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实验1 益母草颗粒的制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益母草颗粒的制备

1 实验原理与目的要求

1.1 实验原理

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通则为:选料→去杂→提取→浓缩→干燥→混合→制粒。为了提高颗粒成品的质量,确保临床使用的疗效,药学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如在制粒工艺方面,工作人员通过选择更优良的辅料和改进工艺条件,来提高颗粒的质量,改善其性状。在辅料上,除了糖粉、糊精、可溶性淀粉外,还选用麦芽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羟丙基淀粉等;在工艺上改变了传统工艺干燥时间长、药材中热不稳定成分损失较多之不足,采用动态提取、真空低温干燥或瞬间喷雾干燥、干法制粒、高速搅拌制粒等新技术。实践表明,上述制粒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中药颗粒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

因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及对颗粒剂溶解性的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多数药物用煎煮法提取,也有用渗漉法、浸渍法及回流法提取。含挥发油的药材还可用“双提法”。

煎煮法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一般操作过程如下:取药材,适当地切碎或粉碎,置适宜煎煮容器中,加适量水使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浸出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2-3次,收集各煎出液,离心分离或沉降滤过后,低温浓缩至规定浓度.稠膏的比重一般热测(80-90℃)为1.30-1.35g/mL。

为了减少颗粒剂的服用量和引湿性,常采用水煮醇沉淀法,即将水煎煮液蒸发至一定浓度(一般比重为1:1左右),冷后加入1-2倍置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必要时滤过),沉淀物用少量50%-60%乙醇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移置放冷处(或加一定量水.混匀)静置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率过,滤液低温蒸发至稠膏状。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煎煮法为目前颗粒剂生产中最常用方法,除醇溶性药物外,所有颗粒剂药物的提取和制稠膏

均用此法。药材中指标成分提取后,制成原颗粒之前应得到流动性粉末为宜,因此提取液必须浓缩与干燥,需要一定温度除去水,药材中指标成分提提取后,制成原颗粒之前应得到流动性粉末为宜,因此提取液必须浓缩与干燥,需要一定温度除去水,浓缩液一般浓缩到20%-50%,进行干燥,喷雾干燥操作简便、速度快,产品细度均匀,干燥过程液滴干燥的实际温度仅35-50℃,在几秒或十几秒钟完成,被干燥物料不致发生过热现象,不耐热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致破坏。

将浓缩到一定比重范围的浸膏按比例与辅料捏合,必要时加适量的润湿剂,整粒,干燥。干燥浸膏粉末本身含有多量的粘液质、多相类等物质(粘合剂),与适宜辅料(如赋形剂等)混匀后,必要时在80℃以下热风干燥除去少量水分,然后加润湿剂(常用90%乙醇)制成软材,用挤压式造粒机制成湿粒.湿粒干燥一般使用通气式干燥机、平行流干燥机或减压于燥机。湿法成型必须优选辅料,处方合理才能使质量稳定,确保颗粒剂的崩解性与溶出性。

1.2实验目的及要求

⑴掌握各种类型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操作关键;

⑵熟悉颗粒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

本实验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采用湿法制粒进行制粒,并对颗粒剂进行外观、粒度和装量差异分析。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试剂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粉碎机;电加热套;制粒机;旋转蒸发仪;药筛;温度计;圆底烧瓶;冷凝管;比重计;其它常用玻璃仪器。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盐酸水苏碱;葡萄糖粉;糊精;乙醇;蔗糖粉;面粉;益母草。

2.1.3 实验处方

益母草50g

面粉适量

糖粉适量

糊精适量

蔗糖适量

50%乙醇(体积分数)适量

制成50g

2.2 实验步骤

⑴称取药材5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两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一小时,合并两次煎出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约含水30%,至相对密度为1.2~1.3(60~70℃)的清膏。

⑵将清膏加适量的糖粉、糊精(清膏:糊精=1:35 ~1:38)混合均匀,用20目筛制颗粒。

⑶湿颗粒于60℃干燥。

⑷将干颗粒通过同14目筛除去粗颗粒,用65目筛筛去细粉。称重,分装。

本品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2.3 注意事项

⑴用煎煮法提取其中生物碱制成的颗粒剂。

⑵控制好干燥时间。

2.4 质量检查

2.4.1 质量检查项目与方法

⑴外观

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⑵粒度

除另有规定外,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袋(瓶)或多剂量包装颗粒剂1包(瓶),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过筛时,将筛保待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

8.0%。

⑶水分

颗粒剂,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药典附录Ⅸ 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5.0%。

⑷溶化性

取供试品(颗粒剂10g;块形冲剂1块,称定重量),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性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并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泡腾性颗粒剂遇水时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并呈泡腾状。

⑸装量差异

颗料剂装置差异限度见表1。

表1 颗料剂装置差异限度

颗料剂装置差异限度

标示装量装置差异限度

1.0g或1.0g以下±10%

1.0g以上至1.5g ±8%

1.5g以上至6.0g ±7%

6g以上±5%

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左表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的重量与标示量相比较(有含量测定的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颗粒剂不检查装量差异。块形冲剂应符合重量差异规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⑹卫生标准

颗粒剂每克不得检出大肠杆菌、致病菌、活螨及螨卵;不含药材原粉颗粒剂细菌不得超过1000个/g,霉菌不得超过100个/g;含药材原粉的颗粒剂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0个/g,霉菌数不得超过5000个/g。其检查方法按卫生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检查。

2.4.2 本实验产品质量检查项目

⑴外观;⑵粒度;⑶装量差异。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制备的颗粒颜色为;总重量为;粒度为。

思考题:

⑴影响中药颗粒剂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⑵湿法制粒所制的颗粒过粗、过细、头粉多、颗粒一次得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⑶试分析颗粒色泽深浅不匀,存在杂色点花斑等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