿;任相颖;尹训涛;罗丽莎;范曼如;黄笛;薛竑飏;余临心;高锦萍;邓通;曾宪涛;李宏军;程真顺;蔡林;姚晓梅;王行环;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袁玉峰;岳冀蓉;张笑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与共识·中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8 简化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及云规划解决方案项目组【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卡介苗;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Treatment and surveillance fo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China: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018 simplified version)Urological Association,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CRHA); Urological Health PromotiveAssoci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PAM);Evidence-Based Medicine Associ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PAM); The Project Team for Minimally Invasive Plasma Kinetic System and Cloud Planning Solution,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Xinghuan, Email: wangxinghuan1965@; HE Dalin, Email: hedl@【Key words 】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 Treatment surveillance;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1 指南的目标用户泌尿外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全科医生及护理人员、从事膀胱癌治疗的临床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
2 指南的目标人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 )患者。
3 临床问题的遴选与确定请参阅本指南研究方案[1]。
4 分级标准及推荐意见的形成4.1 证据分级及推荐等级标准采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 )指南 2015 年版的标准进行。
1a 、1b 、2a 、2b 、3 和 4 表示由高到低的证据级别,A 、B 与 C 表示由高到低的推荐意见等级[1-3]。
此外,对于所有国际指南或专著认为强推荐或 A 级推荐的相关内容,即使没有高级别证据,也可经专家共识(采用名义群体法进行)后确定为 A 级推荐。
4.2 推荐意见的形成指南专家组基于证据评价与分级小组提供的有关 NMIBC 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国内外证据,形成了 36 个问题共 49 条推荐意见,通过两次面对面专家共识及一轮问卷调查反馈,最终确定了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的表述:A 级推荐在推荐意见中表达为“应”、“推荐”、“不推荐”,B 级推荐表达为“建议”,C 级推荐表达为“可考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问题很重要但基于当前证据及专家共识(采用名义群体法)尚无法做出推荐的表达为“无推荐”。
推荐意见投票的共识原则:① 任何一项推荐意见的级别,投票率超过 50%,可直接确定推荐方向及推荐级别;② 若不能达到上述标准,但推荐意见级别为 A/B/C 三项的合计超过 70% 则确定推荐方向,即给予推荐,最终推荐级别取决于 B 或 CDOI :10.7507/1672-2531.20181203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6YFC0106300);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委托课题(医管办函[2018]9 号);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基金项目(编号:WJ2018H0009)通信作者:王行环,Email :wangxinghuan1965@ ;贺大林,Email :hedl@两者比例最高项;③若上述两项均无法满足,则进入下一阶段经过讨论达成共识。
5 相关定义5.1 指南中涉及 NMIBC 的分级、分期及危险程度分类本指南 NMBIC 的分期依据国际抗癌联盟 2009年第 7 版 TNM(Tumor Node Metastasis)分期法[4, 5],分级主要依据 WHO 的 2004 年标准[6]。
但是在文献收集过程中不排除采用 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的 1973 年标准[7]的文献,详见标准版;危险程度分类见表 1[8-12]。
5.2 BCG 治疗失败的定义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认为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治疗失败:①任何时候在随访过程中检测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②在 BCG 治疗期间出现高级别肿瘤;③ BCG 治疗后复发高级别肿瘤;④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终止 BCG 治疗。
6 指南版本说明与指南更新指南版本共分为简化版和标准版,本文为指南简化版,指南指导委员会决定将于 2022 年更新本指南。
7 推荐意见7.1 NMIBC 关于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问题 1:NMIBC 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cancer,TURBT)的适应症?推荐意见:对怀疑为 NMIBC 的患者,推荐TURBT 作为初始诊断与治疗的方法(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A)。
问题 2:NMIBC 患者不宜优先选用 TURBT 的指征?推荐意见:明确诊断为特殊类型肿瘤的患者、有妨碍 TURBT 实施因素的患者不推荐优先使用TURBT(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A)。
问题 3:NMIBC 患者首次 TURBT 切除的范围?推荐意见:除外 TaG1/低级别肿瘤,首次TURBT 切除深度均应达肌层(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A)。
问题 4:NMIBC 患者行荧光引导下 TURBT 的指征?推荐意见:对怀疑有多发性肿瘤、原位癌或高级别肿瘤的患者,若设备、操作人员条件允许,建议采用荧光引导下 TURBT(证据级别:1a;推荐等级:B)。
问题 5:NMIBC 患者行二次 TURBT 的指征?推荐意见:对①首次切除不充分;②首次电切标本中没有肌层组织;③ T1期肿瘤;④ G3/高级别肿瘤(原位癌除外);⑤首次 TURBT 病理分析结果无法明确分期或危险分级的患者;推荐行二次 TURBT(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A)。
问题 6:NMIBC 患者行二次 TURBT 与首次TURBT 的时间间隔?推荐意见:二次 TURBT 建议在首次 TURBT 后 6 周内进行(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B)。
问题 7:NMIBC 患者是否可用激光治疗?推荐意见:对于低危 NMIBC 患者可考虑使用激光治疗:建议采用整块切除术(证据级别:1a~1b,推荐等级:B),而不推荐汽化术(证据级别:1a~1b,推荐等级:A)。
7.2 NMIBC 关于化疗的相关问题问题 8: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的禁忌症?推荐意见:术中发生膀胱穿孔或术后严重肉眼血尿的患者不宜行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C)。
问题 9: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是否能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推荐意见:除禁忌症患者外,所有 NMIBC 患者术后均应行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证据级别:1a;推荐等级:A)。
问题 10:低危患者术后是否只需行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化疗?推荐意见:对于低危 NMIBC 患者,术后可仅行即刻单次膀胱灌注(证据级别:1a;推荐等级:B)。
表 1 NMIBC 的危险程度分类低危肿瘤原发、单发、TaG1(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级别),直径<3 cm,没有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tumor in situ,TIS)*中危肿瘤所有不包含在相邻类别定义中的肿瘤(介于低危和高危之间)高危肿瘤以下任何一项:① T1 期肿瘤;② G3(高级别)肿瘤;③ CIS;④同时满足:多发、复发、直径>3 cm 的 TaG1G2/LG 肿瘤*: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才是低危 NMIBC。
问题 11:中高危患者在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后,如何进一步治疗?推荐意见: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即刻单剂量膀胱灌注化疗后,应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术后4~8 周,每周 1 次)+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每月 1次,维持 6~10 月)(证据级别:1a;推荐级别:A)。
问题 12:膀胱灌注化疗的常用药物及其浓度与剂量?推荐意见:常用灌注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吡柔比星、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羟基喜树碱,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建议使用高浓度、高剂量(安全用药范围内)膀胱灌注化疗(证据级别:1a;推荐等级:B)。
问题 13:如何提高膀胱内灌注化疗疗效?推荐意见:建议灌注前减少液体摄入、碱化尿液、减少尿液排泄来维持药物浓度,灌注持续时间0.5~2 小时(依据各药物说明书)来提高膀胱内灌注化疗疗效(证据级别:1b;推荐级别:B)。
问题 14: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处理?推荐意见:膀胱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和灌注频率有关,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膀胱刺激症状,若灌注期间出现由灌注药物引起的严重的膀胱刺激症状,应延迟或停止灌注以避免继发性膀胱挛缩(证据级别:4;推荐等级:A)。
问题 15:TURBT 术后动脉灌注化疗(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相对于 TURBT 后只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如何?推荐意见:膀胱灌注化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效果与单纯膀胱灌注化疗效果相似,是否具有额外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证据级别:1b;推荐等级:无推荐)。
问题 16:膀胱灌注化疗辅助装置(电动给药、微波热疗、化疗药物膀胱热灌注)是否能提高治疗的效果?推荐意见:膀胱灌注化疗辅助装置能否提高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证据级别:1a~1b;推荐等级: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