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36eda3cf111f18583d05ae6.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煤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62c3cc98192e45361166f59a.png)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 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滴入盐酸 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 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 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将小试管倾斜,使氢 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 液混合
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 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 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用放大镜聚焦能量 引燃白磷
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
实验现象和结论
现象:有气泡冒出, 气球膨胀
结论:反应前后, 质量相等。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结论:反应前后, 质量相等。
现象:白磷燃烧,瓶 内充满大量白烟 结论:反应前后, 质量相等。
归纳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不变的。
注意:实验(1)产生气体,实验(3)锥形瓶内氧气减少, 两个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否则反应后有气体放出或有空气 进入锥形瓶,会导致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2.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应范围:化学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守恒而不能推广到 其他物理量,如体积。 (3)“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能理解 为数学加和。 (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 容器中进行。
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1.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2.质量守恒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和“一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d09c376a5e9856a56126082.png)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拓展]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4.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易错易混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练习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0 m16 14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50 A.m的数值为64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D .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2.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6.5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混合物为Zn ,Mg ,m 可能是0.2g B .若混合物为Zn ,Fe ,m 等于0.2gC .若混合物为Zn ,Fe ,m 等于0.1g ,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D .若混合物为Zn ,Mg ,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 .40%B .60%C .30%D .50%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I (浓)=====△MnCl 2+2X+Cl 2↑,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H 2O B. H 2O 2 C. HClO D. O 25.下列有关“2CO+O 2=======点燃2CO 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 .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 2的质量一定是32gB .若16g O 2参加反应,则生成CO 2的质量一定是44gC .若10g CO 2生成,则消耗CO 和O 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若5g CO 和2g O 2混合点燃,则CO 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6.在某H 2O 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 该H 2O 2溶液中加入1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 .1gB .1.6gC .4.2gD .8.5g7.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 2。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11e2d17e25c52cc58bd6beb2.png)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①参加化学反应时,所给予的物质不一定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②“质量总和”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
①该定律的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
(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守恒
(生成物与反应物均是气体,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的物质的质量,不是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
例: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多少g的水?
C+O2 点燃
CO2
1.12g碳与4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成多少g的二氧化碳?
2.12g碳与16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2g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
⑴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
②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③反应条件
④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⑤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之间的体积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
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03c5e4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9.png)
质量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
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六个不变: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
4、原子的种类不变。
5、原子的数目不变。
6、原子的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此定律指出,对于任何物质和能量全部转移的系统来说,系统的质量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因为系统质量不能改变,不能增加或消除。
因此,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不变。
这定律意味着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尽管它可能在空间中重新排列,或者与之相关的实体可能在形式上发生变化,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化学成分的质量是等于反应后组分的质量。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617aa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9.png)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这一定律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则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从宏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换句话说,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是发生了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例如,当我们用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反应前后的质量是相等的,即氢气和氧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从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原子论来解释。
根据原子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的,称为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导致原子重新排列,但原子的数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的每个原子都会在生成物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只是重新组合了而已。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定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质量计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从而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和调节。
例如,在制备化合物的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所需的反应物的质量,从而控制反应的过程,确保化合物的质量和产量。
除了在实验中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可以通过化学计算式来表示。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我们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从而预测反应的结果和产物的质量。
这种计算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化学领域,在其他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平衡和代谢过程;在环境科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研究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d3654fefab069dc50220159.png)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16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气参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气参 加了反应。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 H _____,可能 O 含有___. 4.将某化合物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完全 分解,生成:NH3 H2O CO2 三种物质,此 4 化合物是由_______ 种元素组成。
这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这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的 问题? 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1、
24 24克镁与16克 16 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 40 ____克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思 考
请大家回顾生活中以及我们课堂中做 过的化学实验, 过的化学实验,思考反应物的质量同生 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 量的测定 观察提纲: 观察提纲: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及其他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及其他 变化。 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5、 有一则邮寄广告:水可以变成汽油、
柴油(含碳元素),经济收入惊人,技 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崇尚科学,摒除迷信!
小结 小结
内容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88553e7aef8941ea76e05a4.png)
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注意: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 3、应用: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 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 ,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 3H 5N 3O 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 气体:4C 3H 5N 3O 9+5O 2=12A +12CO 2+10H 2O ,则A 的化学式为( )A .NOB .NO 2C .N 2D .N 2O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
例: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
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
现在,他要把这项发明专利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二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②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22C O CO +===点燃⑴质: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⑵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e74e71503d8ce2f01662311.png)
3.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涉及物 理变化。 4.“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 质量,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质量无关。 5.“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 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思考: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 烧后质量减小了,而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分 析下这些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木炭燃烧 C + O2 CO2 生成物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所 以质量减少了。
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 【解析】选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 质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改变;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2 g氢气在16 g氧气中燃烧,生成18 g水
量轻,故D正确。
3.如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 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丙 物质的化学式是( )
A.A2
B.AB2
C.A2B
D.A4B2
【解析】选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则2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A原子,2个B原子,则丙的化学
式为A2B,故选C。
4.m g汽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总和是( )
A.等于 m g
C.大于 m g
B.小于 m g
D.无法判断
【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汽 油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 因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一定大于汽油的质
量。
Hale Waihona Puke 5.(2009·达州中考)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
质量守恒定律是
![质量守恒定律是](https://img.taocdn.com/s3/m/2fe401c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d.png)
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
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也称物质不灭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A+B=C+D的化学反应,其中A和B的质量和等于C和D的质量和。
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
物质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但是,一个物体在作用时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质量才会相同,若是在大气中,某些反应质量会变重,是因为与空气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基本介绍中文名:质量守恒定律外文名: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别称:物质不灭定理提出者:罗蒙诺索夫提出时间:1756年套用学科:物理化学适用领域范围:巨观物质、微观物质适用领域范围:功能转换定义,解释,验证,范围,发展,套用领域,物理套用,化学套用,综合套用,套用实例,影响,发现者,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b5f908ebb68a98270fefa2d.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3.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 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b1ed8650975f46526d3e110.png)
小试牛刀
【例7】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
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作
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
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 式是( )
A.O2
B.CO
C.Mg(OH)2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小试牛刀 【例1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分子的数目 三个可能改变 物质的状态
元素的化合价
2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
小试牛刀
【例1】下列事实:
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
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
③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
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
应固体质量小;
小试牛刀
【例1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学习殿堂
4.微观解释 以水通电分解为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a57fc07650e52ea55189835.pn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规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③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①适用范围: 化学变化②守恒的方面: 质量,不是体积③“参加化学反应的”----真正参与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注意过量的情况)【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二.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化学方程式。
实例:C+O2 CO2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例:C+O2 CO2 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端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等式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注:在短线上注明条件。
常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3)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4)标: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①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②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5)查:检查是否写对了。
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例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等于镁条质量B.小于镁条质量C.大于镁条质量D.与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例3.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B.4P和5P等于2 P2O5C.在点燃条件下,4个磷和5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例4.在X+2O2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H4B.C2H5OHC.CH3OHD.CO例5.已知R+2O2 =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恰当的是()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例6.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B.7克C.8克D.6克例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例8.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1) C2H2 + O2CO2+H2O (2) 2HgO 2Hg + O2(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4) Zn + CuSO4 === Cu↓ + ZnSO4例9.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u + O2 CuO Al + O2 — Al2O3 Fe + HCl — FeCl2 + H2HgO Hg + O2↑ KMnO4 K2MnO4 + MnO2 + O2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⑥D.①③⑥2.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767eddf195f312b3169a581.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在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锡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了白色的氧化锡,但是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拉瓦锡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变化,用45份重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的汞重恰好是41.5份,氧气重3.5份。
拉瓦锡认为,在化学反应中,不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个变,而且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的质量也保持不变。
但是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和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故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误差仅有千万分之一。
从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1)、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实验实验仪器:锥形瓶、橡皮塞、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实验药品:白磷实验操作:在装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玻璃棒刚好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其质量,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塞紧在锥形瓶口,引燃白磷,反应完毕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的白磷被点燃后燃烧,冒浓白烟,锥形瓶变热,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①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②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讨论:①怎样分析出参加反应的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呢?②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呢?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托盘天平、试剂瓶实验药品:铁钉、硫酸铜溶液实验操作:反应前称量小烧杯中装入硫酸铜溶液何铁钉的质量,小铁钉放在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后称量其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a4ab7eae009581b6bd9eb0b.png)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
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见课本P93讨论 讨论3 见课本 讨论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即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 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质量 生成物的总质量
一 定 不 变
一天,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 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 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 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 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 别人都说你很聪明, 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 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 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 这个问题很简单,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 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 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 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 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 和气体的重量了么! 和气体的重量了么!”
m前 m后 m前=m后
m前 m后 m前=m后
结论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 1、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5-1】 实验 - 】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盐酸和碳酸钠发 生化学反应, 生化学反应,产 生大量气泡; 生大量气泡; 2、天平不平衡, 、天平不平衡, 指针偏右。 指针偏右。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
1、准备一支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与一支盛有 、 两根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铁钉的试管, 两根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铁钉的试管,将它们放在 一个小烧杯中放在托盘天平上一起称量, 一个小烧杯中放在托盘天平上一起称量,记录所称 的质量m 的质量 前。 2、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装铁钉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装铁钉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3、一段时间后,将装有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两支试 、一段时间后, 管和小烧杯一起放到托盘天平上再次称量, 管和小烧杯一起放到托盘天平上再次称量,记录所称 的质量m 的质量 后。 4、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a7f7f1755270722192ef77e.png)
3、解释实际问题 、
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 (1)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有气体参 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中, 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中,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 或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比较。 或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比较。
有一种有机物23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 有一种有机物 44g二氧化碳和 二氧化碳和27g水,该有机物含碳元素的质 二氧化碳和 水 g,含氢元素的质量是 g,它 量是 , , 元素组成的。 元素组成的。 是由 化合物完全燃烧, 某3g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化合物完全燃烧 生成8.8gCO2和5.4g H2O,则该化合物中( ,则该化合物中( ) A.含有 、H、O三种元素 含有C、 、 三种元素 含有 B.只含有 、H两种元素 只含有C、 两种元素 只含有 C.只含有 、O两种元素 只含有C、 两种元素 只含有 D.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化学反应的表示
质量守恒定律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说一说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说一说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指“质量” ⑵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指“质量”,不能推广到 其它物理量 参加、生成是指确实反应或实际得到的物质, 确实反应或实际得到的物质 ⑶参加、生成是指确实反应或实际得到的物质,不是剩 余或先前放入的 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所有 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 ⑷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
5.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①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与氧气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铁丝燃烧后质量 增加了。 增加了。 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后, ②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后,剩余液体的质量比原来反应物 质量轻。 质量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等于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过氧化氢分解后氧气逸 所以剩余液体的质量比原来反应物质量轻。 出,所以剩余液体的质量比原来反应物质量轻。 点石能成金吗?水能变成汽油吗?为什么? ③点石能成金吗?水能变成汽油吗?为什么?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石头中 没有金元素,所以点石不能成金。汽油中含碳元素, 没有金元素,所以点石不能成金。汽油中含碳元素,而 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add3f6cf46527d3240ce04e.png)
复习目标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注意事项) 3.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5.相关知识点应用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Δm反应物减少= Δm生成物增加
注意事项:“质量守恒定律”与“质量不变”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减少 的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反思拓展】 工业制生石灰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下列用途是利用二氧化 碳化学性质的是 。 A.气体肥料 B.制干冰 C.制纯碱 D. 制碳酸饮料
5.“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 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6.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生成丁。 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乙和丁属于氧化物 C.丙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3.3% D.反应中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1
(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不能推广 到其他物理量,如体积。
3.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成新分子的过程。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 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 宏观上:元素种类不变,每种元素的质量不变。
5.相关知识点应用
对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细节问题上进行命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41b5012767f5acfa1c7cd6f.png)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 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 镁条多了 氧气 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止,得到剩余固体 c 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b-c)
g,同
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 (c-b)
g。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 用氨气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1)一个 A 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
(2)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NH3 、 NO 。
02 基础题
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 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 A:反应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后同)。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如图所示,能正确表 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比较m1和m2的大小。
Fe + CuSO4 = Cu + FeSO4
银白色 蓝色
红色
浅绿色
现象:溶液由蓝色渐变为浅绿色,铁钉
表面附上一层红色物质,反应后称量天 平仍平衡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C)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化 学变化)化学反应,不研究物 理变化
实验5-1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
探究步骤 1、提出问题 2、提出假设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M1
>
M2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如何改进实验5-1的实验装置, 才能使实验前后所有的物质都称量在内?
方案1:在锥形瓶内加入盐酸,将装有碳 酸钠粉末的气球绑在锥形瓶口上,称量。 再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内, 冷却后再称量。 方案2:在带有橡皮塞和气球的锥形瓶内 放一支试管,试管内装稀盐酸,锥形瓶内 装碳酸钠溶液,称出总质量,再扯动细绳, 使试管中的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冷 却后称质量。
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后称量,天 平仍然平衡。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 O2 点燃 P2O5
总质量
结论: m1
= 总质量
m2
1、红磷燃烧后,能否不经冷却直接放 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为什么?
不能,瓶中气体膨胀使浮力增大,产生误差
2、锥形瓶上为什么要铺上细沙?
实验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反应前后天 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平衡
结论
在开放容器中: 点燃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
M2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后的质量比 原来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硫酸铜 + 铁 → 硫酸亚铁 + 铜
CuSO4 + Fe FeSO4 + Cu
蓝色 银白色 浅绿色 红色
结论: M1 = M2
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
方案一
红磷
方案二
红磷燃烧,放热,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气 红色物质,溶液由
球先膨胀后缩小 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1.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 规律,其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于 物理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 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3.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①“参加反 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 在内;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 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P+O2点燃 P2O5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Fe+CuSO4 Cu+FeSO4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___变_
一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答:此说法不对。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 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律, 反应 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 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 质量大。
活动与探究: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盛有少量沙子的锥形瓶中 放一小块红磷 2、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 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 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 磷接触。 3、称量锥形瓶和玻璃管,记录 所称的质量m1。
4、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白磷引燃。观察产 生的现象 5、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为M2
• 华生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华生为什 么哈哈大笑呢?
青烟=(烟斗+烟丝)-(灰烬+烟斗)
碳在氧气中 铁在氧气中 蜡烛在空气中
燃烧
燃烧
燃烧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物 的质量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
反应前,实际参 加反应的各物质
质量总和(x)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y)
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 1、x>y 质量变小 2、x<y 质量变大 3、x=y 质量不变
防止反应放出热量太多,使锥形瓶炸裂。 3、玻璃管上端为什么要系一个小气球? 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防止由于气体受热膨胀而冲开 瓶塞,使实验失败。
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反应前称量: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和铁 钉一同放在天平左盘称量,称得 总质量m1;
5、得出结论 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此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质量守恒定律讲的是总质量, 而本实验的生成物气体二氧化碳 逸散到空气中了,没有算在生成 物里面,因此导致错误。
实际上,如果生成物加上二 氧化碳的质量的话,反应前后物 质的总质量相等,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
实验5-1
在开放容器中: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 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 烟斗里装烟丝,并将烟斗送人嘴里, 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 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 “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 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 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 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 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 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
探究内容 你预计这个反应前后的称量结果是否会 有变化?
1、减小;2、增大;3、不变。
3、设计实验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 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 杯使其倾斜,使试管中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冷却 后,再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白色粉末逐渐消 4、观察现象 失,天平不平衡。