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个案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个案现象

两年前,我班有个学生名叫张灵(化名)、年龄12岁、是个男孩,一提起他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哭粥猫”。可以说,极大多数的同学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见了他,尽量离远一点。他这个人性格脾气怪怪的,只要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沾惹到他,他就要大哭大闹,弄了全班同学无法上课。东西丢了要哭、要骂人,问题回答不出来也要哭要骂人。比如说:“一块橡皮没见了”他要当作一件大事,前前后后,东找西找,嘴吧叽哩咕噜的骂个不停,假如前面或后面有个同学说他一句,他就会把你的桌子、板凳全都掀掉,甚至还不过瘾,有时还会拔出拳打人呢?刚接班时,我情况不了解,有一次上课叫他回答问题,他满脸气恼地嘟哝骂人,就是不肯站起来,叫他到办公室把事情说清楚,也不愿意,尽一口的骂我,搞得我无法上课,当时我气极了,一把将他拉到办公室,随他一个人去哭、去骂个舒服。后来办公室的老师告诉我,他整整哭骂了一节课。从这以后我算领教过了,上课尽量不和他发生冲突。但是我一直在深思: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学生养成如此怪僻的脾气的呢?后来终于有了答案。有一次单元测查他成绩不理想,老师也没有批评他,可是他突然就不来读书了。我们去家访,他妈妈气呼呼地说:“反正是读不好的,不要读书了。”好像他儿子在学校里受了多少委屈似的,似乎老师、同学都在欺负他儿子。我们一连请了三次才勉强将他请来。他妈妈仍然不放心,赶到学校对我们说:学校的饭菜太差,我儿子吃不惯。又说同学没有和他儿子搞好关系!又说有的老师对他儿子不够关心。明明学校饭菜相当不错,但母亲还是每天给他带什么鸡腿、大排、鱼块什么的。由于***的溺爱,养成了他“小皇帝”脾气,确实是我班的一个特殊学生。

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了教育好他,改变他的怪脾气,我特意对他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以为使张灵养成这种怪脾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母亲无原则的溺爱。在他三岁时,他父母就离异了,法院把他判给其母亲抚养。母亲认为儿子已失去了父爱,自己要加倍地给他爱,不能让他受委屈,于是事事迁就他,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养成了任性的心理。

2、母亲的无休止唠叨。母亲对他不放心,每天都对他左叮咛右关照的,放学稍微晚一点便问个不停。看一会电视便唠叨个不休,要是成绩偶有下降更是罗嗦得没完没了。连他每天放学的书包里的东西,全部要检查过,如果铅笔盒里少了一块橡皮或一支铅笔就会骂他没出息,连自己的东西都管不住,在自己心情不好时还会打他。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他鸡毛蒜皮当宝贝的脾气。

3、母亲专制的行为影响了他。在他家里,***把自己的话当作“圣旨”不管孩子是否理解,都要无条件的服从。***认为我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你,你就应该好好地听我的。比如,他妈也不跟他商量,买了许多学习资料,规定他每天读几页,做多少道题。不准他跟同学出去玩,不准他看电视,不准他做其他的事情。而他最喜欢的就是把小东西拆开来,然后再组装起来,可是***却七限制八不准。

4、母亲望子成龙的高压。***不顾儿子的基础和爱好,不切实际给他施压,要求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必须是“三优”。如若考不到,***就会一面哭一面骂他打他,无休止地诉说自己的苦处。使他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

5、受母亲自卑感的影响。母亲本身是个离异者,感情上受到了创伤,总觉得人家看不起她,在欺侮她,并经常在孩子耳边唠叨,时间久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周围的人都是要欺负他们的。所以,只要有人碰他一下,他就会翻桌子摔板凳,大哭大闹。或者老师批评了他,他都会错误的认为是老师看不起他,是有意欺负他。

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深入了解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就必须经常蹲下身子去平等地和学生聊天。教师如果不学会与学生平等地聊天,师生之间沟通少,就会造成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教师的尴尬局面。因此,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学会平等的与学生聊天,经常找机会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聊聊。经常聊,不但可以聊出师生间和谐的气氛,也能聊出学生的思想、心态和欲望,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张灵同学的许多情况,就是通过经常跟他聊天而了解到的。但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摆老师的架子,一定要蹲下身子平等地交谈。

2、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参谋。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可能遇到困难、挫折、甚至不幸,如果没人关心、帮助、指导,小孩子就会在这些关键的时候迷失方向,甚至造成心理变态。孩子毕竟阅历浅,经验少,容易迷失方。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参谋,在这些关键的时候给学生以适当的忠告。例如,在一些爱面子的学生考试失利时,或要好的同学间关系紧张时,或生活上遇到难题而彷徨时,特别是家庭遭遇不幸时,教师不仅要关心他同情他,更要给予安慰、鼓励和帮助,指导他如何正确地对待面临的困难、挫折、或不幸。使学生在这些人生的岔路口,不至于迷失方向,能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

3、教师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常言道: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何况学生。老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失败,甚至要大度地对待学生的“冒犯”。

一般说来,学生在气头上,往往很难认识自己的错误,其态度是很难转变的。教师如果是与学生针尖对麦芒,或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只会增加紧张气氛,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甚至会火上加油,激化矛盾。而教师的谅解宽容,则容易使学生冷静下来,并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最终接受教师的规劝。

4、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现在的家长基本上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但他们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往往是把孩子管得死

死的,不给孩子一点自主权。似乎只要家长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就可以成龙成凤了。老师一定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要教育家长调整好心态,使家长们

明白想要自己孩子“听话”,就必须给予子女一定的自由,尤其是孩子的事情,要由他自己参与决策,绝对不可以什么事情都一厢情愿地包办代替。既不要

过分溺爱、也不要过分的唠叨、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否则,孩子会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心理变态。家长心态要调整,教师也同样要

调整心态,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神童,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5、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坚强的自信。要运用成功教育法,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不断的加以表扬、激励。培育和发展他们的自信心。在学习过

程中要经常教育学生,相信自己能力和潜力是能够战胜困难的,不轻易向困难低头;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努力改正自身的毛病,养成独立自主,不怕困难,勤奋好学的意志品德;逐步做到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容纳自己,调控自己,不断的顽强地向自己挑战,努力不断的进步。

6、教师一定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有一次他住院开刀,班主任和我及学生班干部一起买了水果和鲜花,一同去医院探望,一走进病

房他妈就激动的说:“刚才他还在说,我人缘差,不会有人来看我的。”当看到我们去看望他时,他激动地掉下了眼泪,并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

班主任和我见状回校进行商量,把见到的这种情景告诉了同学们。他病好返校后的第一天,班干部就举行班会,主题是欢迎张灵病愈返校。在主题班会上他

大声地哭了。事后有老师和同学主动的帮他补课,期中考试成绩语、数全优。班主任和我就抓住这个机遇不放,并请他妈妈在家长会上介绍经验他是如何教

育子女的,让张灵介绍他是如何战胜病情,刻苦学习,取得成绩的。从此后,张灵和他妈就逐步消除了对学校和老师看法,张灵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慢慢融洽

起来了,张灵同学各方面都进步很快。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蓬勃时期,老师正确地、科学地引导,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无疑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常长抓不懈,这样才能保障每个学生具有良好心理品德。

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

可是,通过观察、和老师谈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而学生却毫无兴趣,教师常常面临的是学生的抗拒、低度的学习动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甚至直接的反对。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沟通不畅,长时间在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对对方不满意,继而对自己也充满了失败感,然后共同对教育失去信心。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因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渴望摆脱束缚,既不愿主动向老师吐露,又埋怨老师不理解自己,而当遇到困难时又希望得到帮助。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又缺乏沟通,造成学生感到无助而上网、厌学、离校出走、早恋、缺乏自信等现象。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和父母常常不自觉地或习惯性地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命令、警告、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往往导致学生的反抗,然后,学生们还有一个常有的反应是变得顺从、依赖和沉默。这些沟通的后果违背教育本身的初衷。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本身的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不是培养学生的依赖性和单纯的服从性。

我们都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毋容质疑的事实,我们每一个成人都会感同身受相信它。但作为教师和父母,我们给学生和孩子提供的是怎样的环境?

在与学生和孩子的沟通中是否一贯理性地把握某些原则?比如平等、尊重。是否对照教育的目的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改进沟通的方式?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可能无意识的伤害了一些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